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晚明 >

第23部分

奋斗在晚明-第23部分

小说: 奋斗在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宁修要求赵木匠给自己的雇工讲授制作柞木桶的方法。

    每教会一个雇工,赵木匠可以得到一两银子的奖赏,故而其没有任何藏私毫无保留的向雇工们讲授制作工艺。

    木桶的制作本身并不复杂,因为其是框桶,只需要编框加固即可。

    很快雇工便都学会了木桶的制作,一天就做出了三十个桶。

    以宁修手中现有的葡萄存量肯定是不可能做出这么多葡萄酒的,但这并不影响,等到大批量进货购买葡萄后便是量产葡萄酒的时候。

    雇工和赵木匠都得到了可观收入,可谓皆大欢喜。

    宁修对赵木匠表示今后还会需要更多的柞木,会和他保持合作。

    赵木匠闻言大喜。宁修在他看来就是一颗摇钱树,只要砍伐柞木就能换来白花花的银子。这样的买卖他自然愿意做。

    二十天后,葡萄浆便发酵的差不多了。

    宁修取开密封的坛子,用滤网把葡萄籽、葡萄果肉、葡萄皮全部滤掉。

    接下来就是进行陈酿了。

    宁修把初期葡萄酒倒入柞木桶进行保存,最快半年就可以出桶。

    当然如果要口味更加醇香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但宁修等不起,他需要葡萄酒快速酿成,最好在腊月前就进行销售。

    直到这一刻七郎和十郎才明白了宁修的意图,纷纷感慨三哥哥行事果敢,必成大器。

    宁修也没有被这两个马屁精冲昏头脑,他知道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他能做的东西也十分有限,绝不是念句口诀就能变神通的造物主。

    就拿这葡萄酒来说,他也只能让葡萄浆带皮发酵制作红葡萄酒。

    这是因为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是发酵的必须品,而明代又没有酵母粉这种替代天然酵母的酿酒原料,故而只得看碟下菜了。

    而如果有干酵母,宁修便可以去皮用纯葡萄汁辅以酵母粉酿制白葡萄酒了。

    经过酒精发酵的葡萄酒其实就已经可以喝了。只不过这一阶段的葡萄酒酒味还很淡。

    宁修在把葡萄酒装入柞木桶进行陈酿之前取了一小杯尝了尝,确实口感还没到可以销售的程度。

    宁修虽然希望葡萄酒可以快速销售,但该有的流程还是要走的。不然若是砸了招牌就得不偿失了。

    宁缺毋滥是宁修的标准,宁记推出的产品必须都是质量过硬的。

    葡萄酒陈酿也有很严格的环境要求,酒楼的环境显然不行。

    宁修不敢大意,叫人把柞木桶搬到新宅子地窖中。

    虽然比不了专业的酒窖,但湿度温度都很接近,也算可以接受了。

    忙完了这一阵,宁修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书了。

    按照张懋修对他的要求,他要每天写一篇时文。这些日子欠下不少,宁修只得埋头苦干。

    好不容易将文章补齐兴致冲冲的拿予张懋修看,张三公子又变了新花样,开始让宁修研读翰林院学士、朝中一些鸿儒以及湖广提学官作的文章。

    宁修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考官也是人,那么就会有自己的喜好风格。如果能够吃透考官的风格并投其所好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而如果一味的闷头苦练,哪怕写了几千篇文章,最后考试的那一篇不被考官所喜,一样难以中式。

    张懋修现在让宁修做的便是针对考官的喜好形成几套风格,随机应变。

    譬如乡试的考官是提学官和由京师委派的大儒。

    那么就要选择这些人喜好的文风。

    提学官好说,便是秦老大人。

    京师委派的官员却是乡试前夕临时决定的,这便只能猜了。

    但也不是全无线索。

    一般这些大儒都是翰林院的官员,而除去翰林编修,修撰等初级官员,翰林院供职的高级官员并不多。

    拿到这些官员作的文章一一研读,将风格分类总结便成功了一大半。

    宁修不由得一阵感慨。

    官宦子弟比寒门子弟更容易登科不是没有原因的。

    父辈给他们带来的隐性资源实在太多了。

    便说这些翰林学士作的文章,官宦子弟可以轻松拿到研读,取巧投机。而寒门子弟是绝不可能拿到的,只能下苦功夫走题海战术。

    当然也有成功的,但更多的成了‘陪太子读书’的陪衬品。

    宁修能够遇到张懋修实在是一桩幸事,至少他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准备几套行文模板,接下来的便是比拼基本功了。

    。。。。。。

    。。。。。。

第四十五章 广元王() 
广元王府。

    郡王朱宪爀背负双手,神情严峻的望着水塘中的游弋的锦鲤,久久不发一言。

    侍候在一旁的卢佑安冷汗直流。

    王爷的反应太过反常,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广元王的王妃卢氏乃是卢佑安的亲妹妹。

    卢佑安的儿子被阉,受了奇耻大辱。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来找广元王哭诉。想着凭借妹妹这层关系,王爷怎么都不会坐视不管。

    可现实却是广元王一直保持沉默,难道他刚才的表现太夸张了?

    “王爷,若是您都不敢弹劾武昌伯,闲儿可就白白被人凌辱了。”

    咬了咬牙,卢佑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冲广元王叩了三个响头。

    朱宪爀转过身来眉头紧蹙。

    “你这是做什么,本王有本王的难处,何况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面对妻兄的咄咄逼人,朱宪爀十分不悦。

    “王爷乃是天潢贵胄,只要王爷上疏,陛下一定会命人调查此事,届时。。。。。。”

    “放肆!”

    朱宪爀大怒。

    “别以为你妹妹嫁给本王,你就能这样对本王说话。你可知陛下即将降下旨意,命本王复藩辽国。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叫本王出头替你去参什么武昌伯?”

    卢佑安吓得一个激灵,连忙道:“王爷误会,王爷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啊,恭喜王爷。”

    面对卢佑安的语无伦次,朱宪爀只抱以一声冷笑。

    卢佑安是什么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仗着几分权势,在江陵县,荆州府横行无忌,仿佛所有人都该礼让他似的。

    其跋扈程度,有时朱宪爀都看不下去。

    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子这个样子儿子也好不到哪去。

    卢闲被武昌伯长子阉割的事情他有所耳闻,命人打探之后才知道是卢家为恶挑衅在先,武昌伯长子与一众官宦子弟在宁记酒楼被打,这才起了报复之心。

    虽然常小伯爷的报复手段过于阴毒狠辣了些,但也只能说是卢家父子种下恶因结下恶果。

    这种破事他真的不想管。

    “辽国被除封已有十余年,见辽王府日益破败,本王心痛如绞。当今陛下英明,册封本王为辽王,继承辽藩,本王绝不能在此时给陛下添堵。”

    虽然心中发苦,卢佑安却只能点头附和。

    朱宪爀嘴角扯了扯道:“自打堂兄被废,封国废除,本王便奉皇命兼理辽府事。但兼理毕竟只是兼理,名不正言不顺。如今本王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虽然只差一字,但郡王和亲王却有天壤之别。

    明代亲王世子继承王位为亲王,其余诸子封郡王。

    第一代广元王便是第一代辽王的庶子,封广元郡王之后嫡系相传至今。

    到了朱宪爀这一辈,其实与辽王正朔一系血脉已经差了很多,他称废辽王为堂兄弟更多是为了显示血脉亲近,其实最多算是藩亲。

    他当然知道陛下为何会突然降旨,一切都是张居正那个老贼的主意。

    老贼与已废辽王有私怨,便搜集罪证炮制罪名,称辽王造反。

    最后天子下旨逮捕辽王,废其王位,除其王国将其锁于高墙之内。辽王子嗣一概贬为庶民。

    张居正这老贼用这种方式成功向辽王复仇,告慰冤死在朱手中的祖父。

    偏偏他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将自己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仿佛这一切都是辽王咎由自取。

    不过朝廷上下对此事议论颇多,一时流言四起,不少人都认为是张居正设计诱骗辽王上钩。张居正无奈之下只得向天子上奏,请天子加封广元王为辽王。希望以复藩辽国的方式向世人表示他和已废辽王没有私怨,辽王之所以谋反全是咎由自取。

    也许有人会相信,但朱宪爀一个字都不信。

    他虽然与废辽王关系不算多好,但毕竟同气连枝,被一个权臣这般玩弄只觉得耻辱不已。

    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还要念着他的好?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故而一旦他复藩辽国,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招募清客,搜集张居正欺君罔上的证据,伺机弹劾张居正,替辽王一系报仇。

    为此他不惜和大学士申时行接触,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保证,但却是搭上了一条线。

    他相信只要能够找到张居正的罪证,联名众朝臣弹劾张居正时申大学士是会站出来的。

    复藩是第一步,在这一步前绝不能出现任何差池。

    故而朱宪爀绝不会去帮卢佑安弹劾什么武昌伯。在这个节骨眼上横生枝节实在是太得不偿失了。

    “不过你也不要太灰心,该报的仇还是要报的。请求朝廷处置,陛下最多责罚武昌伯几句,没凭没据的你认为可能把那小伯爷下狱吗?”

    稍顿了顿朱宪爀叹了一口气道:“那小伯爷可以暗地里下黑手,你就不能吗如法炮制?”

    卢佑安原本灰暗的双眸中闪出一抹光彩来,他激动的说道:“王爷的意思是叫我找机会废了这小王八蛋?”

    “本王什么都没说。”

    朱宪爀捻了捻胡须,悠悠道。

    “多谢王爷,多谢王爷。”

    卢佑安如梦初醒。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他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竟然只想着在明面上搬倒武昌伯,却不曾想到暗地里废了常封更为容易。

    “至于那个宁修,王爷觉得我该怎么处理?”

    朱宪爀沉吟片刻,沉声道:“此人心思缜密,利用官宦勋贵子弟出头,自己则在一旁静静看着,心机城府都非一个少年应有,可以说是妖孽了。”

    卢佑安十分赞同广元王对宁修的评价。

    此人把卢家玩弄于股掌之间,又借刀杀人巧妙跳出争端,真的不像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阿。

    虽然阉掉儿子的是常封,但在背后布局的却是宁修。

    一开始卢佑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门心思只想废掉常封。

    此刻回味过来自然也不会放过宁修。

    不过他决定一个个来,先废了这嚣张的常小伯爷,再对宁修动手。他要让宁修感到无尽的绝望,他要让宁修明白跟卢家斗的人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

    。。。。。。

第四十六章 县衙拿人,三叔遭殃() 
(感谢书友神马赛克的100币打赏~)

    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肥皂也几度扩产,宁家现在真真是日进斗金。

    看着大笔银子进账,宁良直是乐得合不拢嘴。

    街坊邻居们都念叨生子当生宁三郎,宁良听了常常傻笑一整天。

    儿子真是出息了啊。回想起之前的苦日子,宁良便是一阵感慨。

    那些苦日子真不知道是怎么挨过来的。

    “二叔,二叔,不好了!”

    宁良正自想着怎么给儿子物色一个好生养的媳妇,听到七郎的呼喊登时一个激灵。

    七郎冲进酒楼,大声呼喊道:“二叔,三叔被衙役抓走了,您快想想办法吧。”

    宁良皱起眉道:“你说什么,你三叔被衙役抓走了?”

    “是啊,二叔。肥皂作坊那里的油快用完了,我便去三叔那里买些碎肉骨头好熬油做肥皂,可谁知一去肉铺却看到三嫂坐在铺子外面哭。一番询问才知道昨日三叔便被差役拿走了。”

    宁良心登时一凉。

    虽说他和三弟的关系不算太好,但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血浓于水。

    如今三弟被官府拿走,他自然是很担心的。

    不过担心有什么用,他是没权没势的商贾,即便想救三弟也无从下手啊。

    宁良愁的踱起步来,良久才叹道:“如今咱家倒是有钱了,兴许送些钱到官府可以把你三叔救出来?只是没有门路,这钱都不知道给谁送啊。”

    七郎思忖了片刻道:“二叔不妨问问三哥哥,兴许三哥哥有办法呢?”

    “他?”

    宁良讶然道:“那个臭小子真的有办法吗?”

    “为今之计也只有靠三哥哥了。他认识那么多的权贵公子,官老爷面前也有些面子吧。”

    宁良点了点头道:“这臭小子在后厨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