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新注聊斋志异 中册 >

第65部分

新注聊斋志异 中册-第65部分

小说: 新注聊斋志异 中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乾”,套有赤黑缯衣之戟,用作仪仗。幢,古时作为仪仗用的以羽毛 
为饰的旌旗。 
     '7'无人可通:意谓宫仪威严,私谊无人转达。 
     '8'墀 (chí迟):堂前台阶上面的空地。又指台阶。 
     '9'翼:遮蔽、掩护。 
     '10'肴蔌 (sù速):菜肴。 
     '11'战惕:惊惧的样子。 
     '12'聊充庖厨:略供厨房使用。庖厨,厨房。 

… Page 313…

     '13'错愕:仓卒惊愕。 
     '14'黑索:即■索,官府捆绑犯人的绳索。 
     '15'甲: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补,原缺。 
     '16'■■:山岩高峭险峻,借以形容牙齿尖说锋利。 
     '17'枭 (xiāo销)其首:斩其头。枭首,旧时酷刑,斩头而悬挂木上。 
     '18'当路者:即当道者,指掌大极的人物。 
     '19'得首荐:取得优先荐举擢升的资格。荐,荐举,指保举调京考选。 
明清时代每三年考察外宫政绩,叫“大计”。大计优异者,荐举擢升新职。 
     '20'蠹役:害民的吏役,对衙门差役的贬称。蠹,蛀虫,喻枉法敛财。 
     '21'衡茅:衡门茅舍,平民所居的陋室。衡门,横木为门。 
     '22'关窍:犹言“诀窍”。 
     '23'黜陟 (zhì治):指官吏的罢黜和提升。陟,擢升。 
     '24'上台:犹言上官。 
     '25'逆子之报:指白甲应该得到的报应。逆子,忤逆之子。报,果报、 
报应。 
     '26'作吏部:此指为吏部属官。明清时州县官内调各部,一般补授主事、 
员外郎之类的官职。 
     '27'营兆:卜寻墓葬之地。兆,墓地。 
     '28'解任:卸任;此指解除原官上调。 
     '29'助纣为虐: 《孟子·腾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朱 
熹注:“奄,东方之国,助纣为虐也。”纣,商末暴君,后以喻坏人。 
     '30'聚敛臣:代长官搜刮钱财的帮凶。臣,奴仆。 
     '31'以肩承颔(hàn汗):用肩部承接下巴,使其头脸侧向。颔,据山 
东省博物馆本,原作“领”。 
     '32'以受饮: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但受饮”。 
     '33'行取:明代制度,按照规定年限,州县官经地方高级官员的保举, 
可以调京,通过考选,补授科道或部属官职,称为“行取”。 
     '34'悉符所梦:前谓梦其甥“蝉冠豸绣”,今果然补投御史,故谓“悉 
符所梦”。 
     '35'比比:到处皆是。 
     '36'猛于虎:比虎还凶猛。语见 《礼记·檀弓》。此谓贪吏甚至比贪官 
凶狠。 
     '37'微矣哉:多么奥妙啊!微,幽深、精妙。 
     '38'邹平:县名,在今山东省。 
     '39'为人罗织:被人诬陷。罗织,虚构罪名,进行陷害。 
     '40'按:审讯。 
     '41'苞苴:行贿的财物。《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 
 《注》:“货贿必以物包裹,故总谓之苞苴。” 
     '42'谢金:酬谢的小费。 
     '43'纵狼:喻放纵吏役作恶。 

… Page 314…

                                    夜明 

     有贾客泛于南海'1'。三更时,舟中大亮似晓。起视,见一巨物,半身出 
水上,俨若山岳;目如两日初升,光明四射,大地皆明。骇问舟人,并无知 
者。共伏睹之。移时,渐缩入水,乃复晦。后至闽中'2',俱言某夜明而复昏, 
相传为异。计其时,则舟中见怪之夜也。 

… Page 315…

                       据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 

      【注释】 
     '1'贾 (gǔ古)客:商人。'2'闽中:指令福建一带地区。闽,福建省的 
简你。 

… Page 316…

                                   夏雪 

     丁亥年七月初六日'1',苏州大雪'2'。百姓皇骇'3',共祷诸大王之庙 
'4'。大王忽附人而言曰:“如今称老爷者,皆增一大字;其以我神为小,消 
不得一大字耶'5'?”众悚然,齐呼“大老爷”,雪立止。由此观之,神亦喜 
谄,宜乎治下部者之得车多矣'6'。 
     异史氏曰:“世风之变也,下者益谄,上者益骄。即康熙四十馀年中'7', 
称谓之不古'8',甚可笑也。举人称爷,二十年始;进土称老爷,三十年始; 
司、院称大老爷'9',二十五年始。昔者大令谒中丞'10',亦不过老大人而止; 
今则此称久废矣。即有君子,亦素诌媚行乎谄媚,莫敢有异词也。若缙绅之 
妻呼太太'11',裁数年耳。昔惟缙绅之母,始有此称;以妻而得此称者,惟 
淫史中有乔林耳,他未之见也。唐时,上欲加张说大学士'12'。说辞曰:‘学 
士从无大名,臣不敢称。’今之大,谁大之?初由于小人之谄,而因得贵倨 
者之悦,居之不疑,而纷纷者遂遍天下矣。窃意数年以后,称爷者必进而老, 
称老爷者必进而大,但不知大上造何尊称?匪夷所思已'13'!” 
     丁亥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大雪尺馀'14',禾皆冻死,惜乎其未知 
媚大王之术也。悲夫! 
                                              据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 
      【注释】 
     '1'丁亥年:当指清圣祖康熙 (玄烨)四十六年(1707)。 
     '2'苏州:今江苏苏州市。 
     '3'皇骇:惊恐不安。皇,通“惶”。 
     '4'大王之庙:此盖指金龙四大王庙,在苏州 (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北。 
见《苏州府志·坛庙》二。 
     '5'消不得:犹言承受不起。 
     '6'治下部者之得车多:语本《庄子·列御寇》,讥刺谄媚者品格愈低劣 
则待遇愈优厚。参见《劳山道士》“舐痈吮痔”注。 
     '7'康熙:清圣祖 (玄烨)年号(1662—1722)。 
     '8'称谓:称呼,名称。 
     '9'司、院:两司、抚院,即各省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巡抚。详《续黄 
粱》注。 
     '10'大令:古时对县令的敬称。中丞:明清巡抚的别称。详《黄九郎》 
注。 
     '11'缙绅:也作■绅、荐绅,退职乡居之官。详《三生》注。 
     '12'张说 (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唐河南洛阳人。历任至兵 
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乎章事、左丞相等职,封燕国公。著有《张燕公集》。生 
平详新、旧 《唐书》本传。学士:官名。南北朝后为掌管文学著述之官。唐 
时以文学言语备顾问,出入侍从,因得参与机密政事。玄宗初,置翰林学士, 
由张说等充任。 
     '13'匪夷所思:不是常理所能思议的事。匪,通“非”。夷,平常。 
     '14'河南归德府: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市。 

… Page 317…

                                    化男 

     苏州木渎镇'1',有民女夜坐庭中,忽星陨中颅,仆地而死。其父母老而 
无子,止此女'2',哀呼急救。移时始苏,笑曰:“我今为男子矣!”验之, 
果然。其家不以为妖,而窃喜其得丈夫子也。此丁亥间事'3'。 
                                                据 《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苏州:府名,治所在吴县,即今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镇,在吴县西南 
二十七里。见《大清一统志》引《吴地记》。 
     '2'止:只。 
     '3'丁亥:当也指康熙四十六年 (1707),是年为丁亥。 

… Page 318…

                                   禽侠 

     天津某寺'1',鹳鸟巢于鸱尾'2'。殿承尘上'3',藏大蛇如盆,每至鹳雏 
团翼时'4',辄出吞食净尽'5'。鹳悲鸣数日乃去。如是三年,入料其必不复 
至,而次岁巢如故'6'。约雏长成,即径去,三日始还。入巢哑哑,哺子如初。 
蛇又婉蜒而上。甫近巢,两鹳惊,飞鸣哀急,直上青冥'7'。俄闻风声蓬蓬, 
一瞬间,天地似晦。众骇异,共视一大鸟翼蔽天日,从空疾下,骤如风雨, 
以爪击蛇,蛇首立堕,连摧殿角数尺许'8',振翼而去。鹳从其后,若将送之。 
巢既倾,两雏俱堕,一生一死。僧取生者置钟楼上。少顷,鹳返,仍就哺之, 
翼成而去。 
     异史氏曰:“次年复至,盖不料其祸之复也;三年而巢不移,则报仇之 
计已决;三日不返,其去作秦庭之哭'9',可知矣。大鸟必羽族之剑仙也'10', 
飙然而来,一击而去,妙手空空几何以加此'11'?” 
     济南有营卒'12',见鹳鸟过,射之,应弦而落。喙中衔鱼,将哺子也。 
或劝拔矢放之,卒不听。少顷,带矢飞去。后往来郭间'13',两年余,贯矢 
如故。一日,卒坐辕门下,鹳过,矢坠地。卒拾视曰:“矢固无恙耶?”耳 
适痒,因以矢搔耳。忽大风摧门'14',门骤合,触矢贯脑而死。 
                                                报 《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天津:地名,天津卫,即今天津市。 
     '2'鹳 (guàn贯)鸟巢于鸱尾:鹳鸟将巢筑在屋脊之端的鸱尾上。鹳, 
鸟名,大型涉禽,形似鹤。鸱尾,又名鸱吻、蚩尾,我国古建筑屋脊两端的 
饰物,以外形略似鸱尾,故称。 
     '3'承尘:即天花板。 
     '4'团翼:垂翼,谓雏羽毛初长成,未习飞之前。团,下垂貌。 
     '5'净尽: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无“净”字。 
     '6'而: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无此字。 
     '7'青冥:青天。 
     '8'摧: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摧”。 
     '9'秦庭之哭:谓哀求支援。《左传·定公四年》载:楚人伍员为报父仇, 
助吴攻陷楚都郢,楚王流落随国。其友申包胥至秦乞师,哀求秦出兵助楚, 
以收复楚都及其他失地。秦哀公迟疑未决,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 
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 
出。” 
     '10'羽族之剑仙:谓为鸟类之中能救助弱小的一种禽鸟。羽族,指鸟类。 
     '11'妙手空空儿:唐传奇小说中的剑客名,其剑术神妙,“能从空虚入 
冥,善无形而灭影。”曾为魏博节度使谋刺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刘为女侠聂 
隐娘所救。见《太平广记》一九四《聂隐娘》引《传奇》。 
     '12'营卒:军卒。 
     '13'郭:城郭。 
     '14'摧门,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催门”。 

… Page 319…

                                       鸿 

     天津弋人得一鸿'1'。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 
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 
仰,吐出黄金半铤'2'。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 
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 
而锺情若比!悲莫悲于生别离'3',物亦然耶? 
                                                 据 《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弋 (yì亦)人:射鸟的人。弋,以绳系箭而射。鸿,大雁。 
     '2'铤:同“锭”。一锭五两或十两。 
     '3'悲莫悲于生别离:在悲伤的事情中,没有比夫妻生离更可悲伤的了。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Page 320…

                                     象 

     粤中有猎兽者'1',挟失如山'2'。偶卧憩息,不觉沉睡,被象来鼻摄而 
去。自分必遭残害。未几,释置树下,顿首一鸣,群象纷至,四面旋绕,若 
有所求。前象伏树下,仰视树而俯视人'3',似欲其登。猎者会意,即足踏象 
背,攀援而升。虽至树巅,亦不知其意向所存。少时,有狻猊来'4',众象皆 
伏。狻猊择一肥者,意将搏噬。象战栗,无敢逃者,惟共仰树上,似求怜拯。 
猎者会意,因望狻猊发一弩,狻猊立殪'5'。诸象瞻空,意若拜舞。猎者乃下, 
象复伏,以鼻牵衣,似欲其乘。猎者随跨身其上,象乃行。至一处,以蹄穴 
地,得脱牙无算'6'。猎人下,束治置象背。象乃负送出山,始返。 
                                                 据 《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粤中:指令广东省。粤,泛指两广地区,后为广东省的简称。 
     '2'如山:住山里去。如,往。 
     '3'俯视:此据二十四卷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