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九鼎军师2 >

第210部分

九鼎军师2-第210部分

小说: 九鼎军师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婈摇头道:“这个就算了吧,我毕竟是赵人,许多疆土还都是宁家打下的,我身为宁家之媳怎能去作这种事呢。”

    “我把这个忘了,嗯,让我想想给你分派点什么事才好。”他用手中折扇敲打着手心。

    黄婈忍不住笑道:“要是这么为难还是算了吧,既然可以不守官律,那我接着去游玩了,这靖曲城可看的地方真不少呢。”

    “那我就命你巡城吧,游玩之余要是查访到了什么民情就来告诉我,查访不到就算了。”

    黄婈掩嘴笑道:“这可真是个好差事。”

第八十章 公私不分(下)() 
吃过晚饭,贺然与僚属商议了一会军政事务,众人散去后他觉得有点无聊了。换作是个勤勉的人,此刻要忙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可贺然从来就不是个勤勉的人,更认为事必亲躬不是什么好习惯,懒惰的上司大多会锻炼出一批精明强干的下属,他手下这批能人可不全是他锻炼出来的,相当一部分人是如穿桶一般,因新政而主动归附于军师府的,贤士、才俊不在少数,吩咐下去的事基本都能作的妥妥帖帖。

    时候尚早,他盘算着该如何打发这段时光。这个时代可供娱乐的项目太少了,在家里倒无此烦恼,这个苑里聊聊那个苑里走走,不但不无聊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呢。在这里他不敢随意出去逛,东织城遇险之后他变得愈发的谨慎了,如果兴师动众的带着一众护卫出去,逛起来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正在这时,钟峆进来禀报:中军参谋黄婈求见。

    贺然一下子就高兴起来,连声道:“有请,有请!”

    黄婈进来施了礼,神情略有几分不自然。

    “坐下讲话,坐下讲话。”贺然显露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亲自替她斟了茶。

    黄婈不敢生受,刚坐下又起身侍立,连声说“不敢”。

    贺然回到自己席上,兴致勃勃的问:“有什么事?”

    “嗯,大人命我去巡城,我听了些百姓的言论,是以来向大人回禀。”

    贺然眼中含笑,道:“你可真是个尽忠职守的人啊,说来听听,百姓讲了什么。”

    黄婈垂下头避开他的眼神,回禀道:“城中百姓谈论新政的颇多,许多人已知道附近城镇都推行了新政,大家现在都急切的在打听新政到底是什么样的,有关新政的传言也很多,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为此有些人还准备专程去临近城镇去打探打探。人心浮动,谣言乱飞,下官以为该给百姓一个明确的说法,以安其心。”

    “嗯!你说的是,这事的确该给百姓一个明确的说法。”贺然摆出思索的样子,其实这事他早就得到禀报了,哪还用等她来说。看她的神情,再听她禀报的事,贺然这在花丛中打了无数个滚儿的人大致已明白了几分,为了不使她尴尬,所以才作出这副样子。

    黄婈回完了事,施礼道:“若没别的吩咐,下官告退了。”

    贺然伸手示意道:“你先安坐,我还有事要劳请你去作。”

    黄婈坐回席上,问道:“不知大人要下官去作何事。”

    “呃”

    贺然刚要开口,钟峆在门外禀报:“靖曲城守为大人带来了城内最有名的舞姬,在外求见。”

    贺然想也不想道:“告诉他,把心思用在百姓身上比用在我身上强,让他有公事回禀时再来吧。”

    钟峆应诺了一声,去打发城守了。

    黄婈随口道:“大人一心奉公,令人敬佩。”

    贺然撇了撇嘴,道:“什么一心奉公啊,我是厌观歌舞,天下舞者还有谁能胜过云制舞呢,看了她的歌舞余者还能入眼吗。”

    “云制舞,”黄婈重复了一下这三个字,“赵宫之内刀伤赵王,制舞不但技绝天下,胆色也非常人可比。”

    贺然笑道:“还真多亏了她那一刀,否则赵国也不至败落的这么快。”

    黄婈不以为然道:“大人这话下官可不敢苟同,当下大王的品行虽已遭诟病,但论才能还是高其兄数倍的。”

    贺然侃侃而谈道:“不然,在才能上赵慜是比赵岃强,这个我承认,可你也要看到另一面,赵岃是昏庸无道,贪花好色,各方诸侯都知道他不会有什么作为,静等着他把国家败坏到不可收拾时再动手瓜分之,可偌大赵国要彻底败坏可不是三两天的事,况且赵岃只顾荒淫,还没发展到乱政的地步,有一众忠臣良将维持朝政,赵国不至数年间就灭亡。反观赵慜,他是精明多智,诸侯们自然对他提起了戒备之心,他一心想有一番作为,致赵国兵事不断,讨赵琨、御康国、伐赵国、插手番邦之乱,后来又想图害我易军,终引来今日之祸。赵岃主政,赵国至少在十年内是亡不了的,你看赵慜当政才几年?”

    如此评判赵慜与赵岃,这对黄婈来说是个异常新奇的视角,她不禁哑然失笑,道:“大人这话说的却是此理,我可从来没这么想过。”

    贺然洋洋自得道:“这就是我的‘明君害民’论,有道理吧。”

    看着他这副摇头摆尾的德行,黄婈实在难以保持敬畏之心,微微撇了下小嘴,道:“依我看,赵岃更好不到哪里去,让他主政害民说不定会更深,若如大人所言,明君害民,昏君也害民,那什么样的君主才是救民的呢?”

    “民自救可也!干嘛非得需要别人救呢?没有人管着难道百姓就活不成了?笑话!我们以一家为例,有尊长主持家务,排解纠纷,男耕女织,日子很快就能富足,之所以现在的民众辛劳而却贫苦,全因受赋税盘剥,一家如此,一村亦如此,放之一国同样如此,没有人管也就没了赋税,你说有人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有君主是好事还是坏事?君主、官吏吸民脂食民膏,不受劳作之苦却安享奢靡,不但如此还视百姓如牛马,随意驱使奴役。所以呀,依我看没有什么样的君主是救民的,没有君主才是百姓之福。”

    黄婈紧张的睁大了眼睛,连连摆手,低声道:“这可是灭九族的言论,大人快不要说了。”

    贺然笑道:“这些话我当着我们大王的面都讲过的,没什么好担心的。”

    黄婈张着小嘴,难以置信的看着他,过了好一会才道:“难怪大人那天有非议忠君之言,我当时吓得都没敢接口,你说这些话,易王真的不怪罪?”

    “事实就是如此,他辩不过我,自然就无法怪罪了。”

    黄婈摇摇头,她实在难以相信这是对什么样的君臣。

    贺然补充道:“轻君主,重民意。这其实就是新政的根基,如果不把大王辩的心服口服,这新政也无从实施,只是对子民还不能把话说得这么露骨。”

    黄婈稳了稳受了震惊的心神,长眉微蹙道:“下官想请教几件事,不知大人可赐教否?”

    “但讲无妨,愿闻高论。”贺然知道她要问难了,从容自若的轻摇折扇,一副心有成竹的神态。

第八十一章 再辩政论(上)() 
黄婈未开口却先自迟疑起来。

    贺然道:“可是想到了那个被我杀的祭酒?此一时彼一时,那时易国孱弱,必须得靠强权聚拢国力一致对外,不能有不同的声音,现今的易国在言论管制上比之其他地方还要宽松,即便是有人指着我鼻子叫骂也是不能仅凭此就治罪的,不论你是要指责我,指责新政,甚或指责大王都尽管放胆直言。”

    黄婈好奇的问:“大人是因为什么杀祭酒的?他讲了什么不当言论?”

    贺然哑然失笑道:“原来你并不知此事,我这些话可是白说了。”他少不得又把当初之事讲了一遍。

    黄婈听罢笑了笑,道:“我是有些话不敢出口,因为自己想想就觉大逆不道。嗯,大人既不见责,那我斗胆说几句,听大人言论,窃以为有失偏颇,大人似乎对官吏很是不齿,我却以为爱民如子、清廉正直的好官还是很多的,君主亦然,回望前朝,体恤下情,福泽子民的明君不在少数,大人所举的一家、一村之例确实不错,可一城就比不得一村了,人多事杂,肯定是不能没有官府的,否则纠纷只能靠武力解决,那良善的百姓岂不更遭殃?想来大人是崇尚无为而治的元家弟子吧?”

    此处的“元家”颇似地球的“道家”,贺然点头道:“我虽非元家弟子,但确是赞同他们的一些观点,你所言不错,大的城镇与一家、一村是不可比的,所以人多了不是什么好事。我也的确是对官员有偏见,因为我知道照此下去,官场早晚会变成腥膻一片,再难寻一个好官”

    黄婈截口道:“大人此话又偏颇了,传出去可是要令大人的部下都心寒的。”

    “我不怕他们听见,因为配合新政实施的官制变革已经逐步推行了,他们想变坏也难了。”

    黄婈长眉一轩,道:“难道新政真是灵丹妙药?我回去还真要细细了解一下了,大人且赐教,为何不行新政官员就一定会变坏,行了新政就不同了呢。”

    “简单的很,先前官员做官,一是凭自身德行的自律,二是靠上司与监察、御史等的监管,遇上开明君主还好说些,可要是遇到混账的呢,那就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喜,喜爱谁就宠信谁,得势的必定是善于阿谀奉承的奸佞之徒,因为忠言逆耳,正直的人向来是难讨欢心的,如此一来,风气是自上而下败坏的,官场还容得下好人吗?”

    黄婈反驳道:“有言道‘邪不胜正’,奸佞之徒或可得逞于一时,却难逞一世。”

    贺然哈哈而笑,道:“这种话说说也就罢了,难逞一世?要不要我给你历数几个骄横一世最后善终的?恐怕你自己也能数出一堆来吧。”他必定还是心虚,对这里的前朝佞臣所知不多,是以最后又加了一句。

    黄婈道:“确是不乏其人,可他们虽得善终,但流传后世的是骂名,可见公道自在人心,足以为后来者戒。”

    “算了吧,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这是注定的,否则人们就不会总是怀念先朝了,这是事实吧?不是我眼光偏颇吧?”

    黄婈感叹道:“风气变坏容易,想再变好就难了,大人说的这个是实情,在这烽烟四起的时期,更顾不得修德政了。”

    贺然微微微笑,道:“修德政更是骗鬼的,我刚才说的是昏君败坏朝纲,所谓的明君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又是个什么道理呢,妾愿闻其详。”此刻黄婈的心态已经平和了许多,不再轻易为他那惊世骇俗的言论所震惊了。

    “因为昏君、明君从根本上讲是没什么区别的,他们都是要维护自己权势,维持对子民的统治,咱们身在军旅,我就两军对战为喻,有的将帅是拧眉瞪眼,挥刀舞剑的逼迫将士向前冲,有的则是以情动之,晓之以大义,令将士心甘情愿的向前冲,二者手段不同,其结果却都是让将士去以死相拼,对不对?”

    黄婈没法辩驳,点了点头。

    “君主如将帅,不论是所谓的德政也好,恶政也罢,结果都是为了让百姓交税纳赋的,一宽一严罢了,遇到明君,百姓受了盘剥不以为苦反而还歌功颂德,当然了,是有过真正的仁德之君,自身勤俭,钱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你掰着手指数一下,这样的君主一共出了几个?”

    黄婈原本是个极有主见之人,虽心灰意冷之下历经了十年浑噩,可一旦振作起来心思就恢复了往日的通透,略作沉吟后道:“下官敢问大人,养军可是要耗费钱粮?”

    “自然,耗费颇巨。”

    她紧接着问道:“国可无军耶?”

    贺然知道了她的意思,含笑道:“不可。”

    “那养军之资从何而来?”

    “国库,国库之财取之于民。”贺然不再等她发问,一并回答了。

    “这就是了,无论怎样,这赋税都是要收的,按大人论点,收赋税就是盘剥百姓,是无道之举,那请问大人,大人所推之新政收不收赋税呢?如果收,这‘道’从何来?”

    ps:在搜狐上看新闻,看的心灰意冷,看不到希望啊,发帖经常被删,借书宣泄一下吧,这章是临时加出来的,不喜看的朋友直接无视吧,下面还会延续一章,今天先写这么多吧,心烦。

第八十二章 再辩政论(下)() 
“奔马不可立止,千年积弊自然也不能指望旦夕而除,况且世间发展到这一步是不可能再回上古时代了,人口的繁盛与聚集必然要靠官方维持治安,主持公道的,赋税不是不能收,关键是怎么收,收多少,收上来后该怎么用,‘道’存其间也。新政还难称完美,正在不断完善中,其律条以后也会因时因境因民意而改更,但有关税赋方面,根本一条是只减不增,这是永不会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