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 >

第23部分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第23部分

小说: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没有什么。就是再呆些时候可怎么办?”
  她说的“再呆些时候”,自然指的是孩子出生,说到这里她脸上充满了愁容。
  “还得多长时间?”
  “这谁说得准呢!按月数已经快了。”
  毛泽东长长地叹了口气:“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自然冒得办法带,不寄又怎么办!”“我的几个孩子,哪个不是 寄呀!”贺子珍痛楚地说,“毛毛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说到这里,不禁眼圈一红。
  自从贺子珍与毛泽东在井冈山结婚以来,一共生过三个孩子。除其中一个因不足月夭折 以外,两个孩子都是寄的。她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女儿,是在跟随毛泽东、朱德向赣南、 闽西进军途中分娩的。当时部队打下了龙岩还要继续前进,贺子珍不得不把女儿托寄给当地 群众。当她的第一个孩子哇哇啼哭着被抱走时,她背过脸去流下不少的眼泪。她的第二个孩 子,是个男孩,取名毛毛,生下后一直带在身边。毛毛长到三岁,十分活泼可爱,一天价随 着几个誓卫员去放鹅放鸭,上山采杨梅。采的多了就用小帽子盛起来,还高高举着说:“妈 妈喜欢吃杨梅,我要拿回去给妈妈吃。”贺子珍多喜欢她的小毛毛呵,可是一声令下,要离 开根据地了。从通知到出发只不过一天多的时间。当时毛泽东不在瑞金,到于都去了,把小 毛毛托给谁呢?贺子珍思前想后,只有托付给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和自己的妹妹贺怡(他们 是一对夫妻),因为他们将留在根据地打游击。毛泽覃、贺怡闻讯连夜骑马赶来。贺子珍就 连哄带劝把小毛毛送到贺怡怀里,自己的话没有说完,眼泪就刷刷地流下来了。小毛毛也从 贺怡怀里使劲挣脱出来,哭着说:“妈妈,不嘛,我要跟你去,我要找爸爸去!”贺子珍经 过许多离别,但这次离开毛毛却有一种摧肝裂腑的苦痛。这些天来,当她想到快生的孩子又 要重复同样的命运,就触动了她灵魂深处的沉痛,何况漫漫长征路,举目无亲,未来的孩子 又将寄在何处呢!
  毛泽东对隐在贺子珍内心深处的情感,自然是十分理解的。他见贺子珍流下了眼泪,就 连忙坐到她的身边抚慰道:“子珍,莫哭呵,等革命胜利了,我马上把毛毛接来。”
  说到这里,他语调果决而又沉痛地说:“子珍,不是我的心肠硬呵,为了完成这场革命,我们这一代人是必须付出代价 的!……人民到处都在受难,我们哪里能够安逸!”
  话虽如此说,但他的内心却深藏着对毛毛的惦恋之情。他确实是最喜欢毛毛的。自从一 九三二年八月,他被排除军事领导之后,就住在长汀的红军医院里养病。说是养病,实际上 是住在一个大庙里,一个房间就有上十个人,连青菜、豆腐都没有钱买。那时他的心情很不 好,整天躺在屋子里看书,有时还找一枝很少摆弄的洞箫送走长长的黄昏。正是在这时,住 在不远处的贺子珍每天带了毛毛来同父亲一起玩耍,大大宽舒了毛泽东烦忧的心情。后来, 他们住在瑞金以西的云石山一座寺庙里,每当毛泽东出发到外地工作时,贺子珍总是抱着三 岁的毛毛缘着山径为他送行。毛泽东也总是在山下抱着毛毛亲了又亲才肯跃身上马。可是马 刚刚走出几步,小毛毛就从妈妈的手里挣脱出来,迈开小腿儿跑着追上去,一连声叫:“爸 爸,慢点走,我要骑马,我要跟爸爸一起走!”这时,毛泽东不得不勒住马,从贺子珍举着 的手里接过毛毛,抱着他再一次地频频亲他的脸蛋,把他放在马背上坐一会儿,然后才跃马 而去。今天在荒烟漠漠的长征路上,毛泽东怎么会不想他那亲爱的儿子呢!而且,他会比贺 子珍更清楚,在长征大军离开中央苏区之后,那块早已陷进血泊之中的土地,此刻恐怕连那 些草木每天都在梳篦式的清剿中颤抖着吧,他的毛毛将会怎样地度过呢!
  这时,小吴从伙房里打了一小桶热水,又泡了一杯浓茶,贺子珍洗了手脚,顿时觉得轻 松了许多。毛泽东就趁机转变话题,提起他平时怀念的几位老人,因为这几位老人,还有一 些女战士同贺子珍一样,都是随部队休养连行动的。
  “子珍,现在徐老怎么样,他走得动吗?”
  这里讲的徐老,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教育部副部长徐特立,毛泽东在长沙师范学习 时他曾经是自己的老师。毛泽东一向很敬重他。这不仅因为他是两座长沙师范的创办人,是 著名的教育家,而且在他身上有一种不可或夺的凛然正气。他从小就痛恨中国的黑暗和政治 的腐败,立志只教书不做官,故取名特立。由于愤恨时弊,力促宪政,他曾经断指血书而惊 动长沙。至今他的小手指还短了一截。他五十岁那年参加了共产党,今年已经五十八岁,差 不多是长征行列中最老的老人了。他究竟能否适应这场长途奔驰,这是毛泽东所担心的。
  一提起徐老,贺子珍就禁不住笑了。
  “徐老真是个有趣的人!”贺子珍笑着说,“他那么大年纪了,精神劲大得很,给了他 一匹马,他也不骑。”
  “为什么呢?”毛泽东笑着问。
  “不知道。”贺子珍摇摇头,“别人劝他骑,他就说骑马腰疼,不习惯。后来,他还让 他的小马伕骑上,他拉着马走。”
  贺子珍说着,可能是想起徐老的那副样子,又笑起来了。
  笑过又说:“润之,我看你什么时候见了面劝劝他吧,老人家如果有个一差二错就不好了。”
  毛泽东连连点头。贺子珍又说:“徐老不光不骑马,一到宿营地就到伙房帮助烧火。一边烧火就一边教炊事员们认字。 每人一天要认一个字,这是他规定的,学不会就不算完。徐老真是个诲人不倦的大教育家!”
  毛泽东喟然叹道:“我的这位老师确实令人肃然起敬。他一生为国为民,骨头是硬的,血是热的,滚烫 的。最可贵的,是他在我们党最困难最危急的时刻入了党,不少人动摇了,一些人叛变了, 而他是越磨砺越坚强。他永远是我的老师。”
  毛泽东抽着烟,随便地半躺在地铺上,吟味着徐老这个人物。过了一会儿,他又问起了 谢老。谢老的年龄仅次于徐老,今年五十四岁,前清末年虽中过秀才,以后也跑到共产党里 面来了。他很早就在党中央编辑党刊《红旗》,到了中央苏区任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秘书 长,是毛泽东的密切合作者。在毛泽东住在古庙里的那些不愉快的日子,他们也常常一起倾 谈。
  提起谢觉哉,贺子珍嫣然一笑,说:“谢老可真有意思。他平时不言不语,行军时若有所思,随身带着毛笔墨盒,一有休息 机会就低下头写起诗来。从土豪那里缴获了几个帐本,叫他当了日记本了,每天要记下好大 一篇呢!”
  “好,好,”毛泽东呵呵笑着说,“我们这次西征,已经跨过几个省了,要把这山山水 水都记下来,也怪有意思!”
  说到这里,毛泽东又笑着问:“董老怎么样?董老是很有学问的人,他也常写诗吧!”“他也写诗,可是他没有时间 哪!”贺子珍说,“他是我们的支部书记,全连一百七八十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又是 人,又是马,又是担架,大小事都得从他心上虑过。他对纪律抓得最紧。每次出发,一间间 房子他都亲自检查,门板上起了没有,稻草捆起了没有,院子打扫了没有,水缸挑满了没 有,东西损坏了没有,照价赔偿了没有,如果没有,就要找到你当面质问,为什么破坏红军 的纪律,那是毫不客气的。”
  “董老太难得了,他是品格高尚,言行如一。”毛泽东赞叹道,“象你们这样一个连 队,那是最麻烦,最啰嗦,最难办的,给谁说谁也不愿干。可是恩来同志跟他一谈,他就接 受了。他说,‘我就是一块破布,一块打补丁的布头。我就是补洞洞的。你们叫我补帽子, 我就补帽子;你们叫我补裤子,我就补裤子。反正什么工作也要人做,洞洞也要补,俗话 说,小洞洞不补,大了两尺五嘛!’”
  “董老确实了不起!”
  由于兴奋,毛泽东黑瘦的脸上,泛着一层红光。他从铺上坐起来,感情深沉地说:“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人物!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很难找的。也是共产党有幸,他 们都跑到共产党里面来了。我们党拥有一大批这样的人,和群众结合起来怎么会不胜利呢!”
  说到这里,贺子珍那双晶亮的眼睛闪射着小火花似的光芒。她望着毛泽东说:“润之,这个长江我们能过得去吗?”
  “过得去!子珍,我告诉你,一定过得去!”毛泽东充满顽强自信地把手一挥。“当 然,不好好打几仗,不敲掉他几个师,那是过不去的。我要一个一个地来收拾它!”
  小吴已经把晚饭打来。揭开那个毛泽东常用的蓝搪瓷多层饭盒,里面是热腾腾的苞谷 饭,还有一盒炒萝卜丝。毛泽东嚷道:“我的辣椒呢,小鬼,快把炸辣椒拿出来,招待招待我们的客人嘛!”
  “有,有,”小吴立刻端过来一大碗又红又亮的炸辣椒,嘻嘻笑着说,“这是少不了 的!”
  的确,不管饭菜如何,只要有了炸辣椒,毛泽东就眉开眼笑心满意足了。夫妇两个吃起 来,不一时,毛泽东就满头大汗。他望贺子珍,忽然想起了什么,停住筷子问:“你觉得刘英同志怎么样?”
  “这同志蛮好,蛮热情的。”贺子珍说,“今天要不是她,我还可能来不了呢!……你 问她干什么?”
  毛泽东神秘地笑了笑,说:“我想给她介绍一个人。”
  “谁?”
  “你说是谁?”毛泽东笑着反问,“这里,就剩下洛甫同志一个凄凄惨惨戚戚的了!”
  贺子珍沉吟了一会儿,说:“好是好,就怕刘英不同意。”
  “为什么?”
  “她最怕生孩子。今天在路上她一见我就说,遭罪呀!遭罪呀!反正我是不结婚的!”
  “当然不要马上结婚。我也不准备正面提出,只是给他们创造一种条件。”
  说到这里,他又低声地说:“我已经同富春同志商量过了,现在还缺一个秘书长管生活的,我们准备把刘英调来, 她一个女同志在下面跑也太辛苦了!”
  饭后,天已经黑下来。贺子珍提出当晚要赶回连队。毛泽东和几个警卫员还是把她留下 来了。
  第二天破晓,在一片鸡鸣声中,毛泽东将贺子珍送到村边,扶她上了一匹小黄马,一面 嘱咐小吴送她回连。这时,全村的鸡鸣此伏彼起,正以迎接光明的热情唱起嘹亮的晨曲。毛 泽东微笑着问贺子珍:“它们叫得多起劲呀,你能听出它们有什么特殊么?”
  “我听不出来。”贺子珍在马上微笑着说。
  “我也听不出来,不过这就叫鸡鸣三省呀!”
       黄金书屋 youth整理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地球的红飘带  (十九)
  一九三五年的二月六日,正是春节大年初三,中央红军冒着鹅毛大雪来到扎西。磅礴的 乌蒙山已是一片银白世界。要在和平年代,飞雪迎春,该是多么富有诗意,而此时此刻,对 衣着单薄的红军来说,是又多了一层严酷了。
  扎西,一名威信,在乌蒙山麓扎岭之西。说是一座县城,没有城池;说是一个镇子,不 过三百来户人家,星星散散分布在一个个盆地上。周围都是农田,市街狭小,房屋破旧,只 有几家铁匠铺和两座寺庙。它给人以极其荒僻冷落的感觉,好象到了世界的尽头。毛泽东见 人们嫌这地方过于荒凉,就笑着说:“你们在这里好好地歇几天吧,不要担心敌人来了。” 人们说:“毛主席,你怎么知道敌人不会来呢?”毛泽东笑着说:“他到这山上来吃么子呀!”
  确实,不管什么地方,只要能有一个喘息的机会,进行休息整顿,也就很难得了。由于 这时部队减员太多,为了充实战斗部队,全军首先进行了整编。各军团,除一军团外,都取 消了师一级的编制,三万多红军编成了十六个大团。一军团由三个师九个团编为两个师六个 团;三军团损失较大,由三个师编成四个大团;五军团和九军团各编为三个团;八军团并入 了五军团。干部层层下放,机关也尽量精简充实前方。那时,干部能上能下,当了师长当团 长,当了团长当营长,都自自然然,并不觉得有什么别扭。令人振奋的是,在这里还进行了 扩大红军的活动,真是一呼百应,短期内竟呼啦一下子扩大了三千多人,也说明这里的农民 是如何地渴望着革命了。
  随着整编,部队还进行了轻装。从江西出发以来,经过频繁的行军战斗,那些兵工厂笨 重的机器,造币厂、服装厂、印刷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