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103部分

苏联1991-第103部分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统可以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连接起来。”

    “现在我们的个人电脑,例如mc1504,例如玛瑙…4个人电脑都已经逐渐进入广大民众的家庭。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能让绝大多数的人享受到使用个人计算机的乐趣。”

    亚纳耶夫平静的点点头。这对于来自未来的他已经没什么多大的感触了,不过亚纳耶夫最好奇的还是另外一件事,“你们能够研发游戏吗?”

    呃?塔罗科夫的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大的疑问号,他以为亚纳耶夫会问我们的处理器我们的芯片我们的系统跟西方之间的差距,没想到亚纳耶夫直接问了一个不按常规出牌的问题。我们的娱乐游戏如何?

    “娱乐游戏的确也有,我想想,例如《兔子快跑》,《大海秘密》,《快乐厨师》和《空中靶场》诸如此类的游戏。”塔罗科夫说出的这些都是针对儿童的游戏,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人能意识到游戏存在一个庞大的市场。

    当然这些游戏在亚纳耶夫心中听起来就像三岁小孩的玩具一样别扭,他还不如选择玩1984年出品的俄罗斯方块呢,起码那才是经久不衰的一款娱乐游戏。

    “我说的游戏是更加的大型化的游戏,而不是这种小打小闹的游戏。”亚纳耶夫想了想,尽量用一种简单的话音来陈述。“比如一种大型的战略游戏,我们可以制造装甲车,制造飞机等单位进攻虚拟的敌人建筑,还有同样的装甲单位,对,就是这样的游戏。”

    这次轮到塔罗科夫遗憾的摇摇头,“我们现在的计算机系统还做不到总书记要求的这一幕,这样的游戏需要大量复杂的逻辑运算,不是简单的编程可以完成的。而且我们的计算机系统还做不到这一点。”

    亚纳耶夫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是的。塔罗科夫同志,其实衡量一个国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从一个小的方面就可以看出,虽然游戏方面可能很多人都不屑于这一点,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在未来游戏也会成为电子计算机发展的一块朝阳产业。”

    说到这里亚纳耶夫突然想起现在的南方社会主义盟友还在将这玩意定义为电子精神鸦片吧。当然亚纳耶夫也不知道将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入影响计算机游戏未来发展是好是坏,万一他们研发出一个类似《斯大林大战火星人》这样烂到没有边际的游戏亚纳耶夫的确可能在盛怒之下将研发人员统统送去见斯大林!

    “其实我也就随口一提而已,还请塔罗科夫同志不要往心里去。”亚纳耶夫跟他在实验室里一边走一边闲聊道,“现在中央打算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电子计算机这一块,所以在研究经费上你们不用像以前一样担心。我们会给予你们最优厚的待遇。”

    塔罗科夫听到这句话激动的点点头,等了这么久,他就是等待着亚纳耶夫说出这句话,“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总书记对我们研究的期望。”

    “而且你们放心的进行研究,再也不会出现类似于三进制电子计算机那样的悲剧了。”亚纳耶夫说道,当年因为政治原因,三进制的被紧急叫停,因为得不到上级的资金支持,这个科研项目被无限期的搁置了下来。这也成为后来计算机爱好者的一个遗憾,如果三进制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会不会成为一个不同于二进制的全新电子计算机派系?

    而亚纳耶夫减少行政对科研的干预,也是为了让计算机产业有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话说亚纳耶夫总书记所说的那个战略**有想过名字吗?”塔罗科夫有意无意的跟亚纳耶夫说道,自从亚纳耶夫说出了那个所谓的战略游戏之后,他的好奇心也越来越浓厚了。

    “名字啊。”亚纳耶夫想了想,说道,“我在想就叫《红色警戒:苏维埃崛起》吧。”(。)

第一百八十章 大屠杀() 
(第三更)

    波黑边境,代尔文塔,一座波黑塞族人聚集的城镇。

    这几个月来连天的炮火将这一座城市变成了一片沉沦的废墟,人民步履匆忙的穿越在建筑瓦砾的断臂残痕之中,寻找着能够充饥的食物。北约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让居民丧失了最后一丝存活的希望。至于美国运输机空投的那些食物往往也是被那些民兵组织掠夺过去,成为军队的口粮。

    不但如此,这些平民依旧生活在阴影之下,塞尔维亚族的猛虎,白鹰等不受正规约束的民兵组织,甚至用运动小口径步枪装上狙击镜,射击去河边打水的克罗地亚族小孩为乐。只要枪声响起,便会有一个孩子永远的倒在河边,身边滚落一个小小的水桶,还有一滩渗入泥土深处的血渍。

    没有人敢去救他,因为狙击手的瞄准镜依旧在河边搜索猎物,就连他的母亲也只能躲在远处捂着嘴痛哭流涕,看着小孩的尸体被野狗撕扯和啃食。一个动乱的国家,受到损害的,永远是那些无辜的平民。

    这不但是一个国家的内战,更是每一个人的战争。

    战争放大了人性的阴暗面,存活的幸存者开始每天经受道德的考验,是去抢救那些不幸的人民,还是去洗劫无辜幸存者的粮食,药品或者子弹。有人为了活下去摒弃了良知,有人为了一口粮食倒在了枪口之下。战争是政治残酷的延续,未曾经历过那些阴暗时光的人,永远不知道和平的珍贵。

    代尔文塔远比其他的城市要不幸的多,因为它是克罗地亚军队和波黑塞族反复争夺的一座城市,往往是今天穷凶极恶的塞尔维亚人刚刚来过,第二天又被克罗地亚人争夺过去。区别在于克罗地亚会将塞尔维亚居民的口粮洗劫的一干二净,而塞尔维亚军队则假装没看见而已。

    克罗地亚人占领代尔文塔已经五天了,这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久远。而塞尔维亚居民在想这次代尔文塔应该不会再反复易手了吧,说实话他们根本不在乎是哪支军队占领了这座城市,他们只想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让这该死的战争早日结束。

    只是此时活下去也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难得没有炮声和枪声的日子,那些塞尔维亚居民悄悄的从废墟里探出了头,他们惴惴不安的走在街上。在废墟中,破败的商店里寻找着一切可以充饥的食物。哪怕是一个已经过了保质期的罐头,亦或者是一小盒压缩饼干。

    可怜的居民寻找食物的时候,突然响起的枪声让他们瞬间警觉起来,抬起头看见一个手持枪械的男人抢劫了另外一人的包裹。然后将他当街射杀在路上。而当地的居民仿佛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况,他们只是默默地摇摇头,冷眼的观望了一下那个男人在绝望中慢慢断气,然后继续在废墟里发觉想要找到的食物。战争已经让他们变得麻木,让自己活下去才是唯一的希望。

    就在他们暗自庆幸今天能够填饱肚子的时候,两辆军绿色的卡车突然冲了过来,居民以为克罗地亚的军队又来洗劫他们,惊慌的四处逃窜。然而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军队却用步枪将他们的脚步逼听。

    等到这些人镇定下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些军队都是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居民暗自松一口气,看来今天手中的食物是能保留下来了。

    不过他们想错了。一切都没有这么简单。为首的一个军官从士兵身后走了出来,他望了一眼这些灰头土脸的塞尔维亚居民,语气有些不友好的问道,“你们都是塞尔维亚人吗?”

    当然这纯粹是一句多余的废话,但是人民依旧在枪口的威胁下用力的点点头,不承认塞尔维亚人身份他们就没法活下去了。无论是哪一支武装力量,处决平民的方式都是简单粗暴的,不会有半点拖泥带水。

    “你们有多少人聚集在这里?”军官继续询问,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人回答,他有些不耐烦了。直接掏出手枪对准其中一个人的脑袋,逼问他,“我重复一遍,你们这里有多少人?如果你不回答。我就让你去死。”

    “三,哦不,四十二人。”被威胁的那个人几乎是闭着眼睛咬牙回答,深怕自己慢了一步就直接被枪毙。

    “很好。”军官满意的点点头,他转过身对身边的士兵的下达屠杀这群同胞的命令。他近乎冷血的说道,“把他们全部干掉。不要留下一个活口。”

    一时之间枪声四起,火光飞溅,站在枪口面前的人如同被收割的麦田一样不断的倒下,鲜血与被击穿的罐头一起飞洒起来,中枪的人带着胸膛一腔的炽热,倒在废墟之上。而那位不带感情下达屠杀命令的军官则抽着香烟,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等到没人能站起来的时候,他又让士兵仔细的搜寻了每一具尸体,补上几枪,确认所有人都断气之后,军官才让士兵坐上卡车离开。

    今天这里不会出现巡逻的克罗地亚部队,被买通的克罗地亚军事人员将对这场屠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那位被称之为卡维拉夫的南斯拉夫志愿兵上校军官才清楚上级下达这道屠杀自己族人的命令。

    “没什么好可怜的,他们都是战争的牺牲品。而且这些人的死还能换来给波黑塞族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当身边的副官问起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卡维拉夫漫不经心的说道。

    他将快要燃尽的香烟抛出窗外,继续自言自语的说道,“污水会泼到克罗地亚军队的身上,到时候我们就能塑造成一群邪恶的军队暴徒形象。这也是上级为什么明令禁止正规军队在未遭到袭击的情况下,对平民发动战争的原因。我们不但要在军事上彻底的击垮他们,甚至在道德上占据批判的制高点。战争是肮脏的,只要能够获胜,手段根本不重要,知道吗?”(。)请访问

第一百八十一章 嫁祸() 
(第一更)

    代尔文塔大屠杀事件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引爆了关于波黑的政治局势。那些知道前因后果的士兵都被勒令三缄其口,而那些企图发掘真相的战地记者都被秘密的处死在代尔文塔的乱葬坑之中。这次的屠杀事件一下子似乎成为舆论抨击克罗地亚军队的一个重大焦点。

    当亚纳耶夫看到这则报纸时,他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利用栽赃陷害将政敌陷入不道义的境地,卡拉季奇的手段并不算太过高明,但是这件事处理的实在是干净利落没有留下证据,现在所有国家,包括联合国都将矛头瞄准了克罗地亚人,将克罗地亚的武装组织推入了一种百口莫辩的处境之中。

    但是亚纳耶夫还是通过克里姆林宫的秘密外线,拨通了卡拉季奇的号码,对方敢接器电话他就有些不客气的质问道,“卡拉季奇,为什么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做出这种事情,一旦被人知道的话,谈判桌上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到时候你卡拉季奇就只有一个选择,送上国际政治法庭,接受陪审团的审判。”

    “我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亚纳耶夫总统。假如我在哪里做错了,请你指卡正出来,同时也感谢你对波黑塞族军队做出的贡献。”卡拉季奇带着疑惑的语气反问他。卡拉季奇是个老狐狸,这种秘密事件基本上也就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份。

    见对方如此没有远见到现在还在堤防自己,亚纳耶夫顿时没了好气,他旁敲侧击的提醒卡拉季奇,“卡拉季奇,别玩火**,我可没有时间帮你收拾手尾。还有,如果你想继续在国际社会舆论中占据优势的话,最好就将这件事彻底的收拾好,不要留下手尾。如果可以的话,还能因为这件事恶心一下美国人。”

    “一切都很好。塞尔维亚军队前进的非常顺利,没什么问题。”卡拉季奇一语双关。

    挂断电话之后,亚纳耶夫又拨通了另外一个号码,他用最简短的一句话对苏尔科夫说道。“来一趟我的办公室,现在,对。”

    放下手头上一堆工作跑来亚纳耶夫的办公室,苏尔科夫并不明白这位喜怒无常的总书记想要做什么。亚纳耶夫将最近的塞尔维亚人大屠杀事件的头条丢到苏尔科夫面前,说道。“这件事你知道吗?”

    对国际政治一向敏感的苏尔科夫看了一眼标题,就知道了亚纳耶夫想问什么,“知道,代尔文塔大屠杀,目前为止公开的,已知的一场非人道主义杀戮。由深入战区的塞尔维亚记者报道出来,震惊世界。”

    “这场屠杀似乎将克罗地亚的军队陷入了人道主义谴责的境地。”苏尔科夫分析道,“虽然过去几个月中有关于塞尔维亚民兵对克罗地亚和穆族人的零星杀戮罪行,但是却没有出现关于塞尔维亚正规军的屠戮新闻。”

    说到这里,苏尔科夫抬头望了一眼亚纳耶夫。对方只是微笑着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看到亚纳耶夫的那个表情,苏尔科夫很快明白了怎么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