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184部分

苏联1991-第184部分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别伊什维利明白的太晚了,就在他刚想明白这件事情的时候,就被投入到了沃尔库塔那座专门用来关押******的监狱之中,他的余生都会在这座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孤独地度过。没有执行死刑并不是莫斯科方面的仁慈,而是莫斯科对待他们的手段比死亡更加的痛苦。

    以别伊什维利和斯坦纳为首的格鲁吉亚政治谋反集团案被宣布告破,此案一出举国震惊,谁都没想到格鲁吉亚在经历了两次的谋逆之后。居然还会铤而走险的进行第三次。果然是反对苏联统治的第一阵线。

    所有加盟国的第一书记都抱着幸灾乐祸的目光盯着舒什克维奇。以为他会遭到莫斯科方面的严厉惩罚。

    的确,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舒什克维奇就被亚纳耶夫叫到了莫斯科,不过他是在红场上以苏联英雄的身份受到了莫斯科的接待。

    “感谢舒什克维奇同志为莫斯科所做的一切,我想中央会记住你的所作所为。舒什克维奇同志,真的辛苦你了。”亚纳耶夫握着他的手,微笑说道。内心却在思考着另外一件事,将这个令人讨厌的家伙调往哪个加盟国当第一书记会比较适合。毕竟这样狡黠的政客可不多见。

    “那么之前我跟莫斯科方面的协议……”舒什克维奇小心翼翼的试探道。亚纳耶夫当初提出的要求是只要舒什克维奇愿意跟他们合作,那么莫斯科方面将既往不咎,他一如既往的坐稳自己的第一书记位置,享受着国家别墅,免费医疗的待遇。

    “依旧生效。”亚纳耶夫点点头,“舒什克维奇同志,我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答应过你的要求一定会做到。不过你做出这样的事情,格鲁吉亚方面是待不下去了,那么我将你调往其他的加盟国地区如何?比如阿塞拜疆,比如亚美尼亚或者爱沙尼亚?”

    舒什克维奇的心凉了半截。这可是比将功赎罪更让人难以接受,这些地区都是民族成分复杂或者独立诉求强烈的国家。带着叛徒身份的舒什克维奇到那里担任第一书记的职位,肯定会受到本地势力的排挤。

    (微信公众号:亚纳耶夫,已经开始新的故事连载)

    亚纳耶夫这一首借刀杀人的手段让舒什克维奇自己吞下苦果,这只老狐狸连话都说不出来。在亚纳耶夫的绝对权力和翻云覆雨政治手段面前,他就是毫无招架还手之力的小白鼠。

    “感谢亚纳耶夫总书记的提拔,我一定会在加盟国尽力做到让莫斯科满意,让人民放心。”

    “我相信你的能力,舒什克维奇同志。当然我也希望你能纠正一下说法,是先做到让人民放心,然后才是莫斯科方面的满意。还有从今以后都没有苏联加盟国这个说法了。有的只是苏维埃自治区。”

    听到这里,舒什克维奇只能苦笑着答应了亚纳耶夫的全部要求,谁叫站在自己面前的是权力至高无上的苏联总书记呢。于是在众望所归之下,舒什克维奇被暂时停职。看似这是莫斯科方面对这位老狐狸的惩罚,实际上却是为他下一次在加盟国实行颠覆做准备。对于亚纳耶夫而言,舒什克维奇这样的人老狐狸即使不值得信任,适当的时候寄给对方一点利益却可以为自己铲除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这样的交易亚纳耶夫还是愿意接受的。

    苏联各大报社都报道了这次的格鲁吉亚政治危机,亚纳耶夫还特地召集所有加盟国的最高领导人,跟他们召开一场深入人心的交流会议。当然不是和风细雨的友好协商,而是狂风暴雨的强烈责备。

    亚纳耶夫的脸色非常的难看,在众多的加盟国第一书记看来就像是即将爆发的节奏。果不其然亚纳耶夫开口第一句就是强调了阶级和革命队伍的纯洁性。这种叫法虽然过时,但是一旦强调就意味着有事情发生。

    “我再想如何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在所有人都不怎么将加盟国分裂当做一回事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在看着舒什克维奇幸灾乐祸的时候,当所有人都以为格鲁吉亚将要倒霉的时候。在座的各位难道就没想过,格鲁吉亚的事件,不会在你们所处的国家中发生。”

    “我想我的手段的确是过于仁慈了,在你们称之为大清洗的行动中,我只是处决掉与事件相关的核心人物,对于那些有关联的人员一律放过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不过从这次的格鲁吉亚事件中我可以看出,不进行彻底的铲除行动的话,很难保证加盟国的长久稳定。”

    “所以我希望各位回去能够好好的想清楚,你们是准备站在哪一边,是效忠苏维埃,还是跟随其他人沆瀣一气,苏维埃永远不会放过企图伤害自己祖国的敌人,永远不会。”

    在各国代表阴晴不定的脸色中结束了亚纳耶夫单方面滔滔不绝的会议,他们隐约觉得亚纳耶夫在向他们释放一个隐晦的信号。

    各国第一书记们返回各自的加盟国之后,先由莫斯科报发出第一条试探信号,克里姆林宫方面将要修改宪法,裁撤加盟国的国家地位,变成苏联的一个州。就像美国的联邦制度一样,只是苏联对州的掌控要远远比美国严格的多,中央集权牢牢地压制住地方的特权。

    同时苏联的媒体也开始强调一个苏联统一民族关系,无论是俄罗斯,白俄罗斯,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各种民族,本质上都属于苏联公民,都是统一的民族。采用大统一民族方式来打压少数民族的独立性。

    非俄罗斯族的特权被取消,这也是从斯大林时代之后下手最狠的一次。以前为了民族的团结,都是在打压主体民族,然后赋予少数民族优越的特权。而亚纳耶夫时代开始则一改传统,虽然对俄罗斯族保持着不冷不热的态度,但是对少数民族的高压政策便开始显现出来。亚纳耶夫高压政策是对所有民族,在他眼中只有国家母亲和社会主义体制两种东西,其他的民族独立狂热和大沙文主义都是统统该死的异端。

    各大加盟国的第一书记不淡定了,这样的做法等同于断绝了他们的活路,指责亚纳耶夫的言论也纷纷扬扬起来,瞬间将莫斯科领导阶层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苏联又一次迎来了加盟国的危机。(。)

第三百二十八章 坚持己见() 
第三更

    之前苏联宪法规定加盟国拥有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被亚纳耶夫用修改宪法的方式给无情的剥夺了,三个拥有一票否决权国家的权利也被亚纳耶夫一票否决。而现在亚纳耶夫又将魔爪伸向了其他的加盟国权利。

    在有权同外国发生外交关系,同外国缔结条约及互换外交和领事代表,以及参加国际组织和拥有自己的领土和国籍这两条被莫斯科政府否决。这么大的动作是铁了心让加盟国变成牢不可破联盟的忠实部分,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分裂出去的国家。亚纳耶夫也是有的放矢,在削减政治权利的同时再加强各大加盟国的经济权利,参照特区的模式,将加盟国变成一块特区,让它成为莫斯科不可分开的附庸。

    当然这样的做法迎来了几乎政…治…局同志绝大部分的反对声,他们从各个加盟国的首都赶往莫斯科,企图制止亚纳耶夫的决定。

    “立陶宛**第一书记布罗基亚维丘斯,乌克兰**第一书记古伦科,乌兹别克**第一书记卡里莫夫,摩尔达维亚**第一书记卢钦斯基,吉尔吉斯**第一书记马萨利耶夫,塔吉克**第一书记马赫卡莫夫,亚美尼亚**第一书记新任莫夫西相,阿塞拜疆**第一书记穆塔利博夫,哈萨克**第一书记纳扎尔巴耶夫,甚至是俄罗斯**中央第一书记波洛兹科夫。几乎所有政…治局的委员们都到了。”帕夫洛夫忧心忡忡的念出名单上的名字,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冲着亚纳耶夫的政策而来,并且表现出一副莫斯科欠我一个解释的态度。

    站在他身边的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也小声的劝告亚纳耶夫。“听我一句劝说。亚纳耶夫总书记。现在我们退出还来得及。趁事件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这样的政策动摇了太多人的奶酪,他们甚至会联合起来对付莫斯科中央,到时候我们将不亚于面对一场可怕的危机。这可是比波罗的海三国独立,比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骚乱还要糟糕的问题。”

    “雷日科夫同志,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从1991年接任了戈尔巴…乔夫的位置之后,我所做的一切有出过差错吗?或者说我有像戈尔…巴…乔夫那个蠢材,将苏联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吗?我有吗?”

    雷日科夫摇摇头。“总书记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英明而伟大,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丝的差错,但是……”

    (微…信公…众号:亚纳耶夫,已经开始新的故事连载)

    “那就对了。”亚纳耶夫打断了雷日科夫的话,“没什么但是,既然当初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那么我所做的这一步,也是正确的。只是我的计划你们并不理解而已,变革往往会带来血腥的过程,一场为了更多人着想的革命往往会将一小部分人吊死在绞刑架上。这一点,在斯大林时代已经证实过了。”

    雷日科夫心想斯大林时代吊死的可不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啊。当然他心里着急又不能当年怒叱亚纳耶夫荒谬。只能转过头求助帕夫洛夫。谁知道对方也只是略带遗憾的摇摇头,表示亚纳耶夫现在决定的事情,他也没法说服对方了。

    亚纳耶夫伸出手打断了雷日科夫和帕夫洛夫的发言,他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从座位上站起身,“关于那些吵闹的加盟国**第一书记,我从办公室里就已经感受到他们的不满了,这次我会亲自出面说服他们,能讲道理的,尽量跟他们讲道理。不愿意讲道理的,也就只好采取强硬的手段让这群人屈服。”

    最后亚纳耶夫回头说道,“起码我要让这群人清楚,我所做的一切,没有半点的个人私心,全部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就算现在所有人都不认同我的做法,但是在未来,他们会知道我此时此刻的用心良苦。”

    说到这里,亚纳耶夫突然有些自嘲的说了一句话,“我的付出注定无人理解,希望我的愿景与世长存。”

    雷日科夫望着亚纳耶夫远去的背影,第一次感觉到这位至高无上的领导人,此刻是多么的无助和沉默。

    会议室内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对于莫斯科方面不与他们协商,甚至是一个通告都没有就直接采用这么粗暴的手段撤销加盟国政策,让所有人都觉得无法忍受,他们认为亚纳耶夫的所作所为是在造成加盟国地区和苏联政府之间的对立和隔阂,再这么下去,好不容易在这三年积攒起来的信任又会随着这一政策的实行而烟消云散。

    “必须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我们不能让**在加盟国之间失去民心。”古伦科在重新执掌了乌克兰的大权之后就开始采用刚柔并济的政策,一方面改善与民主派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大力的镇压企图夺权的其他党派。用古伦科的说法来讲就是我允许你监督我执政,但是绝对不允许你抢夺我的地位。

    他担心亚纳耶夫此举会造成民族派系拥有光明正大的理由,竖起分裂独立的旗帜,挑起乌克兰的内战,这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场面。

    古伦科话音刚落,亚纳耶夫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内,原本嘈杂的会议室安静了下来,这些各个加盟国的**第一书记都在等待亚纳耶夫的一个解释。

    不过亚纳耶夫一上来并没有进行长篇大论,而是沉默的望着所有的人,他不说话越安静,其他人就越感到心慌。亚纳耶夫的沉默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在所有人的心头之上,让他们感觉喘不过气来。气氛变得凝固,这些书记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亚纳耶夫准备做什么。直到将近一分钟的漫长静默结束后,他才开始说话。

    “都说完了吗?讨论完了吗?如果已经讨论完毕的话,我想我是时候该说几句话了吧。免得你们误以为中央方面高傲到连一个解释都吝啬的地步了。”

    “我们只想知道总书记是否真的要这么做,剥夺加盟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决定。这可是变相在朝所有的加盟国势力宣战,他们认为苏联剥夺了他们独立的权利,现在还要剥夺他们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决定。到时候爆发的一系列问题,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

    卡里莫夫表现的最为激动,乌兹别克斯坦民族成分和宗教成分都相当复杂,这样简单的一刀切政策会引发怎样的反弹?他不敢妄加推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亚纳耶夫在车臣地区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加盟国境内衣撕烂教信仰者的恐慌,他们以为亚纳耶夫像斯大林,也是一位宗教迫害者。虽然新闻媒体发表申明这样光荣而伟大的迁徙任务只属于瓦哈比等衣撕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