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231部分

苏联1991-第231部分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放弃了自由营,撤回利比亚的特工。”特尼特局长做出果断的回应,“就算拿剩下的经费去填补这些无底洞,也无济于事。索性抛弃了自由营这枚棋子,重新选择新的合适的代理人。”

    听到要放弃自由营,布兰迪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但是我们之前的经营?”

    “功亏一篑吗?”特尼特局长苦笑道,“没办法,谁叫我们遇上的对手克格勃在各个方面都全面压制着中情局,而且之前的中情局也太过不争气,让一直想朝它下手的联邦调查局找到了机会。”

    这是加入中情局以来,信心满满的特尼特局长第一次遭遇到这样的打击,之前他以为伍尔西和多伊奇两个人输给克格勃是因为能力的问题,现在看来不是他们不行,而是对手真的是近乎妖孽的存在。

    想到这里,他就有些不寒而栗,同时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克格勃,真是可怕的怪物啊。”(。)

第四百二十章 破冰之旅() 
第四更完毕

    苏联的重新崛起不但让西欧感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压力,更是让某个焦头烂额的岛国感受到了同样强大的压迫感。毕竟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整整十年,日本都处于经济迅速腾飞的时期,而日渐迟暮的苏维埃红色帝国却走向了下坡路。政治上一直想要在亚太地区谋取大国地位的日本肯定避不开中国和苏联这两个政治大国带来的亚太压力。

    1996年日本的经济已经非常糟糕了,经历了七八十年代的飞速崛起,还有九十年代初开始的滞缓之后,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每年的增长率维持在百分之二左右,经济泡沫粉碎之后造成的恶性的通货膨胀让日本保守停滞期的痛苦折磨。日本首相从海部俊树换到了桥本龙太郎,中间经历了四任首相,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解决日本现在的经济问题。

    就在这样一个尴尬的环境下,曾经担任过财政部长的雷日科夫部长会议主席近期准备访问日本,中间由中日友好的中国牵线搭桥,这时代的中日关系依旧处于如胶似漆的蜜月期,还不是后来水火不相容的翻脸时代。

    雷日科夫踏上东京成田机场,此时他的心境相比也跟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一样心绪复杂,倒不是因为经济关系,而是关于日本和苏联之间的岛屿争执,从一开始被美国挑拨的海上自卫队与苏联太平洋舰队之间的龃龉,到现在日本首相跟苏联之间的亲切会晤,雷日科夫感慨果然两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

    桥本龙太郎在官邸与雷日科夫会晤,双方进行了友好的寒暄,在会晤一开始,雷日科夫就强调日本与苏联之间是经济合作盟友关系,同时也在积极谋求进一步的双方对话关系。在南千岛群岛的问题上,希望双方之间能够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早日实现更进一步的合作对话。

    雷日科夫的回答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上来就强调南千岛群岛与日本的关系,先是表明了苏联的立场,只有在立场明确的情况下双方之间才能进一步交流。搁置争议是苏联不首先武力解决的大前提,而且雷日科夫很明白桥本龙太郎的个性,在担任通产大臣的时候,能够在美日汽车贸易时以强硬态度逼迫对方屈服的人,往往都是吃软不吃硬的角色。

    雷日科夫一上来先缓和气氛的发言分外受用,桥本龙太郎首相也同样宣称,双方之间能够理解万岁是最大的进步。过去五年虽然日本在岛礁问题上与苏联屡起冲突,但是他希望双方之间能在这次的会晤掀起新的篇章。

    尽管双方都摆出一副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的模样,但是谋求两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也是重要的话题。苏联方面电子产业落后于西方,尽管有一两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但总体质量来讲,还有待加强。至于日本新型电子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不可能从美国获取技术的苏联想要在日本身上打开新的突破口。

    至于日本也野心勃勃的想要打开苏联这一块处女地市场,这就好像是一片从未被人开发的财富大陆,等待着他们去开采。

    双方都有需求的情况下,促进了日本和苏联之间的经济贸易发展。所以雷日科夫一上来就单刀直入,肯定了日本的电子产业发展的成绩。

    “作为新型产业的崛起,日本在电子产业这一块做得非常出色,可以说走在整个亚太地区的最前端,作为新兴产业的领导人,我想苏联和日本之间有必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雷日科夫望了这位“剑客首相”一眼,继续一点一滴的抛出自己的筹码。

    “如果能看到日本的电子产品进入苏联市场,我想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双赢的局面吧。正好填补了苏联的市场的空白,而日本的电子产品找到新市场,同时也能缓解因为经济滞缓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不是吗?”雷日科夫说道。

    桥本龙太郎首相眯起了眼睛,显然他对雷日科夫的话动心了,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俄罗斯加上十几个大大小小的自治州,简直就是为日本抢占电子市场而特地准备的厚礼,还是对方拱手送上门来的。

    面对这样让人心动的礼物,桥本龙太郎怎么可能会拒绝呢。不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客,他当然不仅仅满足于让日本商品独占苏联市场这样的情况,他还希望能从雷日科夫手中获得苏联政府的优惠政策,将利益最大化。

    听到对方提出的要求之后,雷日科夫并没有说话,贪得无厌吗?不,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过是人类的私心而已。

    “当然,日本进口的电子产品苏联会适当的降低关税,还有其他的一些优惠政策,我想到时候会有专门的讲解,假如日本愿意接受的话。”雷日科夫说道,“而且苏联也希望日本能在苏联境内设立合资企业,同时能够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

    “你是说,合资企业还有政策优惠吗……”

    桥本龙太郎瞪大了眼睛,雷日科夫简直就是为了拯救日本经济而来的,不但降低关税还对合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一时之间桥本龙太郎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然备受经济困扰太久的桥本龙太郎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摆放到自己面前的可口蛋糕往往是有着不可告人目的的陷阱,不过很可惜,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的桥本龙太郎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苏联在背后谋划些什么。

    雷日科夫访问日本的目的可不是带来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互助,而是为了苏联的电子产业做基础,至于为什么要选择日本?谁叫此时只有这个国家备受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呢?

    雷日科夫也不清楚,亚纳耶夫带来的这个计划,是否会成为苏联电子产业的敲门砖,还是成为盖上日本电子产业在俄罗斯市场发展的最后一颗棺材钉。(。)

第四百二十一章 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第一更

    苏日友好可远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的友好,毕竟雷日科夫访问东京可是带着不可告人目的,苏联想要大力发展电子科技产业,然而巴黎统筹协会可是限制了欧美向苏联运输高端电子产品的渠道,以至于亚纳耶夫不得不将目光放到了亚太国家的身上。~

    没有克林顿出任美国总统的情况下,显然美国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高新技术产业并不像历史上那般蓬勃发展,而是遭遇了致命的瓶颈。虽然微软已经研发出了叱咤风云的windows95系统,但是整个行业的势头看起来并不像想象中那般顺畅,受到1987年黑色星期一之后,原本马里奥应该更积极地采取措施拯救经济。例如联邦储备银行通过扩大货币公共供应量,推动经济增长。但是他却选择了像胡佛总统只是在一边静观形势,没有采用积极采取措施,

    1991年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完全可以像在1987年股市暴跌后,立即放松银根,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资金,商业银行也降低了利率以保证向企业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从而避免信用危机的发生。但是但联邦储备委员会慑于通货膨胀压力,不敢轻举妄动,而且国会内部阻力也不少,导致了美国经济到现在依旧是这样半死不活的状态。

    日本比美国还要惨淡,1991年经济泡沫破碎之后,其实际gdp年增长率急剧下降,1991年为2。5%,1992和1993年则不到1%均为0。4%,一直徘徊在轻微增长和负增长之间而不能自拔。整个九十年代的日本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现在看来,苏联选择与日本合作,怎么看都有一种趁火打劫的味道。

    贸易战争向来都是阴谋阳谋并进的局面,一方面两国之间大谈经济合作,另一方面,苏联鼓励国内新型电子产业走出国门,从国家电子计算机委员会分裂出去的大型国有资本开始向日本的电子产业渗透,前者可以仗着国家财政的支持,有计划有目的的收购外国经营不善的中小型企业,而后者却还在经济危机中苦苦挣扎,自负盈亏。

    桥本龙太郎好像在这次的合作中看到了一个产业走出困境的希望,实际上苏联只是在那一条庄康大道上面挖满了陷阱。

    克格勃现在不单单培养政治间谍,同样也培养商业间谍,而这一类间谍的目标非常明确,卫星技术,电子产品高新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与此同时,在亚纳耶夫的授意下,克格勃比历史上更早的建立了黑客组织,专门用来渗透其他国家的军用级别的网络机密系统。如果日本的电子产品企业进入苏联,那么无孔不入的克格勃将会朝着一切有意义的目标下手。

    总而言之,日本只不过是苏联为了争取经济繁荣的一枚踏脚石,在日本经济低迷的时候最后一次的掠夺。

    在雷日科夫前往日本之间,亚纳耶夫就曾经亲自叮嘱对方,一开始应承下桥本龙太郎的要求,无论如何都要制造出苏联迫切希望日本在他们领土上开辟工厂的假象。

    “引进技术吗?”雷日科夫问道,合资企业的确有利于国外技术的引进,但同时也会对本国脆弱的制造业造成致命的打击,比如东欧开放市场的国家就验证了这一悲剧。

    “的确需要引进技术,但更多的是掠夺他们的技术。”亚纳耶夫说道,“当年我们南方的邻居坚持宏观调控市场的因素就在于这里,敌人想要掠夺我们产业的时候,政府可以用行政的手段阻拦他们的计划。换句话讲,我允许他们在苏联的土地上赚钱,但决不允许他们把持住一个产业的命脉,造成国外资本垄断本国产业的局面。资本是资本,政治是政治,这里是苏联,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国。”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强调苏联新生代的公司走出国门,这不仅仅能创造外汇,还能为苏联掠夺其他国家的技术,资源创造有利的环境。这就是我们的经济殖民计划。”亚纳耶夫推了一下眼镜,这就相当于苏联版本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当然我毕竟不是经济专业出身的,只能提出一些意见供你们参考,具体的路线实施,还需要你们多多费心。雷日科夫同志。”亚纳耶夫叹了一口气,“当年苏联险些输在了经济发展和政治结构上面,在我的任期内,要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

    “我要让世界上所有人知道,社会主义的发展,绝对不会消亡。”

    雷日科夫的胳膊被人轻轻触碰了下,他才回过神来,看见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正端举着一杯清酒,与雷日科夫干杯。

    现在是国宴时分,雷日科夫正坐在日本传统的餐桌上,回顾左右,觥筹交错。

    “对不起,刚才失礼了。”雷日科夫连忙举起杯子,与桥本龙太郎手中的酒杯轻轻磕碰了一下,“为苏日之间的友好新篇章干杯。”

    桥本龙太郎微笑了一下,一饮而尽。

    “不知道雷日科夫对现在的日本经济有什么看法?”桥本龙太郎突然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让坐在对面的部长会议主席有些猝不及防。对方抬起头,望着桥本龙太郎一本正经的表情,不知道如何回答。

    “在国宴上提出这样的话题,并不太适合吧,桥本龙太郎首相。另一个国家的政府人员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指手画脚,可是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抨击为干涉内政呢。”雷日科夫假装若无其事的开玩笑说道,实际上心里却有一份忌惮。谁都知道接下来对方肯定会说一些让他慎重考虑如何回答的话。

    “不要误会了,雷日科夫主席,我指的并不是这个原因。从八十年代末开始,苏联和日本同样遭遇了惨痛的经济滑坡,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然而你们却非常迅速的悬崖勒马,很快开始恢复元气。而日本经济却一直止步不前,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