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243部分

苏联1991-第243部分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信五月,赤军领袖人物重信房子之女,在日本赤军崩溃之后,重信五月就被苏联视之为可以扶持的对象。尤其是在她反对美国政府这一立场上,再加上重信房子之女这一身份,绝对能挥意想不到的影响力,只要运营的好,就能在日本国内培养起一股新的,不同于日共的反美的政治势力,真正做到为苏联所运用。

    就这样,在美苏博弈中,苏联在日本国内打出了第一张牌。(。)

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心惶惶() 
第﹤自从海台危机生之后,朝鲜就开始频繁的在韩国边境进行实弹演习,包括斩行动和城市战争。并且朝鲜人民军队宣布,他们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解放整个南韩,统一朝鲜半岛。

    这让韩国政府感到不安。

    很明显亚太局势稍稍有些变动,就会影响到朝鲜半岛之间的局势平衡,北方政权敢如此肆无忌惮的进行实战演习,说明他们非常有可能得到了中方或者苏联的军事援助,而这种军事援助对于南韩来讲,是致命的。

    韩国总统金泳三不得不访问美国,开始寻求帮助。毕竟现在唯一还能帮助自己的,就只有远在太平洋一端的人类希望灯塔了。

    听完金泳三总统的叙述之后,美国总统马里奥皱了一下眉头,原本就有三个航母战斗群已经在近台湾海峡地区待命,一旦冲突爆就立刻介入。他们现在可没有时间去顾忌朝鲜半岛之间的摩擦,毕竟所有美国高层都将目标放在了台湾海峡。

    马里奥突然意识到了朝鲜地区日益充满火药味的局势并不是偶然的事件,很有可能有别的国家在朝鲜背后推波助澜,支持金家王朝制造冲突,好让美国方面顾头不顾尾。他想起之前苏联和日本之间的军售,那么这个在亚洲各个战略要地制造摩擦的人,只有可能是苏联。

    即便如此,美国方面还是不能将兵力分散出去,三个航母战斗群已经是极限,他的海军还要维持美国在海外其他地方的利益,所以对于金泳三的请求,马里奥总统只能委婉的说一声no。

    “朝鲜近期在国内频繁地进行军事演习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但是美国并没有可能提前进行干预。”马里奥总统随即又说道,“但是我们也不能放任我们的盟友遭到来自**势力的威胁,所以美国愿意援助一批军备给韩国,帮助韩国政府抵抗来自北方的威胁。”

    听到美国总统的回答之后,金泳三差点没气昏过去,美**备?美械师和美军的战斗力是同一个等级的吗?连金泳三都对自己的军队没有把握才来美国寻求帮助,送再多的军备也只是资敌啊!

    “但是马里奥总统,现在朝鲜半岛的局势跟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不是说捐赠军备的问题,而是我们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北方的威胁。如果这场亚太冲突不妥善解决的话,朝鲜半岛的冲突只会加剧,不会减缓。如果美国方面不能维持秩序的话,那么到时候就不是边境冲突的问题了。”

    金泳三加重了语气,“北方朝鲜人民军队,能在二十四小时内攻下汉城,一个星期之内,沦陷南韩。而你们却只能在海峡冲突结束之后,才能回过头来收拾朝鲜半岛的烂摊子。”

    先是日本,接下来是朝鲜,苏联这是在全方面向美国施压,目的自然是为了逼迫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选择退位。

    在南韩总统毫无进展性的访问结束之后,马里奥就开始着急白宫的智囊团们进行协商,关于这场被各方推演的愈演愈烈的亚太危机。美国不想退出,但是却又心有不甘。

    作为总统办公室国安会的领导人,美国国家顾问参与了这场会议,这是一场连美国国…务…院也被回避的秘密会议,会议的结果之后在场的寥寥数人知道。

    “这是一场全方面的较量,在日本,他们利用了各种势力来反对美国,甚至包括赤军领袖的女儿重信五月作为苏联扶持的势力,与三菱重工合作的苏联外资开始在日本国土上打着合资的招牌贩售他们的武器。这是之前中情局通过侦察卫星高空拍摄获得的情报,照片中朝鲜人民军队正在调动他们的军事力量,在某些军事基地里,甚至比之前多了一些坦克和装甲车,情报分析师推测这些武器很有可能来自背后支持他的国家,最后可能的是中方,其次是苏联。然后在这些新武器到达的五天之后,朝鲜和韩国边境的冲突就开始加剧。”

    一口气向美国总统马里奥讲解完这么多的情报之后,安东尼·雷克开始分析苏联的进攻手法,“很明显,这次苏联利用日本和美国之间的不信任危机,往日本政治内部渗透,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桥本龙太郎接受了苏联的某种恩惠,这对于牢不可破的美日同盟来讲,是危险的。”

    “接下来就是万年不变的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冲突问题,与其说是苏联和中方推动着局势往极端的方向展,倒不如说是为苏联创造军售的机会。”安东尼·雷克叼着一根铅笔,不急不慢的说道,“将朝鲜局势往极端化展对双方来讲都没好处,毕竟现在谁都不想撕破脸皮兵戎相见,所以我认为苏联想对韩国进行军售是最后可能的事情。”

    “加剧冲突然后军售?”马里奥的语气有些不敢置信,真要这么做的话,朝鲜还不闹翻天?

    “这种手段不是很常见吗?马里奥总统,两伊战争之间中国也曾向伊朗和伊拉克同时出售坦克,苏联只不过是想将半岛的局势控制在刀尖上的平衡之下。”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苏联的挑衅?”马里奥问道。

    “不闻不问,全心全意解决海台问题。”安东尼顾问给出了一个靠谱的建议。

    “既然苏联并不是想在朝鲜半岛引一场冲突,那么我们也就没必要在意他们声东击西的动静,反而是盯紧了台湾的一举一动,千万不能让他们实现一统。至于日本,暂且隐忍一下吃个小亏,等到亚太危机结束之后就翻过头来对付和清扫那些异己势力。苏联想要在亚太之间掀起一场风暴,不过他们还是小觑了美国的控制能力。”

    安东尼顾问冷冷的说道,“毕竟美国可是控制着亚太三分之一的局势,我倒想看看苏联有什么资本翻腾起浪花。”(。)

第四百四十四章 对韩军售() 
第二更

    至少安东尼·雷克猜对了一半,苏联进行军售的目的并不在于加剧朝鲜半岛的冲突,而是为了维持朝鲜半岛的稳定。> 实际上马里奥为了海台做出的牺牲韩国已的决定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苏联的计划实现了一半。

    但是美国政府依旧要在韩国的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姿态,白宫新闻言人表示将会密切的关注朝韩之间的动态,保证朝韩之间的安定与和谐。同时向韩国提供一批军备物资,以应对接下来随时可能变动的事态。

    当听到美国的表态时只提供军备而不是直接干预的时候,亚纳耶夫松了一口气。起码这一步棋他赌对了。美国的确在海台问题上有些焦头烂额,以至于腾不出手来打压一下嚣张的金家势力。之前他们还强调苏联的那些破烂舰艇对整个海峡局势没有半点影响,现在看来马里奥是低估了这个临时形成的航母战斗群。

    在真正的战争开始之前,军事实力永远都是用来增添威胁的筹码。哪怕是美国尼米兹级如何令人瞩目,在开战之后都有可能落得歼灭的下场。

    亚纳耶夫临时在莫斯科的白宫大楼召见了帕夫洛夫,作为八一九的战友,身兼亚纳耶夫政治智囊团的一份子,他现在需要帕夫洛夫去完成一件事。这也是亚纳耶夫进一步从混乱的亚太局势中获利的关键一步。

    对韩军售舰艇还有火箭炮。

    “韩国总统金泳三刚刚接受了美国的一批军备,怎么可能会愿意再次接受苏联的军售,他们可不是傻子。亚纳耶夫总书记,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想想也知道韩国不可能接受我们的建议。”对于亚纳耶夫进行军售的计划,帕夫洛夫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甚至认为这种计划是天方夜谭。让效忠于美国的韩国接受苏联的军售,无异于让美国选择退出竞争。而且自从1992年以来,韩国经济增长度大大放慢,在1991年经济增长率仅为4。7%,为13年来的最低水平,位次排在亚洲四小龙之末。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韩国总统自然不可能在接受一批苏制武器。

    之前苏联政府一手策划了朝韩冲突,将库存的一些t55坦克无偿的捐赠给了朝鲜,然后在背后怂恿朝鲜政府势力对韩国进行边境施压,直到金泳三忧心忡忡的跑到美国寻求援助并且拒绝。

    当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没有开往朝鲜半岛的时候,亚纳耶夫认为向韩**售的最适合的时机已经到了。

    “但是不要忘了,朝鲜现在中苏手中的一条狗,而且这条狗很明显要比美国手里的那条凶狠的多,打个比方,美国手中的只能算是一只吉娃娃,而我们手中的却是牛头梗。只要我们朝牛头梗仍一根骨头,它就能对着吉娃娃咆哮好几天。”

    亚纳耶夫继续说道,“而且现在美国人为了海台问题暂时放弃了朝鲜半岛,也就是说金泳三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等着我们松开铁链,让朝鲜人民军长驱直入,要么奋起反抗,做出备战状态。但是在他接受美国人的调停之前,朝鲜随时有可能南下。”

    “这时候中苏双方的态度对韩国来讲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所以金泳三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除了跟苏联合作,他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帕夫洛夫明白过来了,“跟苏联合作的唯一要求,就是利用这次的危机打开韩国的军火市场?之前他们已经向苏联购买过一艘基辅级航母,我想介于这个原因,韩国至少不会拒绝苏联的要求。”

    亚纳耶夫纠正了一下帕夫洛夫的说法,“用更确切的话来讲,作为被大国包围的韩国,他们已经没有拒绝的余地了。如果韩国选择拒绝,我们很有可能任由朝鲜人民军队南下,当然金泳三可以选择冒这个险,赌一下朝鲜人民军队会不会南下?不过我想韩国方面应该不愿意冒这个险,别说亚洲四小龙的位置,自己都有可能被北方的政权从地图上抹去。即使在生一次朝鲜半岛的战争,我想韩国更加承受不起这种代价,花费了将近四十年时间缔造的经济神话因为一场战争灰飞烟灭?估计朝鲜做梦都能笑出来吧。”

    “我知道了,这就是苏联访问韩国的目的,不是吗?”帕夫洛夫呼了一口气,作为国家总理,他出国访问奔波的次数可比在戈尔…巴…乔夫时代要多得多,而且绝大多数时刻都是在讨价还价缔结各种经济盟约。

    比起前一任的苏联领导人,亚纳耶夫表现出来的手段和魄力,都不是戈氏所能比拟的。而且更多的是他改变了之前苏联领导人粗暴的,甚至是草率的计划,相反阴谋阳谋双管齐下的政策让苏联在某些微妙的问题上更能灵活变通。

    “暴力的确是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手段,但却不是最好的手段。”亚纳耶夫用食指推了一下眼镜,“苏联,美国,中国,日本都知道朝鲜半岛绝对不能再爆一场大规模的,全面的冲突了。所以大家都在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平衡的局面。不过美国的做法更偏向于保守的官僚阶层,他们认为只要朝鲜半岛不起冲突,美国就不需要再介入这个地方。相反我们可不这么认为,只有借助国际局势挑起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才能在韩国和朝鲜谋取我们所需要的利益。”

    “万一真的爆了冲突,该如何收场?”帕夫洛夫对于这个刀尖玩火的问题也考虑了很久,起码他不像亚纳耶夫在朝鲜问题上看的太过乐观,朝鲜自二战以来,就是亚太地区一块不安定的因素。

    “把绳子勒紧就是了,朝鲜方面又不是没有亲苏的派系,对金家绝对的忠诚?别开玩笑了,哪怕是朝鲜政府的高层,在某些立场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虽然号称是朝鲜半岛的钢铁洪流,但是一个军事实力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国家,他们能挑得起多大的风浪?”(。)

第四百四十五章 重新出山() 
第当克里姆林宫派来接送自己的专车停在别墅面前的时候,多勃雷宁就知道属于自己的时刻终于到了。

    多勃雷宁自1962年开始担任前苏联驻美国大使长达25年,参与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领导人之间所有最高级会晤的准备工作。他还担任过联合国负责政治和安理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在1962年1o月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将世界从一场核灾难中拯救出来挥了重要作用。对于美苏之间的外交来讲,多勃雷宁曾是作为纽带人物的存在。

    可惜的是他在谢瓦尔德纳泽上吊自杀之前从莫斯科退休,没能成为苏联的对外部长,这是多勃雷宁唯一的遗憾,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