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446部分

苏联1991-第446部分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选重新选举。

    然而候选人却只剩下克伦茨一个人。

    联邦德国派系溃不成军,见风使舵的政客已经向克伦茨方向靠拢。即便社会民主党想选出一位能够代替调查中的拉方丹人选,但无论是谁,都不及这位老牌政客的资历。临时推选上去也是被对方吊打的节奏。

    克伦茨上台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

第八百四十章 共和国,我回来了() 
因为大选出人意料的结局翻转,克伦茨成为唯一的总理候选人。他并没有花费多大的力气,因为已经没有候选人的呼声和选票能够高过自己,社会民主党和共和党已经拦在了骨子里,民众的眼中,在东西德以大一统前提上成立的执政党,更有机会带领德国摆脱困境。

    尽管还有许多人对克伦茨的当选表示不满,但已经没有人敢站在德国未来领导人面前螳臂当车了,蠢货都能看出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成为未来执政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硬是要阻拦克伦茨前进的人最后只会被碾压进历史的尘埃之中。

    当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成为了执政党,乔尼什基斯自然而然的担任了国会议长的职位,那些被驱逐到波恩的议员总算松了一口气,没有想到能够重新踏上柏林这片土地,并且在有生之年再度入驻国会大厦。

    台上已经人满为患,所有人都在期待克伦茨会为这个国家带来怎样的改变。如果不是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建立,背负着前**国家领导人身份的克伦茨永远不可能踏入柏林总理府,因为这是政治正确。就像罗曼诺夫姓氏的人不可能成为苏维埃最高领导人同一个道理。

    “准备好面对德国人民了吗?”

    克伦茨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西服的袖子,这是自从1990年以来,第一次站到了德国的政治舞台。

    他早已熟悉各种大场合,演讲对于克伦茨而言只是正常发挥而已。

    “克伦茨总理,可以上场了。”

    保卫局人员推开门,向克伦茨说道。

    为了防止刺杀事件再度发生,这次保卫局所有人员都动用了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人。

    “好。”

    这是克伦茨在1989年之后第二次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位置,意气风发的站在宣讲台上,进行就职演讲。他走向讲台,步履坚定,表情沉稳,站在聚光灯汇聚的位置上。

    全场明亮的光线都集中在他容光焕发的脸上,观众的表情隐藏在灰暗的角落里。

    他是唯一的主角。

    反对派口中咬牙切齿的“窃国贼”。

    德国民众眼中的德意志救星。

    终于在这么多年之后,他又重新的站在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上。重归权利顶峰的克伦茨微微一下笑,缓缓开口说道,“我在此郑重的向全德意志的民众宣誓,我将把捍卫国家的利益还有人民的权益,全心全意的为德意志而忠诚职守,永远视为我最为神圣而至上的这样一个职责,我不会辜负我们德意志民众几百万人对我的这样一份厚爱和期待。我将用我毕生的精力去捍卫德意志、服务人民而努力。”

    在挑剔的政治评论家眼中,克伦茨的第一段显得平庸而索然无味。甚至有人带着偏见的嘲笑,克伦茨根本就不懂西方政治的规则。

    “我们在一起经历很多,我们共同走过特别困难的那一段历史,德国正在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我从来不会回避,因为正是由于这些困难。我们所有的这些人变得更加的团结,我们永远是站在一起,那么现在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想说这都是我们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我非常想感谢所有的人,所有那些为了我们的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更好而做出贡献的人们。”

    本来他们希望克伦茨能够像之前演讲一样的语出惊人,但是现在看来,他似乎选择了更为保守的方式来进行演讲。

    毕竟在政治上,保守主义能够延续相当的稳定,而政治浪漫主义的激进派往往把整个国家带入不可预测的深渊。

    “我们在未来的六年当中,我将会继续的把捍卫国家权益、人民权益视为最重要的工作任务。那么在经济方面保持经济的大幅增长,这一项目标是离不开大家所有人的通力合作和努力的,我们一直想把重振德意志的雄风,让德意志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够得到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地位。我们也要捍卫德意志的民主,扩大人权的自由还有经济的自由,我们德意志是一个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它是多民族的有多宗教信仰,所以我想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来说,捍卫这个国家的凝聚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

    他停顿了一下,直截了当的说道,“但是不包括幕斯林。”

    台下有人笑出了声,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有人认为这是克伦茨扩散的信号,转移国内矛盾的信号。跳出来作死的幕斯林毫无例外变成针对的对象。尽管愚蠢的政治正确还在坚持认为欧洲多元化文明应该继续执行下去,但是克伦茨的上台向这些人宣告了死刑。

    原本不耐烦的人也渐渐的改变了态度,克伦茨所说的话引起他们的沉思。

    “德国愿意包容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宗教,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包容一个试图掌控我们政权的宗教,绝对不会。欧洲多元化理论本身就是不成熟的观点,他忽略了文化的侵略性,尤其是那些拿着民族平等的幌子,吸附在人民身上的吸血寄生虫。将它们驱逐到遥远的沙漠里,让他们自生自灭。”

    全场寂静无声。

    即便是公共场合也不能高谈阔论的言论在总理候选人的演讲中说出来,克伦茨的胆量不是一般的大。这也意味着德国的政治算是彻底的变天了。

    “但是,我绝对不会允许德国的土地上有人强迫女性戴上头巾,我绝对不会允许德国的土地上有人反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他们不喜欢,就从德国的土地上滚出去!滚回你们落后愚昧的沙漠里。”

    掌声如雷,当克伦茨站在政治舞台上说出德国人民心声时,就意味着宣判幕斯林死刑的到来。之前碍于政治正确的原因,人民只能咬牙切齿的等待他们被清算,现在终于走到穷途末路。

    “从什未林到慕尼黑,从勃兰登堡到杜塞尔多夫,德国的国土面积35万平方公里,没有一寸是为幕斯林而准备的!”(。)

第八百四十一章 闭嘴,我们在拯救国家() 
克伦茨总理就职的宣言带着某种可怕的政治信号,意味着幕斯林被清算的时代终于来临。甚至有人讲克伦茨的上台比作是希特勒的回归。强调现在低层民众普遍反穆的心理与当初二战时期的排犹运动大相径庭。有人甚至危言耸听的把毒气室和焚尸炉与克伦茨接下来的执政联系起来,并且表示现在德国内部已经乱成一片,在这么下去很有可能发生一场可怕的叛乱。

    不过某些人低估了克伦茨的智商,他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如他们所愿。禁止妇女在任何场合穿黑袍戴头巾,禁止在大庭广众至下做祷告,一旦出现将会面临非常严重的责罚。

    丢进监狱老老实实待几年,不吃香肠和培根就等着饿死。

    在克伦茨手里,可没有清真餐的选择,敢绝食抗议的直接抬到焚化炉旁边,不行的时候就丢进去。从亚纳耶夫身上学到的思考方式让克伦茨用最直接暴力的手段来整治国内的丛生乱象,包括那些白左圣母的新闻媒体。

    试图用克伦茨是希特勒来炒作话题和消费的人接下来就倒霉了。

    格尔巴乔夫发型的中年主持人挺着大肚子在屏幕前愤怒的发泄自己的情绪,脸上的横肉跟随着义愤填膺的表情上下抖动,“这是在犯罪!东德的独裁者想要让我们闭嘴,他们正在摧毁这个国家。如果你还是一个有良知的德国居民,请阻止他们侵略的阴谋。德国需要民主和自由,而不是需要独裁!”

    节目还没录完,警察直接冲入电视台打断了他的直播。

    “这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不满的挥舞着拳头,说道,“我说什么是我的言论自由,你们无权干涉。难道你们还想禁止我说话吗?”

    警察二话不说走上前,然后猝不及防的抓住他的胳膊。直接摁倒在地上。

    撕心裂肺的疼痛从他的肩膀传来,疼的他破口大骂。周围的摄影师和灯光愣在原地,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混蛋,你们无权逮捕我,放开我。”

    他们不为所动,直接拎起

    “你们这群刽子手,联邦德国不会毁在你们手里!”

    其中一名警察回过头,冷冷的对他说道,

    “给我闭嘴,我们是在拯救国家!”

    同一天,德国多家报社遭到整改,主编被约谈。克伦茨要从根源上抹消为难民开口说话的主流媒体,让他们彻彻底底的闭上嘴巴。

    克伦茨的政治顾问团队可不是光拿钱不干活的家伙,根据之前苏联在高加索地区对付车臣的做法,采用拉一派打压一派的攻势,大力的倡导那些愿意推动世俗化的幕斯林派系,与此同时对于支持教政合一的激进派人员,进行驱逐出境的待遇。

    所有人都在以为克伦茨会采取与希特勒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主张,却没有想到手段居然比满脑子毁灭的家伙更高明一筹。

    不过克伦茨提出的条件却更加的苛刻,几乎到了让对方放弃作为幕斯林的态度。包括了不准在公共场合传教,不准在以任何的宗教名义阻碍他人,不准提出任何激进的口号。

    之前敢鼓吹让德国教政合一的家伙都被德意志民主复兴党设立的“宗教管理警察”请到秘密机构里一叙,出来之后决口不再提起任何教政合一的事情。

    那是比教廷烧死异端的宗教裁判所还要可怕的地方。

    在胡萝卜大棒的政策下,试图搞大新闻的一部分人被丢进监牢里思考人生,绝大多数人松了一口气,原本的幕斯林群体也开始赞美真主一样的赞美克伦茨,感激上高抬贵手。不过他们的活动范围也就仅限于西德,因为东德实施的另外一套法案,在拆除青真寺之后某几个州就将伊斯蓝教定义为不合法的宗教。

    而中央则表示这是地方州的法律条例,与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并不与宪法相冲突。请高抬贵手直接把他们遣送回国,不要再来德国造孽了,我们还要进行经济建设,谢谢。

    一国两制的特别待遇。

    教徒们简直欲哭无泪。但难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克伦茨向欧盟诸国宣布,他们不再接受任何一个难民,如果北非还有人试图偷渡到欧洲,直接在地中海区域就将他们遣送回去。

    一连串组合牌直接让科尔政府花费大力气都没能整治好的难民问题得以解决。不配合的人就丢进监狱里进行劳动服役,用重刑来扭转混乱局面,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尽管有人站出来阻拦克伦茨的做法,并且坐等他偏激政策的失败。但谁都没有想到居然进行的非常顺利,顺利到连克伦茨都有些怀疑人生。

    除了驱逐难民发生暴力事件之外,其他的基本算是和平过渡了。

    克伦茨一上台,整个德国,哦不,整个欧洲的领导人都松了一口气。科尔搞出一个难民接纳计划让德国背负了蠢货的骂名,而克伦茨毫不留情的拒绝难民让整个欧洲都在为他唱响赞歌。

    这是欧洲人黑奴贸易时期的残暴血性,什么人权,自由,民主,平等都是在不侵犯利益条件下提出的和谐发展问题,一旦涉及到利益的核心问题,欧洲文质彬彬的贵族们就会摘下伪善的面具,流露出狰狞的面孔。他们还保留了教廷十字军远征时期的杀戮血腥,只要他们敢闹事,心照不宣的各国领导人不外乎再来一场宗教战争。

    直到人头滚滚。

    直到他们害怕。

    荷兰首相维姆·科克宣称这是欧洲的胜利的开始,他们终于不用接纳一群蠢货来恶心自己的国家了,并且百分百响应德国的号召,比任何一次都更积极。

    虽然希拉克表面上并不说什么,但是私底下却对德国的政策表示支持。如果反绿的思潮能够迅速扩散开来的话,他也会默不作声的加入到这股浪潮之中。反正失败的话结局也会像二战那样,让德国去背黑锅。

    估计所有领导人都躲在背后偷笑。

    赞美克伦茨。

    赞美上帝。(。)

第八百四十一章 法德联盟() 
对难民的打压仅仅是暂时转移了民众对德国经济的注意力,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的解决国内经济疲软的问题。纵观整个欧洲国家都在希望转移民众在经济危机矛盾下的失业问题,试图用其他方式来转移矛盾和危机。

    法国采取打压叙利亚卡扎菲政权的方式来转移国内的矛盾问题,马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