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480部分

苏联1991-第480部分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失败。

    马里奥总统现在看来马里奥总统才是困兽之斗,东欧的翻盘无望之下保住布加勒斯特政权是重中之重,不过沃伊内亚军队的进攻没有终止,翻阅了尔巴阡山,宣称是罗马尼亚拿破仑的壮举之后,他们将会无险可守的卢克日发动致命打击。

    反正脸皮已经撕破了,没有必要再照顾北约的情绪,谁拦在布加勒斯特人民军队面前,谁就是罗马尼亚的敌人。

    “卢克日就是**官僚最后的阵地,碾碎他们!解放罗马尼亚人民!”

    在口号的怂恿之下,被资产阶级压迫的人民爆发出最后的吼声,钢铁的灵魂在前进,所过之处燃烧起革命的怒火,以苏维埃之名,履带将所有的剥削者碾压殆尽。绝不留情。

    卢杜深,阿尤德和克里克乌三座城市就显得格外重要,他们是卢克日的最后防线,既然没能在穆列什河的南岸阻拦住他们的进攻步伐,索性以此河为边界,抵挡住敌人的进攻。

    远程炮火,火箭弹,防空导弹在北岸排开,部署完毕。预防对方的坦克发动进攻。既然不能指望装甲部队与他们抗衡,唯独把希望寄托在流水滚滚的江河。

    吸取了北约轰炸失败的教训之后,北岸已经大量的部署防空导弹,防止对方的突然进攻。局面恢复到了对峙的状态,卢克日的集团军也曾试图发动过佯攻,但是都被对面猛烈的炮火砸了回来,

    现在刚好是穆列什河的枯水期,水位已经大大的下降。如果不趁着此时渡河,到了后来情况变得复杂之后他们更加难以度过这条天然的险阻。

    为了拿下防线,苏联为沃伊内亚准备了一份更加更加有趣的礼物,远程巡航导弹。

    俱乐部和口径都被隐蔽的部署在了穆列什河的南岸,亚纳耶夫几乎花费大手笔的把它们“借用”给了布加勒斯特集团军,避免了自己被抓住直接接入战争的把柄。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武器可以破解掉美国人的最后防线。

    利用无人侦察机摸清了对方的炮火阵地的部署之后,导弹就已经进入了准备发射的状态,他们要趁着巡航导弹第一轮打击之后,在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用龙卷风洗礼残余的炮火阵地,直到消灭所有可能对装甲集群渡河的威胁之后,撕破他们引以为豪的“马奇诺防线”。

    战败的士兵一个接着一个从烽火硝烟的前线回来,到卢克日的前线到后方进行重新整顿。与沃伊内亚的军队交战之后无一例外都是带着绝望的神情。

    长靴沾满了泥泞,步枪也打空了弹匣,神情灰暗无光。一群身心疲惫的溃兵行走在河滩上,与逃难的民众已经没有区别,在他们身上很难看到那种死里逃生的如释重负,只不过是从地狱跳到另一个深渊里。

    当他们听到任何有关“南方军”或者“布加勒斯军团”时,灰暗的眼神里带着深层次的恐惧,一边摇头一边喃喃自语。

    “怪物,他们都是怪物……”

    “我们不可能战胜他们……这些人从不怕死……”

    “我从没见过这么可怕的军队……”

    听着这些人的胡言乱语,河岸守军总司令布拉克什奇就感到可笑,只不过是防线被撕毁摆了一道,他们就像看到恶魔一样的散播恐慌。他下达了命令,从前线撤回的部队在整顿之后必须立刻加入战争,否则当逃兵处理。

    单靠自己的话,正面冲突已经不可能阻拦住他们了。但是凭借地理优势,对方一时便会也拿不下卢克日。

    只要让美国意识到卢克日是值得投资的政权,他们就还有赢得机会。

    “哼。”

    布拉克什奇不屑的吐了一口痰,对着平静的河对岸说道,“我还以为他们有什么动静,没想到最后也不过是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吞下没来得及撤离的前线部队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吗?如果不是德国人的突然撤兵,这场战争谁输谁赢还不清楚呢。”

    想到这里,他就对德国不对的临阵脱逃感到非常的不屑。

    一道穆列什河,就阻拦了对方三天的进攻步伐。只要重新整顿,再加上美军的援助,重新攻破对面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尽管防线被撕破,但是主力部队还是相安无事的撤退到了北面,美军战斗机的轰炸没有起到击退对方部队的效果,但是多多少少也阻拦了他们进攻的步伐,为部队渡河赢得时间。卢克日试图用“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样的话来形容他们的败退。但是没有人能笑得起来。

    甚至有人认为罗马尼亚南方军度过那条河,紧紧只是时间的问题。最快一个月,最短半年,将兵临城下。

    站在坦克上的指挥官表情严肃的凝视河对岸,为了守住这条河,他把卢克日最后的家底赌在这里,对方没有空军,远程炮火的数量也不够多,而且还有美军空军的轰炸骚乱,这一切都为自己赢得了先机。

    他期待对方发起进攻,最后被算计的一塌糊涂。严阵以待的防守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实际上三座城市都埋伏了相当数量的装甲部队,只要对方的第一波进攻受阻。三个装甲师将强行渡河,杀得对方片手不及。

    布拉克什奇的冒险主义渴求重新拿下南岸,逼退前进的布加勒斯特军团。

    他终于等到了侦察部队从前线反馈的情报,对方正在调动装甲部队,试图强行渡河。他们甚至能看见武装直升机的影子出现在了河流的对岸。

    “呵呵,这群家伙上当了。”

    布拉克什奇整了整贝雷帽,得意的笑道。他是一只有耐心的狐狸,一直等待着对方露出马脚。

    现在他的远程炮火部队终于不用无聊的打发时间,而是为南方军准备了一场盛大的欢送礼。

    但是他的笑容却在下一刻凝固在脸上,半空中一道肉眼可见的光芒正在向城市坠落,狠狠地砸在了远处的炮火阵地上,看着升起来的燃烧火光。布拉克什奇突然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他立刻让侦察部确认对方的炮火部队是否已经进入了射程范围,但是得出的结论却让人崩溃。

    这些爆炸不是由对方的炮弹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也不清楚是什么导致了这场爆炸的发生。

    但是布拉克什奇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巡航导弹,如果对方的炮火部队没有进入自己射程范围之内的话,那这些从天而降的爆炸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撤退,立刻给我把所有炮火部队从北岸撤离出去,我们暴露了!”

    爆炸震的人爬不起来,冲击波和巨浪掀翻了河边的船只。

    布拉克什奇吐掉嘴里的泥渣,愤怒的说道,“该死的,没想到他们居然连巡航导弹都有,还以为有了防空导弹和远程炮火就攻不过来,没想到苏联居然为了这群人这么下血本。”

    他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对方势如破竹,为什么自己会,布拉克什奇的话还没有说完,巡航导弹如同雨点一般的向下坠落,一片接着一片的嫌弃废墟和尘埃,爆炸引起的连锁反应将引发后续的一系列的反应。

    慌乱和惊恐在蔓延,尤其是那些在前线精力了战争失败的士兵,很容易将恐慌扩散到整支军队。

    就像战争的号角,铺天盖地,席卷而过,湮灭一切。

    苏维埃来了。

    不可战胜的装甲军队即将突破他们的防线!(。)

第八百九十九章 前进之路谁人敢拦?() 
这是马里奥总统为数不多的踏上访问柏林之路,之前一直由国务卿方面代劳这些会晤,并且传达华府的精神。但是现在看来游戏规则需要改变一下了。只有自己亲自上场才能挽回战略上的颓势,何况对手还是说一不二的亚纳耶夫。

    现在已经是三月,莫斯科还是出人意料的冷。不单是温度的缘故,更多的是出自对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的恐惧。在马里奥眼中,他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国家领导人,中情局仅有他在1991年之前为数不多的可怜情报,之后这八年之间几乎世界上每一场区域冲突都有他在背后的影子。从八一九政变力挽狂澜展现的铁血手段到现在隐藏在克里姆林宫中谋划着大大小小的阴谋。冲突与政变的背后总有他的身影。中情局也在背后试图将他从那个位置上挪下来,然而对方只用了一句话,就吓得情报特工不敢动手。

    每一次他要踏出克里姆林宫,都会将核武器的手提箱交付到帕夫洛夫手中。听起来像是白宫指定幸存者的套路,但是在亚纳耶夫手中却是“指定毁灭者”。他曾对总理说过,只要自己在外遇到任何的事故或者刺杀,就毫不犹豫的按下红色按钮。

    中情局局长走马观花的换了三任,却没有一个能在与亚纳耶夫的较量中占据上风。无一例外都是被对方悄无声息的挪下去了。

    国宾的专车已经准备好,声势威严的仪仗队就像拍成了两列,他们都是精挑细选的壮汉,接近一米九的升高让走在最中间的马里奥感到杀气腾腾,尤其是他们手中的sks西蒙诺夫半自动步枪,虽然是作为仪仗队的用枪,但还是让马里奥感觉有些脊椎发凉。

    想到自己是代表着自由世界与亚纳耶夫谈判,他还是挺直了胸膛,强装镇定的与对外部长谢瓦尔德纳泽一边谈笑风生,一边从中间走过。

    车队前往克里姆林宫,一路上马里奥总统都在观望这座古老的城市。自从1991年之后这座城市重新焕发了生机,这几年的渗透让美国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这就是**的先进性么?改革与革命扭转了崩溃的局势,他们比想象中还要可怕啊……”

    之前的国家安全顾问提出的体制僵化必然导致最后的崩溃的结论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笑话,亚纳耶夫更像是罗斯福,扛住了被资本化的命运之后,反过来更加强势的开始渗透那些之前的那些国家。

    难怪有人会将他称之为苏联的罗斯福。

    苏维埃最后的救星。

    亚纳耶夫在马里奥总统眼中就是自由世界的最大威胁,只要他还在苏维埃总书记的位置上坐一天,西欧所有国家领导人都有一种如芒在背的不安感。

    汽车停在了克里姆林宫门口,马里奥在随从人员的陪伴下前往最终的会议地点。这里将展开一场美苏最高领导人之间的会议,围绕着罗马尼亚问题。双方都不肯让步的情况下只能得出妥协的方案。

    但是按照现在的趋势来看,想要得出最终的方案很难。目的在于双方之间都不愿意做出让步。会议室的气氛有些沉默,一方面是以亚纳耶夫为首的家伙坚持以罗马尼亚统一为标准,另一方面是马里奥总统以罗马尼亚两个政权对立的原则,相持不下。

    原本是达成一致协议的,但是最终却因为布加勒斯特集团军的进攻导致了局势的失衡。

    不过马里奥手中还有几个筹码,就是中欧联合部队的建立。花了相当大的时间游说,才让波兰出面代替德国缺失的角色。

    现在的美国完全是抱着朱砂不足红土为贵的想法,虽然波兰部队在战斗素质上未必能与德国持平,但放在中欧也算是强国之一了。

    “亚纳耶夫总书记,我认为在罗马尼亚的问题上,我们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尽量平息这场战争……如果可以的话,卢克日和不加雷斯特政权可以划江而治……这是我们提出的条件,不知道莫斯科方面意见如何?”

    “我们不干涉罗马尼亚的内战。”

    亚纳耶夫三言两语就堵住了对方接下来想说的所有话。

    “罗马尼亚的最终结局如何是由沃伊内亚以及他的军队所决定,我们没权利干涉,也会支持他们所做的决定。所以我们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什么意义。”

    亚纳耶夫继续说道,“南方的军队试图统一国家,我们只能支持他们的做法。如果你们想要保住卢克日的政权,就得让他们想办法,懂么?”

    亚纳耶夫没有说出口的话是,假如你们执意孤行的话,最后将变成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场战争而已。而且就算无法短时间内统一国家,他也会把战争无限期的拖延下去,直到把美国拖垮在罗马尼亚。

    “你的意思是要挟美国不准加入战争?”

    马里奥笑着回答,“好像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能阻拦美军的锋芒。萨达姆的下场就是和美国作对的下场。”

    亚纳耶夫敷衍的点点头,“是啊,是啊。萨达姆到现在还不知道躲在哪个防空洞里逍遥法外,哦对了,难道死在罗马尼亚的美军战斗机飞行员尸骨和飞机残骸,你们不想回收了吗?”

    “果然是你!”

    马里奥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冷声说道,“我要你将所有的战斗机人员尸体全部归还美国!这个问题上没有谈判的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