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80部分

苏联1991-第80部分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真正可以影响世界的品牌。

    之前的苏联在这一方面一直走错了方向,例如各种美味的风味零食。例如那些质量可靠的轻工业产品。苏联人认为只要产品的质量足够优秀,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所以才这样不计成本的去做好某一种产品。却忽略了资本的魅力。

    苏联就像一块拥有着各种可口美味糕点的处女地,等待着资本源源不断的注入重新焕发生机。王部长微笑的望着雷日科夫提出的建议,基本上苏联方面提出的每一个建议,自己国家所获得的利益都在意料之外,苏联人的慷慨简直让他们难以置信。

    “所以如果之前的那些建议王部长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们接下来才会在签证,关税等一些问题上进行进一步的进行交流和磋商。”雷日科夫投石问路的外交话语显得格外谨慎,深怕对方拒绝了自己的请求。

    “不不不,我个人对于雷日科夫提出看法和观点深表赞同,想必中央方面也会同样赞同你这样的交易。”其实王部长说个人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代表着国家的利益了。这样赚钱的交易,换做谁也是立马答应了下来。

    “我们还有几个问题,就是关于重型工业的问题,我也希望可以从苏联进口万吨水压机等重型工业机器,来弥补我们在重工业这方面的不足。”王部长也提出了自己的打算,“当然价格方面,一切都好说,我们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价位。”

    “万吨水压机啊,这种东西我得向莫斯科请示一下,恕我直言,我本人并没有能力做这样的决定。”雷日科夫有些面露难色,万吨水压机和大型锻压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苏联现在的确像一个穷疯了的人,但是在某些不能泄露出去的秘密他还是得征求过上层的意见才能决定。

    “没事的,”说实话,和苏联互通商品贸易和农业交流已经大大的超出了王部长的心理预期,有些事情既然没法急于一时,那么最好慢慢的水到渠成。

    “哦,还有一件事,王部长。”雷日科夫从怀中掏出一封邀请函,郑重的交到王部长的手中,他说道,“这是五月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纪念日的阅兵邀请函,总书记希望到时候能看到贵国的代表,出现在克里姆林宫的红场上。”

    王部长微微一愣,他没想到这封邀请函居然没有经过外交部,而是这么直接的通过他的手转交到领导手中,这种做法可是不符合国际惯例啊。感叹苏联不按常理出牌的王部长也索性任性一次,郑重的从雷日科夫手中接过邀请函,小心翼翼的叮嘱身边的人要将它放好。

    “邀请函我们收下了,但是具体情况如何,我们也需要等到上层领导的具体安排和指示。”王部长

    “没关系,嗯,莫斯科会耐心的等待你们的回复,无论结果如何。”雷日科夫小声说道,“对了,王部长,还记得以前我们都不懂事的时候,曾经兵戎相见过吗?后来我们都艰难的时候,也曾肝胆相照。再到后来时过境迁了,大家表面都和和气气,但是暗地互相算计,已经谈不上至交好友,怎么说呢?说路人也是可惜,就勉强算是个旧友吧。”

    王部长有些沉默,这样的话更适合在私底下诉说,在正式场合面前则显得有些别扭。他没有组织,因为知道对方是脑回路永远不再同一条线上的斯拉夫民族,两国之间几十年来的关系浮沉,从如胶似漆到争锋相对,对方做出再古怪的举动也可以算是习以为常了。

    何况雷日科夫说的话,触动了他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心弦。

    雷日科夫全然不顾周围闪烁的镁光灯,嘴边轻挂着的笑意,以及眼角逐渐泛起的泪花。

    “刚好恰逢一个重要的日子,你来或者不来,结局我们都愿意接受。但我还是由衷的希望双方还能站在一起,再唱一首曾经教过你的国际歌。”(。)》

第一百三十九章 掺一脚的美国() 


    (因为某些复杂的原因,昨天的第三更现在才出来,请见谅。网…。‘…。)

    关于南边的邻居想要购买苏联的万吨水压机的事情很快的上报并且呈现到亚纳耶夫的桌面上,这种与国家重工业基础息息相关的东西原本就是不应该对外出售的秘密,但是亚纳耶夫直接示意雷日科夫,只要他们给出的价格合理,我们就达成这桩你情我愿的买卖。

    远东的装甲部队被裁撤之后,南方邻居也放下了内心的忌惮,开始互通关卡。苏联以大量的优惠政策开始吸引着他国人民北上开农业,而别的国家的政府也鼓励自己的民众走出国门,到北方的国家去,赚取外汇,提高收入。

    现在的苏联就像一头气势汹汹的吞金怪物,无论是饮鸩止渴还是细水长流的方式,他都选择毫不犹豫的吞下一切能转化成金钱的利益,弥补长期畸形展不平衡身躯。

    而苏联的豪爽让南边的邻居隐约产生了一丝错觉,仿佛坐在对面的,已经不是那个炮管相向,企图用钢铁洪流平推自己的敌人。而是重新变成当初自己最困难的时刻,唯一愿意雪中送炭的苏联老大哥。

    但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逐渐成熟起来的国家,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不求回报,勒紧腰带也要支援盟友的政权了。经历一群白眼狼的背叛之后,他比别人更加精于算计,精于阳谋阴谋。面对亚纳耶夫慷慨的时候,依旧按照规定和流程,付给苏联一笔可观的金额。只是与之前的交易唯一不同的,这一次他们没有选择与苏联讨价还价,而是一口应承了苏联方面提出来还算良心的价格。

    只是谁都知道他们只剩下了利益合作关系,当初纯粹的革命阶级友谊早就随着中苏关系蜜月期的消散,消失在在很多年之前。

    亚纳耶夫望着手中早已泛黄的中苏关系友谊宣传画,心里有些五味杂陈。这本散落在民间的画册被辗转多手才达到亚纳耶夫的手中,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友谊时期,到后来的关系交恶。现在又重新开始了关系正常化。

    他又想起之前会议上,一些人上反对苏联出售万吨水压机的时候,亚纳耶夫振振有词的反驳他们,“或许在这个世界。它是我们最后一个盟友了。难道诸位眼睁睁的望着苏联到最后孤身一人,像希特勒一样被世界各国包围吗?”

    这些人并不是看不清现在的形式,只是长期被教条主义渲染的他们认为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与南方国家交好,但只有亚纳耶夫看得清楚,苏联拼命拉拢。势必会引起大西洋外另外一个国家的警惕。他们都相中了这个潜在的大国,还有他未来在世界政局中的地位。

    亚纳耶夫继续说道,“欧洲战场我们已经从攻势转变为守势,我们的势力范围被西方逐渐的蚕食殆尽,每天打开新闻都能看到哪个国家又加入了欧共体,哪个国家又获得了西方的经济援助。这些敌视仇视苏联的国家会毫不犹豫的当一个马前卒,为西方权贵效命。”

    “拼命想要推到那扇墙的内忧,还有手持攻城槌准备随时破门而入的外患。这一切,难道都是诸位同志想看到的吗?”

    虽然政治讲求国家利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是中苏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过微妙和复杂,虽然历史上曾经兵戎相见,但是在苏联解体的最后一刻,也就只有中国静静的站在曾经相遇的白桦林之中,在残缺的镰刀锤子墓碑之前惋惜那个指引自己前进的,已经逝去的红色帝国。

    亚纳耶夫最终说服了所有人,向南边的邻居提供了他们急需要的万吨水压机,解决在工业制造方面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一次事件,被中苏两国称之为破冰之旅。

    而刚好结束了中美蜜月期的美国看到这个新闻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中苏关系是不是又开始重新升温了。经历了1989年的东欧剧变之后。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两国蜜月期因为政治事件而彻底结束,此后中美关系变得平常化,不再像从前一样如胶似漆了。

    摆在还未卸任的布什总统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拉拢中国,从中作梗破坏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二是将中国列入制裁与打压的对象,进行经济与军事封锁,以求达到让中国屈服,与苏联断绝重新拾起友谊的机会。

    一个野心勃勃正在崛起的国家,一个是虽然衰落但是根基犹存的帝国。两个国家联手的能力,足以跟西欧一群老牌工业国和美国分庭抗礼。

    伊戈尔伯格将自己的意见摆在美国总统面前,“我们倡导欧盟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武器禁运,阻止另外一个红色国家的崛起。深受**阴影折磨的西欧各国必然会大力支持。然后我们这边只支持武器禁运,但是依旧与中国保持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

    “事实上也不全然算是武器禁运,我们可以将一些不涉及机密但是他们又欠缺的武器通过以色列出售到他们的国家。事实上共…和…国…家依旧需要从我们国内进口大量的黑鹰直升机零件,所以这一点方面我们也可以考虑一下。”虽然**年之后断绝了蜜月关系,但是伊戈尔伯格也绝不希望东亚之国彻底的倒向自己的老对手。

    他们唯一能做到,就是让那个国家保持在不偏不倚的方向袖手旁观。

    中苏关系融冰加上正常化,于是令美国产生了加大军售力度来挽留东亚国家的可能性。毕竟曾经西科斯基公司希望能售出大约一百架黑鹰直升机给东亚国家,只是随着一九**年蜜月关系完结之后随之落空。

    伊戈尔伯格知道经济上与新崛起国家合作的重要性,十三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也就只有欧洲那些没能从冷战思维中转过弯来的傻瓜们还在想着如何遏制新一轮红色主义的扩张。

    “具体情况的话我希望伊戈尔伯格部长能拿出一份可靠的方案进行参考,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通过一些渠道向西科斯基公司的人透透风,让他们避开欧洲武器禁运法案,私底下通过以色列来将那些武器出口到东亚的国家。”

    “好。”伊戈尔伯格点点头,这次他们准备要坑欧洲盟友一次,1991年12月1o日,欧共体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称为欧洲联盟。条约规定,最迟在1999年1月1日,经欧洲理事会确认,如达到“趋同标准”的成员国过7个,即可开始实施单一货币。这对一心要维持世界金融霸权地位的美国来讲,可不是一件好事。

    “还有,我们也可以放风,准备给岛链国家提出新一轮的武器出售,用来遏制东亚国家的海军展,将他们锁在大6架上。这样一来,就算他们真的能从苏联的手中拿到欠缺的武器,也会在国家利益受损的时候,慎重考虑。”

    “这就是我的计划,同样利用内忧和外患来逼迫他们,施加外交压力,布什总统。”伊戈尔伯格国务卿推了一下眼镜,镜片反射的光芒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神。

    “很好。”听完伊戈尔伯格的计划之后,布什满意的点点头,现在距离下一次总统竞选还有五个月,他希望在这段时间能布下一个遏制中苏和欧盟展的棋局,来保持住自己世界大国的地位。总而言之,如果顺利的话,这场局除了美国人之外,其他人包括欧盟都是输家。

    “在下个星期之前,将详细的计划步骤提交给我,伊戈尔伯格。我想这一次,我们的盟友们要暂时为遏制红色浪潮的展做出小小的牺牲了。”布什总统非常不要脸皮的说道。(。)

    。9??9??9??w??;sj。9??9??9??w??;。9??9??9??w??

    ;|

第一百四十章 掺一脚的苏联人() 
第一更

    亚纳耶夫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负责协调切梅佐夫和维克多两人之间的矛盾,虽然名义上切梅佐夫是维克多的上级,但是实际上切梅佐夫和维克多同样作为亚纳耶夫的左右手,有着不可分割关系。切梅佐夫维持着国家表面上的军火利益交往,而维克多则是处理灰色地带的军火收入,并且通过他特殊的死亡商人身份来搜集一些地下情报。

    所以维克多向亚纳耶夫反应美国的西科斯基公司准备向中方展开一笔黑鹰直升机交易的时候,受到了切梅佐夫的阻拦,两人甚至在办公室中吵得不可开交。简而言之,这是一位贩卖军火的情报特工,并且喜欢时不时的恶心一下欧洲。

    例如因为遭到铁娘子打压而规模日渐萎缩的爱尔兰共和军,维克多就慷慨的通过第三方平台,出售了一批c…4炸药还有雷…管给他们。并且告诉这些人在伦敦地铁引爆能造成轰动全球的效果。至于之后哪天伦敦会引发一场大骚乱,那就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了。

    例如美国发动海湾战争之后,引起了中东宗教世界的反感,甚至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