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阿月 作者:一枚铜钱(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30正文完结) >

第16部分

阿月 作者:一枚铜钱(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30正文完结)-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上拿到学堂,从大门抱着半人高的熊进了里面,引得一众小姑娘围观,真可谓万众瞩目。后面都跟了一条尾巴了“那是什么东西”“甚是奇怪,眼睛怎的那样大,手却那样短小”。

    阿月本没有在意,可说的人多了,倒是思量起一件事来。

    宁如玉收了大熊,欣喜若狂。挪了张椅子来让它坐一旁,羡煞后面的人。连先生来了,看见那东西,眉头拧了又拧,到底没说什么,就当多添了个学生。放堂后,人更多,她便抱着冲着人潮,惹的众人侧目,丝毫不怕招摇。

    回到家,可将开门的人吓了一跳,乍看之下自家小姐都被遮的看不见了。

    进了院子,柳氏瞧见,苦笑:“又是弄了什么奇怪东西回来?”

    刚放堂回来去向爹娘请安的宁谦齐也颇为好奇,戳了戳那软绵绵头大身圆的物件:“阿玉,你总爱弄这些稀奇玩意,书却不好好念,小心爹爹回来责怪你。”

    宁如玉撇嘴,又抖了抖腰,那斜跨的布包也动了动:“都是方姨送我的,只有我和阿月有,别的姑娘都没。”

    柳氏想了想,说道:“今晚我让宋婶做些点心,你明天拿去给慕姑娘。”

    “嗯。”

    这头阿月回到家,还在想事儿。趁着向爹娘问安的空档,缠了方巧巧说道:“娘,教阿月做小熊吧,巴掌那么大就好。”

    方巧巧意外道:“怎么突然想做这个了?”

    阿月不答:“日后就知道了,娘亲说的,事未成,要低调。”

    方巧巧摇头笑笑:“滑头,将娘教过的话来堵人。”

    难得阿月有兴致,方巧巧也乐得教。虽然她不想女儿变成正统的古代姑娘,但是以后她是要嫁人的,总不能不会女红,那样去了婆家也不好。见旁边嬷嬷都退下了,低声问道:“女四书学的如何?”

    阿月也压低声音回道:“听娘的,都没怎么记呢,但默写不出,先生要打手板,所以还是背了。但阿月一定不会信上面的鬼东西,娘亲放心吧。”

    方巧巧这才松了一气,那种要妇人谦卑的东西,她可不要女儿学。她不会让阿月的思维举止完全脱离古代,但也不会让她做个呆板姑娘。她的儿女,必然要和别人不同,否则她就枉为穿越娘了。

    &&&&&

    宁如玉早上拿了点心去,午休时,两人去了后院假山,寻了那处平日窝身的地方吃糕点。阿月这才从袖子里拿了昨夜做的小熊出来:“好看吗?”

    抱了一夜大熊,这会见到缩小版的,宁如玉眼已经亮了。阿月得意洋洋:“看来是喜欢的。”她轻声道,“我呀,昨晚在寻思一件事。这小玩意备受青睐,因此我琢磨着,做多些,拿去卖给她们。”

    宁如玉扑哧一笑:“堂堂将军家的姑娘去做商人?让你家里知道,可一定会揍你的。”

    阿月挠头:“唔,那怎么办?”

    宁如玉摸摸下巴:“昨天我几个堂妹都跟我抢疯了,差点没把它的手扯断。再看我们学堂的反应,卖出去不算难。但找谁去卖……”

    两人托腮拧眉,连午饭也无暇顾及了,一心想着赚钱大计。宁如玉是因为觉得好玩,倒不在乎钱,想了一会倦了,又吃起糕点来。阿月要这些钱可是有用途的,势在必行。可宁如玉认识的都是官家子弟,她在京城也人生地不熟,去哪里找人?

    放堂后,两人没回家,去街上走了一圈。阿月先是看中了小商贩,以前母亲也那样摆过字画卖的。但想想那些官小姐怎么会喜欢那种地方,再往深处想,恍然:“阿玉,我们可以找商铺呀。”

    宁如玉问道:“怎么说服他们置放这些,还帮忙卖?”

    “给他们钱。”

    “可要是卖的不错,他们私吞货物呢?还有他们不见得会用心。”

    这些问题阿月都还没想通,两人合计一番,最后讪讪回家了。到底是拖不得了,等慕韶华去沐浴,阿月便拉了方巧巧进里屋,和她说了这事。

    方巧巧十分诧异自己这喜欢玩乐的女儿竟然也有这心思:“这法子可行,娘亲不拦着你。只是好好的怎么想做买卖了?”

    阿月还是不说,口风紧得很。

    方巧巧摇头笑笑:“你先答应娘,做买卖的同时,不可误了学业,还有,不能让别人知道,尤其是你爹。”慕韶华是个好父亲,但正因为他是好父亲,才更会介意女儿去跟商人打交道。有些事,说不得,“买了东西,就说是娘给的钱。”

    阿月认真点头:“可如今还在烦恼要怎么给店铺老板,万一他们卖的不上心,或者藏小熊呢?”

    “这个倒简单。比方一个玩偶算十个铜板,你与老板商议好,卖一个,分他们一文钱。当场数清给货多少,到收利润时,若是少了,便叫他们赔。这其中的细则,还需拟定契约,画押签字。”

    阿月好好想了想,大喜:“娘亲真聪明。”

    方巧巧笑笑,并不打算再插手帮她,只是能想到这份上,阿月也是个聪明姑娘,细想,不过是从小到大都过的安逸无忧的她从未想过这些。

    翌日阿月就拉着宁如玉去寻了间瞧起来不错的铺子,可谁想被对方赶了出来。找了七八间,终于有家针线铺子接下了。听见她们说还要签订契约,还觉自己童心未泯了。可看见她们罗列的细则,也认真起来。

    忙完这些,两人就开始做玩偶了。方巧巧又另外教了一些简单的,宁如玉是正经八百的大家闺秀,人贪玩,可绣功不错。两个七岁奶娃一起做着人生第一件“大事”,越发来劲。

    二月下旬,朝廷放榜,慕韶华未夺得头筹,但也顺利成为贡士,只等三月一日,举行殿试,由圣上重新安排名次。

 第22章 洒脱知足方能无忧

    第二十二章洒脱知足方能无忧

    慕韶华殿试那天,正好是阿月开始踏上经商之路第一步的日子。

    早上将这五六天和宁如玉一起做的七十多个小玩偶送到针线铺里,当面清点了货物,便去学堂了。两人的布包上各挂了一只,到了学堂,便往人多的地方晃悠。不多久又有人围观,问这东西是在哪儿、几钱买的。

    两人相觑一眼,问道:“你们觉得值当多少?”

    几人想了想,纷纷猜了价格。宁如玉听着那百文千文可没感觉,阿月毕竟以前接触的货物价格多,这数额可比她想象中大呀。最后两人嘀咕了一番。阿月在这边说“一百文一个”,末了又道在飞霞道街尾的针线铺可以买到。宁如玉已跑到学堂前头,让下人去针线铺说了价格。掌柜一听,再瞧瞧那奇怪东西,这玩意儿能卖一百文?

    一日冷清,摆在那颇为好笑。掌柜便将它们挪到了里头,眼不见为净。可等到傍晚,陆续有女学生过来买。见着有四五个模样的,更是高兴,全买了的也有。一晚下来,已卖了半数。

    阿月急着回家去等爹爹殿试回来,因此没去针线铺里,直接回去了。进了家门,听见父亲已经到家,正在老祖宗房里,也赶了过去。

    老太太房里热热闹闹的,几个孙媳妇都在,有妇人在,更是热闹。阿月进去问了安,站在母亲一旁,见父亲面色尚可,也松了一气。好不容易从老太太房里出来,阿月才挨着爹爹。

    慕韶华已经很久没和三个孩子好好说过话了,回了屋里,问了几人功课,又问最近读什么书,交了什么朋友。方巧巧笑道:“你呀,是科举后遗症,在外头让人考完,回来就考孩子了。”

    慕韶华这才回过神,他实在不该这样跟孩子沟通,当即转了口:“阿月,这几日可有吃什么好吃的?”

    慕长善当即笑出声:“果然阿月爱吃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了,连爹爹科举回来都不忘这事。”

    阿月皱了鼻子哼他一声:“那就让爹爹考二哥功课吧。”

    慕长善心虚,忙说道:“还是问你吃了什么的好。”

    气氛已然轻松起来,方巧巧笑笑,如此,才是一家人。

    第三天,阿月和宁如玉去铺子里,发现那玩意儿已经卖完了。和掌柜算了提成,再除去先前买的布料棉絮扣子这些杂七杂八的,与宁如玉对半分后,阿月发现自己足足赚了三两银,还有些许余钱,便打算买好吃的犒劳犒劳自己。临走前掌柜说道:“何时再给货?”

    “不做了。”阿月有她的想法,宁如玉本来也是为了玩,现在兴致过了,哪里舍得再将时辰放它身上。两人商量后,便决定收手。

    掌柜正要开口,转念一想,笑道:“好好,日后有什么新奇的,只管拿到这来就是。”

    阿月点头,和宁如玉欢喜了一番,各自怀揣着银子回家,将银子和一包蜜饯放在母亲面前,已笑的开怀:“赚了三两多”

    方巧巧着实意外,竟有这么多,要知道这儿十两便能让小户人家过一年了。见她小财奴般的模样,问道:“那可还要继续做?”

    阿月摇头:“不了。”

    方巧巧点头笑道:“阿月不是个贪心的人。这样其实也好,这些玩意儿,不过是趁着众人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才受了追捧,你们这回做的数量少了些,但也合适。再过半个月,便没什么人喜欢了,物以稀为贵,一多,就低贱了。”

    阿月没有想那么多,她只知道她赚的这些钱目的已达成,那就可以了。

    方巧巧问道:“那掌柜可还要你们做?”

    “嗯,他问了。”

    方巧巧忍不住说道:“卖的那样好,他分的不过是蝇头小利。难保他不会自己模仿,毕竟也不难。下回呀,再做这样的买卖,放手不再做了,便同老板要‘专利费’,还可再赚一笔。”

    阿月歪了脑袋:“什么叫‘专利’?”

    方巧巧与她说了一番,阿月恍然大悟,末了笑道:“这回没有也无妨,就当是给掌柜愿意相信我和阿玉的酬劳吧。娘亲不知道,我们跑了七八间铺子,都是被人用扫帚轰出来的。”

    话一出,方巧巧深觉这便是魄力。轻轻抱了抱女儿,无忧一世,便需要阿月这样的洒脱和知足。

    &&&&&

    三月三,放榜日。慕韶华未中状元,却是中了榜眼。贺喜的人一来,老太太甚是高兴,她素来不喜武将世家,却偏生嫁给了武夫,难得出了个文人,喜不自禁。趁着慕韶华游园去了,便唤了方巧巧来。

    方巧巧私心还是更喜欢探花二字的,多好听,状元也好,榜眼榜眼,没气势呀。听见老太太叫自己,收拾齐整了过去。进门还没请安,就被老太太唤住“免了免了”。秦嬷嬷轻托住她,要挪椅子来,老太太又道“快些坐我旁边来”。

    宋氏和孔氏听了,暗暗冷笑,这脸变的跟翻书似的,前一阵子还横眉冷眼来着。

    方巧巧知道自己这是“妻凭夫贵”了,端坐一旁。老太太便说道:“可惜差了一点,便能做状元了,可惜,可惜呀。”

    丁氏笑意温婉,在旁说道:“有个文采斐然的父亲,长青和长善又聪慧,日后定是状元之才,开了这先河,有何难。”慕韶华得了赏识,对慕家甚好,她也欣慰。

    老太太颇为满意儿媳这话,方巧巧笑的谦虚:“不过是运气好些,蒙德圣恩,是行之的福气罢了。”

    “这话太过气馁。”老太太说道,“今日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事要说。”见众人身姿比方才坐的更加直,心中满意,“阿巧回来已有两个月,府里的事物也知晓了,同为慕家孙媳,也应当分担些,免得你两个弟妹辛苦。”

    孔氏心头咯噔,这是要分权了呀,当即说道:“哪里会辛苦,大嫂不过回家两个月,怕是还有许多旁枝末节不知道,忙活起来怕累着她。”

    宋氏也不满,但没有吱声。这科举的事尘埃落定,过继一事也要及早办的好,现如今争风头不是上策。

    老太太见没人顺着她的话,不满道:“做慕家人,要同舟共济,难不成让阿巧看着你们操劳,自己坐吃白食?我瞧着呀,账房的事,该交由阿巧管,她心思细腻,记记数目,日后月钱便由她管着吧。”

    方巧巧可没想到一来就给自己封了个大官,管钱的人最得实权,因为每个人都要吃饭,要从她手里拿钱,为了不被克扣,自然不敢给她眼色。况且,这其中做做手脚,也可以捞钱,根本是个肥差。

    孔氏的面色极为难看,恨不得吼一声“分房吧”,她将最后希冀放在丁氏身上:“这账房平日都是婆婆管的,若是给了大嫂,婆婆……”

    丁氏笑意轻淡:“我会从旁帮扶,直至阿巧上手。”她不过是累了,这家她不想管太多,每日陪老太太喝茶赏花,偶尔去外头走走便好。老太太既然提了,她也就顺势答应,她也想好好享清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