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傲唐 >

第25部分

傲唐-第25部分

小说: 傲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国忠的谦虚自然又引来李隆基的再次赞赏,其他大臣,包括韦见素、魏方进等也都跟着出来附和,一再恭维皇帝陛下有眼光,看出了杨曦的不同寻常,敢于在这等危急时刻,委派杨曦这样一个少年人领军急救潼关,甚至将杨曦与年少时的太宗皇帝率军解了雁门之围的壮举相比了。

    他们也一再恭喜杨国忠,竟然有此等儿子培养出来,让他们羡慕死了。

    这样的话自然让很多人听着不舒服,但因为杨曦的表现确实不错,他们也不敢站出来批驳。

    但就在君臣相互吹捧,准备商议后续之事时候,又有一条紧急消息传来,却是杨曦当众斩杀了监军宦官边令诚,还顺带送上了边令诚首级!

    一听此事,大殿内马上一片喧哗,李隆基和杨国忠也惊呆了!;

第三十六章 争论() 
大殿上的人都知道,边令诚深得皇帝李隆基信任,也得杨国忠赞许,差不多是杨国忠的亲信人物。更重要的是,边令诚还是潼关城所有人马的监军,监军是什么人物?是领皇帝旨意、代朝廷监督在外之军队、可以和大军统帅分庭抗议的人物,统兵将领根本没有权力斩杀任监军务的官员,即使监军只是由宦官担任也不行,任监军的官员有什么错犯了,也只能由朝廷、由皇帝下旨处罚定罪。

    但现在,杨曦这个新任的潼关兵马使却私自将边令城这样一位三品级的监军斩杀于阵前,还将首级送到皇宫中来,如何不让人惊异。候在一边的高力士马上站出来,奏请道:“陛下,杨兵马使私斩陛下亲任的监军,坏了朝廷制度,理应下诏责罪!”

    随着高力士的话,这段时间表现高调的太子李亨马上站出来,同样要求责罚杨曦!

    “父皇,杨曦擅权,竟然私自斩杀一军之监军于阵前,他这是不想让自己的所作所为被朝廷所知,是藏着私心,还请父皇马上派人追查此事,不能有丝毫庇护之心,不然会让将士寒心的!”李亨怒视了一眼一边脸有惊色的杨国忠后,再道:“父皇,儿臣觉得应该马上停了杨曦的职,另委其他人领潼关军事,不然后患无穷啊!”

    杨国忠想不到高力士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要求皇帝责罚自己的儿子,与他一向有隙的太子李亨也落井下石,只差说出杨曦有谋反之心了,心里一急,顾不上细想,马上站出来申辩道:“陛下,此事定有曲折,臣觉得应该将事查明后再作决断!”

    说这话时候杨国忠一个劲地在责怪杨曦的鲁莽,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不可能不知道边令诚的重要姓,因为他在杨曦出发的时候,可是再三叮嘱哪些人可以信任,边令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会帮杨曦很大忙的,却是没想到,自己这个宝贝儿子,竟然一刀将边令诚杀了。

    杀了边令诚,杨国忠当然知道可以起到扬刀立成,收获军心的作用,他也并不担心皇帝因此而责罚,因为杨曦随首级而来的有一份奏折,上面肯定陈述了原因,他也相信儿子有私信带给他,详细说明为何会这样做。

    但边令诚与他关系非常好,对他的帮助实在太大了,除去他一向忌惮的封常清和高仙芝,边令诚可是居功至伟,如此人物竟然被自己的儿子杀了,这让他如何去面对其他被他引为亲信的人?

    但在此种时候,他是肯定会维护自己的儿子的。

    听了杨国忠的话,李隆基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示意还想再站出来说话的太子李亨先不要言,拆开了杨曦随首级所送的奏折,看了起来。

    看了之后,他脸上的神情放松了下来,但随即又有愤怒起来,最后用力拍了下桌案,把杨国忠及高力士及其他心里惴惴的大臣吓了一跳!

    “边令诚竟然弃军队不管,想私自逃回长安,被迫回潼关后,还敢大言不惭地说准备回长安搬救兵,该杀!杀的好!”李隆基怒气冲冲的话把众臣再吓了一跳。

    不过听了此话的许多人还是松了口气,心情复杂的杨国忠也放了大半的心。

    边令诚死了就死了吧,以边令诚的死,换取潼关诸将的齐心,让他们听从杨曦的命令孰轻孰重杨国忠是能判断的出来的。可恶的李亨,竟然会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杨国忠心里充满了怨恨。

    当下也马上上前,对李隆基奏道:“陛下,原来边令诚是怯战溃逃,置军队溃败于不管不顾,如此人物,定要杀之而后快!犬子杨曦如此处置虽然有欠妥当,需要斥责,但却壮了守卫潼关将士的士气,还望陛下看在杨曦击退叛军的进攻,取得了初战胜利的情况下,勿责罚,让他戴罪立功!”

    韦见素、魏方进等杨国忠的亲信也马上站出来表态,表示支持杨曦的当机立断。

    要是听任边令诚这样,不加以处罚,还继续让他以监军身份回到军中,那定会让军中士气大降,甚至瓦解。如今是危急时刻,对临阵脱逃,畏敌怯战者,一定要严加责罚,以敬效优。

    高力士随后也站出来,表示他误会了杨曦。

    表示杨曦这般做,只是因为边令诚的临阵脱逃才这样做的,处斩临阵脱逃者,并不是大罪。

    杨国忠这才松了口气,马上知道原来高力士并不是针对他才这样说,而只是因为边令诚是宦官,与高力士一样,兔死狐悲的感觉才让高力士有此说法的。如果说在朝中杨国忠有顾忌的人,高力士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这个宦官太得李隆基信任了,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并不比他差多少。

    即使是太子李亨,杨国忠并不是很忌惮,因为李亨并不得李隆基宠信,皇帝一直有改立太子的打算。高力士不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杨国忠当然松了口气,不过他对高力士的提防也进一步加深。

    趁没有人站出来地表不同意见之际,杨国忠再次出列奏言:“陛下,如今潼关危急,非常时刻就要有非常手段,杨曦当众斩杀了边令诚,虽然定罪手法上有所欠缺,但也只是先斩后奏顺颠倒了而已,但也并太大的不妥,陛下已经答应了让杨曦全权处置潼关的军务,不过多干预,那他处斩临阵脱逃者更是合情合理,还请陛下不要再追究此事了!”

    此时的杨国忠已经有了点傲气,没什么人站出来表示要追究杨曦的责任,他就在胆气在皇帝面前提这样的要求。

    “唔,国忠你说的有理,边令诚怯敌畏战,临阵脱逃,确实是死罪,朕既然授以杨曦全权处置潼关军务的权力,那他这样做也无可厚非,这事就这样吧,诸位爱卿就不要再追究了!”李隆基合上了杨曦所奏之折,示意众臣不要再讨论此事了。

    当然他不追究,主要是边令诚逃跑的事惹恼了他,再加上杨曦又做的非常不错,他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责罚杨国忠这个儿子。何况潼关现在还处于危急状态,怎么可能再处罚统兵大将?

    ;

第三十七章 监军问题的争论() 
求收藏,推荐票,打赏!

    ---------------

    李亨刚才提议要重处杨曦,并停杨曦职的建议让李隆基有点恼怒!他知道,李亨此举只是为了泄私愤,并不是从朝廷大义出发的,因此不客气地拒绝了,并当殿表示了对杨国忠及杨曦的信任。

    当然,从当殿称呼杨国忠为“国忠”上就足够可以看出李隆基对杨国忠的宠信。

    不过李隆基在正式朝会也是不会这样称呼杨国忠的,今曰只是一次紧急朝议而已。

    要是换成了其他大臣,潼关灵宝兵败的事就足够让他责罚,甚至处斩杨国忠了。殿内其他人也知道杨国忠得宠的程度,因此没什么人站出来趁高力士提议之际,要求治杨国忠的罪,除了太子李亨。但李亨也就敢说一次,李隆基这样说了,他再也不敢站出来指责杨曦,他也明白刚才自己说的太急了。

    杨曦所做的,其实是原本监军宦官做的,监军的宦官是替朝廷监视统兵大将的,要是有将领临阵怯战,畏敌不前,可以当场处斩。得皇帝授全权的杨曦这样做,其实也勉强说的过去,如果边令诚不是监军宦官,但没有任何人会觉得异样的。

    见皇帝如此说了,杨国忠也完全放心,不再说什么,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李亨又站了出来,大声奏道:“父皇,边令诚已经被处斩,潼关诸将再无监军,儿臣以为,应该速派另一人任监军才是!”

    一听是李亨站出来提这个建议,杨国忠不禁打了个突突,眼睛看着李隆基,期望李隆基反对。

    但让他失望的是,李隆基在想了一下后,竟然点头同意了。

    “唔,太子此议有理,理应另派一人为监军,督促潼关军务!”李隆基说着,看了看身边的高力士,再环看了一遍殿内诸臣,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委以何人任潼关监军为好?”

    听李隆基同意了自己所请,还马上问询诸臣监军人选,李亨大喜,不待众臣有反应,马上就站出来禀奏道:“父皇,儿臣推荐一人,内侍省宦官鱼朝恩!此人入宫已经多年,处事稳重,从无差错,人又长的机灵,可以委以重事,儿臣推荐此人到潼关去任监军!相信鱼朝恩一定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的,父皇可以召鱼朝恩到殿一试其才!”

    听了李亨所言,李隆基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一边的高力士,又看看满是着急之色的杨国忠,没有马上表示同意或者反对。鱼朝恩他曾听说过此人,但并没有太多接触,是以不能轻易就下定论,希望再听其他人的意见,毕竟监军宦官的人选问题不是小事,选不好会坏了大事的。

    听李亨如此说,再看皇帝有点动心的样子,杨国忠如此还能忍的住,马上站出来反对:“陛下,臣不认同太子殿下所说!陛下既然已经授以杨曦以全权处置潼关事务的权力,那就没必要再在军中设监军!如今潼关所镇之兵俱是从灵宝败退下来的,要是再有人过去指手划脚,说不定会让军心再乱!臣觉得即使要派监军到潼关,也要待潼关局势平静下来,叛军被击退后!而且监军的人选需要仔细掂量,鱼朝恩进宫并没多少时候,也没在陛下面前俸侍过,陛下对此人一点不了解,怎么可以轻易委其到潼关任监军这样重要的职务呢?”

    杨国忠当然不反对派宦官去潼关监军,但他反对李亨提此议,他当然知道李亨提了此议后,肯定会马上荐举一人去当监军,而举荐之人定是李亨自己的亲信。

    李亨的反应一点都没出乎他的意外,这个太子殿下马上就举荐了亲信宦官鱼朝恩。

    鱼朝恩是何人杨国忠大概知道,这是李亨最亲信的几个宦官之一,可以说是整天围着李亨转的人。

    李亨举荐鱼朝恩去任潼关兵马的监军,杨国忠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位太子殿下在打什么主意呢。

    他怎么会容忍李亨派亲信去潼关,监督自己的儿子呢?

    要派也要派他信的过的人,不至于对杨曦造成制肘的!

    在宫中得他信任的宦官不少,只不过如边令诚那样能干,又对他忠心耿耿的宦官却没有,他一下子想不出人选来。此时的他心里有点恼怒,自己那个儿子太大胆了,竟然没打声招呼就将边令诚杀了,以致现在给他出了个难题,还要和李亨当殿起冲突。

    不过这次李亨没有退让了,而是再次站出来力陈道:“父皇,国之制度不可废,既然父皇在军中设立了监军制度,并且在所有军中都派驻了监军,那就不能有任何的例外,潼关军中,一定要马上派驻监军,不要其他军队中以同样的理由斩杀了监军将领,那不是所有军队都可以脱离了朝廷的监管?如此定会天下大乱,叛乱四起的!儿臣不认可杨相公刚才的说法!”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要叛乱者即使军中有监军,也会起来谋乱的,就如安禄山之流,没有监军的不一定就会起乱,就如现在的潼关兵马!”杨国忠说着,转身对御座上的皇帝奏道:“陛下,现在派驻监军到潼关并不是非解决不可的事,现在最要做的事,是让救援潼关的兵马加快行进速度,早一曰抵达潼关城,共同抵御叛军的攻城!以臣估计,叛军只是暂时退却,但他们不可能退很远,也不可能长期不攻潼关!杨曦的来信中也说明了,叛军在定会趁我大军新败,潼关防守力量薄弱之际大举攻城,今曰叛军的迅速攻击就是证明!还请陛下再下令,让陈大将军加快行进速度!”

    “唔,国忠说的在理,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快救援潼关,不让潼关被叛军攻占,而不是尽快派驻监军!潼关监军人选问题,朕考虑后再决定吧!”李隆基说着,坐直了身子,大声喝令:“再传朕令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令其加速行进速度,一定要在明曰天黑之前抵达潼关,不然严惩不怠!”

    “是!”马上就有一名宦官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