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争锋 >

第10部分

三国争锋-第10部分

小说: 三国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刘琦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三天中他精心为刘表准备了寿礼,就是一桌一椅,不过可比他自己的好多了。通体都是用楠木锻造,上面刻着美丽的花纹,还有从论语中精心挑选的语句也雕刻在上面,毕竟刘表爱读书这是人尽皆知的事。

    不仅刘琦忙着准备礼物,襄阳城大小官员都忙着准备礼物,三天中,伊籍来访了几次,因为上次传播谣言之事,他认为不是什么大事,就没告诉刘琦,只是来得时候也带来了几位故交文人王粲,李珪。刘琦就听说了李珪,李珪是当时刘琮投降曹操时荆州唯一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被蔡瑁杀害,至于其他的几人刘琦就没听说过了。但刘琦没有因此怠慢他们,依然客客气气的招待该有的礼节一点也不少。也给几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第四天早上,刘琦早早的起床,在婉儿,晴儿的精心装扮下,刘琦一身黄中带紫的锦袍,衬托的刘琦更加英武。一根紫色发髻,随意的插在头顶,说不出的俊逸脱俗,连婉儿晴儿看了都禁不住两眼放光。刘琦自己也觉得很好,与两女调笑了一会,才与刘修刘磐二人一同出门而去。

    刘磐刘修显然也经过精心打扮。只见刘磐面如刀削,一身劲装,显得孔武有力,英气逼人。刘修一身儒袍,显得卓尔不凡。

    “章伯,怎么又是你亲自赶车,这些事让其他人去做就是,何必你亲自来?”刘琦看到门外正在收拾马车的章伯说道。

    “呵呵呵少爷来了,车马上准备好,别人赶车我不放心,还是我亲自来吧。反正又不累,我这把老骨头再不活动活动就该生锈了。”章伯笑着说道。

    见章伯坚持,刘琦也不再问,因为记忆中每次刘琦出门大多都是章伯赶车,除非章伯有事。

    “好了少爷,上车吧。”章伯收拾好车子对刘琦说道。

    “嗯。”刘琦对章伯点点头上了马车。刘修,刘磐见刘琦上车也各自上了自己的车,还有一辆专门运贺礼的车跟在后面。

    马车之中空间很大,有沏好的茶,还有几本书籍,显然是想刘琦用于打发时间。

    刘琦第二次次出门哪有心情看书品茶,掀开窗帘,看着外边。

    路上的行人很多,街道两边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显然也在庆祝刘表的寿辰,但这丝毫不影响街道上的热闹,买东西的,卖东西的,人流不断,吆喝声此起彼伏,马车在宽敞的街道上行走,丝毫不显得拥挤。四辆马车依次而行,自然引得路人争相驻足观看。看到热闹的人群,刘琦脑中不自觉的浮现出那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的这刘琦不禁有些意兴阑珊,也没心情看外边了。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调整了一下心情,马车已经停了下来。

    “少爷,到了。”章伯将马车停在路边道。刘琦下车时刘修刘磐已经在外边等着了。三人一起想州牧府而去。

    。。。

第十三章 寿宴() 
第十三章寿宴

    今天是刘表寿辰,襄阳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会前来祝寿,因此人比较多,刘琦三人一下车自然就引起了旁人注意。早有人上前问好,刘琦都一一回礼。还有一些站在原地冷眼旁观,刘琦也不会主动去找不自在,径自走进府中。

    “他就是州牧大人的长子?看着真是一表人才啊!那后边的两人又是谁?”

    “那是州牧大人的小儿子刘修和从子刘磐。”

    “州牧大人不是已经厌弃长子了吗?怎么他还来送礼。”

    “再厌弃,身为人子也应该来贺寿。”

    “看来今天有好戏看了。”

    刘琦一消失,人们就开始议论。

    。。

    刘琦一进府就有人带领他们进去,刘表的寿宴在一个大院中举行,院中被铺上了厚厚的地毯。已经有很多人到了。刘琦是长子,自然靠着刘表坐在左边第二首,刘琮坐在右边第二首,紧接着刘修,刘磐跟在刘琦后边。刘表,刘琮还没到,几位襄阳有权势的官员,也没到。倒是刘琦不知道姓名的官员到了一大堆,见刘琦到来,这些官员一一上前见礼,刘琦虽最讨厌应酬,但也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推脱,只能一一与之还礼。心中却明白了为什么有权势的都还没到,要等到宴会快开始才到。

    没多久伊籍几人先到了,看到忙的不可开交的刘琦赶忙上前将刘琦解救出来。刘琦此时头都大了。刚才那些人有求升官的,想让他在刘表面前说好话的,有为儿子求前程的,有介绍女儿的。把他问答晕头转向,若不是这不是自己的府邸他早就让这些人滚蛋了。

    “先生终于来了,要不我可受不了了,下次说什么也不来这么早了。”刘琦一出来就说道。

    “呵呵大公子以后要打交道的事情不会少,现在锻炼一下也好。”伊籍打趣道。伊籍后面跟着一个人,此人二十七八岁的,身着一身蓝衣朴素自然,一双眼睛灵动异常。伊籍没有介绍,刘琦也就没问。

    “以后这些事就交给先生了。”刘琦见他打趣自己就灵机一动说道。

    伊籍笑了笑没说话,却没想到几年之后,他真的从事了这项工作,为刘琦选拔了很多人才。

    两人又闲聊几句之后,蔡瑁,蒯越等人已经到了。

    二人刚到不久,刘表一身红装的到来,在他身边跟着同样一身红装的蔡夫人和刘琮。两人一左一右的跟在刘表身边。

    院中诸人,看向刘琦的神色已经变了,虽然以前传言刘琦已经不被刘表喜欢,但是毕竟是传言。今天刘表一身盛装的和蔡夫人和刘琮一起出现,在他们看来,这个传言已经得到验证,纷纷后悔刚才与刘琦走的太近。只有蔡瑁,蒯越,伊籍十余人面色平静仿佛一切与他们无关。

    等刘表三人坐定,有礼官上前代刘表说一些吉利的话,众人起身拜寿,然后就是刘琦,刘琮,刘修三兄弟一个一个上前拜寿送礼。

    刘琮抢先第一个上前拜倒高声说道:“孩儿祝父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礼官随后高声喊道:“公子刘琮送玉如意一对,白璧一双,古书十册。”

    “好,好,好。”刘表连说了三个好。之后刘琮才高高兴兴地回到座位,走时还挑衅的看了刘琦一眼。

    众人看向刘琦,想看刘琦送什么贺礼。

    刘琦却看向示意刘修让他先说,又对着刘磐点点头,刘磐起身离去。

    刘修起身上前拜倒喊道:“祝父亲多福多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公子刘修送左转一本,论语三册。”

    “嗯,不错。”刘表勉励了几句就让刘修退下。

    “祝父亲,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刘琦上前祝贺道。

    众人看向礼官,都想看刘琦送的什么礼。礼官却一脸为难的看着刘琦。

    “寿礼来了。”刘磐从外边进来喊道。众人扭头看向刘磐。

    只见刘磐身后四人抬着两件物品。

    前面的是一个四方形的平面,下面是四根柱子,雕刻的美轮美奂,还有一些字,后边的是一个圆形平面,下面带三根柱子,同样雕刻的东西栩栩如生。

    “这是什么东西?”众人纷纷看向刘琦,刘表也看向刘琦显然在问这是什么东西。跟在伊籍身后的青年也一脸好奇的看着刘琦。

    “父亲,这两件东西是我专门找木匠做的,四方形的是桌子,可以放东西。圆形的是椅子是用来坐的,父亲请看。”刘琦将刘表面前的桌子移开,将自己的桌子放上。又将东西重新摆上,又将椅子放在桌子旁边请刘表坐上。

    刘表坐上椅子感受一下,觉得这样坐着比跪坐着舒服多了。看向刘琦的目光多了几分欣慰。

    低头看着桌上有关论语的句子,当他看到其中一句时抬头看向刘琦道:“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做可理解。”

    刘琦心中一动,这句话是他抓俺们挑出的,古时很多人对这句话理解有所偏差。刘琦抬头看向刘表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于百姓,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

    “哦,琦儿为何有如此的想法?”刘表疑惑的看向刘琦。

    “孔子提倡仁义,若是照现的理解显然不符合圣人的主张,并且是孔子真是真是这样理解的,那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就不可能出现。”

    “好,好,好,还是琦儿的礼物最好。”刘表沉思了一会夸赞道。之后刘表就坐在椅子上听着其他人的拜寿。

    刘琮看着刘琦的目光有些阴冷,而刘琦自始至终就没看刘琮,显然就没将他放在眼中,战略上藐视对手,战场上重视对手,对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刘琦的这份礼物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就在众人以为刘琦被厌弃而要与刘琦保持距离时候,这件礼物又让众人迟疑了。他们不知道刘表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也不知道这份礼物是否挽回了他在刘表心中的地位,因此他们选择了旁观。

    与刘琮一样,蔡夫人此时脸色阴沉,看向刘琦的目光更是想将他刺穿似的。

    伊籍眼中充满了喜悦,频频的向旁边的青年人敬酒,他身边的青年人看向刘琦的眼中多了几分好奇。

    蒯越一脸平静的看着这一切,仿佛一切就没有发生。蔡瑁低着头喝酒,摆明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刘琦的礼物只是一个小插曲,随后官员送的和礼由礼官,一一报出。

    待礼官报完一长串的人名礼名后,刘表端起酒杯站了起来。

    众人见刘表站了起来都停止说话看向刘表。

    “今天,是景升的寿辰劳烦各位前来给景升拜寿。景升在此感谢了。我敬大家一杯,此杯过后,大家开怀畅饮。”刘表举起酒杯,向大家致意。

    众人忙举起酒杯与刘表遥遥相对,之后都一饮而尽。

    刘表坐下后众人就开始互相敬酒,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无不想借机与上司,与同僚打好关系,以便将来能取得进一步高升。

    庞德公出身庞氏,可以说是庞氏的领导人,他学识渊博,声名极显,在一定程度上又代表着世家大族。而宋仲子,司马徽二人弟子极多,不仅自己声名在外,就是弟子也是名闻荆襄一带。是以三人被看做荆襄一带的文学旗帜。谁若得到他们的一句称赞,就可以名闻荆襄了,若是被他们看重,继而收为弟子则前途不可限量。

    来祝贺的不仅有官员,还有一些名士。这些名士就以庞德公,宋仲子,司马徽为首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和当今天下大事,有的在商量当今天下何人会最终平定天下,有的在暗暗打算回去之后去投奔谁?有的在争论汉室能否扫除叛乱重新一统。平时三五成群就彻夜相谈,今日有庞德公,宋仲子,司马徽和襄阳的大小官员,若是得到他们赏识,称赞上几句就可以名扬天下了,因此都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文人最重什么,最重名声,可以不要性命但不可以不要名声。

    伊籍先拉着刘琦,与他介绍襄阳的一些重要官员,之后才拉着他,去拜见司马徽等人。

    伊籍本就是荆州名士自然与他们相熟,让刘琦疑惑的是一直跟在伊籍身边的青年却不知道去哪了。

    司马徽,宋仲子,庞德公,俗称三友,三人经常在一起游山玩水,谈论时事。在外人看来就是形影不离,所以城他们为三友。

    “机伯最近倒是清闲。”司马徽见伊籍领着刘琦往他们这来,就说道。

    “哪里哪里,再清闲也比不得三位清闲,我倒是希望像三位一样整日寄情山水,闲来收上几个徒弟,品品茶,喝喝酒,读读书。没事就出去访友,谈天论地,多么逍遥自在。可惜咱就没那个命,生来就是劳碌命。”伊籍感叹道。

    “行了,行了,你们两个一见面,就是这样就知道相互吹捧。”庞德公在一旁说完又对司马徽说,“瞧瞧你比人家大几十岁,还好意思和他打趣。”

    “这话可说的不对,机伯的学问怎么样,不用我说了吧。怎可以用年龄划分,你是不是嫉妒我们了。”司马徽反驳道。

    “哈哈,你们是走到那吵到那啊,也不嫌人家笑话。”宋仲子在一旁见几人吵闹在一旁就笑道。

    “谁敢笑我们?”庞德公说道。刚说完就见刘琦在一旁笑。就阴沉着脸道:“你这小娃娃,在一旁偷听别人讲话,真没礼貌。”

    “庞老头又开始训人了,他可是我带来的,可不是让你欺负的。”伊籍见庞德公将战火蔓延到刘琦身上,当即说道。

    黄承彦,宋仲子,司马徽三人见伊籍这么维护刘琦都不禁看向刘琦,希望从他身上看出点什么。刚才关于论语的解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