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争锋 >

第24部分

三国争锋-第24部分

小说: 三国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庶看着江东叹道:“我也不知,这次的确是个好时机,孙策此人有勇有谋,又有周瑜、张昭辅佐,不会看不出来。除非江东有什么事发生,使得孙策不得不现将此时放下。”他虽然精通兵法,但也不能看透人的心思,何况他对于孙策只是听说过,并没有见过。

    刘琦只好将此事先放下,眼下只是他还忙不过来:“元直兄,长沙可有我们的人?”刘琦说的是他组建的秘密组织是否渗透进了长沙,自从徐庶来后刘琦已经将秘密组织转交到徐庶手上了。

    徐庶摇摇头叹道:“时间太短,组织的力量太薄弱,还没用到达长沙,不过出征前,我已经派人前来长沙了,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

    徐庶接过马忠手中的秘密组织后,心中的震动无法言复。这个组织虽然是个雏形,但徐庶能感受到他发展起来时发挥的力量。组织的严密性、完善性连他都不得不感叹。从接过组织那天起,他知道自己已经注定和刘琦分不开了。

    掌控这个组织的人必须是刘琦信得过的人,这点令徐庶很感动。但同样因为这个原因,将他与刘琦绑在了一起,刘琦不会允许任何外人知道这个组织的存在。

    刘琦点点头,他自己只是将思路告诉了马忠,其中建立组织的艰辛,他能体会到。因此他不会过问组织到底发展到了何种地步。对于徐庶和马忠他现在可以完全信任。

    “不过将军要想平定长沙,有几个人你不得不提防。”徐庶抬起头道,神色间多了几分郑重。

    刘琦有些惊讶,到底是何人竟然让徐庶如此重视不由问道:“元直兄说的是何人?”

    徐庶指着地图上的临湘道:“将军首先要注意的人是韩玄,此人是韩浩之弟在长沙百姓中间威望颇高。”

    “韩浩?此人是谁。”韩玄刘琦听说过,但韩浩刘琦没听说过。后世关于韩玄的说法不一,但正史中韩玄的名声甚好。

    徐庶接过话:“韩浩是曹操手下大将,文武双全,深得曹操信任,目前执掌禁军。官拜中护军。”说道此地徐庶脸色有些不自在,毕竟韩浩被任命为禁军统领那就是件事皇上的意思。

    刘琦岔开话题道:“还有何人?”

    徐庶整理了下心情,乱世之中对于皇帝的概念有些模糊,谁都知道谁将来平定天下,谁就是皇帝,徐庶只是有些同情罢了,“另外就是韩玄手下大将杨龄,此人与零陵太守刘度之子刘贤、大将刑道荣、桂阳太守赵范手下大将陈应,鲍隆和城荆南五虎,勇不可挡。”

    刘琦点点头这杨龄后来力压魏延,黄忠成为韩玄手下第一大将自是不凡。

    徐庶说完不待刘琦发问接着说道:“再就是老将黄忠了,此人原是刘荆州的中郎将,后老辞官回乡,现在在长沙。”

    刘琦惊道:“黄汉升在长沙?”五虎之一的黄汉升竟在长沙,刘琦有些激动。

    徐庶点头道:“不错,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将军若是收复日后有大用。”

    刘琦急忙问道:“元直兄可知他为何辞官回乡?”

    徐庶笑着道:“因其儿子重病,他为了寻访名医才辞官回乡的。”徐庶已经感受到刘琦收复黄忠的急迫了。

    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士兵纷纷入睡,王毅走出大帐看着满天繁星怎么也睡不着。扭头看向不远处连绵的军帐,王毅脸上露出了笑容。

    飞虎卫的营地和大军的营地有些距离,这不是飞虎卫特立独行,是刘琦特意这样安排的,大军日行百里,异常劳累也只有飞虎卫这样的精锐能够吃得消,因此夜间的警戒任务就交给了飞虎卫。

    刘琦这些天的举动王毅看在眼里,从刘琦毫不犹豫的下令斩杀五百将士到这稀奇古怪的练兵方法,都让他好奇。他想不通从来没有打过仗,没有带过兵的大公子如何做到斩杀五百余人面不改色,十余天的时间就将这群在他眼中如同废物的士兵,训练的初具规模,那新奇的练兵方法又是从何而来。

    王毅想起临行前王威的交代:“毅儿,你自小武艺不凡,又熟读兵法,为父知你志向远大,这次特意将你送到大公子身边,将来跟随大公子成就一番功业。我知你心高气傲,但在大公子面前要收起你的性子,要不然会让大公子看笑话的。”

    想到这王毅有些自嘲,当时还以为父亲只是客气话没有在意。这些天之所以这般是不想为父亲添麻烦。没想到刘琦的表现却让他大开眼界,他自问自己处在刘琦的立场上,做不到这样好。到这时他才知道父亲派他来的目的:“在父亲眼中怕是早就选定大公子了吧,父亲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准。”

    ps:很久没下地了,下午从地里回来有些累。关于锦帆贼,百度百科中没说他们是水军还是骑兵,我在前面将他们当骑兵了。

    。。。

第三十三章 霍峻() 
徐庶并不知道他的猜测,是真的。

    此时的吴郡异常热闹,因为孙策要成亲了。孙策和周瑜前些时候出门偶然碰到了乔氏姐妹,惊为天人于是决定娶大乔为妻,而周瑜也决定娶小乔为妻。两人的婚期定在同一天,这些天吴郡之人都在为孙策和周瑜的婚礼做准备。

    对于吴郡的百姓而言,孙策传奇性的经历使得他们津津乐道,自从其父孙坚在攻打襄阳时战死,孙策一直希望为父报仇,无奈势力弱小不足以抗衡荆州。其后孙策战事不断,每战必胜逐渐统一了江东才有和刘表抗衡的资本。

    迎亲的队伍已经出发,孙策,周瑜也从繁忙的事情中抽出身来,才得知长沙太守张羡叛变,孙策当即召集群臣议事。

    襄阳城内也不平静,自从刘琦出征后襄阳就一直关注着刘琦。谁知出征第二天,刘琦就斩杀了副将蔡和在内的五百将士,襄阳城内哗然一片。

    蔡和是蔡瑁的弟弟,是蔡氏的直系成员,刘琦毫不犹豫的将他斩杀就不怕蔡氏的报复?而有些人已经看出刘琦已经于蔡氏彻底撕破脸皮了。

    蔡氏直系被杀,蔡瑁自然坐不住亲自前往刺史府见刘表状告刘琦擅杀大将,而伊籍也不落后,说蔡和违抗军令死不足惜,而蔡瑁举荐蔡和也当问罪,刘表自然知道其中的曲折,不去理会。但他对刘琦的杀伐果决也为之震惊。暗地里命人注意刘琦的动向。

    可能是徐庶的推测成真,张羡真的将军队集中在临湘一带。一路上刘琦的大军没有遇到任何阻击。顺利的进入长沙。刘琦也不耽搁直接让大军向攸县进发。三天后攸县已经进入了刘琦的视线。

    看着面前巍峨的城池,刘琦赞叹道:“这就是攸县,一个县城竟不比一般的郡的城池小。甚至在防御上犹有过之。”

    徐庶笑道:“攸县是江东和荆州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双方再次地进行的大战不在少数,城池自然是高大。”

    马忠催马上前问道:“主公是否下令攻城。”两万的军队在路上已经训练成型。这两万军队本就是老兵,只是太久没有训练而已,经过刘琦的训练他们已经渐渐的熟悉了战场。

    刘琦摇摇头道:“不急。”这座城池坚固,四面城墙上皆有兵马驻守,在看到刘琦大军后已经关闭了城门。大军随之上了城墙,各种守城器械也已经准备齐全,要想攻打下来实属不易。

    刘琦的兵马早被城上守军发现,并禀报了守将。

    攸县守将是霍峻,跟随刘表后被刘表任命为攸县守将。因其擅守城,所以在攸县的士兵中间有很高的威望。

    霍峻听到士兵的禀告立即登上城楼查看,自从张羡反叛后将攸县原本张羡的部署全部调走,目前攸县仅余一千五百守军。要是江东此时来攻那就不妙了。

    看着城外飘荡的刘字旗,霍峻松了口气,不过他没有开门,刘琦的性格他听说过,但知人知面不知心,刘琦要是因为张羡而迁怒与城中百姓,一怒之下下令屠城他就是有口也说不清了。

    城外一名身穿儒袍的青年快马前来,走到城下高声道:“在下马良,求见攸县守将。”

    霍峻看着城下这名年轻人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看来刘琦也不想动兵。”既然能派人前来那就说明他还理智,霍峻对着城门喊道:“打开城门。”

    马良走进城中,接见他的正是霍峻。看着面前不比自己大多少的青年将军马良躬身行礼道:“在下马良见过将军。”

    霍峻看着马良已知他来意,但还是问道:“不知先生次来所为何事?”

    马良笑了笑,也不客气道:“在下次来是奉了我家主公,征南将军之命劝说将军开城投降。”

    霍峻被马良的直接弄得一愣,随即佯怒道:“先生之语莫名其妙,本将不知先生何意?”

    马良面不改色道:“想来将军已经知道我家主公前来征讨叛贼张羡之事。我刚才见到城中百姓安居乐业,气氛融洽,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应该是将军之功,此次张羡反叛将军应该是身不由己,此时我家主公率兵前来正是将军表明诚意之时,我想将军也不想与我家主公兵戎相见吧。”

    霍峻笑道:“不错,先生说的在理。不过我想知道征南将军会如何处置城中百姓和守城将士?”他已经打定主意要是刘琦真的怪罪城中百姓和守城将士他就是拼死也要护其周全。

    马良似乎早料到他的问题,回到:“将军放心,我来时我家主公说了,此次是张羡叛乱与长沙百姓无干,我家主公次来只是讨伐张羡及其心腹乱贼,似将军这样也是情非得已,自不会处置将军和守城将士。”

    霍峻松了口气,问道:“征南将军要我如何做?”投降就要有投降的样子,这点霍峻是知道的,这是再摆什么架子没有丝毫作用,反而会让人不喜。

    马良对于霍峻的态度很欣赏,不矫揉造作,拿得起放得下,道:“我家主公要将军立刻发布告示告知百姓情况,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然后开城迎接我家主公进城,另外城中军队回营,没有命令不得私自出营,城中防务暂时由我军接管,待大军进城后主公再做安排。”

    霍峻已经决定投降,自然不会拒绝立刻命人照着马良说的做,自己和马良在此等候,看着马良霍峻有些好奇问道:“不知先生在征南将军麾下任何职?”现在马良也就二十多岁,这样年轻的官员很少见,自己是沾了兄长的光继承了兄长的职位,这马良如此年轻如何做到的。

    马良笑道:“在下无尺寸之功,哪来的什么职位。我现在就是将军府中的小吏罢了。”他虽这么说却没有丝毫不自然反而有些自豪。

    霍峻自然注意到马良的神情,暗暗猜测马良可能是刘琦的亲信才在府中任职。襄阳城的储位之争他是知道的,刘琦和刘琮在暗地里培养亲信也说得过去。

    半个时辰之后霍峻已经做好一切和马良一起出城迎接刘琦。守城将士已经回营,城内已经看不见一个士兵,而百姓也知道征南将军到了,老老实实地回家等待征南将军的到来。

    。。。

第三十四章 诡异局势() 
两万大军没有全部进城,只有五千左右的军队进入攸县。其余的军队驻扎在城外,毕竟攸县一县之地不足以驻扎这么多军队。

    攸县的县府内,刘琦坐在主位上徐庶等分坐两侧。

    刘琦打量着霍峻,霍峻刚才的表现刘琦很满意;即使是徐庶也对他刮目相看。不过刘琦现在关心的是江东的情况,刘琦也不废话直接问道:“霍将军,这段时间江东可曾有什么动向?”

    霍峻起身道:“禀将军,这段时间江东没有任何动作,平时江东时常派人前来骚扰,但是这段时间突然很安静,攸县并没有被骚扰,江东方向也异常平静。”

    刘琦有些疑惑道:“你是说之前江东时常骚扰攸县,但是这段时间却没有任何动作?”

    霍峻点点头道:“是的。”

    刘琦有些想不明白,既然时常骚扰又怎么会突然就停止了呢,在这里了解江东情况的就属霍峻了,刘琦接着问道:“霍将军可知为何江东会突然停止对攸县的骚扰?”

    霍峻摇摇头:“属下也不知道,这些年江东还是首次停止对攸县的扰乱。”霍峻在攸县接近三年,三年中江东都会不时的攸县进行试探性进攻,他已经习惯和江东的军队打交道,最近突然停止对攸县的动作。让霍峻有些不适应,虽然不知道江东发生了何事,但他还是暗中加强了戒备。

    刘琦见问不出什么,就将话题转到张羡身上:“这攸县原本有多少军队?现在又剩下多少?”

    霍峻也不隐瞒答道:“攸县原有兵马五千,自从张羡反叛后就调走了三千五百人,此时攸县还剩下一千五百人。”

    “哦,那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