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103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03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加工艰难精细而备显其贵。
    地处东南亚苏禄海滨的马来西亚沙巴州山打根市,是世界有名的燕窝产
地。即使在这里,中上等燕窝的市价也卖到 2.2 美元 1 克,相当于金饰价的
1/7。
    在距山打根市 100 多公里的科芒洞的燕窝山是燕窝的主要产区。该山海
拔不高,地处莽林之中。进得山洞一片漆黑,几条由地面通往洞顶、由藤条
编结而成的软梯悬挂其间,每条长度均在 100 米左右,采窝时节,采集手由
此攀援而上。地面上的蝙蝠粪堆积如山。原来雨燕与蝙蝠为山寨主人。百万
余只蝙蝠白天住,无数雨燕傍晚归,出为觅食,进为栖息,大家共求生存,
互不相扰。
    雨燕每年 4 月筑成首批窝。9 月是第二批。两批各有不同。首批筑成后,
采窝人必须抢着采,不让燕子下蛋。这种窝呈白色,卖价奇高。第二批窝呈
黑色,因为燕子在里面下了蛋,孵了小燕,杂进了羽毛甚至鸟粪,这种窝需
要仔细加工后才能出售。
    在山打根市的许多商店里,都有明码标价的成品燕窝出售。许多商贩往
来于市内各大饭店向游客兜售自己加工的燕窝。集市上也多充斥不同档次的

燕窝,山打根成了“燕窝市”。有趣的是,来此旅游的欧美游客对此大惑不
解,根本不知燕窝是何物。告诉他们这是燕子的唾液,极富营养,他们却耸
耸肩,显出一副不可理解的样子,真是急坏了兜售燕窝的当地人,这种情景
在山打根市的街道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

            铁链锁住的山

    英国威尔斯有一个名叫谷口村的地方,村外有座小山,山上有一间酒店、
两家快餐店、两个咖啡馆、一个书店。由于风吹雨打日晒,小山不时落下石
块,威胁着顾客和村民的安全。村民们看到它摇摇欲坠的地方,担心它总有
一天要倾倒下来,把村庄压碎。于是,经过商量,他们决定锻造一条巨大的
粗铁链,把整座小山锁起来。没想到这一锁,竟锁了 60 年。小山再也没有崩
下石头,也没有倒塌。
    但是,到了 1982 年,本村的年轻人对这种古老的锁山方法产生了怀疑,
便再一次开会,研究一个防止山塌的新方法。1983 年 4 月,苏格兰一家专门
治理有倒塌危险山石的公司接受了任务,前来协助解决谷口村的难题。该公
司采用了村民的传统工艺,耗资 100 万英镑,搭起了 250 英尺高的棚架,在
山石上钻了数百个小孔,筑起了 20 个山石固定网。这些铁链和铁网,就像一
副护身盔甲一样,把摇摇欲坠的小山牢牢围住。
    1984 年 7 月 19 日早晨 8 点,强烈的地震摇动了整个谷口村。当时发生
的是 5.5 级地震,村民以为小山必倒无疑,结果它却岿然不动。
    从此以后,谷口村外的那座用铁链锁住的小山便远远闻名,竟成了英国
一个旅游点,吸引了无数好奇的游客。

              赤道雪峰

    在非洲坦桑尼亚东北部靠近肯尼亚边境,有一座雄伟的高山拔地而起,
矗立在一望无际的坦桑平原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乞力马扎罗山(斯瓦希里
语意为“闪亮的山”)。这座高达 5895 米的乞力马扎罗山虽然北距赤道仅
3000 公里,却是一座冰雪覆盖、寒意逼人的山峰,以独特的风光成为世界奇
观之一。它不仅是非洲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的火山之一。山顶的火山口直
径达 1800 米,里面有一层层晶莹洁白的冰块,底部则有一根根巨大冰柱,有
的长达 30 多米,千姿百态,景色十分奇特。关于这座在赤道地区孤零零拔地
而起的雪峰,在坦桑尼亚人民中流传着不少美丽的传说。一是在很久很久以
前,这座山上遍布白灿灿的银子。一个贪心的部落酋长垂涎三尺,妄想据为
己有。他派人到山上去取银子,不料回来时,在半山腰银子却变成了皑皑的
冰雪,酋长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另一个传说是说在遥远的古代,乞力马扎罗
山上曾发生过天神恩赅与恶魔的一场激战。恶魔从山内点燃大火,烟雾腾腾,
火光冲天,企图以此吓退天神。天神则针锋相对,随着雷鸣电闪,暴雨倾盆
而降,大火顿时熄灭,天神终于战胜了恶魔,从此乞力马扎罗山顶也永远戴
上了一顶灿烂夺目的雪冠。
    传说固然神奇,然而引人入胜的还是乞力马扎罗山瑰丽的自然景色和复
杂多变的气候。山脚下有大片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树木高达十几米,枝叶
遮天蔽日,林中时有象群出没。那里的气温高达 50℃左右。从山脚至山顶,

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的变化,依次生长着热带、温带和寒带多种植物,峰
顶的温度常在零下 40℃左右。乞力马扎罗山的奇特风光使它成为非洲著名的
旅游胜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总统山

    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境内西南部拉皮德城西南方的拉什莫尔山的东南坡
上,有一群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因其山上雕刻着美国四位总统的头像,
而被人称做“总统山”。1927 年,南达科他州一位历史学家主张在拉什莫尔
山的布莱克丘陵山地内雕刻名人像,以发展旅游业,美国著名雕刻家兼画家
曾·博格勒姆立即建议雕刻总统面部像以增加此山的光荣。于是,雕刻工人
加尔文·柯立芝按照博格勒姆的指示进行雕刻,历时 14 年之久,终于于 1941
年完成。总统山上共雕刻了 4 位美国总统的头像。他们是美国第 1 任总统乔
治·华盛顿,美国第 3 任总统杰斐逊,美国第 16 任总统林肯和美国第 26 任
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这 4 位总统都是对美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伟人,他们
的人面雕像从下颏到头顶,高达 20 米,光是一个鼻子就有 6 米长,距离地面
则 1800 米。从地面向上望,正在修理鼻子的工人好像一只小苍蝇,落在鼻子
上。如果按照正常人面部与身体相对比例来看,他们的身长应该高达 141 米。
    东南坡面向朝晖。太阳升出地面时,阳光先照到山顶,4 位总统的面孔
在旭日照耀之下,光彩照人。4 位总统的头像从左至右共分四排,左起第一
位是华盛顿,在第一排;第二位是杰斐逊,在第二排,位于华盛顿之后;右
起第一位是林肯,在第三排;右起第二位是罗斯福,在第四排。次序有先有
后,显示了雕刻设计者高超的设计技巧和独到的历史眼光。华盛顿总统头像
的头顶已离开山头,即雕像头顶已不是山顶,他的面部正对着公路,下巴扬
起,脸部光洁,双目炯炯,注视远方,似乎正在关怀着由他开创的新国家。
其余 3 位总统头像的头顶连接头顶,其中罗斯福总统的头顶全部是山顶。有
时,淘气的山羊从山顶上下来,在罗斯福总统的眼镜框上跑跑跳跳,像是它
的运动场。杰斐逊无须,林肯有须而无髭,罗斯福唇上则雕有浓厚的胡须。4
位总统的雕像各具特色,颇为神似。
    目前,人面雕像面临的问题是岩石裂缝内,已存有由风力搬来的泥土及
植物种子,如有雨水渗入即长出小草或小树,远远望去,华盛顿总统光滑的
面部好像长出胡须似的。因此,每隔两三年就须铲除这些野草或小树。但据
有关专家估计,这群人面雕像因是刻在花岗岩上,虽有许多裂缝,也可以维
持 10 万年之久。即使通过雨水侵蚀及风化作用,1000 年内岩层丧失的厚度
也不会超过一根头发的宽度。
    现在,总统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每天都接待着成千上万的游
客。

      按满手掌印的“影壁”

    在日本神户市政府的右侧,有一座占地面积不大却很别致的中心公园。
公园内有大喷泉池、映照石和铜雕石雕作品,还有供游人小憩的咖啡店、小
吃部。幽静的林荫小路两侧设有自动喷泉台,当游人走近时,它便自动喷水,
过后又停下来,很有趣。但园内最耐人寻味的还是设在公园入口处的“影壁”。

整个“影壁”高约 2.5 米,长约 5 米,呈赭红色。由一块块按有手掌印的特
制瓦块在墙壁上镶嵌而成,整个“影壁”四周掌印大小不一,煞是好看,最
小的是刚满月的婴儿手印。这一别出心裁的“影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神户市政府在重建公园时,为了征集捐款,利用游人喜欢题字留
念的心理,提供了“请游客在瓦坯上按手印,刻姓名、年龄”的募捐方法。
如今,这一影壁以其别出心裁的独特设计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的教堂广场上,有一座看上去仿佛会随时倒塌的
古塔,人称比萨斜塔。
     该塔始建于公元 1174 年,1350 年竣工,全部用大理石砌成。塔高 54 米
多,分层,底层有 15 根石柱,上面 6 层各 30 根,顶楼为钟楼,有石柱 12
根。塔内有楼梯 300 阶。全塔重 14200 多吨。
     最初建筑该塔时,也是直立的,但造到第三层时,由于地基打得不深,
土层强度低,塔身开始倾斜,工程只好停止。时隔 94 年后,又继续施工,并
采取了一系列防倾斜措施。但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偏离垂直中心线
2.1 米。800 多年后的今天,塔还在不断倾斜,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
4.4 米。
     关于斜塔,在比萨人民中还留传一个有趣的故事。尽管这是一个传说,
人们却津津乐道。传说建筑师在工程结束后希望在落成典礼上领取报酬,于
是教士、议员和市民们聚集在挺直如烛的钟楼前。但市长企图赖掉这笔酬金,
他庄重地宣布,建筑师能为上帝的荣誉和本人的名声而造塔,应当感恩才对,
应当放弃那种可鄙的钱财欲望。于是建筑师愤然转身对着他的建筑物喊道:
“来吧,钟灵楼,跟我走!”人群惊愕万状,眼看着钟楼倾向它的创造者。
市长仓猝追上建筑师,并答应,如果让钟楼立住不倒,愿偿付其应得的报酬。
这样,钟楼就保持了倾斜的位置,作为对以后那些敢于欺骗建筑师的人的警
告。
     现在,为仰慕斜塔风姿而来的游客每年 30 万之众,可敢于靠近塔身拍照
的人却不多见,少量探险者上塔顶后也不敢久留。现在,人们拯救斜塔,并
打算将它“改斜归正”。为此,有人设想用千斤顶提升汽车来更换轮胎的办
法,先把塔身提起来,再为它新筑一个牢固的基础。近年来意大利当局还成
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着手开展拯救工作。

                球塔

     位于比利时中部的布鲁塞尔古城,是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不仅有“小
巴黎”的美称,还有“西欧首都”之誉。位于布鲁塞尔北郊的原子塔被称为
“比利时的艾菲尔”,是该城著名的名胜。
     原子塔是比利时为研究原子能的发展和纪念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于
1958 年建造的。这座塔设计得很别致,是由 9 个巨大的银白色金属球联结构
成,每个圆球是一个铁分子的 2000 亿倍大;远远望去,6 个大球连成一体,
中间又有 3 个大球。这 9 个大球由巨大的柱子联结,以钢架撑托。底球是一
个圆形的接待大厅,游人可在此购票进塔参观。正中的金属管道内设有电梯,

每次上电梯可登上最高的球内,圆球直径为 19 米,到球顶高度为 100 米,在
这里,可透过玻璃窗饱览布鲁塞尔的美丽风光,也可沿金属管道进入其他球
内参观。这里球分两层,内有天文、地理、气象、人造卫星等各种知识的科
技展览,十分有趣。

            尼什人头塔

    南斯拉夫的尼什市坐落在尼沙瓦河畔,是塞尔维亚东部的工业中心。自
古以来,它就是交通要道和经济上、军事上的重镇。
    人头塔坐落在尼什市通往伊斯坦布尔的大道上。这是一座约 4 米见方、
高约 4 米、用 900 颗人头砌成的塔,故称人头塔。
    人头塔已有 170 多年的历史。1809 年,以卡拉焦尔杰为首的农民起义军
连获胜仗,便分兵四路,其中以辛皆里奇为首的 3000 义军在打到尼什时,因
寡不敌众,死伤殆尽。土耳其人则死亡近万人,恼怒的敌人为了恐吓英勇的
南斯拉夫人,便将阵亡的起义军勇士的头颅砌成了这座人头塔。
    人头塔的每一面有 14 排人头,每排有 17 颗头颅。人头塔是用石灰和沙
子砌成,此后一直在大路边任凭风吹雨淋 80 多年。直到 1878 年,塞尔维亚
解放,当地人才盖了一座房子,把头骨塔保护起来,以示对民族英雄的纪念。
后来,外边又建了院墙,塔旁陈列着两把土耳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