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165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65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主要对象。
    格陵兰岛属丹麦管辖,首府戈德霍普是岛上最大的城市。格陵兰城镇之
间有直升飞机来往,有电话、电信联系。但是,一些格陵兰人习惯传统的生
活方式,因此出现了高楼与冰屋并存,直升飞机和狗拉雪橇同行的有趣景象。

          形形色色的湖泊

    传说 3000 年前,周穆王姬满,坐在 8 匹骏马拉着的车子上面,日行了 3
万里,来到“西王母之国”,西王母在瑶池边上盛宴招待过他。这个西王母
的“瑶池”,就是坐落在新疆乌鲁木齐附近天山上的天池,它原本只不过是
一个冰川形成的终碛湖。
    一些湖泊常被这样蒙上神秘的色彩,传播着美丽的神话,有一些湖泊至
今还在受着顶礼膜拜。
    湖泊的神话十分美妙,有些关于湖泊的“人话”也很有趣。在贝宁共和
国科托努以北的诺古埃湖上,有一处称做冈维水上村庄的湖光水色,经常吸
引着各国的旅游者。这里,在高出水面一两丈的圆木脚上,盖着一幢幢尖顶
草房。在这种高脚楼房外面,有宽敞的平台,甚至还有垒叠着泥土饲养禽畜
的小块“陆地”。这里的人家都有木船,作为往来的交通工具。在村庄中央,
有船只组成的水上集市,彼此交易都在船间进行;还有的商贩船,沿街串户
送货上门,居民从窗口一伸手就可以买到东西。这种水上村庄有 30 多个,是
17 世纪初人们逃避兵乱形成的。
    湖泊不仅给人类以灌溉、舟楫、渔盐之利,还有一些湖泊具有特别的用
途。
    在黑海附近有个泰基尔基奥尔湖,许多人远道专程来这里洗“泥澡”。
他们用湖泥涂满全身,然后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或是索性浸泡在泥浆里呆上
一段时间。原来这个湖里含盐量很高,并且在腐植质泥层中含有多种矿物质。
这些跋山涉水来洗“泥澡”的人是为了治病。据说这个湖的治病效果还满不
错呢!
    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上的沥青湖,更是出名。这个面积 36 公顷的“湖
泊”,全是由天然沥青构成的,上面不仅可以走人,还可以行车。从 1870
年开始,人们就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开采沥青,可是湖面却没有下降,原来湖
里还在不断地“长”出沥青。这里的沥青质量特别好,可以铺成“灰色闪光
马路”,方便夜间行车。这种沥青还出口到我国。
    我国青海、宁夏、内蒙古有许多盐湖,构成了一望无际的银色世界。青
海的察尔汗盐湖是最大的一个。在这里,盖房子用盐块,铺路也用盐,青藏
公路上有著名的“万丈盐桥”。在这里,甚至连厕所也是用盐修砌的。


                   世界上还有许多别具情趣的湖泊

    死海的故事是人所共知的。公元 70 年,罗马大军统帅狄杜攻克耶路撒
冷,他下令把俘虏投入海中淹死。可是奇迹发生了,戴着脚镣手铐的俘虏在
水里根本不往下沉。罗马士兵一遍又一遍地把他们投入大海,可海浪一次又
一次地把他们送回岸边。罗马统帅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赶紧把俘虏释放了,
他以为一定是有神灵保佑,这些俘虏是不该处死的。
    这个使俘虏得免一死的海,偏偏又叫了个“死海”。它是个内陆湖,南
北长 74 公里,东西宽 15 公里,最深处 400 米,是世界陆地上的最低点。这
个湖淹不死人是因为水中含盐分高,湖水的浮力大。“死海不死”的特异景
观,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对它作过生
动的描写:在这里我可以把身体完全伸直仰卧在水面……
    阿拉斯加半岛上的努乌克湖,上面的湖水是淡水,生长着淡水的动植物;
下面的湖水却是咸水,生活着海洋动植物。两相界线分明,其中的生物也绝
不混同。而在巴伦支海的基里奇岛上,更有一个奇妙的“五层湖”。
    日本宫城县的潟沼,是一个没有动植物的“死湖”;而意大利西西里岛
上的“酸湖”连细菌都没有,任何生物如果跌进去也必死无疑,这是由于湖
底有一个泉口在不断喷出强酸所致。

            地震和海啸

    岛上的晚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突然,大地发生了一下抖动,然而,它
丝毫没有引起狂欢者的注意。随后不久,一阵巨响,一堵十几米的“水墙”
从海里扑到了岸上。当这些轻歌曼舞的人们还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时
候,便都一齐葬身水底了。事后返航的渔船看到的是海面上漂浮着的一具一
具尸体和被洪水荡涤过的岛屿。这是 1896 年 6 月 15 日发生在日本三陆的一
次海底地震所引起的海啸。在这次灾难中,流失了 3 万多艘船只,死亡了 2.7
万多人。
    1946 年 4 月 1 日凌晨,住在夏威夷岛上的史密斯,被一阵雷鸣般的响声
惊醒了。涨高的海水向他的住房扑来,但是当他急着跑出去的时候,海水却
又向远处退了下去,以至露出平日从未见过天日的海底。15 分钟后,他跑到
一个高地上,这时,海水又一次更凶猛地扑到了岸上。随后便又退了下去。
这样往返了 6 次以后,海水起伏的势头才慢慢减弱。这是发生在几千里外的
阿留申海沟的地震,它所引起的海啸,在经过了日本、澳大利亚两次反射以
后,过了 18 小时,又第二次在夏威夷群岛造成的更加强烈的反应。
    强烈的海底地震,会在浅海地带引起海啸,它往往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
难。
    1755 年 11 月 1 日,这天是万圣节,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教堂里,信
徒们正在做祈祷,突然间一声山崩地裂般的巨响,教堂像遇到风暴的船一样
剧烈地摇晃起来,随即,这些善男信女们便被永远地埋葬在这倒塌的教堂之
中。这时,全城陷于一片昏暗。6 分钟之内,建筑物几乎全部变成废墟。有
些幸免于难的人匆匆逃到海滨,又被高涨到 20 多米的海水迎面吞噬。就这
样,全城 6 万人罹难。这次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啸,一直波及到很远的地方:
在西印度群岛地区,掀起了 7.8 米高的波浪;非洲沿岸的海水,起落了 18

次。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海啸,1960 年发生在智利。地震过后,首都圣地
亚哥以南约 320 公里长的海岸沉到了海底,瓦尔的维亚城变成了海湾。地震
引起的海啸,波及到 1 万公里以外的日本,使那里的 10 万人受害。
    海底地震能引起海啸,陆地上的地震则往往造成山崩地裂。
    1556 年,我国关中大地震,有的县整个陷落了下去。
    1792 年 5 月 21 日,日本九州地震,把一座岳前山崩进了大海。
    1911 年 2 月 18 日,帕米尔高原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一座崩塌了的山,
在穆尔加布河上筑起了六七百米高的大坝,形成了 50 平方公里的萨列兹湖。
    火山爆发会形成地震,但多数地震,是由于构成地壳的板块相互冲撞所
造成的地层岩石的突然破裂和错动形成的构造地震。因此,地震带集中在板
块的边界上。太平洋板块四周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处在这一地带上的智
利、加勒比地区、墨西哥、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地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每年发生的地震,人们能感到的约有 5 万次,但能造成破坏的地
震平均不过十几次。
    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向西漂移、印度洋板块向北东推挤的左右夹攻之
中,是地震较多的国家。我国早在公元前 780 年就有了地震记录。在 3000
多年的历史资料中,记载了 4 级以上地震 3700 余次,其中有 600 多次破坏性
地震。
    千百年来,为了对付地震,人类绞尽了脑汁。现在,人们运用现代化科
学技术的成果,随时在观测着大地的“脉搏”。人类还雄心勃勃地不仅在尝
试着治服地震,而且期望有一天能利用形成地震的能量为自己服务。

                    大自然匠师——地球的外营力

    我国新疆克拉玛依东北的乌尔禾地区,在浩瀚的沙漠里,有一个方圆数
十里的地方,里面“街巷”纵横,“楼阁”毗邻。然而,在这座肃穆的“城
堡”里却没有一丝人烟踪迹,只有呼啸的狂风和风所造成的鬼哭狼嚎的声音,
人们把这里叫作“魔鬼城”。原来,这是大自然的一个杰作,风,就是这座
“城堡”的“建筑师”。脉脉含情的和风,伴随的是诗情画意;然而,暴躁
的狂风,却在不断地改变着大地面容。这里本来是一个台地,因为处在著名
的“老风口”上而常常遭受五六级以上的定向风吹蚀,形成了一座“风城”。
    在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沙漠里,分布着数以千计的汉代古墓。奇怪的是,
这些古墓的墓穴大多暴露在地面上,有的棺材已经损破朽毁,死人骨骼就像
平放在地面的浮雕一样裸露着。原来,这又是风的恶作剧,千百年来它把墓
顶的泥土剥蚀个精光。
    地球表面,像风这样的“建筑师”,还有阳光、空气、流水、冰川、海
浪和生物等等,它们组成了改变地球表面形态的力量,叫外营力。它与来自
地球内部、促使地壳产生运动的内营力,不断展开斗争,使大地的模样在默
默地发生着变化。我们人类也参与着这项“修理地球”的斗争。
    下面就来看看,外力作用是在怎样改变着大地的面容。
    在我国太行山东麓的河北涉县境内,有一片地上布满了石球。传说当年
岳飞被陷害以后,他的一个姓李的部将在这里据守抗金,曾用这些滚石抗击
围攻的金兵,后人因此把这里叫“忠义坡”。这些石球就是风化作用的产物。


           什么是风化作用呢?

    岩石在一冷一热的时候容易破裂;渗进石头缝里的水,在结冰的时候也
能撑裂石头;长在石缝里的树根,对岩石也有破坏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
空气、水和生物作用的影响下,不断地在崩解破碎,从大块变成小块,再从
小块变成沙粒和泥土,这就是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不加区别地破坏着地面上的一切物体,许多古建筑都受到它的
威胁:埃及的金字塔,被销去了顶端;古罗马的石雕,被销蚀着“皮肤”;
我国乐山大佛身上的花纹,也因此被“熨平”……
    经风化形成的沙土,常常被风吹刮到另外的地方,这时,风又成了大自
然的义务“搬运工”。不过,它的行为却时常遭到人们的憎恶。
    5 世纪,在我国北方,匈奴领袖赫连勃勃在一片水草肥美的地方建造了
一座都城——统万城。它成为当时我国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今天
在地球上再也找不到这座历史上的大都城,是风沙把它完全淹没,从地面上
抹掉了。如今,在它当年的位置上,地图上标着“毛乌素沙漠”。现在只有
考古学家还有兴趣进入到这极目荒凉的地区,去研究古城的废墟。
    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常常遇到风沙的袭击。
    1977 年 8 月 14 日白昼,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突然被黑暗所笼
罩,全城到处伸手不见五指。几小时以后黑暗消退了的时候,满城覆盖上了
一层黄沙。这是一片沙云过境造成的情景。人们估计,这片沙云中含有千万
吨的砂尘。就这样,狂风吹动着地处北非的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
以平均每年 6 公里的速度向外扩展着。
    我国也有沙尘(沙暴)天气现象。1977 年 4 月 22 日,甘肃张掖市强风
卷起沙石,遮没太阳,风力达到 11 级。
    1993 年 5 月 5 日,与张掖相邻的金昌市遭到沙暴袭击,风力达到 12 级,
最大风速 34 米/秒,  3000 多个蔬菜大棚被毁,24 万只羊和 1500 多头大牲
畜不知去向。大风沙还袭击了相邻的 5 个县市。
    1994 年 4 月 5 日至 11 日,沙暴再次降临河西走廊上空。这次沙暴天气
很可能是国内外已见诸记载的最长的一次。在沙暴过程中,气温忽热忽冷,
高达 26℃,低至…5℃;天气时风时雨,许多塑料大棚被摧毁,大树被刮倒,
路灯被打碎,玻璃被破坏,庄稼、蔬菜和刚开的桃花都蒙上一层黄土,人们
戴上大口罩,嘴里、鼻孔里、耳朵眼里还是塞满了沙子;其间还下了一场“泥
雨”。
    风蚀的力量是很大的。在世界上风暴猛烈的南极洲,如果放一根锈迹斑
斑的铁链到那里,用不了两天,铁链就会被风雪磨得闪闪发亮。
    流水的侵蚀作用更是强大和普遍。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被它冲刷得千
沟万壑、满目疮痍;石灰岩地区的石林、溶洞等岩溶地貌,也是它的“杰作”;
它还在许多地方留下了“劣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