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822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22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发明为标志的。

         农业与科学文化

    农业既然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也就必然会带动科学文化的发
展。一方面是农业及各行各业在发展中提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另一方面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大规模的奴隶集中劳动使生产效率空前
提高,这就有可能使一些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从而推动科学文化向前发展。
    我们知道,农业生产是有季节性的,大体上一年为一个周期,春种夏管
秋收冬藏,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尽。要想不违农时,丰产丰收,就需要十
分注意掌握好季节。在古代埃及,由于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季节的掌握尤其
重要。于是人们结合观察天上的星象,制定了最初的历法。又由于反复丈量
田地,几何学也应运而生。我们现在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内容,就是古希腊

的欧几里得(约前 330 年~前 275 年)总结前人经验创立的。此外还有著名
的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大约就是为了解决航运方面的问题而研究发现的。
    值得特别提一下的是经济学和农学。我们在开场白里曾经提到过古希腊
经济学家色诺芬,他在他那本被人们公认为历史上第一本经济学著作的名著
《经济论》中明确提出,财立管理,也即经济学,如同医药、金工、木工一
样,也是一门学问,也能用来挣钱。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生产已经达到了相
当高的水平。在国民经济诸行业中,他又极力推崇农业,认为是一种最有利
的事业。在该书的末尾部分,他详细介绍了许多农业生产知识。例如,他说
“要做一个成功的农人,首先必须知道土壤的特性”,就是我们常讲的因地
制宜的意思还讲到要在春天犁地,要在盛夏除草,要用麦秸麦茬肥田等等,
可见当时的农学已有了初步的发展。
    此外,还有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也都随着农业及各行各业的发
展兴盛起来,呈现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色。我们就不一一详述了。
    写到这里,我们不由再次感叹,奴隶制农业,你是那样残酷,然而你又
是如此进步!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农业

    在世界历史上,以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农业发展得最为充分、最为典
型。当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统治曾一度遍及整个地中海周围大片地区。这一
地区,从古埃及在公元前 3500 年左右进入奴隶制时代算起,一直延续四千多
年,直到公元 5 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才结束奴隶制度,开始转入封建时代。
足见当时这一地区奴隶制度生命力之强,甚至铁器发明之后很久,仍然保持
奴隶制统治不变。其原因大约主要因为这一地区地方广大,无崇山峻岭和关
山险阻,难以形成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的奴隶主国家政权,总是不断地往来征
伐,从而保证了源源不断地奴隶供应的缘故。
    古希腊和古罗马奴隶制农业的特点是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以家庭为
基本经营单位,商品化程度较高。其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缺乏高度集中统
一的奴隶主国家政权,故而导致土地私有制到处盛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当时“家庭”这一概念和我们现在的“家庭”不大相同。当时一个奴隶主家
庭,除了奴隶主本人,及其妻子儿女外,还包括属于他的大量奴隶,大体上
就像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里贾宝玉的那个家。关于奴隶制农业的具体经
营情况,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古罗马如图(前 234~前 149)的《农
业志》和瓦罗(前 116~前 27)的《论农业》曾有非常详尽的论述。据他们
介绍,当时一个奴隶主庄园规模很大,例如一个橄榄园面积 120 犹格,约相
当于 480 亩。古罗马曾有一项法律规定,禁止公民拥有土地超过 500 犹格,
即 2000 亩,可见当时奴隶主们拥有土地之多,且在不断扩大。奴隶主把农具
分为三类,一类是能讲话的农具,即奴隶;第二类是只能发声用的农具,即
牲畜;第三类是无声的农具,即犁、锄、筐、桶之类。一个 240 犹格的橄榄
园需 13 个奴隶,3 头耕牛,4 头驴,还要养 100 只羊以便肥田,为了安全还
必须养几只狗。日常经营由一名管家奴隶负责,但奴隶主要亲自监督。为了
使管家忠心耿耿,要找一名女奴隶作他的妻子。对于一般奴隶,要像驯养牛
马那样,用奖励和责罚双管齐下的方法,使他们听话,服从指挥。经营项目,
在色诺芬时代,似乎是以种植麦子等谷物最为有利,到加图和瓦罗的时代,

则以果园最有利可图,其次是牧场,再次才是谷田。显然后者经营的商品化
程度要高得多。当时在意大利 1 犹格土地能生产 15 库列乌斯即一万八千瓶葡
萄酒,一个100 犹格葡萄园即能生产 180 万瓶葡萄酒,其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农艺上,无论经营什么项目,都强调要勤勉。要按季节耕作收获,要合理施
肥,要认认真真去做每一件事情,努力把一切管理得井井有条。这对我们今
天来讲,也是很有教益的。当然这些只是书本上的思想,实际情况大约不会
如此事事如意吧。

      中国古代的奴隶制农业

    按照近年来许多历史学者的意见,中国古代奴隶社会,自公元前 21 世纪
起,到公元前 11 世纪结束,仅仅 1000 年左右。即使按过去通行的说法,奴
隶社会下限至公元前 5 世纪止,也才 1600 多年,与古希腊古罗马地区 4000
年的奴隶社会史比较,显然古代中国的奴隶制发展得很不充分,很不典型。
究其原因,当时仅仅限于黄河流域一带,东有大洋,西北有戈壁沙漠崇山峻
岭,造成地域狭小,难以纵横驰骋,往来征伐,纵有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也
无从获得充分的奴隶来源,所以中国古代奴隶制还没有来得及充分发展,就
匆匆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好象一个过早断奶的孩子,还没有长大成
人,就早早夭折了。
    中国古代奴隶制农业的特点是,土地由国家即帝王所有,大大小小的奴
隶主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大约是是因为国家政权极其强大,牢
牢控制的结果。

        封建制农业的产生

    世界历史的这一阶段,最先是从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开始的。按最新说
法,大约在公元前 11 世纪,周王朝建立的时候,我国古代的奴隶制农业就已
开始向封建制农业转变。而欧洲这一变化直到公元 5 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以
后才开始。这一早一晚,使得随后两三千年间,我们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文明
的领先地位,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荣耀的盛事。了解这
一段历史,无疑将使我们十分愉快。
    如上文所说,奴隶制农业的兴旺发达,是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一旦奴
隶来源断绝,奴隶制农业也就完结了。这是我们理解奴隶制农业向封建制农
业转变的关键。
    在这里,我们曾经在采集、狩猎以及刀耕火种那里看到的那种自掘坟墓
的情况又出现了。随着奴隶制农业的发展,使用奴隶劳动越多,由于繁重的
劳动和残酷的虐待而死亡的奴隶人数也越多,依靠不断侵略征服来补充奴隶
供应,总有一天要难以为继。因为事情很明显,即使当时世界人口增长再快,
也赶不上奴隶主残酷虐杀奴隶的速度。
    这样,到奴隶社会后期,奴隶来源渐渐枯竭了,奴隶的价格昂贵起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特别是那些势力比较单薄的中小奴隶主,开始被迫
挖空心思,认真考虑怎样利用有限的奴隶争取较多的收入。他们试验了很多
办法。一种办法是,把那些由于不堪奴隶主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压迫而穷
困破产的自由农民变为奴隶,即所谓债务奴隶,供奴隶主驱使和剥削。但是,

这种办法正如我国一句成语所说的那样,“饮鸩止渴”,其结果是社会矛盾
进一步激化,并且军队的兵源发生困难,直接动摇了奴隶主国家暴力这棵命
根子。翻开奴隶社会史,我们看到这时候接连不断的发生平民起义、奴隶起
义。例如,古罗马公元前 73 年爆发了一次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规模奴隶起
义,即斯巴达克起义,吸引了很多平民和奴隶参加,前后坚持 3 年之久,起
义军势力最强的时候人数达到 12 万之多。在奴隶和平民起义的打击下,整个
奴隶社会经济更加迅速破产,田园荒芜,长满野草,有的地方甚至连道路都
找不到了。城市手工业萧条,到处是衣不蔽体的流浪汉。到罗马帝国崩溃前,
流浪在罗马城里的破产农民竟达 80 万人。所以必须另找出路。
    鉴于一方面大批破产农民无地可耕,一方面奴隶主庄园又由于缺乏奴隶
而大片荒芜,于是一些奴隶主开始尝试着将那些地点偏远自己不便经常巡视
的田块,出租给破产的自由农民耕种。据说这种方法较之使用奴隶劳动经营
要好得多。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奴隶们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任何属于自
己的物质利益,还要整天挨打受骂,任人驱使,自然劳动积极性很差,经常
消极怠工,甚至偷盗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奴隶来源枯竭,奴隶越发宝贵起
来,奴隶主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肆意虐待残杀,越来越无力对付奴隶的反抗,
所以,与其喝令奴隶们耕作经营,就不如出租给破产农民,较为可靠有利。
但这种方法随后不久,也就渐渐移植到奴隶身上来了。奴隶主们从自由佃农
身上得到启示,开始分出一部分土地,给奴隶作口粮地,每个奴隶一份,自
己耕作,自己食用,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奴隶继续替奴隶主卖力。但这样一来,
一种新型农业制度就开始萌芽了。
    这种在奴隶制农业内部新萌芽出来的农业制度就是大名鼎鼎的封建农
业。由于这种新兴的封建农业刚刚从奴隶制农业中脱胎而来,所以它不可避
免地还带有许多旧的奴隶制农业的痕迹。一方面,奴隶有了自己的一小块份
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是新的封建因素,另一方面,奴隶仍然没有
人身自由,仍然是毫无报酬地替奴隶主劳作,他们本人也仍然还是奴隶主的
私有财产,这是旧的奴隶制痕迹。可以肯定,一开始必然是旧的痕迹较多,
以后新的封建因素才渐渐加多。总的来讲,这还只是一种从奴隶制农业到封
建制农业的过渡状态,或者就看作早期的封建制农业也可以。待将来奴隶人
逐渐获得人身自由以后,那才可看作完全的、典型的封建制农业。
    我们比较一下这种早期的封建制农业与奴隶制农业有什么区别。区别就
在于奴隶有了供自己经营使用的一小块份地。这时他虽然名义上还是奴隶,
但其身份实际上已经悄悄地有所变化了,他已经是隶农。或者参照后来的农
民的情形,叫他作农奴,也不无妥当。从奴隶主一面来看,从前他是亲自指
派和监督管家集中全部奴隶统一经营他的全部土地,而现在则有一部分土地
分散给奴隶(也即隶农或农奴)经营了,只有一部分还集中在他自己手里,
由管家继续带领奴隶们耕作。前一部分土地收获归奴隶使用,后一部分土地
收获归奴隶主本人享用。这里的变化,就是有一部分土地分散经营了。由于
这种分散经营,奴隶主本人的身份也相应地起了变化,或许他名义上还是奴
隶主,但实际上已经成为农奴主了。
    正是这样,由于奴隶主们改变经营方式,由集中经营改为分散经营,导
致了最早的封建制农业的萌芽。
    但这种最早的封建制农业的萌芽出土成苗,则是所谓“蛮族征服”的结
果。这里所谓“蛮族”是奴隶主统治阶级对周围其他落后民族的蔑称。过去,

奴隶主阶级就是通过国家暴力对这些所谓“蛮族”进行不断的侵略战争,俘
虏那里的人民变成他们的奴隶。所以这些落后民族与奴隶主阶段的国家有着
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奴隶社会后期,当着奴隶主国家内外交困,社会矛盾
空前激化,奴隶起义、平民起义不断暴发的时候,这些落后民族就乘机起兵,
借助奴隶和平民的力量,推翻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如我国古代的周文王、周
武王消灭商纣王的事就是这样。周原来是商王朝时期生活在今天陕西省一带
的一个受商王朝统治的落后的弱小民族,后来到周文王、周武王时终于积聚
起了强大的力量,利用广大奴隶和平民对商纣王的强烈不满,把商纣王推翻
了。这件事后来传说很多,如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就是描述这件事。类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