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我家后院是唐朝 >

第132部分

我家后院是唐朝-第132部分

小说: 我家后院是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世师的话说出,立刻让不少大臣开始议论起来,所谓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而已。这皇上杀了人还能把皇上关起来,李愔不说是皇子,也同样是藩王,这律法对他就更无法界定了。

    阴世师话还没说完,他继续道:“而且老臣也为五皇子感到委屈,六皇子和五皇子同为在外的皇子,为何六皇子可以封藩王。而五皇子却不能,老臣望殿下一视同仁,免得皇子们寒心。”

    李世民听到这里眉头皱了起来,他今天召集朝臣只是为了平息李愔和李佑相争的事件。止息民间的谣言,并没有其他的意思,无论是李愔无故殴打李佑,还是李佑刺杀李愔不遂,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他本以为这些老臣都能猜透他的意思,没想到这个阴世师反而跳了出来为李佑叫冤,还真是贼喊捉贼。

    长孙无忌早已算到阴世师会来这一招,于是他道:“这五皇子和六皇子有些小矛盾那也是皇上的家事,我们这些大臣就不要掺和了,皇上自有明断,再说藩王之事,身为户部侍郎,阴国舅也应该知道蜀王今年缴了多少赋税吧!齐王能办到吗?而且齐王又有边疆可戍卫吗?”

    李世民心想还是长孙无忌了解他,不由露出了微笑,“辅机说的有道理,这皇子之争你们就不要管了,至于藩王的事情,也是情况特殊,朕不会再另立藩王。”

    阴世师联络了不少官员,他岂会就此善罢甘休,李佑若是能成为藩王,那么皇位就会距离李佑更进一步,“皇上,臣的家事只是家事,但皇上的家事就是国事了,至于藩王的事情,若是五皇子能坐上蜀王的位置拥有巴蜀之地,赋税和戍边都不是问题。”

    阴世师的话音一落,整个朝堂都寂静下来,现在所有人都明白了阴世师的意思,他是想让李佑取代李愔。

    “臣以为阴国舅说的有理,六皇子公然殴打兄长,品行不端,如何能做蜀王,臣觉得五皇子仁孝两全,更有资格为蜀王。”一个大臣出列说道。

    “臣等也以为如是!”又有七八个大臣站了出来。

    这十几个大臣都是来自门阀士族中的大家族,益州那块肥肉他们已经馋涎已久,而阴世师正是准确掌握了这一点,答应他们若是李佑坐上蜀王,可以他们分享益州的财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这些家族传承至今只是一个利字当头,何况是出来说几句话帮衬,失败了,李世民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李世民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就这样注视着出列的大臣,他明白不把李愔和李佑的事情搞清楚,这帮人是有恃无恐了,准备颠倒黑白到底了,只是死牢中的齐王府侍卫已经承认是他们想为李佑出气,属于擅自行动和李佑没有一点关系,这对李愔很不利,想到这里,他抬眼看向李愔,只见李愔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

    “藩王之事岂是儿戏,而且没有依据,蜀王又如何会闯入齐王行馆教训齐王。”崔绍这时说道。

    “是啊,都说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真是笑话!”

    “……”

    不少人开始附和崔绍的话,李愔略微得意,自己在朝中还是蛮有人缘的嘛!

    长孙无忌用嘲笑的语气说道:“蜀王品行不端?齐王仁孝两全?据说齐王在齐州狩猎无度,宠信善于骑射打猎之人,荒废政务,这又如何解释?”

    “老臣也是听到不少关于齐王的传言,据说皇上派去的长史权万纪没少批评齐王的胡作非为吧。”房玄龄说道。

    路上的时候三人已经商议过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自是为了打压阴世师,而魏征纯粹出于公正的,“阴国舅,五皇子和六皇子的事情还未调查清楚,你怎么就如此肯定是六皇子无故殴打五皇子呢?”

    三个老臣加上崔绍一起向他难,阴世师有些招架不住,崔绍还说的过去,他没想到一向和李愔不和的长孙无忌也替李愔说话了。

    “是不是六皇子无故殴打五皇子,只需皇上把那晚烧毁蜀王行馆的人带上殿来一问便知。”阴世师望向李世民。

    李世民也有些不耐烦,这过年的时候还斗来斗去的,没一天安生日子,他顿时心生厌烦,“朕说了,这件事到此为止!”

    “父皇!儿臣认为阴国舅说的对,的确应该当朝对峙一下,儿臣也不愿意蒙受这不白之冤。”李愔突然说道。

    李世民看向从一开始就沉默不语的李愔,不明白李愔这是玩什么花样,他又看向阴世师,李愔的话让他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李世民心想如果不把两人事情搞清楚,看来这帮大臣是没完没了了,而且李愔都要这样说了,他也没必要替他遮着挡着了,于是道:“把齐王府的侍卫带上来。”

    得到命令的侍卫立刻离去,不一会儿就把梁猛彪等人押了上来。

    瞥了眼如烂泥一样躺在地上的梁猛彪等人,李世民问道:“朕且问你们,你们是受谁的指使焚烧蜀王行馆的。”

    已知是必死,梁猛彪反而胆子大了起来,他道:“回陛下,没有人指使,蜀王和齐王一向不和,是我们想讨齐王欢心,自己决定去烧蜀王行馆的,和齐王没有一点关系。”

    阴世师这时目视群臣,道:“现在列为臣工都听见了吧!”

    李愔冷笑连连,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候,“父皇,儿臣在蜀王行馆被烧的当晚活捉了两个试图进入寝殿行刺的齐王府侍卫,他们的说法可是不一样,现在他们就在宫门外,父皇可以让他们进来当堂对峙。”

    阴世师心中一颤,暗道坏了,没想到李愔的心机这么深,并没有把所有人都交给李世民。

    “阴国舅,要不要让他们当堂对峙呢?”李愔明白李世民的想法,无论谁对谁错结果都是一样,他这样做只是不想让阴世师拿这件事做文章。

    阴世师也是脸皮厚的枪也打不穿的老狐狸,落了下风立刻转舵,他是不敢冒这个风险,道:“这是皇上的家事,还请皇上做主吧?”

    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对李愔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李愔又帮他解决了难题,恨得是李愔居然瞒着他留了后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李世民无不欣慰的想。

第二百一十七章 治病的建议() 
如同大部分人预想的一样,皇子相争在李世民的刻意掩饰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以阴世师为代表的门阀在早朝上被李愔突如其来的一招搞得灰头土脸,很多官员是暗暗叫苦,什么利益没有捞到,又把李愔得罪了一重,而为了彻底掩埋这件事,李世民下令将焚烧李愔行馆的齐王府侍卫全部斩,李愔不得不再次感叹,这真是个人命不值钱的年代,以后行事还是小心为妙。

    因为蜀王行馆被烧,李世民给李愔重新换了个住处,李愔在护卫的护卫下回来时,崔莺莺正指挥着奴婢收拾东西,第二天得知李愔遇刺的事情后,崔莺莺哭了半天,一直责怪自己要来长安过年,才让李愔遭遇这种危险,哭过之后她让荣达打点行装准备回益州,李愔安慰她的同时心里也一阵温暖,至少她是真的担心自己,为了自己能放弃和亲人团聚,这算是过门媳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殿下,今天下午东西就能收拾妥当,我们明天就走吧!”见李愔回来,崔莺莺上前说道,她也是被吓坏了,虽然这些皇子间残酷的争斗她也听父亲讲过,但亲自经历她还是心惊不已,恨不得立刻回益州去,她现在反而觉得那里才是她真正的家。

    李愔挽住她的手,柔声说道:“不着急,本王还有几件事情要处理,等处理完了,我们就回去,而且现在王府有大批军队保护,不会再有危险的。”,出了这件事以后,李世民允许李愔调动自己的军队保护行馆,李愔当然也不客气,抽掉了五百士兵,轮换护卫着王府,就是一只苍蝇也飞不出来。

    “那就听殿下的!”崔莺莺像小猫一样柔顺地说道。如果李愔和崔莺莺以前只是政治婚姻的结合,这次事件让崔莺莺彻底明白了李愔是她的男人,在崔府的时候得知这个消息,她的脑中一片空白,接着就要冲出崔府找李愔,是崔章硬拉着崔莺莺没让她去,崔章当时毕竟是理智的,李愔提前让崔莺莺回来,那么他必是有了准备。

    “殿下,你要的人找来了!”两人正你侬我爱的时候。秦怀玉从外面走了进来,出了这档子事,秦怀玉非常恼怒,恨自己当时不在场,不过第二天他就常住在了行馆中。

    李愔要离开长安,一些事情是要落实的,这第一件事就是抹茶工艺的主人燕北。

    秦怀玉的背后站着一个穿着青色半旧丝绸圆领长衫的微胖中年人,那样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这人曾经混的不错。

    “你就是燕北?”李愔淡淡道。

    燕北心中忐忑,他和父亲曾在一个隋朝官员府上当差。以为那个官员偏好抹茶,于是他们父子专门负责制作抹茶给那个隋朝官员饮用,后来隋朝被推翻,那个隋朝官员被乱军所杀。他和父亲逃了出来,因为没有生计,他们又操起了老本行。

    只是在民间,普通百姓谁有闲钱喝茶。那生意自是惨淡,而他的父亲过世以后,生意愈加不顺。到了最后是入不敷出,在得知益州的蜀王喜欢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以后,他就壮着胆子把抹茶的工艺献了出来,其实是想走父亲的老路子,进蜀王府为李愔专门制作抹茶饮用。

    “草民正是燕北?”燕北挪了几步走到秦怀玉前面,对李愔弯腰行了一礼。

    李愔又道:“这抹茶的工艺是哪来的?”

    “回殿下,这抹茶是草民的祖传手艺,奈何在民间无人赏识,草民听闻蜀王殿下独具慧眼,于是斗胆进献这抹茶工艺,愿入府为奴转为殿下制作抹茶。”燕北恭恭敬敬道。

    李愔心中一喜,脸上却是平静如水,他道:“既然是这样你就随本王会益州吧,到时候本王把你安排进盛唐商会,让你专门负责抹茶如何?”

    燕北本来只求入府为奴,没想到李愔还让他进了声名赫赫的盛唐商会,那还有不愿意的道理,“谢谢殿下,谢谢殿下!”,燕北大喜。

    李愔也算了却心中对民族的情怀一种追求,既然他来了,又岂容蛮夷侵掠我泱泱华夏文明的结晶。

    燕北屁颠屁颠回去收拾行囊再回王府报道,李愔则是差遣荣达把剩下的礼品都送出去了,程怀亮,吕博彦,萧锐都一个不拉。

    既然要提前回去,李愔怎么也得和李世民打个招呼,下午的时候他又到了太极宫,在宦官的引领下,李愔到了延喜殿,他听说长孙皇后的病情突然加重,而这回进宫他同时也是为了长孙皇后。

    “父皇!”李世民正坐在长孙皇后的床榻边,满脸愁容,这也是他这几日来心情沉重的原因。

    李世民站了起来,他心中如此忧愁的原因不仅是为了长孙皇后,同时也是为了他自己的父亲——太上皇李渊,因为弘义宫的宦官来报,李渊的病情也是堪忧,太医是束手无策。

    若是即位之初李世民还对李渊偏爱李建成心怀的怨恨的话,那现在李世民心中此时只有愧疚,因为这些年他充分体会到了当初李渊的心情,在亲情和国家的抉择中太难了。

    “朕听你母妃说,你打算提前回去?”李世民问道。

    李愔答道:“出了这样的事情,儿臣也是心中惶恐,只怕在长安呆的越久就越是是非多。”

    李世民仔细打量一下李愔,说:“也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你倒是精明,惹了事拍屁股就走,竟让父皇给你擦屁股。”,李愔的语气并不是一个帝王对着臣下,而是像一个父亲和儿子开玩笑。

    李愔暗笑,同时也很温暖,无论怎么说李世民对自己一直不错,甚至说是宠溺,他李愔也不能狼心狗肺不知道回报,于是道:“儿臣这也是无奈之举,不过儿臣这次来一是向父皇辞行,二是为了父皇心中的担忧来的。”

    “你母妃都和你说了?”如今长孙皇后病重,李世民有些心里话都是和杨妃说。

    李愔点了点头,“父皇,母后和太上皇陛下的病情太医都是束手无策,这样拖着……儿臣说一句不敬的话,恐怕撑不了多少时间!”

    李世民明白李愔说的都是实话,只是这样又有什么办法,他叹了口气,“朕也是明白,只是生老病死,朕虽是天子也是无能无力。”

    李愔沉吟了一下,道:“父皇也并非没有希望,父皇也想必听说了儿臣在益州建立的医学院,这医学院中用的正是从罗安国传来的医术,或许可以尝试一下。”疾病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李愔并不敢肯定可以医治好长孙皇后和李渊。

    “这医学院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