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我家后院是唐朝 >

第255部分

我家后院是唐朝-第255部分

小说: 我家后院是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大谦顺着佟年的目光望去,笑道:“这不是波斯人,这是大食人,你难道不知道现在远征军正在和大食国作战吗?这些大食人国的商人都是从大食国逃到这里的。”

    “哦”的一声,佟年道:“原来如此,你就不怕这些人聚众作乱。”

    金大谦意味深长地说:“生意是生意,战争是战争,他们分的清楚。”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上了车向贸易区驶去,大唐和罗安国的贸易区距离港口并不遥远,驱车十几分钟,两人就到了贸易区,在贸易区下车,佟年把视线锁定在了贸易区中零星分布的炮塔上,在这些炮塔上隐约可见士兵在不断巡逻,他忽然明白金大谦为什么这么放心,原来益州军早就建立了防御工事。

    掠过这些炮塔,佟年看见一排排二层的混凝土建筑,这些建筑被涂上白色的颜料,建筑中都是整齐的方形房间,里面摆着各种商品,有些商品他也不曾见过,想必这就是罗安国来的商品了。

    “这里可真是什么都有。”佟年吃惊道。

    “还有让你更惊奇的。”金大谦笑着,带着佟年绕过前面密集的交易区到了一块宽敞的地区,这里停放着各种农业机械,里面不少商人询问这些机械的。

    佟年张大了嘴,他还看到了不少造型精美的汽车,还有家用电器,这些东西以前只有太子府的人使用,现在倒是满地都是了,这趟他可是没有白来,他道:“大谦,我想买一辆车带回去,能不能给我打个折?”

    “这我可不敢,借你钱倒是可以,走后门万万不能,要是被殿下知道了,以他的脾气,我这个刺史也就干到头了,这个口子不能开。”金大谦连连摆手,现在从益州政务大学毕业的学员一批批补充到官府中,这些人都很有才干,而且不少人对他这个怀着老思想的刺史不满意,一个个都盯着他,等着他犯错误呢。

    佟年闻言摇了摇头,道:“发现你怎么人越老,胆子越小了,凭咱们跟随殿下这么些年,沾点小便宜殿下还会说什么?罢了,罢了。”

    金大谦皱起了眉头,佟年的话让他感觉有点不对味,他提醒道:“佟年,你我都一把年纪了,你可不能这个时候犯了浑,现在你这商业部是最肥的部门,你们可要管住你的手。”

    眼睛转了转,佟年脸上的不自然转瞬而过,他道:“你想到什么地方去了,我是这样的人吗?刚才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金大谦沉默不语,想起以前李愔对佟年的评价,有才干,也很会投机,他暗自叹了口气,把臆想甩出脑海,也许是他想多了……

    正在贸易区火热开放的期间,立时三个月的漫长战争,薛仁贵成功一举攻破了吐蕃王朝,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大唐递交了降书,表示愿意作为大唐的自治区。

    “哈哈哈……”太极殿,接受了松赞干布的国书以后,李愔对他道:“自今日起,吐蕃不得拥有自己的军队,只可以拥有少量的武侯保持治安,吐蕃的大唐驻军将负责维护吐蕃的安全,对于大唐的政令吐蕃不得违背。”

    “是,太子殿下,我们会遵从你们的旨意。”松赞干布恭敬地说道,在见识了大唐的可怕武器后,他们再也无法升起反抗的意念,不少吐蕃人惊恐地认为大唐的军队会使用妖术,而更加深了他们的恐惧。

    挥了挥手让松赞干布和使臣退下,李愔又封上了此次参与战役的将领,这让随行参观的老将们十分的羡慕,只是他们也不得不服气益州军的强大战力。

    益州将领得到了封赏自然是皆大欢喜,这时候李绩道:“殿下,此次前往吐蕃观摩方知我们是井底之蛙殿下允许我们前往军事学院学习。”

    “益州军事学院的大门当然对你们敞开,等你们学成归来,我们会让你们领导新的军队。”李愔道,他封赏了益州的将领,也不能让这些干瞪眼,而且李愔下一步准备彻底把军队制度向现代靠拢,因为现代化的军队使用老旧的府兵制度很不合适。

    他这些天思考着同样划分军区,用不同的军区不同的地域,比如倭国,朝鲜半岛将被划分为一个军区,这个军区将由曾志达负责,益州以南包括吐蕃将会被划分一个军区,负责这块的人将是薛仁贵,而益州到长安,长安到草原,东至洛阳一片将被化为长安军区,这个军区将直属李愔,还是作为李愔的嫡系部队,而益州还将划分别的,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分散武将们手里的权利,在军区划分出来后,这些军区的负责人将二年一个轮换他们没有时间建立关系网,在地方做大。

    “谢殿下成全!”一众将领纷纷谢恩。

    如今吐蕃也顺利收归大唐,大唐四周可谓是再也没有敌人虎视眈眈了,甚至上草原上刚刚崛起的契丹也被草原驻军驱逐到了西伯利亚冰原,对草原的以北的土地李愔暂时还没有念想,那个地方异常寒冷,占领了也是吃力不讨好,把草原这个天然牧场控制在手里才是最的,这样游牧民族都不会再次崛起,威胁到大唐的安全。

    赏赐结束,大臣们又闹着要庆贺此次大捷,在这些长安大臣的眼中,吐蕃以前可是一个让大唐也感到畏惧的国度,对于倭国,高句丽他们觉得无所谓,因为大唐人压根就看不起他们,现在这样的强敌被收服,他们高兴也是自然的。

    李世民获知这个消息专门从益州赶了回来,亲自召见了松赞干布,瞧瞧这个以前威胁他嫁公主的人是什么样的人,高兴之余,他在大明宫大摆筵席,长安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得以前往大明宫共同宴乐。

    李世民在益州吃喝玩乐大半年,人倒是健康了不少,满面红光,精神奕奕的,不过他回来之后还是照旧不问政务,一心和那些老臣吃喝说笑,而大臣们似是也隐隐约约感到了什么,并不没有在酒宴上向他询问政务的事情,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r1152

    s

第四百零八章 四年!() 
吐蕃事了,李愔忽然觉得长安的官场氛围一变,他感觉的出来,这些大臣对他日益恭敬,不再像以前没事就喜欢找个理由和他对着干,他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些帝王面对国内势力反对的时候总会敲打一些附近的国家已增加自己在国内的威望,这次李愔亲自下达命令收服吐蕃,而且基本没有付出伤亡的战斗的确是震慑了不少了大臣,因为这次基本的长安武将都随行参观,他们回来后态度的改变也间接影响了这些文官的态度。

    时光荏苒,转眼间四年已过,四年的时间中李愔在地位在大唐帝国日渐巩固,上至百官,下到百姓,谁都明白李愔如今已是大唐实际上的皇帝,唯一的区别是还差个皇帝的头衔,这四年不长,但也同样不短,益州模式渐渐在长安推行开来,长安官员们都熟悉了新的行政方式,百姓们也体会到了益州百姓生活的丰富,这种富裕的生活让李愔在民间的威信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这一日,李愔心情忽然有些烦闷,手握重权的感觉很不错,但是繁忙的政务也让他累的够呛,早上起来他索性推掉了的政务,带着侍卫在长安城闲逛起来,在工程队介入了长安之后,长安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四年的时间各种宏伟的建筑矗立了起来,曾经的繁华似是又回到了这个古都中。

    迈步在干净地柏油路上,李愔望着时候奔驰而过的汽车,这些汽车有的是益州工厂出产的,有的是从贸易区贩卖到这里的,除了汽车,沿街的商店出售着各种在现代才能买到商品,这就是双向贸易给大唐带来的变化。

    摇头笑了笑,李愔回想着刚来长安的时候恍如隔世,那时候的自己只不过是个不讨喜的王爷,按照史书上的记载这个时候应该是已经病死在了巴蜀,只是真正的十多年过去了,他却成这个国度的手握最高权力的人,世事变迁,真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

    只是,这四年他过的并不轻松,当他真正接手整个大唐政务的时候他才感到身上的压力,政务的繁琐,明白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句话,而这四年其中最让他难受是看着那些伴随自己十几年之久的老臣在他入主长安后的变化,这他四年来他冷眼看着大臣们之间的你争我斗,如同他预测的一样,当今的朝廷真正成了以上官仪为首的益州派,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长安派你争我斗的战场,这虽然是他要的结果,但是每天面对这些大臣相互攻讦,他真是烦不胜烦。

    而这倒是其次,最让他烦闷的是他身后三个女人之间微妙地关系变化,这种变化起因是苏沫儿和柳烟雨各自李愔添了一个男孩,现在虽然三人表面上还是如同姐妹一般,但是他感觉的到她们有时候的刻意逢迎,这对于后世观看过无数宫斗的他的来说,很轻松就感觉了出来,而这时他忽然明白一件事,他掌控的了一切,却掌控不了人心。

    “殿下,我们到曲江池了。”荣达今日陪着李愔出来,见李愔的心情不好,一直不敢说话,四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荣达成为一个合格的黄门侍郎,而荣达也的确做到了。

    “哦,是吗?”李愔抬眼望了望修缮过的曲江池,作为长安一景,曲江池沿岸新建了不少景点建筑,而曲江池中游荡着的金鱼也说明这四年长安一直在向益州靠拢。

    荣达恭敬道:“殿下,这些年忙于政务鲜有机会出来游玩,这曲江池比以前有趣多了,每到晚上,这里到处都是彩灯,益州的特色小吃满大街都是,这里可是长安晚上最热闹的地方了。”

    李愔瞥了眼叫卖的商贩,又看了看湖里的踩水车,若不是他们穿着唐朝的服装,他还以为这里是现代呢?

    “是该出去走走了。”李愔念道,又对荣达道:“上官仪去了益州还没回来吗?”

    “殿下,还没回来呢?说是被什么要事缠住了。”

    李愔“哦”了一声,忽然向曲江池一个酒店走去……

    益州的魏家酒楼中,上官仪正在和管思兴等一众益州官员吃饭,益州这些年并没有因为长安等大唐新兴城市的崛起而没落,反而因为经济先驱的地位越加繁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

    “上官阁老,我敬你一杯,当年在政务大学若是没有您的提点,后来又每每在殿下面前美言,也没有我管思兴的今日。”几杯酒下肚,管思兴端着酒杯站起来对上官仪道。

    摆了摆手,上官仪让管思兴坐下道:“思兴,这都是你自己的本事,也是咱们殿下慧眼识英才,才让我们这些不得志的人能够有了今日的荣华富贵,你应该感念殿下才是。”

    管思兴道:“这是自然,殿下对我的恩情,我是没齿难忘。”

    上官仪瞥了眼一脸醉态的管思兴,忽然重重叹了一口气,“这就好。”

    “上官阁老何故突然叹气。”管思兴疑惑道。

    “哎!”上官仪又是重重叹了口气,道:“我倒是真的羡慕你,在这益州无忧无虑,哪像我在长安每日里都要提醒吊胆的过日子。”

    管思兴越加不解,“上官阁老如今位极人臣,在朝中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来此言?”

    “你只是看到我表面的风光而已,在朝中我的日子不好过啊,每日都要提醒吊胆怕被人背后参一本,尤其是那长孙无忌总是和我作对。”上官仪道。

    管思兴虽在益州,但也知道现在朝中分作两派,包括益州的账务每年长安的派的官员来审核,出了一点过错,他们就一股脑捅到李愔那里,当然北方其他的州县的账目他们益州也审核,这叫作交叉审核,去年因为此事,益州还有三个官员被降职,管思兴恼道:“长孙无忌这些原班老臣真是不识时务,也不看看现在是谁在统治天下。”

    “要我说,这些人都仗着皇上狐假虎威而已,若是殿下登基,看他们还敢如此嚣张。”跟随上官仪来益州的一个官员突然出声说道。

    其他官员闻言露出沉思的表情,谁也不敢说话,一时间包间里的气氛忽然有些凝重,现在李世民怎么说也是皇帝,这位官员的话可谓是大逆不道了。

    “哈哈哈……诸位不必紧张,王侍郎只是气愤之言,并无他意。”上官仪打破了沉寂的气氛,众人露出轻松地表情,又是推杯过盏。

    管思兴在王侍郎说过话后就一直沉思,他迟疑地对上官仪道:“不瞒上官阁老说,我和青城山的李淳风道长相熟,前几日还和他饮茶论道,你们也知道皇上除了在益州就是在青城山修炼,他那日和我说皇上有了禅位念头,一心研习道术,只是似是还是有些迟疑不定。”

    闻言,上官仪的瞳孔猛地放大,但是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他算了一下,他跟着李愔已经十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