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阀 >

第409部分

宋阀-第409部分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潜善把手一摊:“纵然如此,舍太子外,还有得选么?”

    堂中一时沉默,不错,除了太子,根本就没得选!你不可能在宗室亲王中派一个去接见金使吧?没有这规矩!

    朱胜非此时试探道:“耿相,下官倒是对官家病情不是很清楚,这接见使臣,不过就是一个形式,用不了多长时间,能否”

    耿南仲果断了地摇了摇头:“没办法。”天了现在连坐都坐不起来,你就是把他抬上殿去,他也只能躺着说话,这要是传出去,指不定是祸事还是笑话。

    “既然和议已经取得共识,非坚持这形式作甚?打发他们走算了。”许翰道。

    “唉,枢密相公,我是费尽口舌,可那韩昉和邢具瞻坚持要面君才走。而且如果拒绝他们要求,反而弄得我们遮遮掩掩,惹人怀疑。”黄潜善道。

    “韩昉是见过官家的,让其他人代替官家接见,不照样惹人怀疑么?”许翰没好气地反问道。

    “即便如此,也强似不见呐。到时就推说天子换恙,金人就不会有太多联想。”黄潜善道。

    许翰闻言不语,片刻之后,他突然道:“实在没办法,就请太上皇出面支应一番。”

    堂中顿时落针可闻!

    这倒是个办法!天子虽然无法接见,但太上皇身份尊崇,又久历朝政,由他出面必然能应付自如。只是,没这个先例啊。按规矩说,太上皇自退位时起,就不干预朝政了。当时,官家在诏书中也说得很清楚,太上皇除宗教事务外,其他不参与。现在让太上皇出来接见金使,恐怕要惹人议论。

    而且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如果记性好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当初太上皇退位之后,一路逃到江淮,当时他干了什么事?首先是截递角,不让南方的公文往东京报;其次是止勤王,把两浙的勤王兵截留下来当卫队。当时东京城里传说,上皇将于东南复辟,惹得人心惶惶。官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劝回东京,从此软禁。

    虽然太上皇这些年深居简出,不过问朝政,但往事历历在目,现在让他出面接见金使,虽然不是裁定什么军国大事,但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耿南仲是赵桓死党心腹,他绝不允许任何不利于皇帝的事情出现,因此立即反对道:“此事万万不可!哪有这种道理?太上皇岂能轻动?不行不行!万万不行!”

    他坚决反对,秦桧朱胜非等人也持保留意见,因此这个提议自然就作罢了。但,许塔里这个建议,却给一个思潮开了个头。,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489章 惊变() 
“都统,两个月了,看来机会不大。”军帐中,伤势好转的韩常说道。

    马五面色晦暗,语气中既不忿,又带着些许无奈:“嗯,估摸着,议和快谈成了。只是,没能拿下凤翔终究有些遗憾,今天不取,来日更难。”在本月初的时候,他收到了娄宿传来的消息,言宋金和谈,兀术已经同意东路军暂停军事行动,催促他尽快拿下凤翔府,造成既成事实,以争取谈判的筹码。

    但大的攻势发动了十余次,其他小动作连续不断,一直到现在,凤翔虽然是千疮百孔,但仍旧屹立不倒。每当他看到凤翔城头宋军军旗飘扬时,就恨是牙痒。徐卫和姚平仲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可这两个败军之将,硬生生在金国大军的围攻之下,将城池守了三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军明显能感觉到对方的抵抗力在持续下滑,早期的火器优势根本不复存在,后来连箭矢也省着用,可即便如此,城始终不破。

    三个月下来,金军阵亡一万多人,伤者不计其数。让上上下下对攻城有了一种恐惧心理,到了本月,马五再想发动大的攻势,可全军都怨声四起。没奈何,已经有五六天,双方相安无事了。

    “实在弄不明白,朝中为何要同意议和?就算他东路军进攻受阻,我们西路不正猛攻么?西军元气大伤,只要破了眼前的凤翔城,拿下宝鸡的大散关,沿渭水长驱直入,后头几乎是无人之境。这多好的机会”韩常忿忿不平道。

    马五也想不明白,众所周知,国相和兀术是对头,向来不和,他兀术赞同议和,国相可以反对才是,怎么也点了头?只是在部属面前,他不便抨击,遂道:“朝中想必自有考虑,现在我们要作的就是等。”

    听了这话,帐中的将领不觉有些泄气。但转念一想,此次交兵,击溃西军主力,夺得坊、耀、宁、邠、陕五州,京兆一府,定戎一军,战果可谓辉煌!甚至逼得南朝主动乞和,这不用说也知道,好处铁定是少不了!消停他几年,积蓄力量,再一举拿下陕西就是。西军已经被打残了,陕西宋金实力对比已经完全向金倾斜,夺取全陕是大势所趋的事了。

    马五步出帐去,远眺凤翔城头。三个月的猛攻,这座城池破败不堪,城上看不到一座完整的敌楼,墙上也是创痕斑斑,但宋军军旗仍在城头飘舞。不得不承认,姚平仲和徐卫两个,虽然败于我手,但他们这次坚守无疑是成功的。

    “下次再交手,你们可就没这么走运了”

    大宋隆兴六年,三月底,在盛夏来临之前,宋金成达和议。在得到两国皇帝批准之后,正式生效。根据和议的内容,大宋要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宋帝尊金帝为伯父。这本已是一件屈辱的事情,可后来发生的事情,简直象是上天在故意捉弄羞辱南朝一般。

    和议缔结以后,福州朝廷就派出了使团,携带礼物和皇帝口述,大臣执笔的信件前往金国。可走到半路上,使团就得知,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已经病逝,被尊为太宗,继承他皇位的,不是他儿子,而是他的侄孙,完颜合刺。

    完颜亶是完颜阿骨打长子的长子,按汉家风俗来说,就属于长房长孙。在完颜吴乞买登基以后,受一班功勋宗室的支持,确定为接班人。

    本来,吴乞买去世,合刺继位,这是女真人的内政,不关南朝的事。反正按和议约定,赵桓叫合刺一声伯父就是。可问题是,这完颜合刺如今才十八岁,按中原习俗,他这还不到弱冠之年,连个成年人都不算。赵桓而立之年,却要叫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作伯父!

    偏偏这事还没得商量,在宋金正式缔结和议之前,完颜吴乞买就已经去世了。批准和议的,正是这位金国新君,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想抵赖都没办法。

    正是因为吴乞买去世,金国朝政动荡,才使得上上下下都倾向于同意议和。否则,后果还真得两说。

    在尊金帝为伯父的同时,福州朝廷也向定都大名府的高世由发出了国书,承认伪韩的合法地位,并称高世由为“大韩皇帝”。

    四大条件,干了两样,剩下的就费些事了。和议既然是今年缔结,那么岁币也要从今年算起,只是当初赵桓匆忙逃亡,带得了多少东西?遂责成镇江府筹集钱财物资,按规定送到宿州去交割。

    至于割地,就难在陕西。因为直到现在,福州的皇帝百官都不知道陕西局势如何,自从皇帝逃亡之后,就与陕西失去了联系,鞭长莫及。但按和议的内容,南朝要将陕西宣抚处置使免职,还要撤销三个招讨司。有鉴于此,耿南仲派出了一位重臣,充任陕西宣谕使,前往宣布朝廷的决定。

    四月初五,凤翔。

    这一天清晨,太阳都还没有出来,城头上的守军就发现了一件事情。往日将城池四面围定的金军不见了!徐卫姚平仲闻讯之后,急忙上城查看,果见金军连夜拔营撤走!初时,守军上下都认为,金军撤走,一是因为久攻凤翔不下,二是因为盛夏即将来临,金军耐不住酷暑,只能撤退。

    可很快,他们就明白,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金军虽然撤走,但徐卫还是不敢大意,派出踏白马往东侦察,得知金军确已全部撤入京兆府,凤翔府境内未留一兵一卒。徐九遂下令开城,凤翔三月之围,宣告解除。

    城门一开,被困了三个月之久的百姓蜂拥而出。那些从耀州京兆府等地随同官军撤过来的都往西走,有亲戚在西边的自去投奔,便是没有,也想尽快离开这虎狼之地,鬼晓得哪天又打起来?

    虽然狼烟熄灭,但徐卫作为全军统帅,还得布置相当多的事情。统计损失,安置伤员,奖功罚过等等。一直忙到晚间时分,才松了一口气,匆匆往家里赶去。

    虽说一直在城里,可他已经有多日不曾见过娘子和女儿。当他来不及换下戎装,踏进门槛时,家中早已掌上了灯。

    “大帅回来了。”仆妇一声喊,顿时传遍这只有六间房的小院落。徐卫还没进堂屋,就瞧见一个人影飞出来,大声喊道“舅父!”

    定睛一看,却是他的外甥范宜。既然外甥在,那肯定是三姐过来了。

    徐卫习惯性地想去抱他,赫然发现,外甥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大小伙子了,不由得笑道:“舅父才多久没看到你,你怎么跟灌了粪的庄稼似的一个劲长?”

    范宜出生在书香门第,现在已经知道了体统斯文,给小舅行个礼,贺道:“恭喜舅父击退强敌!保满城军民平安!”

    这是小辈发自肺腑之言,可听在徐卫耳里却不是滋味。鄜州惨败,奇耻大辱,如今不过是守住了城池,哪里值得道贺?

    “九弟回来了?没吃饭吧?”徐秀萍从堂屋闪出身来。

    “三姐。”徐卫行个礼,唤了一声。“忙了一整天,午饭还没吃呢。”

    “啊?那赶紧进来呀!幸好你婆姨想得周到,估计你晚间要回来,给你留了饭菜,姐姐去给你热热。”徐秀萍大声说道。

    范宜一听母亲这话,马上道:“娘!舅母是三品诰命,娘说话怎么”

    徐卫闻言大笑,拍了拍外甥肩膀,便投里去,一边问道:“九月呢?”

    “你那宝贝女儿方才还哭闹,弟妹一直哄着,也不知道这会儿睡下没有。你先进去坐着,宜儿,陪舅父说会话。”徐秀萍说罢,风风火火地往厨房冲去了。

    这处宅子,是撤退进城时,凤翔知府衙门给安排的。算上堂屋和厨房,拢共才六间,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来说,已经是不错了。

    徐卫在堂屋上坐定,范宜陪在旁边。仗总算是告一段落,徐卫不觉地舒了口气,这三个月以来,他每天都象是八牛弩一样,紧绷着弦,如今,总算是可以歇歇了。

    刚想到这里,就听仆妇在后头喊道:“大帅,小官人来了。”

    仆妇口中的小官人,指的便是徐胜长子徐仲。徐卫听了,觉得奇怪,徐仲应该在四哥跟前听用,怎么突然到府城来了?莫不是大散关出了事?

    “让他进来。”一念至此,急忙唤道。

    多不时,一身戎装的徐仲踏进堂来,先给叔父行了礼,又跟表弟范宜打声招呼。徐九起身问道:“你爹和你五叔没事吧?”

    “九叔放心,大散关一切如常。”徐仲倒是个懂事的人,先安了叔父的心,而后续道“侄儿奉命前来凤翔,乃是传达叔祖的意思,请九叔即刻前往成州。”

    知道大散关没事,徐卫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下。但听了这命令,却皱起了眉头,什么事这么急?非得即刻启程?遂问道:“你知道什么事么?”

    “这,侄儿委实不知,但父亲和五叔已经赶去了。”徐仲回答道。

    徐卫脸上阴晴不定,猜测着可能是什么事情,但想了半天,没个头绪。回忆起方才徐仲说,是传达“叔祖”的“意思”,而非“宣抚相公”之“钧旨”,心中一动又问道:“还召了什么人?”

    “没有。”徐仲回答道。

    这就怪了,按说如果有公事,我和姚平仲同为帅守,我俩个都应该去才对。但看样子,三叔只召了徐家兄弟,这么说是私事了?当下捉摸不透,便唤徐仲坐下,饭菜上来后同食,自不用表。

    第二天,他委托姚平仲和吴玠暂时主持凤翔府军务,和徐仲一道出发,先赶往大散关,出关之后,沿嘉陵江往西南走。用了不到两天,即赶到成州。所以说大散关是入蜀的门户,只要过了此关,嘉陵江便在眼前。

    进了城,徐卫没觉得有什么异常,街市上行人往来如梭,城上士兵也是正常卫戍,正想打听宣抚处置司何在时,忽听一人道:“九官人。”

    一听这个称呼,徐卫就知道来人不同寻常,寻声望去,果然,那人四十多岁,穿身灰布直缀,收拾得整齐,正是三叔府上的仆人,叫什么不记得了。

    “你专门在这等我?”徐卫牵着马问道。

    “正是,小人等奉六官人之命,专一在此迎候,请。”那家仆躬身一侧,让开了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