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回大宋守汴梁 >

第37部分

重回大宋守汴梁-第37部分

小说: 重回大宋守汴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有看清楚是怎么回事,老人生活中的戒刀已经先到,飞快地割断喉咙,死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睁大了眼睛,好像并没有感到疼痛。

    老人鬼魅一般快捷的身法,让他们看不到刀是怎样抵达他们的咽喉,他们的眼神里还保留着最后一刹那极度恐惧的眼神。

    剩下的最后一个人,就是刚才用一种担心的眼光看着老人的那个士兵,老人走到他的跟前,和颜悦色地说道:“你心怀善念,对我有一念慈悲,我放你回去吧!”

    那个被放过的大汉,望着同伴们的尸体,有些不知所措。

    老人又说:“我留下你,就是给他们收尸的,他们客死异乡已经够可怜了,不能让他们再暴尸荒野呀!”老人说完这番话,赶着剩下的几只羊,慢慢地向村里走去。

    此时已是夕阳西下,乌鸦在几具尸体的头顶盘旋,发出嘎嘎的叫声。那个侥幸活下来的士兵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老人的背影在他的眸子里留下一幅恐惧的画面。

    汤阴城内绝粮在即,宗弼等待着士兵们给他带回抢到粮草的消息。派出去的人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大部分人空手而还,还有一门猛克,回来的人不但没有带回一粒粮,却带回来几具尸体,这一回,随军的萨满又有的忙了。

    侥幸逃回来的士兵带回了一个令人恐惧的消息,他说在城外遇到了鬼魅,一个老人还有几只羊,有说不出的邪术,为此,萨满在军营里打了好一阵的鬼。

    金军断粮在即,汴梁城里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战争,周边因为开战,田野荒芜,几乎颗粒无收。

    城中没有粮食怎么办?赵桓突然想到了楚州安抚使宋江。他命快马出城,到诛仙镇传旨,令宋江觐见。

    宋江要进汴梁城面见官家的消息在军中传开,林冲听了低头不语。扈三娘听到这个消息,急忙骑马来到禁军营中找到了林冲,她对林冲低声说道:“官人,宋江要来汴梁城,面见官家,你我该做如何打算?”

    林冲说:“他是朝廷命官,我们还能怎样?”

    扈三娘说:“一想到这个伪善之人,就难消我心头之恨。”

    林冲安慰道:“娘子万万不可造次,你我只能过一时算一时,谋情而动。”

    扈三娘一声叹息道:“我扈家庄上百余口人命,血海深仇就这么算了?”

    林冲说:“娘子,你是聪明人,我们十几年都这样捱过来了,不争这一早一晚。”

    两人正愁肠百结之际,忽然有太监传旨,要林冲进宫面圣。

    “官家这个时候找你,能有什么事?”扈三娘有些担忧地问。

    “娘子不必担忧,我去去就来。”林冲告别了三娘,跟着太监向禁宫走来。太监领着林冲穿过了假山来到睿思殿,赵桓早在这里等他了。

    林冲拜见了官家之后,赵桓对林冲说:“有一件事,此事非你莫属。”

    “不知官家有何事差遣?”林冲有些紧张,鼻子尖儿上渗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现在金军面临断粮,我命你押运十车粮草,投到宗弼帐下……”

    “什么?让我投敌?”林冲吃惊地问。

    赵桓说:“我让你投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到金营去把叶春抢回来。”

    “此事机密,为何派末将前去?”林冲一贯为人谨慎,面对官家的决定,他不能不问。

    “你与叶春都被高俅陷害,现在高球就在金营,你为了报血海深仇前去投奔金营,宗弼定会深信不疑。”

    “末将愚笨,做不到如此精密的勾当,请官家另选他人。”林冲显然不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你与叶春同命相怜,容易取信于他……”

    “官家!他已经背叛了朝廷,与金人勾结,造出战车与我们对阵,难道还要请他回来吗?”

    赵桓点头说:“不错!叶春与金人勾结,情非得已,现在是朝廷用人之际,我需要他。”

    “末将以为,奇技淫巧并非真正用兵之道……”林冲不想去金营诈降,他想出了一切能够拒绝的理由。

    赵桓严肃地说:“将他留在金营,如果造出了更新的奇技淫巧,将对我军不利,如果做不出,他定会遭金人毒手,我们将损失一名能工巧匠……”

    “这……”林冲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尽管现在汴梁城内也十分缺乏粮草,为了让你能够取信于宗弼,朕让你带十车粮草,做个投名状吧!”说起头名状,林冲心中涌起一阵悲凉,他想到了初到梁山时,受那王伦百般刁难的日子。他见官家决心已定,也不好继续推辞。

    汤阴城外突然来了一队车马,一名将军官骑在马上,对着城头的上的金军喊道:“我是林冲,前来投奔元帅!”

    小番飞快地跑到了宗弼的大帐里,结结巴巴地说:“报,报!有位将军来投降!”

    这些天,宗弼因为粮草,正愁眉紧锁,突然听说有人来投降,忙站起身来问道:“宋营里哪个将军来投降?”

    “听说,他叫林什么葱?”

    “林冲?”宗弼的声音中透出了几分惊喜。

    “对!好像就是他……”

    宗弼急忙跟随那小番来到城头上,他站在城头向下望去,见一位将军端坐在马上,手持丈八蛇矛,在他身后,排列着十余辆粮车,车上插着宋军的旗帜。

    “你是何人?为何前来投降本帅?”

    马上的将军冲宗弼拱手道:“我是林冲,受高俅老贼陷害,我的仇人就在元帅手中,我要手刃仇敌,特来投奔元帅!”

第75章 寻找仇人() 
宗弼坐在金顶大帐之中的虎皮椅上,面前摆着烤羊,下首位置上坐着一个脱去了戎装的汉人,此人是主动来降的林冲。

    宗弼摆出了待客之道,表面上是一场宴请,但却内藏杀机,宗弼内穿软甲,金刀就放在桌案的下面,大帐外埋伏了上百余名武士,如果这个前来投降的人有不轨之心,只要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外面的人都会涌进来,将他乱刀砍死。而林冲好像对周边的一切危险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在他的面前摆着一大盘烤羊腿,酒盛在一只金灿灿的大碗里。

    林冲坐在宗弼的面前,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宗弼先开口说:“将军是八十万万禁军教头,你的大名本帅早有耳闻,近来对阵我军队有折损,不知将军为何来投本帅?”

    林冲淡淡地笑着说:“两军交战互有胜负,那是国与国之间的事,而我只想找报仇血恨,我来投奔元帅不为别的,只因我的仇人在元帅手中。”

    听了林冲的话,宗弼双眉一扬,他惊讶地说:“你说的可是高太尉?”

    听到”高太尉”三个字,林冲的脸上本能地现出怒色,他说:“是!正是此贼!我恨不得吃他肉,寝他皮,为我娘子报仇!”

    宗弼仔细地察言观色,见林冲脸上的怒色不是伪装出来的,他心中的戒备也随之放下了几分。

    宗弼哈哈大笑说:“两个月前,你们那个高俅来投我,说是献图,结果给我献了一张废纸。在他走后,那个小儿皇帝已经把汴梁城的守备兵力重新调配啦!可恨那赵桓小儿,真是诡计多端!”说完,他用手重重一拍桌案,案子上切肉的刀叉都随之跳动起来。

    林冲坐在下首,脸上的神情仍然是淡淡的,没有随着宗弼情绪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他淡然说道:“想必元帅也知我的遭遇,我本是个奉公守法的教头,在军中当差,凭本事吃饭,可恨高衙内那恶贼,意图霸占我的娘子,高俅老贼纵容衙内行凶作恶,设计陷害于我,我从沧州草料场侥幸逃脱,无一日不想报仇。现在高俅和衙内俱在元帅手中,所以林冲特来投奔,如果元帅肯为在下报得此仇,我当肝脑涂地,报答元帅。”

    宗弼听了林冲的话,得意地大笑起来,他说:“想不到,大宋朝的四贼竟然如此助我!”

    林冲仍然平静地说:“如果没有四贼在朝中作乱,以大宋朝的实力,怎么会让金军如此之快地牧马江南?”

    “这么说,高俅老贼真是我的贵人呀!我怎么舍得将他交给你报仇呢?”

    听了这句话,林冲的脸色一变,他咬牙切齿地说:“我之所以来投奔元帅,是听说元帅为叶春报了仇。如果元帅不能让林某手刃仇敌,他日,我们在疆场上见!告辞!”林冲说完站起来,气呼呼地往外走,一群武士呼啦一下冲进大帐,将林冲围在当中,大帐中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宗弼从虎皮椅上走下来,来到林冲的身边,安慰地说:“不是本帅不帮你,只是因为本帅已经把高俅送给了叶春,我们女真人有一个规矩,一头羊不能卖给两个主人。”

    林冲说:“让我见见叶春,我们两人有同一个仇人,也算的上是有缘。”

    宗弼笑着摇摇头说:“我真不懂你们汉人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一个仇人,一刀砍下他的脑袋就完了,为何要争来争去?”

    林冲说:“不一样!我已经答应过我娘子,要亲手砍下高俅和高衙内的头,来祭奠她的在天之灵。”

    宗弼无奈地说:“好吧,我这就叫人把叶春找来,你们两个人商量一下,看看是谁来砍高俅的头?”

    宗弼说着举手招来一个小番,让他去把叶春叫来。

    那小番出去了一会儿,只听得大帐篷的门帘一响,一个消瘦的中年男人走进大帐,他冲宗弼行礼说:“不知元帅唤叶某来有何指教?”

    宗弼用手一指坐在下首的林冲,对叶春说道:“他也是高俅的仇家!也是来找本帅索要高俅脑袋的,你们两个人商量一下,看看是谁来动手?依本帅看,还是让他动手砍下高俅的脑袋吧!他是将军你是工匠,叶先生何苦亲手杀人!”

    叶春说:“多谢元帅!”

    宗弼又对林冲说:“你随他去,高俅就在他的帐中。”

    林冲跟随叶春出去,不到半盏茶的工夫,两个人急匆匆地回到金顶大帐之中,叶春张大嘴巴,喘着粗气说:“高俅他,他逃走了……”

    汤阴城外的灌木丛中,钻出两个人来,两个人都穿戴着青衣小帽,一副家人的打扮,那个老者正是高俅,年轻的便是高衙内。两个人从一丛很不起眼儿的灌木丛中钻出来,身上沾满了枣刺。原来,高俅听说林冲前来投奔,脊背便是一冷,他知道自己的仇家到了,而林冲又不似叶春这般优柔寡断。

    他急慌慌的叫来高衙内,趁叶春不注意,逃到汤阴县令柳如卿的家中,柳如卿也怕高俅什么时候重掌兵权,所以不敢得罪,高俅从柳如卿家花园的暗道中逃了出来。

    汴梁城中,林冲前脚押着粮草刚刚离开,宋江后脚就到了。

    他请太监通报,来到睿思殿觐见皇上。赵桓见到宋江,态度比上一次相见时大有好转,赵桓对宋江说:“现在汴梁城中粮草告急,望安抚使速回楚州,调集一些粮草来解汴梁之急。”

    宋江跪在御阶下,向上磕头说:“臣遵旨!臣这一去,不知从楚州带来的勤王兵马作何处置?”

    赵桓不假思索地说:“你的三千兵马,留下两千编入汴梁的禁军,其他一千人,随你回楚州安置。”

    听了官家的话,宋江的心中涌起一阵寒意,本来希望通过此次勤王,做大自己的影响力。他甚至想过,在这乱世中,自己有可能成为皇上的依靠,可以左右官家。窃珠者盗,窃国者侯,他当了半辈子强盗,这个道理他早就想明白了,所以才不远千里来勤王。

    没想到,这个官家竟是个狠角色,自己的三千兵马被扣下了两千,这不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又是什么?想到这里,宋江试探地问:“那润州都统治李逵,官家做何安置?”

    赵桓说:“看在李逵近来立下两次战功的份上,朕不追究他擅离职守的罪过,让他速回润州,你私下调兵之罪朕给你记着,等你调来粮草之日,再将功折罪吧!”

第76章 惺惺相惜() 
高俅逃走这件事给叶春的打击很大,他后悔自己不该有妇人之仁,当时宗弼为了拉拢自己,把仇人高俅交给他处置。那个时候他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杀了高俅,只有杀了这个老贼,才对得起自己在大理寺受过的那些酷刑的折磨。

    那些日子,现在想起来,全身仍然会发抖,一想到“大理寺”三个字,心里就会冷成一坨冰。这些天,为了拿高俅出气,他让高俅做自己的仆人,可现在想起来,实在是亏大了,高俅最多也就给自己端过几次洗脚水,他怎么就这么轻易地放过了他?

    其实,宗弼将高俅交给自己的时候,暗示自己可以杀了他出气,可自己是一个工匠啊!杀人见血的事情实在是做不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