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之霸王门徒 >

第140部分

三国之霸王门徒-第140部分

小说: 三国之霸王门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册封给他管辖。这样一来,自然就使各个胡人部族之间相互嫉妒、相互攻伐,从而也削弱了胡人部族的总体实力,使各个胡人部族的完全在仰汉庭的鼻息而存,最大限度的限制住了胡人的总体发展。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东路军议 (三更)

    渤海郡的治所所在南皮距章武不足三百里。当徐晃、太史慈、吕蒙等统率着分别由徐州的下邳、琅琊启程的近十万大军赶到南皮同张辽所部汇合后,不久也就接到了我派快马传来的向幽州进军的军令。作为东路大军主帅的张辽马上传令由管亥出任大军前锋、率领着一万步卒首先开拔向幽州进军,自同徐晃、太史慈统率大军主力随后跟进。鉴于吕蒙做事一贯的沉稳、细致,张辽委任吕蒙统率后军,这其中包括吕蒙原属的车营(投石车、弩车)、徐州军中唯一的一支五千兵卒的横刀军、以及粮秣、辎重军;吕蒙也名副其实的成为了一支‘杂牌军’的主将。南皮城由吕威璜等留守、并协调下一步的粮秣、辎重供给。

    张辽进军的途中,就接到了我由于西路军进军受阻而转令其全力进攻、由策应变成主攻的军令。因而,张辽也催动大军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向章武城开进。

    此时的章武城内,由纪灵、赵睿、沮鹄所率领的五万援军已经赶到多日了。为了防守即将临近的徐州军的进攻,以纪灵为主将的援军到达章武后就加紧了对城池的修缮、布防,紧锣密鼓的作着战前准备。说起来增援章武的幽州军的一正二副三位主将,完全可以用老中青三代来形容:已经年近五旬的主将纪灵,乃是当年黄巾乱起就跟随在当年的第一诸侯袁术身边的重臣;为袁术成为当年的第一诸侯立下了汗马功劳,亦多次的在危难之时救下了袁术的性命,是‘袁氏’嫡子袁术不折不扣的第一嫡系将领。而赵睿则是在一年前冀州之战后,仅余的未曾战死、或投降的几名袁绍麾下大将之一。至于目前年纪才仅十八岁的沮鹄,乃是袁绍麾下的第一智者(不是第一亲信,原来的第一亲信应该是现在已经身在成都的审配。)沮授的长子;颇有乃父之风的沮鹄在幽州颇受重用、年纪轻轻就出任了大军的副将。

    算一下现在幽州方面出战的将领实力也算不弱。不仅有老一代的纪灵、中生代的赵睿,尚有新生代的牵昭、田豫、沮鹄。另外,留守蓟城的将领尚有河北四柱之一的文丑、以及能力不俗的吕旷、吕翔这对孪生兄弟。如果不从多方面加以谋划,让幽州的‘袁氏’完全的龟缩起来固守,北征幽州还将是一场缠人的持久战也说不定呢?

    一个将军一个令,一个和尚一本经;这句话恰是幽州军东、西两路将领表现的真实写照。与西路幽州将领首先求战的表现相反,东路以纪灵、赵睿、沮鹄为主将的五万幽州军却完全龟缩在章武城中,对已经首先逼近章武城的徐州军前军管亥所部根本不加光顾,只是四门紧闭、刁斗森严的一心一意的想严防死守。

    随后赶到的大军主力落寨扎营后,众将聚集在中军大帐中商议起了当前的军情。秉性刚烈的太史慈抚着颌下蓬髯首先说道:“主公的西路大军攻击受阻,我等已经接到由策应变为主攻的军令。可是,自我军兵临章武以来,城内的幽州军既然没有利用前军管亥长途行军军心疲惫、且兵力稍弱的机会抢先讨战,以收挫敌锐气的效果;那么尔等很可能就要抱着龟缩不出的态度固守章武了?如果这样,我军还真是难以速战速决。彰武城内毕竟驻有五万多的守军,我军想攻下彰武城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多年的统军在外已经成熟、老练许多的坐主帅位置上的张辽点着头说:“子翼将军所言不错!如此一来我军的攻击速度同样也要受到迟滞。明日我军先进抵城下叫战,观察一下城内的动静。如果真像我等估计的那样尔等不会出战,那么我等还真要商议出一个实用的攻城办法;否则就会如子翼将军所言的一样,我东路大军亦会被阻挡住而难以进取。”

    已经早就融入了徐州集团的原黄巾第一悍将管亥插言道:“后军不是还有子明(吕蒙)将军所统领的车营吗?我等何不等子明将军赶到后,效仿当年大都督(青、冀大都督贾诩)攻取渤海时的办法?以投石车和弩车相配合步卒攻城。”

    张辽摇了摇头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的渤海城已经处于了军心离散的状态,故而大都督可一战轻取渤海。然此战却有些碍难。其一是城内屯有五万之众的兵卒,实力非同一般;此时已经到了‘袁氏’生死存亡的关头,尔等必然会竭尽全力的死战。其二乃是彰武城地势颇高,我军处于仰攻状态;今日临城观敌时某曾估测了一下,由于是佯攻,投石车和弩车的攻击距离如果想够到城墙,很可能就得要进入到城内弓箭的覆盖范围之内。这样一来,由于操控投石车和弩车的兵卒要受到城内弓矢的打击,其攻击效果同样会大大的受阻,难以发挥到预想的作用。”

    性情稍有些急躁的太史慈皱着眉头说道:“既然文远将军已经有所估测,想来必不会错。这还真令人烦心了!城内的主将纪灵虽然能力一般,但毕竟是要早于我等多年出道的沙场老将。其如果下决心的固守不出,我军不拼着损失些兵卒还真难轻易地攻下章武城;即使是拼着损失亦无完全的把握。这可如何是好啊?”

    坐在那里一直没有说话的徐晃这时缓缓地说道:“所谓有一利就有一弊。彰武城地势颇高其水层比深,我等不妨试着用土工掘进的方式攻击……。”这时太史慈已经抢先打断了徐晃的话头:“公明(徐晃)将军之言某不敢苟同。适才某已经说了,纪灵此人的沙场经验要高过我等许多。其对彰武城的地理、地貌必已经勘查清楚,亦会防备我等采用此法攻城。”

    “呵、呵!子翼将军莫急!听徐晃把话说完。”秉性沉稳的徐晃笑着说道:“吕子明从军以后就一直归属于徐晃麾下下,某知道其藏有一种主公研制的威力极大的利器。我等只需从城外掘进到城墙根儿即可,无论城内的军兵发现与否均无大碍。以徐晃估计,把此种物事埋于城墙根部引爆,必会炸毁一段城墙。那么,我军不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攻下彰武城了?”

    “对呀!主公在一年前还在邯郸试验过,把一座烽火台给炸上天了!哈、哈!这回也让纪灵老家伙尝尝上天的滋味儿!”太史慈有些兴奋地一拍大巴掌嚷道。

    现在的徐州众将还只知道纪灵这位早已经名扬天下的悍将,还不知道彰武城中有位颇为不俗的少年将军沮鹄。众将虽然知道幽州军有这么一位副将,但谁也没把他放在眼里。因年轻、无名而被轻视,这可能这也就是才略不凡的新人往往能够一战成名的原因。

第二百二十章 上叫下掘

    隔日,张辽就派太史慈、管亥率军进抵章武城叫战。城内幽州军的表现果然像军议时估计的那样,免战牌高挂就是来个不理不睬的任凭叫骂而龟缩不战。叫骂了半日后见城内的幽州军根本没有任何反应,太史慈和管亥也只好悻悻的率军收兵回营。

    初步测试的结果既然已经有了,由于奉有我的‘要快速进军’的军令,张辽也没有等待后军的吕蒙到来,就马上安排开始于较隐秘*处向彰武城方向开挖地道。张辽是准备在吕蒙率军到来前就基本完成通往章武城下的地道,待吕蒙率后军到来后就可实施下一步的步骤了。不过,为了尽量的保证土工作业的隐蔽性,张辽反其道而行之的令兵卒于白天作业,以免夜晚寂静作业的声音被城内的幽州军所侦知,给计划增添麻烦;并令众将轮番的率军临城叫战,借以吸引城内的注意力,尽量的保证计划的隐秘性。

    张辽这样做是极其合理的!要知道,彰武城虽然仿佛是像建在山丘上似的地势颇高、水层极深,但同样也有围绕城池一圈的护城壕;当然,护城壕里基本上是没有水的干沟。但有一点是必须要注意的,那就是对付土工掘进攻击的最佳办法就是掘出环形的深沟;而护城壕紧临城下,如果不小心些,幽州军居高临下的必然会很轻松的发现徐州军在进行土工作业。那么,幽州军居高临下的箭矢、滚木、雷石的袭击,就会给作业造成很大的麻烦。而越是接近城下,就也越不应该在夜间施工,寂静的夜晚沉闷的掘进声会传出很远。因而,现在张辽也仅能是先掘进到护城壕的外沿,而不能进入护城壕。只有等到准备炸城的当日,才可趁夜色隐秘的通过护城壕、并在当日就马上实行炸毁一段城墙的行动。

    徐州军目前实施的仅是要使兵卒能顺利的贴近城墙,而不是真正的地道战。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对付准备从城外掘进到城内的地道战的最佳办法是环形掘沟。不难想象,地道的掘进要保证一定的深度,否则必然会塌陷。这样一来,当掘进的地道临近环形的深沟时,地道口自然也就无法隐藏的完全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而对方无论是实施灌水、火烧、或是居高临下的远程打击都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参与掘进的兵卒恍如自掘坟墓似的的厄运也就到来了!所掘出的地道也就彻底的不得不被废弃。

    接下来等待吕蒙的后军到来的时日,徐州军由将领们分别率领着日日临城讨战;而开掘地道的兵卒们也在加紧赶工开挖地道。一时之间,彰武城外整天的喊叫、怒骂声震天的响!而地下则宛若地鼠掘洞一样的地道也在逐步的向彰武城下推进、延伸。这段时间里,彰武城内的幽州军表现出了超常的忍耐力,任凭你城外的徐州军喊破了嗓子,我就是宁可当‘缩头乌龟’的来个一动不动!

    其实这种表现也不出乎意料之外。首先是幽州军早就已经被徐州军以往的赫赫战绩吓破了胆,何况在冀州一战时还让我给弄了一场亘古难以见到的‘营啸’?兵卒们能不战战兢兢的祈祷上天保佑统军将领可别不知死活的出城迎战呀?同样,作为主将的纪灵也早已让这些年每战必败给磨平了棱角,甚至连逃跑的经验也练得异常的娴熟!再加上本应年少气盛的沮鹄本就是原历史把曹孟德整合河北的时间给延长了数年的新一代‘防守大师’。在目前的局势下,沮鹄不仅没有吵吵嚷嚷着的请战,反而少年老成的一再阻止有些情绪暴躁的将领的骚动。一正二副三位主将中有两位一心一意的坚持固守,幽州军据城不战也就顺理成章了。

    提起彰武城内的大将纪灵,可以说是当世尚存的武将中成名最早的一个。在黄巾乱起后,当时身为‘西园八校尉’之长水校尉的年少袁术自请去职讨贼、并被当时的汉灵帝御封为南阳太守出征后,纪灵就一直忠心耿耿的跟随在袁术的身边;并为坐拥强军二十万、占据南阳、豫州大部之地、俨然当时第一诸侯的袁术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袁术的第一心腹和嫡系。

    但自十年前我的陡然崛起于徐州之后,纪灵这位早已经名扬天下的悍将就彻底开始走起了背运!首先是因寿春城被我所围,为保住袁术的性命纪灵趁夜色率几千铁骑冲出重围,丢盔卸甲、狼狈不堪亡往了河北。接着,逃到河北的袁术又不甘寂寞的向袁绍借兵想谋取青州;进兵到冀州甘陵国后却被张辽一场偷袭给打得连夜逃出了甘陵国。张辽撤出甘陵国袁术和纪灵重新入据后不久,河北大战就开始了;屯军于甘陵国的袁术和纪灵又首当其冲的遭到了兵出青州的徐州重臣贾诩统军的痛击,纪灵再一次的趁夜色保护着袁术逃往邺城,路上还遭到了经略冀州各郡的张绣一场截击,纪灵拼尽了死力才率领为数不多的残兵保护着袁术突出了重围。而逃到邺城后屁股还没等坐热,纪灵则又跟随着袁氏兄弟开始向幽州败逃,被徐州军军衔尾追杀得亡命而逃的同时,途中还被预先埋伏的魏延一顿的截杀才算逃到了幽州。

    不过,六、七年的时间里,逢仗必败、逢败必逃、逢逃必趁夜的纪灵也确实积累了丰富的夜半败逃经验!统计起来几乎达到七、八次的趁夜色保护着袁术外逃,纪灵除了些皮肉之伤外并没受到过太大的伤害。其实,不一定败将就能力欠缺,只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所跟随的主子无能而已。经过几乎数过来次数的败逃,不仅保住了袁术的性命、还令自身未收受到大的伤损,这也充分说明了纪灵的战场经验丰富和武技的不凡。

    当吕蒙风尘仆仆的率领着后军赶到时,彰武城外地表上拼命地喊叫着的声势巨大的讨战、地表下面汗流浃背的掘进也已经快接近尾声了。现在地道已经掘进到接近护城壕的边缘,估测在向前再掘进丈余也就可以进入护城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