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山河剑影 >

第101部分

山河剑影-第101部分

小说: 山河剑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儿遵命,请皇祖命题!”朱允文上前跪答。

    “就以月为题――”太祖笑指南天明月说道,“你对天咏月,口占一律吧!”

    “孙儿遵命!”皇太孙谢过太祖,转身面向苍穹。太孙略微沉思后又面朝太祖,并欣然走到案边提笔一挥而就,回过身来,躬身将诗笺献给太祖,“小孙不才,劳皇祖训示!”

    “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太祖接过诗笺,看了片刻,忽又愁眉不悦,摇了一下头,口中喃喃道,“这末位二句――,唉!”

    太孙立在一旁,诚惶诚恐。

    众人默然无语。

    接着太祖沉默了一会后,又走到太孙面前,俯瞰城下,见山林水泊,波光明灭,即手指城下问太孙道:“你再对上一联如何?”

    “乞皇祖出上联?”太孙道。

    “风吹马尾千条线;”太祖出上联。

    “雨打羊毛一片膻。”太孙立刻对道。

    众人一阵哗然,未敢评述,都目望着太祖。

    “唉,”太祖嘘了一声,停了一会更为不悦地走向城楼女墙,叹息道,“太软柔了!”

    “日照龙鳞万点金――”燕王朱棣见状,突然从太祖身后跃出,大声对道。

    “好气魄――”太祖一听,忽然拍手叫道,“棣儿口气不小――”

    众人齐声喝采。太孙走向燕王,笑容可掬。燕王趾高气扬,迎上来伸手笑着摸了一下太孙的头。太祖又面浮愁云。

    皇城后宫内,红烛摇晃,四周书案剑架。太孙妃马氏正在挑灯夜读。

    太孙妃低声吟道: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此时,突然太监小林子打着灯笼引太孙走了进来。

    “妾迎候殿下――”太孙马妃一见,立刻放下手中的书,躬身出来,向太孙道。

    “爱妃请起――”太孙说着,用手扶起马妃,并问,“方才爱妃吟咏的是晏殊的蝶恋花?”

    “是的!”太孙妃笑容可掬地答道。

    “晏氏心境可嘉!一样的景象,杜安世的端正好却唱出了无限伤感――”太孙叹息道。

    “殿下如何竟然想到了杜词?”太孙妃惊问,并接着说,“杜安世的端正好却过于感伤了!”

    “晏殊的‘槛菊愁烟兰泣露’与杜安世的‘槛菊愁烟占秋露’仅一字之差却意境远离。”太孙道。

    “是的!然而晏殊的‘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与杜安世的‘天微冷,双燕辞去’相差就更大了!盖因词人心境所致呵!”马妃赞同道,“又若,晏句的‘昨夜西风凋碧树’与杜句的‘夜来西风凋寒树’也是一字之差,两重境界。还有,晏句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杜安世的‘凭栏望,迢迢长路’也是风景迥异呀――,只是‘言为心志’,殿下今日谈到此诗,似有不悦之情?”

第一百三十八章天下大乱损太平【18】() 
“无非还是朝中之事呵!我虽贵为太孙,奈何诸位叔王仍是目中无人哪!”太孙略带不悦地道,“尤其是燕王大有不臣的神态――”

    “哦――”太孙妃轻声说道,“此乃非常大事,我劝殿下务必早作决断。方孝儒老先生胸有成竹,乃国中之大儒,且对殿下忠心耿耿。可否肯请皇祖速将方孝儒老先生从蜀地调来京师?有了孝儒老先生在侧,殿下早晚也好求教。别看孝儒乃一介书生,然而‘秀才胸中当有百万雄兵’哪!”

    “爱妃说得极是――”太孙连连点头。

    “兵部侍郎齐泰大人和侍读黄子澄大人求见――”此时,太监小林子又急忙进来禀报。

    “呵,有请二位大人!”太孙连忙迎出。

    不一会,兵部侍郎齐泰和侍读黄子澄进来,宾主分别坐定。

    “我等也已知城楼赏月吟诗之事。燕王此举似有僭越之嫌。殿下不可不防!”兵部侍郎齐泰道。

    “燕王此举确有喧宾夺主之意!万岁今日本是要展示殿下之才,燕王却目中无人,抢先争宠,趾高气扬。这不臣之态,成何体统!”侍读黄子澄也激动地说,“难怪万岁在册立储君时已显迟疑。”

    “万岁在日时燕王尚且能目空一切,俟万岁百年之后,燕王当会变本加厉!”齐泰接着说道,“为今之计,首先,我等当加紧对燕京的防务和细察燕王的动向;其次,还要乞请万岁召回方孝儒先生。殿下,有方大儒辅佐,如虎添翼呀!”

    “殿下今日又去三山门外书楼陈老先生处了?听说陈先生与蜀中方先生来往较多。”太孙妃欠身向太孙道,“殿下明天就应向皇祖禀明!”

    “然!召回方孝儒先生之事,俟我明日奏请皇祖后再作决断。”太孙赞同道,接着问齐、黄二人道,“爱卿乃国之栋梁,一切还望尔辈昼夜防查。”

    “为国为家,我辈也当竭尽全力――”二人说罢相继而去。

    八月中秋佳节,京城内外一片节日繁荣景象。在皇宫太孙朱允文寝宫里,侍从穿梭不绝,喜气扬扬,张灯结彩。

    “太孙妃马娘娘到――”太孙允文在宫中正憔燥不安,忽听太监小林子跑进来禀报。说话时,马妃与一群侍女已走了进来。

    “爱妃如何来了?”太孙闻报,遂即起身迎上马妃说道。

    “妾知太孙连日为国事忧虑,特来叙谈,以解君忧!”马妃笑道,并回头命侍女道,“今日中秋佳节,举国合家团圆,尔等且在御花园石舫亭上摆好茶点,我将与太孙前往赏月!”

    众侍女得令去了。马妃见太孙愁眉不展,忙上来拉着他就向后苑走去。

    到了御花园,太孙和太孙妃在侍从簇拥下,双双在石鼓上坐下。几个乐坊名伶开始操琴歌舞。此时,圆月已冉冉升起。

    “算了,下台歇息去吧。”皇太孙和太孙妃吃了一会月饼,遂向歌舞者们摆了摆手,说道。

    乐坊名伶们下去了,此处一阵沉寂。马妃蹙了一下眉头,看了太监小林子一眼。

    “教坊新来了一名歌妓,才色超群,殿下要宣她进来?”太监小林子一见此情,忙走上前来向太孙说。

    “宣――”未等太孙发话,马妃赶忙对小林子说。

    小林子出去了一会,引来一位妙龄少妓。太孙仍在低头沉思。

    “向殿下、娘娘请安!”歌妓一见太孙慌忙行礼道。

    马妃立即笑逐颜开,向歌妓还礼道:“何方神仙下凡?好个绝色佳人也――”

    太孙闻声也立刻举目相看,只见那女孩不过二八年纪,生得楚楚动人、娇柔灵巧,顿时产生了爱慕之情。

    “殿下,点上一曲?此女歌喉,妾曾有所耳闻!”马妃笑问太孙,接着回头问歌女道,“小姐芳名?家住何处?”

    “小女子贱名翠红,临淮人士!”那歌女答道。

    “哦,乃是圣地仙乡的仙女呀!”马妃大笑道。

    “好吧!”太孙说,遂仰头问,“翠红能唱何曲?”

    “禀告殿下,一般小调翠红都能知一二,只是不知是否会有辱圣听!”翠红轻声地说。

    “今日是中秋佳节,此处虽不是临淮,然而,也可作尔辈家乡。近年元曲经久未衰,今夜明月皎皎,你且弹唱一首元曲马致远‘落梅风’如何?”太孙兴味盎然地说。

    “小女子遵命――”翠红听说,十分高兴地回答。

    随即,翠红向太孙和太孙妃躬身行礼后,轻弹瑟琶,张口唱起:

    “人初静,月正明。

    纱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好呵!”翠红琴声如诉,歌声如莺,赢得一片喝采。接着,翠红操琴唱道:

    “蔷薇露,荷叶雨。

    菊花霜冷香庭户。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几曲之后,太孙令唱王实甫的西厢记后折。于是,翠红应声接唱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唱了好一阵之后,众人皆已陶然。

    马妃见太孙面上怒出从未有过的笑容,已知太孙心意,遂起身走到太孙身边。

    “此女花容月貌,更兼才智过人。殿下若有意纳之为嫔,妾当为殿下操办!”马妃轻声笑问太孙。

    “封为翠嫔!”太孙随后说道。

    翠红起身抱琴答谢。

    “好吧,侍女容儿,且将翠红小姐引到后宫。”马妃说道。众人渐渐去了。

    “殿下容禀,学正方孝儒大人已经到京!现在东角门殿门外求见――”正在这时,太监小林子走来禀报。

    “啊!方先生到了。快速有请!”太孙一听,赶紧跑到东角门殿迎接孝儒。

    方孝儒风尘仆仆,刚进宫门就一面笑着走到太孙面前跪揖,一面大声向太孙说道:“在蜀的每日,孝儒无时不挂记殿下。正如范中淹所谓‘去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

    “先生请起,学生这里有礼了――”太孙说着也躬向孝儒施礼。

    “啊呀,殿下不能呀,折杀微臣了!”孝儒见状,急忙俯伏在地说道,“今非昔比,殿下已是储君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在朝堂之外都要以师生大礼待先生。”太孙兴味盎然地说道,“学生数月翘首以盼,望穿双眼,祁盼先生。”

    “微臣虽舍身,也难报万岁和殿下知遇之恩以万一!”孝儒感激涕淋道,“况且,殿下本大明嫡脉,微臣为殿下肝脑涂地、赴汤蹈火也是本份。”

    “皇祖已颁旨晋升先生为侍讲。学生有幸,时听先生之教诲。三生有幸!”太孙道。

    说罢,孝儒起身再揖。当夜师生抵足而眠,彻夜交谈。

    洪武三十年正月,南京城一片繁华节日景象。

    朝阳门内东大街一户沈姓人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因为今日是沈老员外的六十大寿的庆典日。

    沈老员外家本与有名的京城首富沈万三家沾亲带故,只是到了沈老员外这一代已经家境中落。沈老员外有一位女儿,虽然乖巧聪明,也有三分姿色,但因沈老员外对她百倍溺爱,常是百依百顺,所以给她造就了一副骄横和暴燥的性格。

    这天,沈小姐正在临街的绣楼上与众使女们闲情聊天。

    “小姐知道?外面正传说王府要选美了呢!”一侍女道。

    沈小姐对她不肖一顾,未理睬她。

    “我们小姐是金枝玉叶,要嫁就嫁给皇上!岂能给王爷做小?”另一侍女道。

    “我要嫁皇上,做皇后――”沈小姐对她们笑逐颜开地说。

    “请看,皇宫里真的来人了!”一女指着街头,赶紧叫道。

    人们低头看去,只见一群骑马官员正向这边走来。

    “那是宫内大太监魏宁!”一女说。

    “魏宁,十分了得,听说他能管半个后宫呢!”另一个侍女说。

    “你们叫他来!”沈小姐对她们说。

    “这――太难了!”一女说。

    眼见那群人已到窗户下面。沈小姐眼疾手快,立即将一条绣巾扔下,不偏不斜,竟正落在魏宁头上。魏宁骑在马上,正兴味盎然地同随从们说着话,突然被绣巾打了一下,恼怒地将头向楼上一仰,愤怒地正要发作,却见一位美女向他讪笑,于是,他气恼立刻烟消云散,因为他近日正要为北平燕王府选美呢。

    “此非现成的美人?”魏宁一面想,一面欣然转身进沈家来了。

    “大人临门,小民未能远迎――”沈老员外赶紧迎上行礼。

    魏宁并不答理却径直上楼而来。楼上一阵谈论之后,沈老员外只见女儿笑逐颜开地把魏宁送出。

    “我儿向官家说了什么?”沈老员外问。

    “我已将自己嫁给燕王府了!”沈小姐得意地说。

    “竟如此草率?”沈老员外大吃一惊地问道。

    “女子自可作主,休要你老操心!”沈小姐说了一句就径直上楼去了。

    沈老员外及楼下各位亲朋们都目瞪口呆。

    次日清晨,沈老员外家得到了内宫官家送来的书贴,只好吹吹打打,以隆重的礼节,将沈小姐送往宫中去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天下大乱损太平【19】() 
沈小姐原是个不守本份的女子,入宫后见到金碧辉煌的宫殿,她的心意更高了。忙把侍女叫来,令道:“你速将魏宁大人叫来,我有话说。”

    不一会,恰巧魏宁带着两个小太监经过此廊,沈小姐忙上前拉着他说:“公公是我的恩人!”

    “为皇家出力是咱家本份,王妃不必感恩!”魏宁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