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山河剑影 >

第29部分

山河剑影-第29部分

小说: 山河剑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蒋献此刻之言,也是给在坐各位放了一条生路,为此,那丁鸿无不担忧地与蒋献说道:“大人,我等此次出来半余年,虽替圣上完成了不少任务,立下无数功劳,但这次伏击峨嵋派,捉住沐寒烟进而破坏武林大会之任务,却被明教搅坏,属下担心你回到圣上面前难以交差啊”。

    说到此处,其他锦衣卫也道:“如果圣上因此怪罪下来,别说你我难逃干系,家中老小,怕也是会受尽牵连,是以此次明教一着,还望大人三思而后行。”

    蒋献道:“一入江湖,身不由己,诸位兄弟之担忧,本官并非未有念及,只是这明教手断实非你我所能抗衡,是也为今之际,我等只能先行回京,从长计议。”

    听到他这般说,众卫细想之下,也并无异议,是日,纷纷收拾行装,启程归京,话说那京城虽远在千里之外的应天,但众卫因思乡心切,意图赶在端午节前回到应天,故一路之上起早贪黑快马加鞭,这一行半月过去,直到四月未众卫才回到应天报道。

    虽然蒋献一众心急火燎的赶回应天,但是他们却没能见到他们的圣上,因为他们的圣上洪武大帝朱元璋,病倒了!

    朱元璋的晚年生活颇不寂寞,朝廷之事,只要不是太重要的,他都放手让孙子朱允扇ゴ理,而自己则待在后宫想享一下晚年的清福。

    年近七十的朱元璋依旧多情,宠幸上了一个宫女小张氏,居然又有了一个女儿,这就是朱元璋众多子女中最小的一个――宝庆公主。

    朱元璋老来得子,爱之甚切,将她奉若明珠,百般呵护。

    朱元璋是在洪武三十年的秋天病倒的。

    一开始,他病得并不严重,虽躺在床上,却也经常下地活动。

    朱允傻热死纯此的时候,他有说有笑,看不出一点儿有病的样子,而且他还曾单独向朱允纱授了自己的治国策略。

    这年冬天,从西安传来消息,朱元璋的二儿子秦王朱静馈

    次年二月初,又从太原传来消息,朱元璋的三儿子晋王朱病死。

    虽说朱元璋早就知道他们两个身体一直不好,而且对他们两人生前的所作所为也很是不满意,但是,毕竟他们是他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朱元璋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自此病情开始加重。

第四十章花落神州泪飘零【20】() 
五年前,长子也即太子朱标病逝,五年后,二子、三子又相继病死。

    现在,还剩下的四子燕王朱棣实际上就相当于朱元璋的大儿子了。

    而朱棣也是朱元璋所有儿子中最有才智的一个,这不能不让朱元璋为自己性格柔弱的孙子朱允傻p摹

    为此,他专门给燕王下了一道手谕:

    “朕观成周之时,天下治矣。周公告成王曰:诰尔戎兵,安不忘危之道也。朕之诸子,汝独才智,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尔其总率诸王,相机度势,用防边患,奠安黎庶,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其敬慎之,毋怠!”

    让燕王学周公,而且特别表明他的任务就是防守边疆、安抚百姓,朱元璋可谓用心良苦。

    他又擢兵部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并谕令齐泰和黄子澄辅佐朱允纱理朝廷一切事务。

    而且,他还提前颁下了遗诏:“待驾崩之后,太孙允伤梦唬诸王各自镇守属地,一律不准回京。”

    朱元璋还想为朱允啥嘧龅闶虑椋可是不行了。

    自四月中旬起,他常常处于昏迷之中,即使偶尔醒来,他的神志也很不清楚。

    这一年五月初九傍晚,一直昏睡不醒的朱元璋忽然睁开了眼睛,他把朱允山械搅松肀撸再次告诉了他一些治国之道。

    朱允商完后,张嘴想问点什么,但最终没有问出来。

    他看着满头白发、形容枯槁的爷爷,实在不忍心让他再多说了。

    这时,朱元璋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直咳得整个腰身都成了一个弧形,朱允筛辖艄去为朱元璋抚背,许久,朱元璋的喘息才略略平止。

    这时,小张氏抱着宝庆公主走进了朱元璋的寝殿。

    看到女儿,朱元璋眼睛一亮,他伸出两条瘦骨嶙峋的胳膊,想最后再抱一抱她,但未能如愿,他的胳膊已经没有一丝力气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崩殂,终年七十一岁,自那天开始,大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朱允玟,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

    中国古代帝王墓葬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

    秦汉时期,殉葬制度还比较盛行,但到汉朝以后,统治者发觉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渐将其废止了。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

    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么死的呢?

    明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王朝,它最大的特殊之处,便在于恢复了已经被废止上千年的殉人制度。

    早在朱元璋在位之时,这种殉人制度便已在朝廷中流传开来。

    公元1395年,朱元璋的次子朱爽死后,朱元璋便命秦王的两名王妃陪葬,以使自己的儿子行走于黄泉之路上也有人陪伴。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他的孙子朱允杉坛谢饰唬根据朱元璋生前的遗嘱,朱允擅后宫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一起陪葬。

    命令刚下达便在朝廷引起了混乱,哭天喊地的声音不绝于耳。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论。

    有的史学家认为,这些嫔妃应当是上吊自杀身亡的。

    这种观点听起来有点荒谬,如此多的嫔妃怎么可能全部自杀呢?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这样解释的:朱允上麓镅吃岬拿令之后,便派人将后宫所有符合条件的嫔妃一一列出了名单,殉葬那天,这些被列入殉葬名单的宫女和妃嫔都被集中在一个房间。

    太监们事先在房间中安放了与殉葬人数同等数量的太师椅,每个太师椅的上方都悬挂着七尺白绫。

    胆大一点的宫女一咬牙便将头伸向了白绫结成的套扣内,然后用脚推开了太师椅,过几分钟便没了声息。

    胆小一点的宫女,早已吓得魂飞魄散,颤抖地坐在了地上,但是旁边的太监并没有放过这些毫无抵抗之力的宫女,他们几人抬着一个宫女,强行将这些吓得半死的宫女扶上太师椅,随后将头上方那个用白绫结成的套扣套在这些宫女的头上,然后将太师椅搬走,这些宫女本来已经被吓得半死,再经过如此折腾,很快便一命呜呼。

    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嫔妃是通过体内注入水银的方式来陪葬的。为了保持陪葬嫔妃像朱元璋的遗体一样不腐烂,一些侍臣和太监便采纳了在嫔妃的体内注入水银的提议。

    在朱允擅人将殉葬嫔妃的名单一一登记造册之后,到了殉葬的那天,所有名单上的嫔妃便被集中在一起,然后给她们每人喝了一杯放有安眠药的茶水,待这些嫔妃们睡着之后,旁边的太监们便将她们的头部切开一块,执行人手持铜勺,往切开的部位里面倒水银,待倒入一定量的水银之后,再用针线将头部缝好,待一切做好后,这些陪葬的嫔妃再也没有存活者。

    无论使用了何等手段,朱元璋的死,也确实带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那个热火朝天的仲夏季节里,大明的帝都应天,却然陷入了一场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之中,被屠杀的对象乃是那一个个“一入宫门深似海”的人间佳丽,而这个刽子手,却是被历史传颂为大明仁君的建文皇帝――朱允玟。

    年轻的建文帝即位后,一口气削夺了五个藩王。

    虽然燕王尚未被削,但是他的周围已经布满了新皇帝的诸多眼线,北平也被重兵包围,形势岌岌可危。

    朱棣没有坐以待毙,私下里培养了一批死士,还在燕王府里打造兵器,但这些进行得十分隐秘。

    他在王宫后苑修建了很大的地下室,圈以高大的围墙,围墙下埋着缸瓮,以防止声音传到外面。

    同时养了许多鸭鹅,用鸭鹅的叫声掩饰打造兵器和操练的声音。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建文帝听到一些燕王的行迹,愈发猜忌朱棣。

    由于还没有准备充分,朱棣决定亲自去南京,借以缓和气氛,争取时间。

    他当然知道此行的风险,说不定会有去无回,但是他相信自己会回来,会使仁弱的建文帝相信自己没有谋反之心,还可以探听朝廷的虚实。

    建文元年二月,朱棣来到了南京。

    对于燕王自投罗网,户部侍郎卓敬劝说建文帝将燕王徙封南昌。

    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然而建文帝优柔寡断,没有采纳卓敬的建议,几天后将燕王放归北平。

    六月,燕山护卫百户倪谅向朝廷告发朱棣的两个部下为燕王招募死士。

    二人经过审问,供认了朱棣的一些阴事。

    建文帝没有更多的证据,所以没有削燕王,而是下诏训责。

    朱棣害怕这是削藩的前兆,遂生一计,用以迷惑建文帝。

    很快北平的人便听说燕王突然疯了,经常可以看到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乱跑、乱喊,有时躺在大街上昏睡。

    建文帝听到传言,命北平布政使张谢和都指挥使谢贵探听真情。

    二人来到燕王府,看见朱棣围坐在火炉旁边,浑身颤抖,似乎很冷的样子。

    看见张、谢二人前来,朱棣手拄拐杖,走路踉跄。

    张、谢二人被朱棣精湛的演技欺骗了,上奏朝廷,建文帝信以为真。

    其实朱棣并不是第一次装病,早在周王被废之后,他就一直称病不出,借以韬光养晦,麻痹对手。

    不过当时他确实有一块心病,他的三个儿子在南京,可能已被扣为人质,一旦他有异谋,三个儿子性命堪忧。

    于是他借口病重,请求建文帝让三个儿子归府照顾自己。

    这是一箭双雕之策:如果朝廷放归三个儿子,则免去了质于人的情况;如果不同意放归,可以探知朝廷的意向,早做谋划。

    建文帝拿不定主意,后来在徐增寿的蛊惑下竟然将朱棣三个儿子送归燕国,朱棣大喜过望,连称"天助",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大明帝国的天空,从此已是阴云密布,山雨欲来。

    朝廷使臣走后,朱棣回到王府,找来道衍,共同谋划。

    道衍十四岁出家,修禅理,悟性高,通儒道,谙韬略,习兵法,工诗画,受朱元璋指派,侍随燕王朱棣。

    燕王同道衍共同谋划举兵大事,但事关天机,属绝对机密,需要彼此试探,以明隐秘心意。

    长安客话记载了一个故事:

    一天特冷,道衍陪燕王吃饭。

    酒席之间,二人对话――

    朱棣说:“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辏

    道衍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

    朱棣话的字面意思是:虽然天寒地冻,但是“水”字缺一“点”,就不成“辍保u)字――“辍庇搿氨”谐音,言外之意,就是“起兵如何”?

    道衍话的字面意思是:国家混乱、庶民愁苦,此时“王”字的一竖若不出头(加一点),怎么能成为“主”字呢!这分明是鼓励燕王朱棣起兵“出头”,做天下之“主”。

    对坐饮茶,经过试探,两人所想,暗自合掌。

    于是,秘室策划,刻期起兵。

    燕王起兵之时,狂风暴雨,房瓦坠地。朱棣大惊,脸色骤变。

    道衍说:“大吉祥啊!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灰瓦坠地,将换黄瓦。”

    燕王转惊为喜,师向南京,至于起兵之后天下将如何应变,那是后话,此处先按不表。

番外【1】残暴的朱元璋是如何残害女人的和序章() 
若论残害女子而言,那洪武帝朱元璋也有得一手。

    在历史上,朱元璋的残忍和狠毒是出了大名的,不少学者称其为屠夫皇帝,一点也不为过。

    朱元璋掌权和统治时期,一个个功臣,一个个文人,莫名其妙地在他的屠刀下丧命;就连一些远离政治的女人,也遭到了他的欺辱和残害。

    这些苦命的女人中,有村野女巫,有民间才女,有青楼娼妓,有属下婆姨,有功臣老婆,也有朱元璋本人自己的女人。

    翻阅史料,关于朱元璋残害女人的记载,让人触目惊心。

    朱元璋称帝后,同历代皇帝一样广蓄美女,大批花季少女进入后宫。

    为了抑制宫女的正常生理需求,防止宫女们给他戴绿帽子,朱元璋竟然下令像“阉割”男人那样“幽闭”宫女,“于牝(阴户)去其筋,如制马、豕之类,使欲火消减”,以至于“女往往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