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山河剑影 >

第31部分

山河剑影-第31部分

小说: 山河剑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海人。

    父亲方克勤,是洪武年间的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在明史・循吏中自有传记。

    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称他为“小韩愈”。

    成年后跟着宋濂学习,宋濂的门生中的知名文人都不及他,就连前辈的胡翰,苏伯衡也自认不如。

    方孝孺反而轻视文辞写作的学问,常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

    他曾因病卧床,家中粮食断绝,仆人将情况向他报告,他笑着说:“古人三十天仅进食九次,贫穷困扰何止我家啊!”

    父亲方克勤因“空印”事获罪而被处死,他扶持灵柩归乡安葬,哀情感动了行路的人们。

    洪武十五年,因吴沉、揭框的推荐,被朱元璋召见。

    朱元璋欣赏他举止就庄严肃,对皇太子朱标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

    后来,被仇家连带举发,逮捕到京,朱元璋在案卷上看到他的名字,便释放了他。

    洪武二十五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朱元璋说:“现在还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授予其汉中教授之职,每天给众儒学生员讲学,毫不倦怠。

    蜀献王朱椿听说方孝孺的贤名,聘请他当世子的教师,他每次见面,就向世子陈说道德,蜀献王以特殊的礼遇表示对他的敬重,把他读书的庐舍命名为“正学”。

    建文继位后,便升调他做诗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朱允上不抖潦椋每当碰上疑难,就召见他让他讲解。

    朱允闪俪,百官奏事,决定群臣的面议可否施行时,朱允捎惺泵令方孝孺趋身屏风之前批答文书。

    当时修撰太祖实录以及类要诸多典籍,方孝孺都担任总裁,更定职官制度时,方孝孺的官职改为文学博士,地位相当于皇帝的老师。

    “陛下所言之国师,可是那天师教教主张天师其人?”见建文帝如此失态,方孝孺猜想那前来赴约之人,必是大有来头,于是发言直问。

    建文点头:“国师最近教务繁忙,又加上数年以来一直致力为朕打探那山河剑之下落,故很少回得京城,自然与学士未得熟悉,若学士不弃,朕愿将国师引导与先生,二位既同是性情中人,且又全心为国家效力,若能早日熟悉,于朕于国,都是一件快事也。”

    建文如此一大通说道,却未提起方孝孺兴致,倒教他生起疑问:“适才听陛下话中之意,却是要寻找那山河剑,以武定国?”

    “山河剑本便是皇家之物,多年前于朕手中遗失,理当寻回,先帝当年从马背上打得天下,朕不想传到朕的手中,大好江山便丢失了。”朱允玫深凝眉头,沉声与方孝孺说。

    方孝孺手捏一枚黑子,沉思片刻,与建文帝道:“堂堂大明天下,有万千英雄豪杰守护,岂是轻易便可丢失的?而那所谓山河剑,也不过是一件寻常兵器而已,陛下若被那传言所左右,那正中了众藩奸计,于家于国,颇为不利也。”

    “依学士之言,那山河剑传言乃是朕的几位叔叔所放出来的?”建文眼中精光闪烁,脸上却浮起了疑惑之色,他道:“但除了四叔之外,其余几位皇叔均被朕废贬,而四叔的兵权也被朕削除,他就算欲借此山河剑兴风作浪,怕也是浪费表情而已。”

    见建文如此盲目自信大言不惭,方孝孺却捏着那枚黑棋大摇其头:“燕王此人心恨手辣城府极深,前些时日他以祭拜傅友德之名与江湖人士有过接触,而他所接触之人,却正是江湖中时魔教现任教主日月。”

    “日月?此人之名为何如此奇妙,竟是一个‘明’字所拆,遮莫此人与我大明有何关联?”建文闻得那日月名字,惊然问到。

    方孝孺道:“那魔教原是元末明教演化而来,明教当年被武林所灭,剩余教众尽皆四散逃亡,而如今明教规模,却已不能再与当年可同日而语了。”

    “那明教教主可是张无忌?”听方孝孺谈到此处,建文帝失声问到,脸上肌肉颤抖,却尽是惊恐不安之神色。

    方孝孺见之,大感疑惑,不由发声回问:“张无忌乃明教前代教主,明教现任教主乃是一无名青年,至于此人来头,在江湖之中却少有耳闻,多少人对此不得而知。”

    建文说:“那张无忌当年与朕有一面之缘,而那山河剑却也被他夺将而去,此事于朕想来,亦如昨夜。”

第四十二章雪舞刀锋降昆仑【2】() 
那建文帝说到此处,竟是满面的羞愧与懊悔之色,可见其对这失去山河剑一事,心中是何般的惋惜和痛苦,方孝孺见建文帝表情如此痛苦,心中也生起了不忍之情,他忙用话安慰建文道:“陛下不必为此事而耿耿于怀,那山河剑虽落入魔教贼子手中,但那魔教却已如应山暮日,量他再翻不起大风大浪,只是那北方燕王虎视天下,此乃朝廷心腹大患也,陛下须早作打算。”

    建文听了长叹一声,意兴索然,他将手中棋子弃于棋盒之中,拍拍手站将起来,叹道:“当年先皇曾与朕谈‘山河剑失江山不稳一事’,朕曾问到先皇为何穷尽一生都要寻找山河剑,先皇与朕道山河剑中藏有一个惊天秘密。”

    “惊天秘密?”方孝孺似信非信抬头看着建文,建文也回望着他,问他:“方大学士,这个惊天秘密可是与你方氏一族有关,你许不知。”

    “山河剑中秘密,竟与我方氏一族有关?”方孝孺瞪大眼盯着建文,他以为是自己听错,或是面前这年轻皇帝讲错,因为在他脑海里实在搜索不出一个方姓人,能与那武林圣物山河剑扯上关系。

    建文见对面这满腹经纶的大学士也一脸疑惑地盯着他,他也不想再吊方孝孺胃口了,直接与方孝孺道:“这位与惊天秘密扯上关系的方姓人物,便是那宋时的方腊。”

    “方腊?”方孝孺身子一震,忙提声问道:“这方腊乃宋时一代反贼,为何会与那被称作圣物的山河剑扯上关系,这其中原由,却是从何而解?”

    建文正色道:“方大学士说话未免过于偏激,那方腊虽非学士祖上,但也是方姓之中一大顶天立地的人物,学士为何出言说他是反贼?”

    方孝孺虽见建文带有怒意,但他却也面不改色,回建文道:“那方腊又名方十三,北宋睦州青溪县万年乡齑迦耍后迁至睦州青溪县万年乡齑澹乃是北宋末年持异见者反叛领袖。方腊利用明教组织群众,于徽宗宣和二年秋起事,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方腊自称“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宋徽宗派童贯统西北精兵十余万南下剿杀,宣和三年四月,叛军最后一个据点青溪梓桐洞被宋军攻破,方腊父子等五十名首领被俘,后方腊被朝廷处死,反叛失败,这便是每一个反贼的下场,陛下为何还要替他歌功颂德。”

    建文说:“若统治者爱民,民何苦去反?”他携方孝孺往园中柳廊上行去,边走边道:“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皇帝喜花石竹木,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派朱业茸p赖蕉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用大船运向汴京,每十船组成一纲,时称“花石纲”。青溪多产竹木漆,是应奉局重点酷取之地。这种沉重的负担都转嫁到农民身上,尤其是靠出卖劳动力度日的赤贫者身上。方腊身为佣工,更痛感这种剥削压迫之苦,因而对宋王朝的反动统治怀有刻骨仇恨,遂起反抗之心。”

    方孝孺苦笑:“即便皇家有错,作为平民却要生起二心起事反叛,实在没有一个理由教人去替他歌颂。”

    建文仰头望天,却见彩云团团,犹如苍狗,在一句一句地叙述那历史的疑团,此到,他心中所念的人,却是那百余年前的方腊是也:

    宋史记载,方腊是青溪县一家漆园的主人,信奉明教。

    青溪地势险要,境内林木茂密,山谷幽险,有梓桐洞、帮源洞等天然山洞,是富饶之地。

    方腊家里有漆园,朝廷设立的造作局屡次强行索要,方腊心中怨恨但不敢贸然发难。

    宣和二年,朝廷派人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的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贪官朱业瘸嘶敲诈百姓,大发横财,百姓怨声载道,人人思乱。

    十月,方腊积极联络青溪一带的明教教徒,准备起义,他们的秘密活动被里正方有常发觉,并向县官告发,方腊发现事泄,就杀死告发者。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腊集合众人在漆园誓师,宣布起义。

    方腊起义军以诛贪官朱椅名,以帮源、梓桐为据点,不断向外扩展,数日后,起义队伍的人数增加到几万人。

    当年十一月初,方腊建立自己的政权,自号“圣公”,与北宋王朝分廷抗礼。

    以方肥为宰相,汪公老佛为军师,杨八桶、方七佛、郑魔王等为大将,置官吏将帅,级别分为六等,以不同颜色的头巾相区别,士兵则一律扎红巾作标志。

    十一月底,起义军在青溪息坑击败两浙路常驻宋军数千人,杀将官蔡遵等人,乘胜攻占青溪县。

    宣和二年十二月初,起义军攻陷睦州,杀官兵千人,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

    十二月末,方腊挥师向西,攻克歙州,宋将郭师中战死,婺源、绩溪、祁门、黟县官吏闻风而逃,起义军随后攻克富阳、新城,进逼江南重镇杭州。

    杭州是两浙路的首府,又是造作局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杭州知州赵震见起义军队伍浩浩荡荡,弃城逃走,起义军进入杭州后杀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和廉访使赵约。

    积怨已久的群众见官就杀,又发掘蔡京祖父坟墓,暴露其骸骨。

    节节胜利的起义军获得广大民众的拥护和响应,兰溪灵山的朱言、吴邦,剡县的裘日新,仙居县的吕师囊,方岩山的陈十四,苏州的石生,归安县的陆行儿等也揭竿而起,响应方腊起义。

    宣和三年初,起义军又攻克婺州、衢州、旌德、处州等地,短短几个月时间,起义军就占领了六州五十二县,起义军人数已在百万以上。

    起义军势如破竹,东南大震。

    淮南发运使陈遘上疏称情况危急,求朝廷派兵增援。

    宋徽宗大惊,急忙撤销造作局和停运“花石纲”,罢黜朱夜僦埃企图安抚民心。

    同时任命谭稹为两浙制置使,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调集兵马十五万,水陆并进镇压起义军。

    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军队是北宋精锐部队,宋军渡江后兵分两路,由王禀、刘镇等率领,一路直趋杭州,一路杀向歙州。

    宣和三年正月,方腊派大将方七佛率众六万进攻秀州,秀州统军王子武乘城固守,不久宋军援兵赶到,大败起叛军。

    宣和三年二月,宋军包围杭州,宋徽宗下诏“招抚方腊”,被方腊拒绝,方腊亲自指挥抵抗,由于城中缺粮,起义军被迫撤出杭州。

    宣和三年三月,方腊率起叛军再次进攻杭州,在城外被王禀打败,杭州失守,形势急转直下,叛军从节节胜利变成节节败退。

    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

    此时起叛军尚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与官兵力战而败。”

    宣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包围帮源洞,方腊在石洞中躲藏起来,由于石洞极为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

    在宋军中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路径,便率骁勇进入方腊所藏洞中,格杀数十人。

    四月二十七日,方腊和妻子、宰相方肥等人被忠州防御使辛兴宗所俘虏,藏匿在洞中的七万起义军被杀,方七佛等人逃走。

    方腊等人被押往汴京,宣和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

    虽然反叛军领袖方腊被俘,但剩下的起义军继续转战浙东各地,与官军一直战斗到宣和四年年三月,轰轰烈烈的方腊起义,至此才落下帷幕。

    方孝孺与建文道:“方腊之乱,凡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洞逃出,裸而缢于林中者,相望百余里。”

    建文却说:“方腊余部坚持斗争,直到次年三月,方腊起义才被最后镇压下去。方腊起义打下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半壁,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王朝的统治。方腊作为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永远被人们怀念。”

    “陛下身为一代大明君主,却要去怀念那一个前朝叛贼,难道就真为了那一柄传说中的山河剑吗?”方孝孺终忍不住,发声提问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