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

第3部分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第3部分

小说: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问完好,该到小的啦:“小子陈林见过张世伯”“小子张霸拜见陈世叔”之后便是四人入座,早有奴婢摆好食宴。陈理张庭二人只说一些悲天悯人的话,哪里哪里又大灾的,陈林张霸只好在旁安静的坐着。

    “子利兄,贤弟有一事想与你商议。”陈理放下酒杯说到。

    “公允但说无妨。”张庭想,得,正事来了,我到要看看你陈理能说出个好歹来。

    “理有犬子陈林,年十五,生得甚是英伟,又读得四书五经,闻张小姐年十三,知书达理,贤惠有加,不若结为连理,料想定是绝配,不知犬子可能高攀?”

    陈理这话可把张庭怔住了,嘴巴大张直盯盯的看着陈理,自知失礼,急忙正坐,又看了一眼陈理,见得陈理一脸端正,不似有诈,但这事自己可从来没想过,支支吾吾的不知如何回答。

    陈理也不恼,接着说:“前些天太守大人来信问及犬子的婚姻,我已说及此事,唯恐高攀不起,倒是希望太守大人能做个媒,今日才跟子利兄说起,多有得罪,还望勿怪。”说完便起身一拜。

    陈林一看,父亲做戏做得如此到位,自己要配合好才是。陈林亦起身再跪下,忙给张庭磕头:“小子不才,愿得张小姐为正房,定恩爱一生,望世伯成全。”一面磕头一面说,十分恳切。

    连张霸都不禁动容:“就让阿妹嫁给这小子吧。”

    “住嘴”张庭连忙喝到,又转过头对陈林说:“贤侄请起”再对陈理说:“公允啊,这本是好事,奈何小女之事还需与其母商议,三日后定给公允答案,今日天色已晚,就不多做打扰了。”说完就起身,陈林父子少不得要送出门。

    送走张氏父子,陈林对着陈理一笑,发现陈理也冲着他笑,二人心知肚明。

    陈林看得出来,今日张庭这番话不过是死要面子,张庭知道陈家与太守的关系,这么一把太守搬出来,估计张庭也是没辙。只是今天张霸的表现太丢人了,哪有把自家阿妹卖这么快的,好像张家之女嫁不出去那样,失礼于人啊。

    张庭的确无奈,正如陈林所料,今天看到张霸和陈林两人的表现,一对比,张庭只好摇摇头。张庭回去冷静一想,想的和当初陈老太爷跟陈林分析的一模一样:与其等将来张霸把家业败光,不如找个好女婿,女婿总不能抢自家家业了吧,这陈家三兄弟,个个人中龙,来日定不可限量啊。张庭这么一想就释然了。

    陈林料想张庭还要琢磨几天,不想第二日张庭就答应了。连太守都没来得及动用呢,只是拿个名号说说而已,陈林自然开心,皆大欢喜。

    不几日,满城皆知,陈大少爷与张小姐定亲咯。能不知吗,陈林张霸可是安阳的少年头头,这两人发生的事,其他孩子能不知道,孩子知道了,长辈能不知道,于是满城皆知。

    张霸是这样说的:“陈林那厮,日后可就是某家的妹夫了,看他如何。”大有小人得志的神情。

    陈家张家都是安阳大族,虽说只是定亲,两家都不愿落了架子,于是彩礼满车满车,锣鼓喧天,好不热闹,彩钱更是见者有份,一路从陈家发到张家,人人欢喜,陈张两家倍觉风光。

    只是陈家大管家嘀咕:“够买一座豪宅了”

第四章:野人岭强人() 
东汉熹平四年,已到了五月,天大旱,又起蝗灾,各地多有田园受损,一遇天灾必有人祸相随,饥荒一来,盗贼四起,更有易子而食杀人越货,人性如此脆弱,早已被生存的本能泯灭,安阳县也不例外。

    安阳县位于汝南郡最是西南,北东西三部皆是汝南地界,往北是荆州,却有连绵大山相隔,无人可翻越。安阳县东北角有一大山,坐卧安阳新息召陵三个县,当地人将此山唤作野人岭,因山中有野人出没而得名。前年开始,山上出现一伙强人,也不知有几人,只知很是凶恶,县尉几次出兵无果而归。

    也因为这样,安阳县的田地多在西南,野人岭却占了安阳县五分一的地界。陈家的田庄全在南线,北线乃是张家,只有县城附近有三个村庄与西北一个村庄归县城管。

    这日陈林兄弟刚从路先生那来,换过衣物,就要练习射箭,林安就来了,人未至声已来:“表兄,表兄”。

    陈林顺这来路看去,可不是这三五大粗的表弟林安吗,此人当真是声爆势急啊。陈林问到:“今日光顾着见先生学习了,也不知你这厮可安好?”

    “哈哈哈哈哈,你不与我玩耍,用功读书,我能奈何,父亲说了,日后少不得要帮你忙,无些本领却不行,这几日我却是在家与父亲学刀法呢,难得父亲回来一趟。”

    林安的父亲林德,也就是陈林母亲的兄长。管着陈家往北的商队,去时运着南方的货物往幽州而去,回时则贩北方的马而归,一年来回三四趟。

    “父亲说了,我也年长,这次出门便带我一起,也好让我多学习学习。”

    “哦,这是好事,只是你我兄弟却要分别。”陈林真心为林安开心,少年的想法总是想快快长大,好为家里做事,林安却是第一个有事做的人了,只是陈林跟林安的感情也深,难免伤怀。

    “无妨,父亲说要我多学本领,将来表兄做了大官也好分我一个小官当当。”说完,呵呵呵的傻乐,这缺心眼,这话都说出口。

    陈林知道林家是靠着陈家发迹的,以后也还是,所以才对林安说了这番话,想不到,这傻小子竟然说出口来。陈林也不介意:“那是,不过这话可不能说与外人听,况且你又不识字,倘若你能把《孙子兵法》背全了,我便答应你这货。”

    “好”听完陈林说的,林安更乐了,仿佛现在已经是大官了一样。

    “今日就在我家吃酒,我吩咐下人到你家告知你父亲,要其莫担心。”

    “好”林安又是傻乐。

    陈林说完把弓放下,拿起两把汉式手环朴刀,顺手抛了一把给林安:“现在吃酒好早,先陪我耍耍刀,看你当得不当得大官。”

    林安人愣武起刀来可不愣,进退有序,左右开攻,两人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林安的刀法学自父亲林德,林德武艺高强,马步皆可,在安阳界内,除了县尉和黄龙还有张家的护院队长,其余人根本挡不住林德几刀,便得败下阵来。

    按理说这样的武艺,林德有自傲的本钱,可是林德自己却不这么认为。据他所说,有一年在幽州,遇见一人,只两个回合,林德便败了,那人叫王越。林德也常常告诫这些晚辈,人外有人。

    而陈家兄弟的武艺均是学自护院黄龙,黄龙是安阳第一高手,林德都敌不过他五十回合。陈林悟性极高,武艺自然在林德上,却不愿出全力,乃是顾及兄弟。

    两人比了一阵,却无有输赢,又换斗枪比弓,煞是不知劳累。

    这东汉时期,兵器受工艺限制,只有矛枪刀剑弓弩,乃是最常用的兵家常用器械。而武将与士兵之兵器的不同只体现在用材上,,武将的兵器全部是好钢好铁,独立的工匠所造。士兵的武器则是木与铁的组合,由工匠大量生产,更容易断折,疲钝。这时候铁是很昂贵的。

    陈林也是最近读书之后才知道的这些,给一个普通的士兵武装起来,至少都需要一两黄金,且不说饷银,养步弓兵一年需要两到三两黄金,骑兵就更贵了,连马一齐一年少不得要十二三两黄金。

    当然这是按照朝廷的正规军来配备,大汉现如今大致有兵为五:

    一是羽林军,守卫皇城的禁军,3000来人。

    二是司隶军,拱卫京师,25000人左右。

    三是北五营(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共有50000人

    四是三河骑兵,有12000骑。

    五是边军,用以防卫北边少数民族,分布凉州,并州,幽州三地,50000到60000这样。

    东汉正规军现在大约也就这样,地方军队称为郡兵国兵,负责当地的治安缉拿盗贼,一城几百一千不等。郡兵国兵与朝廷正规军不同,正规军由朝廷奉养,听朝廷号令。郡兵国兵由地方自养,但不可私自招募,听地方长官号令。

    所以郡兵国兵的战斗力极低,还得看带兵的尉官尽责与否,有些甚至吃空饷,一座城池表面上有500郡兵,其实200不到。

    豫州是东汉十三州最是繁华的一州,汝南是豫州的治所,因此汝南人口才有过80万,整个东汉人口不过五千余万。

    汝南又有37县,安阳县只是其一。却说这安阳县有郡兵1200,由县尉袁通袁武举统领。这袁武举乃是袁家的外围子弟,有三分武勇,与安阳县众人历来相安无事。

    这安阳县只有四类人,分别是县令陈理,县丞陆允,县尉袁通,主簿张庭。县丞陆允年迈不理事,县尉袁通不理政事,只有县令陈理和主簿张庭二人。往日里二人多有不和,现如今却联了姻,倒显得安阳县一片祥和。

    倒说陈林留林安下来吃饭喝酒,这时陈林一家子正与林安叙话,突然陈府一家丁冲冲忙忙跑进来。陈理大怒:“慌慌张张,却是为何?”

    那家丁生怕主人不饶他,忙跪下说:“县府来了人,说是县尉大人有要事与老爷商议,县尉大人现都到府外了。”

    县尉袁通向来不会无事而来,现在竟到了门外,可见事急:“那还不快请进来”陈理怒道。旁边林氏见有公事,便带着众人退下。陈林也要跟着正欲退下,却听到陈理要其留下,陈林便一旁坐好。

    不一会就由家丁引进一人,肩披铠甲,一身武士袍,好不威武,这人真是安阳县尉袁通袁武举。陈林只觉这人煞是利索,没有书生那般拘礼,进门抱拳便开口:“陈大人,事急,请恕下官无礼,野人岭那伙贼人又下山来了。”

    听完这话陈理略做思考,说道:“田里作物眼见要收成,莫非是为粮食而来。军中多有细作斥候,你可知这伙强人底细?”

    “这伙贼子应在400人左右,领头的叫过三刀,武艺不差,下官与这贼子交过手,不能取胜。这伙贼人也算狡猾,但凡领军前去讨伐,便又钻进野人岭,流窜到新息召陵二县,使我不敢越界攻他,真是气死我也。”

    看来这过三刀有些本领,能跟安阳县第三高手打得不相上下,又如此狡猾,难怪袁通含恨在心。若没有太守指令,袁县尉可不敢带兵去到其他县,吃罪不起啊。

    “袁县尉莫气,但放任这伙强人流窜到乡间,打家劫舍,终是不好,不知袁县尉可有妙计?”

    “唉,着实可恨,若我有一百骑兵,要剿灭这400匪徒,易如反掌,可惜我安阳县1200郡兵,皆是步弓兵,唉。”眼看这伙贼人在自己面前逃跑几回,就是追不上,袁县尉气不打一处出。

    这世道,单是陈家都有上等战马102匹战马,其他马匹或用耕田或用拉货共有500多匹。偌大个安阳县却没有成编制的骑兵,只有几匹马用于送信斥候,原来这马匹都跑到士族地主手中了。

    陈林见二人长唉短叹的,眼珠一转,转起身来向二人行礼,说:“父亲大人,县尉大人,小子有个主意不知是否妥当。”

    袁通这才发现还有第三人在场,也认得是陈林,这会听得陈林有主意,也顾不得这是个未及冠少年:“哦,说来听听,”

    陈林瞄了一眼陈理,见没有反对,越加自信:“我知大人烦恼何事,无非是贼人逃跑之时,我军脚步不及,与至于让其白白溜走,却毫无办法。”

    袁通忙说是极是极,陈林又说道:“军中无马,县尉大人不若与县内开出通告,言强盗又起,需战马相助,向有马之人征借战马作战,待剿匪归来定有赏赐,不知大人以为可否?”

    袁通听到这话,煞有所思的看了看陈理。由不得他不想,须知这安阳县最大的家族就是陈家了,马匹定有不少,这回陈林却出这主意,是为何啊。

    陈林现在心里也是上上下下的,这对于身为陈家的陈林来说,这有点搬石头砸自己脚。但是陈林有自己想法,他想上战场,但是自己却又没有上战场的理由,这才出了这主意,陈家出马,再要求县丞说自己要上战场,想必袁通也不好拒绝。怕就怕陈理反对。

    陈理见袁通望着自己,陈理看了看陈林,说道:“袁县尉,我看可行。”

    袁通听到这话,立马站了起来,对陈家父子抱拳:“陈家高义,袁某钦佩。”

    袁通走后,陈林自动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理,陈理听完说:“既然如此,不若陈家不仅出马,还出兵,挑选五十名护院与你一齐,可惜黄护院不在。”黄护院跟大管家在乡下农庄教导老太爷买来的孤儿少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