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

第81部分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第81部分

小说: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说:“伯至,众人既然有心问教,伯至当尽心与众人探讨,为师先回了。”说完就与杜微缓缓而去。留下陈林为难不已,远远的杜微回头给陈林一个眼色,让陈林无奈之极。原本是任安的讲学,怎么就牵连到自己了呢。

    陈林见任安似乎不喜,故而也没有多少心情,冷冷的问那人:“不知先生如何称呼?”那人谈谈一笑:“某李权字衡书。”李权一说完,周围一众人啊的发出一声惊叹,陈林不明所以。只见众人对这李权都是相当的敬仰一般,同时不少人也是翘首以待,看陈林如何回答李权刚才的问题。

    陈林知道此人定不是一般人,只怕又是一个蜀中了不得的人物,于是不敢大意,略定心思,说道:“汉夷居安,则无事已。”李权想不到陈林只是短短几个字,不懂陈林说的是甚,于是追问。陈林答道:“夷人并没有争权夺霸之心,只因生活所迫不得已而时而扰我汉民,试想若是夷人与汉人一般丰衣足食,谁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做不法的勾当。就像我汉中郡,如今在褒中县开设互市,与夷人互通,再加以严明官吏,不使夷民受人欺诈,如此夷人需要汉人物品,而汉人也能从夷人交易的货物上得到利益,皆大欢喜。日久之后,夷人便离不开汉人的支持,到时又生活祥和,又岂会作乱。”

    陈林原本只想敷衍一下李权,不想见李权却是一副真心好学的模样,于是将汉中的策略都说了出来,李权听完哈哈一声击掌叫好:“好,好,我益州就当如此啊,陈大人好计谋。”陈林知道这虽然是一个计谋,却也不怕夷人听到,因为这对谁都没有坏处。陈林见李权竟然不拿那套汉人至上的正统来反驳自己,对李权瞬时好感不少,因为在汉中之时就有不少自喻人上人的汉人说陈林私通外族,总之是一顿批判。这不,现在听完陈林的话后,就有学子高喊:“数典忘祖。”让陈林尴尬不已。最后李权一把拉走陈林,说:“大人,走,与某喝上一杯。”想不到这李权也是性情中人,让陈林好感大升。二人直接就来到了梓潼的客栈,陈林急忙要人回去给任安报信,免得杜微等人担心,便与李权海阔天空的喝起酒来。

    陈林总算知道为何方才周围的人对李权那么敬仰了,原来这李权虽没有说,但是陈林却从言语中知道,李权乃是川蜀一大望族,在整个蜀中有着不可轻视的势力,算得上是蜀中数一数二的豪强士族。加上李权热情豪爽的性情,让李权在蜀中留下了不少美名。陈林也喜得结识这样的蜀中名望,于是与李权无所不谈,不知不觉见两人竟然在客栈中知道次日天明,见鸡鸣升起,陈林与李权相视大笑,如同相交多年的至交好友。

    原来这李权昨日之所以问陈林那个关于夷人的问题,乃是因为李权知道益州多蛮夷,大汉多年来都没有找到一个有效解决夷人的办法,又听说汉中郡太守与巴山夷人的关系很是不错,李权才想着要向陈林请教一番,因为李家现在不少人都在蜀中任职,这对于李家的仕途也好,蜀中百姓的安危也好,都有着莫大的干系。故而李权整晚几乎都是在问陈林关于夷人的处理问题,同时陈林也在李权身上得到了不少的,总之两人一见如故。

    鸡鸣升起,陈林急忙站起身来,对李权拱手道:“衡书,某还要陪同恩师上讲学呢,今日就到此吧,与衡书交谈,令某获益良多啊。”

第四十九章:贾龙的内幕() 
任安的讲学连续在梓潼县开了五日才结束,最后一日之时竟然聆听的人数高达一千之众,更有不少汉中的士族子弟都赶来听学,陈林认得不少汉中面孔。这几日时间里陈林交上了一位好友,蜀中豪强李权,两人几乎食同案,寝同席,最后李权还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梓潼县。至此似乎一切都回归平静了,陈林每日与任安、杜微二人相处,一面密切的关注汉中郡的消息。原来陈林这一次并不是简单的入蜀述职,而是接受了贾诩的献计。当时刘华的案子就让陈林怀疑汉中的士族不甘心陈林日益牢固的统治,但是又不敢做太大的动作,让陈林一时之间对这些士族毫无办法。最后贾诩献计说:“虎在深山,猴岂敢下树。”说的是陈林只要还在汉中,这些汉中的士族就不敢有什么动作,于是陈林借故离开汉中,这也是为什么陈林将贾诩留在汉中的原因。贾诩并他的密探以及高顺,只要汉中一有变故,只怕就要被二人无情的镇压。只有清理了汉中不稳定的士族,陈林才能安心,否则总觉得如梗在咽。

    这时候的陈林自然是住在杜微安排的府邸中,却与杜府不是同一座,这一日陈林刚从任安处回来,黄燕就来说:“大少爷,益州从事贾大人来访。”陈林一愣,贾龙?继而欣喜,因为第一次入蜀的时候陈林与贾龙相处得不错,两人关系蛮好,甚至还一起暗中结盟抵制刺史。这时候贾龙来访让陈林有些高兴,于是哈哈大笑着冲进去:“贾大人,别来无恙啊。”

    贾龙正在厅上用茶,听到叫声,知道陈林回来了,也应声道:“也比不过陈大人啊,哈哈。”陈林贾龙两人又是一番寒暄,突然贾龙满脸凝重的对陈林说:“陈大人,有一事却要向陈大人致歉啊。”陈林还没有发觉贾龙的变色,随心问道:“何事啊?”

    贾龙望了一下厅内的黄燕周仓二人,不说话,陈林这才发现贾龙的凝重,对贾龙说:“贾大人放心,此二人乃是某忠心不二之人,但说无妨。”贾龙暗吸了一口气,说:“黄巾。”陈林顿时整个人都愣住了,黄巾,现在是多么敏感的词啊,因为刘华之事,因为陈林在汉中丝毫找不到黄巾的踪迹。又有贾诩推论说黄巾多半会是在广汉郡和蜀郡等地复起,此时由益州从事说起,怎能不引起陈林的注意。

    贾龙见陈林一副关注的样子,于是又说:“如今某与绵竹令李大人等多人相继发现广汉郡内黄巾贼子的踪迹频现,李大人更是断言至少有数千之众。”陈林倒吸一口冷气,急忙说道:“那尽快着令追捕啊,否则祸事将至啊。”

    贾龙见陈林这般模样,知道自己找对人了,贾龙为难的说:“唉,陈大人只怕不知道其中的隐情,若单单只是黄巾余孽的事情,那倒是简单得多了,只是这里面某却发现不是那么简单。”陈林想起了汉中之时洛阳来人的事情,于是惊道:“哦,有何隐情?”

    贾龙:“某与李大人自从发现这黄巾余孽之后,便想要展开抓捕,不料意外发现其中竟然牵连到了刺史大人,这倒也没什么,某正好以此将爆敛不止的刺史大人一齐拿了,只是后来竟然又发现了洛阳的痕迹,而且是一位我等开罪不起的人,某与李大人等人拿捏不定,不知作何处理。”

    陈林巴不得有洛阳的消息,急忙追问,原来贾龙所说的牵连到郄俭的事情是因为贾龙发现这黄巾贼子中竟然有不少官式兵器,一追查下来竟然是由郄俭暗中提供的。贾龙知道这是因为郄俭已经发现蜀中的士族联合起来想要赶走自己,于是暗中联系了一个叫马相的人,以黄巾为号,准备在蜀中作乱,这样的话郄俭就有机会以战乱为名掌握军权,以保全自己在益州的地位。

    陈林想不到郄俭为了自己一己之私竟然想以蜀中百姓性命为代价,于是说:“此若是未被贾大人发现当真是祸事,如今既然发现了何不速速将这刺史大人并马相拿下?”贾龙无奈的笑了一下:“事情就出在此处,就在我等要揭露刺史之时李大人发现,这其中竟然还牵涉到朝中一位人物,这人也想要马相作乱,而且这人权势颇大,只怕我蜀中的书信到了洛阳却到不了该到的地方。若是冒然拿下刺史,而刺史与朝中那人又是一伙的,到时只怕要反咬一口,我等反成了反贼了。”

    陈林一惊,这,这究竟是何人啊,让益州的士族联盟都有些畏惧,陈林现在只想着弄清楚真相,给刘华报仇。于是急忙问那人是谁,贾龙惨然笑了笑:“太常”陈林大惊失色,看着贾龙脸上同意惨然的神情,陈林就知道这贾龙只说“太常”只怕已经是隐晦了。因为太常乃是刘氏子弟,当今圣上同宗,刘焉,那么如果里面真的有刘焉的痕迹的话保不齐背后还是高高在上那位的手脚,难怪贾龙说为难。

    陈林此时心中不仅是为难,而是想不通,且不说这里面有没有汉灵帝的事情,单说刘焉,刘焉乃是汉室宗亲,怎么可能与黄巾余孽有关,要知道三年前那场暴乱可是差点毁了数百年的刘氏江山啊。

    贾龙还在悲戚的说道:“如今不少蜀中士族已经开始慌乱了,都说是朝廷要对蜀中士族动手,因为多年来蜀中士族自成一体,接连排斥朝廷派来的命官。唉,蜀中士族是该反省了,只不过这黄巾余孽却不能再起啊,到时不知又有多少蜀中百姓受到牵连,此事朝廷不智啊。”看来贾龙也认定了是朝廷对蜀中士族的打击,才安排的这次动乱。多年来蜀中的士族以为地处偏远,朝廷管不到,很多蜀中士族都骄傲不已,时常不服朝廷的号令,对朝廷任命的官员也是多有不从。汉朝对于蜀中的确是很不满意,若不是北方动乱过多,只怕汉室早就派遣大军入蜀了,也难怪蜀中士族现在恐惧。

    对于这样的事情,不管真假,陈林却是很不愿意卷入其中的,因为多年来汉中郡对朝廷都是有求必应,该交的税粮一样不少,同时陈林此时心中对刘氏的忠诚还颇高。但是陈林又有点恼怒刘华之事,如果益州的黄巾真的是朝廷指使的,那么刘华的仇岂不是无从问罪。陈林心中也是烦乱不止,对贾龙说:“既然如此,贾大人不如揭发刺史便是了,积极处理黄巾余孽的事就是,毕竟明面上黄巾余孽乃是人人喊打的,就算最后有何不妥,又有谁能说蜀中的不是。”

    简单对付贾龙后,陈林一点心情都没有,黄燕看着说:“大少爷,有事情不能决断,不若写信问计于文和先生。”贾诩这才想起远在汉中的贾诩,于是趁黑写了一封信令黄燕派人快速送回汉中。贾龙说的事情太诡异了,陈林原本以为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黄巾余孽复起,想不到在蜀中竟然有那么多弯弯绕绕,陈林有点怀念当年在汝南时那种每日只是在城中打架的时光。

    梓潼县几乎是蜀中最接近汉中的地方,不过此时的梓潼不过是一个小县城,县兵不过数百,且多是杜府的私兵为主。陈林自从听到贾龙这么说后,急忙寻来杜微,唯恐黄巾来日回来攻略梓潼县,陈林将贾龙信息一说给杜微听,杜微也是惊吓不已,急忙走出去同家将杜兴安排事情去了。陈林此时非常想回汉中,但是贾诩没有信息传来,那么陈林就不会回去,这次陈林是铁了心要诱发汉中不安分士族的暴乱,好一网打尽。

    又是一个月,竟然还是风平浪静的局面,这一日陈林收到了贾诩的回信,信中只有短短数行字,只是要陈林回汉中。贾诩以为蜀中事情并不是贾龙所说的那么简单,因为贾诩得到洛阳的信息说最近洛阳传出了朝廷想要以州牧代替刺史的想法。贾诩告诉陈林说这恐怕是有人惦记上了益州这块地方,因而在益州整出的这些事情,贾诩希望陈林速速回归汉中,不管蜀中到底是发生何事,但却不是好事。

    陈林也明白贾诩必定是发觉了什么,不然不会在汉中之事还未解决的时候就要陈林回去,毕竟这“虎在深山,猴岂敢下树”的计谋可是贾诩自己想出来,定然是有比这件事情更重要的事情才会让贾诩放弃。于是陈林毫不迟疑的让黄燕准备会汉中的事情,自己就往杜微府中去,向任安和杜微辞行。任安对于陈林的辞行说:“伯至身为一郡太守,不能久离治地,也是时候回去了。”之后又说了一番勉励的话,陈林便冲冲离开了梓潼。

    陈林走后,杜微对任安说:“恩师,这般瞒着伯至,好吗?”任安说:“国辅啊,伯至不是蜀中人,没必要卷入这场争斗中,这样也是为伯至好。”

    杜微又问:“恩师,贾从事他们能成吗?”任安:“唉,蜀中士族骄横日久,是该让步的时候了,贾从事这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陈林不知道的阴谋呢,陈林却已经在回去汉中的路上了。

第五十章:州牧制,真相大白() 
陈林马不停蹄的奔回汉中郡,南郑郡府内,陈林并贾诩阎圃三人在议事,最先说话的竟然不是贾诩而是阎圃,只见阎圃此时一改往日形象,大为恼怒的模样说道:“主公,这些本地的士族太过分了。”原来陈林入蜀的目的阎圃并不知道,在陈林入蜀后汉中的部分士族果然蠢蠢欲动,处处为难陈林头号内政大臣郡丞阎圃,所以阎圃才有这般暴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