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辉煌三国 >

第159部分

辉煌三国-第159部分

小说: 辉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燕被刚刚占据冀州,仅有不到三万兵力的袁绍击破“百万大军”,触角几乎全数从冀州退出情况就可见一斑。

    依稀中,刘晔记得历史上张燕正是因为与袁绍的仇恨关系,与穷途末路的公孙瓒勾搭了一阵,不过因为他的犹豫,未能及时出兵,使得公孙瓒被灭,救援不及。

    而其在官渡之战中也没有太大作为,只在最终曹操取得决战胜利之后方才投降,然后协助攻打了壶关。

    就算刘晔自己记忆不清,有前时记录作依据,刘晔也不相信这样一个人会作到现在这般眼光毒辣,游刃有余。

    “除非他不是张燕,叫张角还有些可能。不过这样多拖袁绍一段时间,对于我以及曹某人都算一件好事,也暂由得他去了。”

    自嘲地一笑,刘晔理了理脑中思路,将这个想不通的事情放下,再处理了一些紧要事宜,见得时间不早,便起身回家去了。

    ……

    “寻儿,为父问你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妈妈作了一道你最喜欢吃的菜,你很想多吃点,但是桌上其他人也喜欢它,你会怎么办呢?”

    当蔡琰与复名公孙的刘燕先后找到刘晔,言及应该给两个孩子找启蒙老师之时,刘晔微怔之下,见到两个孩子都是聪明伶俐,恍然间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他们都已经快四岁了。

    而一些理念上的东西,以及本身兴趣如何,这个年龄也可以见得端倪,如果合适,刘晔也应该在二人之间作出一些选择,比方说——接替人。

    于是,就有了这次单独谈话。真正的两次二人世界,连他们的母亲的都未能在场,以免他们不专心。

    “嗯,寻儿会先给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哦,还有大哥添上,然后自己再吃。”

    “哦?为什么寻儿会这么做呢?”

    刘晔脸上无悲无喜,看不出心理反应,只是温声问道。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啊,大家一起吃,都开心了,寻儿也开心呢。”

    刘寻眨了眨乌黑的大眼睛,奇怪地望着刘晔这个“多余”的问题,又理直气壮的比划着小拳头说道。

    “嗯,寻儿真乖,为父相信将来我们的寻儿会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好啦,该轮到哥哥了,寻儿你先去陪着母亲,等下哥哥事情完了,我们一家人一起吃午饭。”

    摸着儿子的头,刘晔心中一片温情地说道。

    ……

    同样的问题,刘晔问了第二个进来,稍稍平静,又略微激动地望着他的长子刘成。

    “嗯?成儿会告诉母亲和姨娘这道菜太好吃了,然后她们或者父亲大人就都会高兴地夹给我啦。”

    刘成与刘寻一样,都是想也未想便给出了答案。

    “嗯,成儿说得不错,现在你还小,勾不到盘中可口的菜肴,那将来长大了呢?父母不可能参加你人生每一场宴席呀?”

    刘晔自然地问道。

    “成儿自己夹呀?”

    刘成奇怪的睁眼看着刘晔,显然他不明白这个理所应当的答案为什么父亲会郑重其事的问出来。

    “哦,不错”

    刘晔点点头,然后抱起得到夸奖后高兴不已的刘成起身出去。

    “一个是心中亲情最重,一个是全力争取自己想要的,看来,我刘晔有两个注定不同寻常的好儿子呢。”

    刘晔的心中默默的想着,至于最终的决断也有了定论,如果结局如他推演般顺利,这个决断就不会发生变化。

    就在这个心情放松之时,刘晔忽然眉头微皱,心有所感地抬头向西南方向望去,一种奇妙的感觉浮现在心头,让他十分肯定有人在“记挂”自己。

    ……

    数千里之外的泰山某处。

    “师尊,现今师弟刘晔虎翼大成,通过门下,以及弟子亲自接触黑山,公孙伯圭等势力得知,其属下兵力合计三十万众,除去防备边塞,戍守警备部曲,可用之精锐兵士为二十万,如今平定辽东,有徐州之钱粮,北地的兵源,短时之内扩充为有相当战斗力的百万大军都是极为容易之事。其实力可谓真正的冠绝诸侯,问鼎中原指日可待”

    隐于深山之中一处山谷,此地仅有修葺严整的草屋数间,置于严冬将临时节,枯草干叶,青黄主色之下,风景并不算好,但若春夏之时观之,只怕别有一番韵味。

    院落之中有十数人,其中十余人四散巡逻,中间只有两人在些,一身着道袍,看不出具体年龄坐于石台之上闭目打坐的老者颇有些仙风道骨,另一外年纪大约四十左右光景,像貌普通,属于那种最不起眼,让人无法一眼记住的类型。

    此时这个中年人正躬身在老者身边缓缓地讲述着。

    “黄天,你跟我时日最长,犯过错,掌过权,随着时间变化了很多,但有一样从未变过,那就是野心”

    老者睁开了眼,看着身边的开山大弟子,心中真有些百味掺杂,顿了顿,然后认真地继续道:

    “放手吧原本我建立天华门初衷是一时之气,现今年岁渐长,已知天命。曾经我认为黄天你是我南华门下最出色的弟子,也是惟一的一个尽得真传弟子。子扬,奉孝他们虽然出色,却终究不能独当一面。想我南华苦学半天,自命能算尽天下之事,最不料到头来却悟得——哪怕算尽天下,终究不能算定人心”

    “哈哈,可笑可笑,最重视的,拼尽全力去救,希望有所成就的大弟子,却最终利用我亲自教导的百毒散对付自己。为的,仅仅是借势而为,以门主资格去夺取争霸的资本”

    原来,这位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东汉末年大事中很有一翻腕的“南华老仙”

    他没有在追求仙道,打坐也是为了逼毒而已。

    现实就是那么讽剌,所谓百毒散虽然不是百余种毒物制就,但至少也有数十种,其中比例变化何止亿万,除配制之人外,是真正的无药可解。

    被弟子逼到这种地步,前因后果不得而知,但听其意思,却也至少能明白,这南华老仙不是真正的仙人,自身也没有掌控霸业权柄的野心,对于刘晔的意外表现,除了惊奇之外也并没多想。

    因此,才有刘晔十余年间不闻其具体命令,几近淡忘表现。

    可这个叫黄天之人却不一样,为了达到目的,不尊有授业救命之恩的师长,以生死威逼,他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不被郭嘉,原本的刘晔等南华门下弟子知晓?

    “师尊,您老虽然功力深厚,但是弟子相信从未令您失望的百毒散这次同样不会例外,为了少受点痛苦,还是请师尊痛快地交出门主令谕,并写下证明的好。”

    就算南华如何喝斥规劝,黄天那平静的可怕的面容都没有丝毫变化。

    “唉,罢罢罢黄天,你要的两样东西我早已在五年前准备妥当,只想时机合适再来交待,没想到等来的会是这般结果。去襄阳找你师叔水镜先生吧,他会交给你的……”

    南华长叹一声,不再压制毒素,苍白的脸色顿时变得青黑,捂住腹部强忍着肠穿肚烂痛苦的他断断续续地笑道:

    “可是会因不懂

    言讫自断心脉,气断而亡。

    此时,夕阳日渐西化,将倒地的南华面部那一抹笑容映照得更显几分神秘。

卷九:河北争锋 第五章 拉开序幕

    卷九:河北争锋第五章拉开序幕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建安三年,公元月。

    随着刘晔对于“舍得”之道的更深理解,在回到幽州的大半年中,除了处理公务之外,刘晔脑海中的统一天下思路也日趋完善,但在此之前,先得解决几个随着时日增长更值得深思,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首先,徐州这块“飞地”,虽然钱粮丰盛,兵员也不缺,但是地势太差,四面受敌,易攻难守。随着刘晔的强势接收,以及原本曹操,袁术,袁绍先后进兵威胁等外力因素渐次消除,“太平”日子过得久了,不安份的人和事也渐渐多了。刘晔不在徐州坐镇,张昭与赵云因为这些东西牵扯太大,也不能直接作决定,二人渐感力不从心。

    其次,同徐州一样,作为刘晔根本之地的幽州也有许多问题。

    最后,随着公孙瓒指日可待的灭亡,袁绍与坐拥幽,徐二地的他便再没了缓冲而直接相对,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而袁绍与曹操也存在同样的利益冲突,如何谋划,才能使战事朝着对自己有利方向发展成了必须拿出具体章程的地步。

    所有的一切归结在一起,刘晔深感于心——

    “趁着大胜之际,我的威望到达新的顶峰,也该是时候作出重大变革了”

    于是,整个六月,刘晔都在不停地接见心腹,商量补全规划之余,同时下令军队进入仅次于交战时的二级警备状态,欲以武力为依,强势推行变革。

    七月一日,刘晔正式下发改革公文,适用范围为幽州,以及辽东。内容主要包括:

    一,屯田制全面施行,境内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州府,地主将凭地契得到每年收成一成之利,租种农民得五成,上交国家四成。取消军屯,军队严格训练,作为战争机器专注于战斗。

    二,土地作为私产禁止买卖,可以作为遗产传承,但三代以内没有军功则土地收归州府,如果不为州府发展出大力,获得这个军功的难度并不算小。

    三,军功的计算细分,战争中武将士兵可以直接获得,但也不用担心身为文官就没了军功,不说出谋划策的谋士,就是内务,后勤等也可以依据工作表现依例获得。

    四,提出军功可以积累,兑换的概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退役、辞官之后,凭军功大小,每月按等级享受州府补贴;一定数量的军功,可以得到不能买卖的土地,但原则上不保证土地位置。

    五,三年内,全境所有十五以上,三十五以下男力都得分批参与为期半年正规军事训练,愿意从军且素质合格者将编入准正规军军团,继续接受训练改编。

    改革没有涉及到徐州,这是因为刘晔对于徐州终于下定了决心,拿定了处理主意。

    令人信使走水路传递他的命令到徐州使赵云与张昭早作准备,配合各项事宜后,刘晔严肃地问身边的田丰道:“元皓,你应该明白,先前我是想派志才或者公台(陈宫)去的。冀州本就是你家乡,袁本初前时不只一次地表达过他对于你这位大贤失之交臂的惋惜,若是会面,我却有些担心意外,还有元皓你会否感到尴尬不自在。”

    “主公且放心,丰自问当初选择可谓明智之极,从不亏欠袁冀州,当然谈不上负担尴尬。而丰在冀州尚有部份亲属当初不愿随同来到幽州,正好可以再回故土劝诫一次。”

    田丰是最早归于刘晔的名士,他的正直不阿,刚正直谏对于一路走到今日地步的刘晔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是真正的依为臂膀之才。

    现今刘晔与袁绍的关系正是非常微妙状况,故而刘晔有点担心田丰为使去交涉,总有些“送羊入虎口”的担心,而名声并不太显于外界的陈宫与戏志才就没有这种担忧,想必袁绍不会为了这二人“铤而走险”。不过转念一想,刘晔又觉得自己是关心则乱。

    就本身能力,以及对于冀州了解情况而言,田丰才是最佳的人选。毕竟,此去任务虽谈不上艰难万分,但想要轻松完成,也是不可能的事。而通过对袁绍的了解,在其心中,只怕是信奉实力至上,不信“英雄改变时势”,或者“得一人可安天下”的言论。

    故而刘晔微笑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我却是想多了,元皓所谓极是,也怪我这些年来关心得不够,却不知元皓竟然还有亲属落下于北地。河北之地很快就会烽烟四起,元皓你便借此机会在完成使命同时亲自走一趟,将这些后顾之忧一并解决了吧。”

    “多谢主公此次使命丰已深有理解,定然不辱使命”

    听得刘晔这般自责的关心,田丰心中激动,却是感激放于心间,面上不露丝毫,掷地有声地回道。

    “嗯,后日便要正式出使,元皓今明二日便好生将手中事务交接一番,好生准备吧。”

    看着领命退下的田丰,刘晔回想起数日间种种,颇有些感慨万千。

    大肆改革的公文一经传遍,不出意料的引起了骚动和轰动,后一个是包括了自耕农,佃农,小地主三种靠地为生阶层,前一个则是拥有大量私产的士族,对于早已习惯刘晔一直以来,很少触及到他们利益底线,以及带来一场场胜利,稳步扩大实力的现状。士族,大地主们这些既得利益者几乎认为这样的大好日子将永远持续下去。如今这场“手伸得太长太长”的变革顿时让他们惊惶不已。

    虽然这次表面看起来并没有直接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