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辉煌三国 >

第54部分

辉煌三国-第54部分

小说: 辉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事,不得有误!”

    赵明脸上喜动颜色,大声道:“末将得令!谢将军成全!”

    ……

    见到敌军已然缓缓逼近到百步范围,刘晔中军令旗再动,前阵弓弩手皆是起立,边退边继续向敌阵射击,因其已进入弓手射程范围,故而仅是短短十几个呼吸间,两千弓手便各自出四至六枝箭,与起身后瞄准平射的弩手所射箭枝一起,构起比先前更密集,不遮天蔽日,却是杀伤力更强的箭雨!

    仅是退回变阵这短短时间,竟然比先前杀伤敌军的总数还要多上几分,直让再接到回报的严善心惊肉跳不已,第一次有了股虽被他很快压下,却是挥之不去的“可能失败”的感觉。

    当严善军阵到达距刘晔士兵仅仅五十步时,他终于了前军冲击命令,顿时前阵约七千人皆是齐声喊“杀啊!”

    然后便只大略保持阵形,最前方刀盾兵稍缓,由枪戟兵迅冲突在前借兵器之利欲破开刘晔军防守严密的阵形,后方的弓弩兵亦在各自校官呼喝下迅上前,拉弦上箭,只待箭压制杀伤对手。

    面对万人杀气毕显的冲击,刘晔军前阵的士兵们皆是目中闪动着坚毅的光芒,他们将自己后背,侧面放心地让给袍泽,并在心底一遍遍告诉自己“刘将军说过会胜,我们就一定能胜!我也一定能活下去!”

    再紧握住自己手中武器,橹盾,然后便充满信心斗志地昂起头颅,坚守自己位置迎接冲杀而击的敌人。

    在战场上,没有别的东西可容一个普通的士兵去多作想像,他们能作的,只有为了活命而压抑住心底的恐惧,忽略周围那箭雨刀光,枪尖戟头,杀死一个个对手。

    为了活下去——简单,且惟一的理由……

【20】重甲精骑再建功 典韦勇武擒严善

    三刻后,严善接到手下再次报来的双方伤亡统计时,双手终是忍不住有些颤抖久以来,他相信自己的眼睛如同相信自己领兵的才能一般,从不怀疑。可见到:“我方共亡两千六百,伤五千,敌亡五百,受伤约一千,然其只要有余气尚在,便是用牙齿战斗,亦不会退下,我军士气正在下跌……”,他忍不住伸手擦了擦自己眼睛,再细看现所有字迹都没变,眼睛却一阵疼痛。

    此时,他脑中闪过一个清晰的念头——“看来此次撞正铁板,‘安平侯’果真名不虚传……”

    便是到得现在,他依旧不相信自己会输得很惨,直到大地一阵轻轻的颤抖,随后更是有规律的渐渐加剧,不过一刻左右,便闻得前阵此起彼伏的一阵惊呼、惨叫声传来。

    惊诧不已的严善在一刻后得到回报细述,清楚敌方阵中冲出三千左右人马皆着重甲的骑兵,势如破竹地直接向中军帅旗冲来,挡者披靡时,他脑中一响,耳鸣不绝,眼前金星闪冒,惨呼一声“吾命休矣!”

    便从马上摔落于地,直让左右一阵抢救。

    “败了?”

    幽幽睁开眼,听得那马蹄踏地响声更清楚,大地的颤抖亦更为明显后,严善惨笑一声,幽幽叹问左右道。

    “将军,敌势难挡,还是作决断,属下以为先撤退避其锋芒为妙!”

    自有副将急急禀道。

    “哈哈!撤退?吾出前便已立军令状,不胜不归!这般败阵回去还不是一个索性鱼死网破,与他刘子扬拼了!便是败阵被杀,亦算得战死沙场,成吾武将宿命!”

    逢得败势已定时候,严善反而脑中瞬间清明,他推开亲兵的搀扶,再上马大声道:“传令全军不得后退,督战队戒备,有退者尽数斩杀!帅旗不动,吾便要所有将士都知道,他们的主帅依旧还在!”

    ……

    事实证明,严善醒悟得迟了些,不过片刻后,便见到典韦和赵明两人一前一后,身先士卒地向帅旗冲来,其后面只距离几个马身的便是重甲骑兵锥形冲击阵,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狠狠将挡在面前的严善军阵破开,然后再切碎

    “哈哈!严善小儿,你算得带种男儿,竟然不逃?看吾赵明取汝狗头!”

    赵明远远望见乱成一团戒备的只有百人亲卫环卫的严善,提醒典韦一声,再将面前一个敌将刺落马下,放声大笑喝道。

    “哪里?那个脸上没长胡须的便是?嘿嘿!俺的镔铁双戟可是从未尝过敌军主帅鲜血味道,严善是吧?就你了!反正子扬说过生死不论!”

    正杀得性起的典韦听得赵明所语,得空将脸色青白交加的严善窥个分明,手上不停,口中大声笑道。

    然后典韦和赵明两个便各自猛然力,皆要抢这头功……

    “当!”

    一柄寒铁枪头迅疾的点到一支短戟上,虽然瞬间被巨大的反震力弹开,却依然使那支短戟方向稍偏,让惊出一身冷汗的严善险险避过。

    “子清!你挡我作什么?莫非想争功不成!”

    典韦怒视着赵明问道,大有一言不合便要好生教训教训他的打算。

    “典大哥,主公说的是尽可能留他性命,自然会有些用处,这功劳当然算你的,我技不如人,只怨自己慢了一步罢了!”

    赵明毫不畏惧地迎上典韦怒气勃的双眼,平静地说道。

    此时他们已领兵将严善亲卫尽数杀死,典韦更是先斩断帅旗,正要顺手将严善杀却后,却被赵明拦下。听得如此解释,典韦面色舒缓下来,点头道:“却是错怪你了,左右,将这‘什么善’拿下,再放讯号给主公知晓!”

    ……

    当刘晔看到敌阵那边一片大乱,终见三处清晰的黑烟升起后,大笑道:“大势定矣!传令士卒高呼口号!”

    于是,仅仅片刻后,战场上便闻得一片整齐呼喊“尔等领已死,还不降!”

    严善士兵这时纷纷抬头望向中军方向,果然再见不到那高高悬起的帅旗,顿时全无战心,降者众多,亦有怕公孙瓒威势,家属受牵联的,纷纷溃散,整个战局在这一刻完全演变成为刘晔胜利,开始整押俘虏,打扫战场等善后工作。

    ……

    看着押到面前,脸色颓然,再无半分高傲模样的严善,刘晔淡淡问道:“严将军?汝且说说看,吾当如何处置你方算恰当—或是……放?”

    严善面皮,许久才抬起头来,强作镇定道:“刘晔,若非重甲骑兵,汝安能胜我?要杀便杀,吾非怕死之人!”

    “哈哈,汝确非怕死之人,只是刚才从吾戟下余生后,面皮青紫,浑身抖!主公,何必与这等小人多言,他敢挡吾等道路,便是杀了,公孙瓒难道还能争辨出理由不成?”

    典韦见到严善竟然强撑着要充“硬汉”,立时便忍不住大笑出声道。

    在刘晔麾下的将官皆知:非是战时,可随时插话表明自己想法,不似别处那般拘谨于上下级的森严制度,自然让众将更觉得在刘晔手下卖命过活舒心无比。

    “你!……”

    严善听闻典韦此言,更有周围许多将校哄笑出声,顿时面上极为恼怒,偏生又作不得,谁让他确实未存慷慨赴死的决心和自己解决的勇气呢?

    着他也许后面有些有处,且先严加看管,待机与他亲近一番问问公孙将军处情形,以后再作处置。”

    刘晔抱着“物尽其用”想法,要充分利用严善这位敌方大将的“剩余价值”,且不杀他,也可以存一线后路,不至于现在便与公孙瓒再无缓和余地。

    ……

    奉迎天子,逆命征战第一场“任丘遭遇战”,刘晔以自身亡七百,伤一千五代价击溃公孙瓒之严善部三万大军,因敌士卒早闻刘晔名声,有八千无家眷牵挂者尽数愿意归降效力,择其中精壮五千编打散编入,其余三千收入后勤营,随后到得三里外严善布置,现时敌军见势不妙,已然全数溃散的大营内,得其中粮草,箭枝极多,再有清理战场后所得之铠甲兵器武装,刘晔实力不减反增。

    刘晔命将士们补满所需,搬空大营后,烧毁无法带走的辎重,留下一行大字——“谢公孙将军之补给!”

    然后大军便继续开拔,很快离开公孙瓒势力范围而进入冀州袁绍地盘,这日行路间刘晔心头一动,索性命军士尽打“奉天子诏令进京,挡者杀无赦!”旗号,堂而皇之并严加戒备地继续行军。

【21】袁绍阴谋双算计 乱世年月人心险

    冀州,因公孙瓒势力太强,故将治所迁到邺城的袁绍得知情报时,刘晔大军已过河间,博陵,平原,到达清河县境内,以此度,不过半月后,便会到达延津,渡黄河由官渡入兖州。

    “想三日前那桩大事吾都未拿定主意,现又闻得刘子扬这般棘手事件,汝等且说说,吾如何处置方才妥当?”

    邺城州府内,袁绍高坐主位,下是被急招来议事的辛评,郭图,荀谌三人,此时他已将情报看完,再想及三天前接来的那份求援书信,顿时心烦不已,皱眉问计于诸多智囊。

    “臣下经过深思,以为前日刘荆州求援一事可暂缓:此去荆州太远,且孙文台虽勇,然则其兵马仅有万余,便是现今胜利不断,亦无有可能将拥有近六万兵卒之荆州平定。至于入境打着‘奉诏入京,借道行军’的刘子扬……”

    “吾认为现今主公与刘幽州虽无盟友之实,却是早与其属下田裴互通信息,议定面对公孙伯珪时共进退,更兼得此次刘子扬入长安,且不去论他几乎十死无生的前途,只说主公却可利用此事作些计较!”

    郭图见辛评,荀谌两个都在皱眉苦思,连忙将自己所想抢先说出,见到袁绍听得连连点头追问究竟,顿时心中得意,再续道:“前番曹孟德竟如此了得,出乎意料仅以不足三千兵众,用半年之期便尽降百万黄巾,虽说他如此招降乱贼作法令人不耻,却也不得不承认其实力扩展极,自领兖州牧后,只怕他不会再安心从属于主公,尽想着先与主公平起平坐,甚至以后有机会未必不会翻脸为敌!如今主公正可放刘子扬过去,却教曹孟德必须全力截杀!如此既不会与刘幽州翻脸,面上好看,亦可试试曹孟德现时心意,若其多有推脱,主公宜兵趁公孙伯珪现时还未打算开战时先将他曹孟德铲平,以绝后患!”

    德与绍年少时便为好友,他若有心,便是永为盟友却也可行,赶尽杀绝只怕会令人对绍不耻,寒了士子之心

    袁绍听完,面上先是微微一喜,复又收敛起来,将自己担心道出。

    董卓进京乱政,已然将汉室威严完全扫地,现今各地诸侯便如袁绍,公孙瓒一般,视刘晔这种汉室宗亲为“眼中钉”者不在少数,因为幽州地形特殊,若是败了公孙瓒,在民间拥有极高声望的刘虞实力必定大涨,到时候没有公孙瓒这缓冲,他袁绍岂不是刚杀完狼便又得迎虎?

    故而他虽因现今大敌未去,不愿明面对付刘晔而引起与刘虞盟约破裂,使自己只得独自面对实力极强的公孙瓒,但若动起心思先灭刘晔一部,却是大大可行,毕竟刘晔的精明实在给袁绍留下太深的印象去未来敌手一臂,未雨惆怅”对于一位枭雄人物来说,只算家常便饭罢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刘晔的才能同他的汉室宗亲身份两者相加,便注定了现在和以后会面对各方势力的明暗窥伺敌对……

    “明公何必忧心!想曹孟德是为何人?其人雄才大略,并非安心居于明公麾下之辈,公则所言是为正理,敌人或盟友,仅是随着利益关系而暂时定义罢了!早绝后患是为正理!”

    辛评好容易见郭图似乎在斟酌用词,未及言,忙抢先将自己看法道出。

    身为主上之幕僚,若是无法提出让主子满意重视的计略看法,不算称职的谋士智囊,只怕终会被淘汰,从此不得重用。

    “谌亦认为公则,仲治之言在理,便是明主念及昔日情谊,大可最后留之性命,放在邺城中严加看管,使其安度余生便可!”

    与两人相比,荀谌并不着急,见有机会才慢条斯理将自己观点补充一番道出,荀氏一门名声远扬,现今得袁绍重视,更是子弟多有任官吏者,虽然兄长荀彧任从吏后一直默然不进言策,令袁绍颇为不喜,在其原先属下智囊人物如许攸,郭图等人暗下贬低后,亦认为荀彧却是虚有其名罢了,但有众多族中士子补充,足以令这小小的不快散去,荀氏一派以他荀谌为根基渐稳。

    荀谌知道乃兄心意,但他并不认为被公孙瓒一直压制的刘虞有何可扶之处,因荀彧心思坚定,只想着待机便带自己家属离开,秉承“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荀谌也就不再多劝,反而对于这位才学惊人,全力挥后势必光彩夺目的竟争对手想要离开,心下自有一丝窃喜。私下里多有帮忙查探情报,为荀彧传递消息,好教他早些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