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追魂一笑 >

第141部分

追魂一笑-第141部分

小说: 追魂一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念大师先是双掌合十,站在这根护国神柱前默诵了一段经文,然后他便示意寒冰,将手中所捧的那个瓦罐放在了护国神柱前的墨玉地面上,与先前已经摆放在那里的另一只瓦罐并排而立。

    放好瓦罐之后,寒冰也双掌合十,躬身施了一礼,才退了回去。

    此时,慧念大师已盘膝坐了下来,寒冰知他定是有话要对自己讲,便也盘膝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家师坐化前,曾嘱托慧觉师兄与老衲共同守护这根护国神柱。如今师兄圆寂,老衲力拙,恐难以独自担此重任。既然施主已是乾钥的第三代传人,便也同样肩负起了神柱的守护之责。故而老衲今日便将这神柱的来龙去脉说与施主知晓。”

    寒冰肃然点了点头,道:“弟子愿听大师教诲。”

    “这根护国神柱看似只是由普通的白玉琢磨而成,实则其中已灌注了家师的精气。故而仔细观之,你便会发现,在那透明的柱身之中,有一股隐隐的晶芒流动其间。”

    寒冰忙凝目向不远处的神柱看去。果然,那看似透明无物的柱身中竟是有一种淡淡的莹光发出,而且仿佛另有一股氤氲的水雾在其中不断涌动。

    “如今你看到的这股精气,已比三十多年前减弱了一些。皆因其中的一部分精气已与先太祖皇帝之血相结合,产生神力,将最下面的一节柱身沉入了地下。”

    寒冰这才恍然,“怪不得我听慧觉大师说,有三节柱身需沉入地下,以此作为神柱的基石。而现在却只看到了两节,原来最下面的那一节已经沉入了地下。”

    顿了顿,寒冰又接着问道:“慧觉大师还告诉我说,这根护国神柱上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足以威胁到当今皇上的皇位。不知那个秘密究竟是什么?”

    慧念大师闻言叹了一口气,道:“老衲也不知那秘密究竟是什么,但想来应是与永王浩星潇隐有关。你可知,永王也曾来过这里吗?”

    寒冰听了不由一怔,“永王殿下?不是说除了持有乾坤密钥之人,便只有皇帝陛下才有权进入这座地府吗?”

    “不错,这确是约束乾坤密钥持有者的规条之一。但是有一点例外,那就是皇上所带来的人,也可以随同他一起进入地府。”

    “这么说,永王殿下竟然是跟随先太祖皇帝一起来的?”

    慧念大师点了点头。

    寒冰忽然激动地站了起来,快步走到那根护国神柱的跟前,低头细看最下面的那节柱身,却发现上面只是雕刻了一些怪异的图案,其余什么也没有。

    他又分别查看了柱身的两侧,同样也只是一些怪异的图案。

    于是,他绕到了神柱的背后。

    果然,在最下面那节柱身上,他看到了鲜红的四个大字——浩星潇隐!

    随后,他在浩星潇隐的名字下方,又看到了另一个名字——浩星潇启。

    在万分惊讶地盯着那两个名字看了半晌之后,他终于还是看出了其中的蹊跷。

    “浩星潇隐”这四个字,被写在整节柱身的正中央,鲜红的字迹刚劲洒脱,而且似是已渗入到玉石柱身之中,若不损毁柱身,恐怕再也无法将之抹去。

    而写在其下方的“浩星潇启”四字,虽然也是颜色鲜红,渗入了柱身,但从时间上来判断,这四个字明显是写在“浩星潇隐”那四个字之后。

    理由便是,“浩星潇隐”这四个字占据了柱身的大部分位置,所余下的空白地方有限。故而,在写“浩星潇启”四字时,不得不将字体较前者缩小了许多。

    看到一脸惊诧莫名的寒冰又坐回到自己对面,慧念大师微微一笑,道:“阿弥陀佛,施主所不解的,是不是为何他两人的名字都能够留了下来?”

    “是啊!以此推断,应是先太祖皇帝决意立永王殿下为储君,故而才带他来此,让永王殿下用血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神柱之上。但那浩星潇启的名字怎会也留了下来呢?难道这大裕的第二代帝君竟然是两个人?”

    “正是如此!永定二十四年,家师心悔大师圆寂。先太祖皇帝来寺中祭拜,与他同来的还有永王浩星潇隐。

    先太祖皇帝将永王带来此处,命他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神柱之上。永王咬破食指,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太祖皇帝看到永王的名字竟然留在了神柱之上时,神情极是复杂,一直沉默着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最下一节留有太祖皇帝名字的那节柱身,竟忽然间慢慢地向地下沉去,最终完全没入了地面。

    看到这神奇的一幕,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惊得目瞪口呆。而太祖皇帝在震惊之余,竟然大笑了起来,口中说道,‘天意如此!朕岂能违背天意!浩星潇隐注定是我大裕未来的储君!’”

    听到这里,寒冰不由微微眯起了眼睛,冷肃地道:“我明白了!这大裕的第二代帝君确实应该是两个人。

    先太祖皇帝是在永定二十五年驾崩的,他当时所留下的遗诏中,本是要传位给永王殿下,可是却被人篡改成了皇长子浩星潇启。

    然而无论如何,就在先太祖驾崩的那一刻,永王殿下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大裕的皇上。所以当初神柱上才会留下了他的名字,作为大裕的第二代帝君。

    而在永王殿下遇害身死之后,浩星潇启即位,才又来到这里,将自己的名字也留在了神柱之上。当时他已是大裕的皇上,因此他的名字自然也就能够留了下来。”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篡改先皇遗诏之事,老衲实是不知。但皇上确是在登基之后,来过此处,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神柱之上。”

    慧念大师的脸上虽仍是古井无波,但声音中多少还是带了一丝叹息。

    “皇上他自然也看到了神柱上面留有永王殿下的名字,心中想必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若他没有篡改过遗诏,永王也从未成为过大裕的帝君,那就说明这神柱的预言都是假的。皇上他怎么还会相信神柱,并且又把自己的名字也留在了上面?

    所以说,这神柱上的两个名字,就是皇上他篡改先皇遗诏的实据!”

    听寒冰这么一说,慧念大师顿时恍然。

    是啊,自己竟然从未想到过这其中的关联!想必是慧觉师兄已然想到了,所以才会将那把乾钥传给了寒冰,目的就是为了不想让它最终落入皇上的手中,使这段令人扼腕的真相就此沉埋于地下。

    这时,寒冰突然不屑地哼了一声,道:“想必这也是为什么皇上迟迟不肯立储的原因所在!他害怕那位未来的储君来到这里,看到这令人触目惊心的真相!”

    慧念大师忽有所悟地回想起来:“老衲记得十六年前,就在淮王之乱被平定之后不久,皇上曾独自来过此处。他一个人在神柱旁呆了很久,最后竟是一语未发,沉着脸离开了。莫非——”

    寒冰挑眉冷笑道:“他应是带了济王的血在神柱上试过。若济王真是大裕的第三代帝君,那么他的血就会留在神柱之上。而与此同时,留有永王殿下和皇上名字的那节柱身将自动沉入地下。

    那样的话,世人就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篡改遗诏的秘密了!

    可惜事与愿违,济王的血并未被神柱留下,证明他并不能成为下一位大裕之主。

    皇上当时想必是极为恼火与失望!怪不得在那之后,他不但疏远了严氏一族,更是开始打压济王。”

    “如今的太子浩星明勇还未成人,暂时还不能拿他的血来神柱上一试。”慧念大师皱眉叹了一口气,“只不知到时候,结果又会怎样——”

    寒冰漠然摇了摇头,“大裕怕是根本撑不到这位太子殿下成年的那一天了!”

    “阿弥陀佛,施主所言实是不虚。皇上如此倒行逆施,这大裕的江山迟早会断送在他的手中!”

第二百二十七章 意料之外() 
听到慧念大师居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寒冰不由微微一愣,完全没想到这位修为高深的大师,也会如此直言不讳地指责当今的皇帝陛下。

    看来,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让他动了真怒。

    见寒冰露出这般吃惊的表情,慧念大师却是摇头叹道:“罪过!罪过!老纳六根不净,今日妄动无明,怕是要破戒了!”

    寒冰的星眸接连眨动了好几下,才终于想明白了,这位一向持身方正的大师,为何会如此动怒。

    其实方才刚一进入济世寺,寒冰便察觉到了寺内情况有异,似乎有很多高手已在暗中潜伏。

    不过在细查之后,他发现这些人的目标是那间方丈的禅房,于是便没有去惊动他们,而是直接绕到后面,来见了慧念大师。

    想必慧念大师也早就发觉有大批高手潜入了寺内,以为他们是皇上派来抢夺寒冰手中那枚密钥的。故而,他才决定要出手相助寒冰,准备大开杀戒了。

    但是寒冰却知道,慧念大师其实完全想错了。

    那些闯入寺内的高手虽然来自大内,却绝非皇上所派。

    正因如此,眼前的情势才愈加凶险莫测,可以说是已经完全脱离了任何人的掌控。

    此前,寒冰与自己的舅舅浩星明睿曾共同制定了一个计划,要利用这次开启地府之门的机会,将潜藏于济世寺中的大内密探一举拔除。

    浩星明睿安插在寺内的隐族密谍——智明和尚,已经探查清楚,慧念大师的弟子智通和尚,原来竟是郑庸派在寺内的大内密探。而且,寺中似乎还另有智通的同伙,其目的显然是想探知地府之秘。

    寒冰和浩星明睿虽然一时难以猜出,郑庸如此做的真实意图,但他们仍是感觉到,郑庸的这一举动可能会对护国神柱有威胁。因此他们才做出决定,尽早清除这一隐患,解决掉那个智通和尚及其同伙。

    另外,寒冰和浩星明睿自然也早就考虑到,皇上一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必是要设法一举除掉寒冰,并夺取他手中的密钥。

    因此,在制定此项除奸计划时,他们就把所要对付的目标人物,锁定在郑庸安插在寺中的大内密探,以及皇上派来抢夺密钥的人——大内高手或是忠义盟行云堂的杀手。

    当时寒冰和浩星明睿两人都更倾向于认为,皇上会派行云堂的杀手来执行这次对寒冰的诛杀行动。

    根据他们原来的预计,那些行云堂的杀手一定会提前埋伏在济世寺外,在寒冰入寺前就将他当场截杀。

    因此,针对这一意料之中的截杀行动,寒冰和浩星明睿也制定出了相应的反击计划。

    按照这个反击计划,寒冰将采取诱敌之法,在入寺前就把埋伏在寺外的敌人尽数消灭。

    这原本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寒冰他完全是在以有心算无心。

    那些埋伏在寺外的人,本以为自己才是猎手,只等着寒冰会毫无防备地踏入他们的埋伏圈中。

    而这也正是寒冰打算给他们造成的一种假象。

    他先是佯装不小心中伏,惊慌之下,自然会出于本能地转身往景阳城方向逃。

    那些杀手们早已奉了严命,绝不容许他活着离开济世寺,必定会死死咬住他不放,一路追杀下去。

    景阳城在济世寺的西面,沿途要经过翠微山。

    那片地区山深林密,一旦进入其间,人多的优势便荡然无存。尤其还是在这样一个无月亦无星的夜晚,那些在林内乱闯的行云堂杀手们,转而就会变成寒冰的猎物,任由其将他们逐一猎杀。

    解决掉所有埋伏在寺外的敌人,寒冰便可从容地去寺内与慧念大师会合,护送慧觉方丈的佛舍利入地府。随后,他还要按计划展开除奸行动,将潜藏于济世寺内的大内密探消灭干净。

    然而,令寒冰和浩星明睿皆始料不及的是,事情竟然接二连三地生出了变故,以至于将他们先前所制定的计划完全打乱了!

    第一件出乎意料之事,就是在寒冰来济世寺之前,经过再三确认,忠义盟并没有接到皇上的旨意,应该不会参加这次对他的诛杀行动了。

    这就意味着,皇上要用来对付寒冰的人,一定是他最信任的大内高手。

    这一情况的出现,虽然不免令寒冰和浩星明睿都感到有些奇怪,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想到。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讲,这反倒是对寒冰更为有利,因为大内高手肯定比行云堂杀手要好对付一些。

    然而,随之发生的第二件出乎意料之事,却是对他们极为不利,更是直接令寒冰陷入了极度的危险之中。

    当寒冰按照计划,在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半个多时辰,赶到济世寺时,他却赫然发现,寺外竟是空无一人!

    诱敌计划至此落空。寒冰当即便意识到情况有变,恐怕此行将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