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汉霸业 >

第97部分

东汉霸业-第97部分

小说: 东汉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74章 借刀杀人() 
长安丞相府邸,琴声不断,大厅之中更有舞姬在翩翩起舞,董卓坐立高堂,手拿酒杯,一边喝着美酒一边看着歌舞,右手还不停打着拍子,嘴中不忘呵着小调,自从董卓到达长安,见盟军没有在追赶来之后,每天又开始过着酒肉池林那种奢侈的生活,有时还带着手下到长安城中打打猎,所谓的打猎目标不是野兽等动物,而是长安城中的百姓。

    就在董卓享受着这无忧无虑生活的时候,李儒和吕布带着几位大臣走了进来。“丞相!”众大臣朝董卓一拜道。

    董卓看了看站在前面的吕布和李儒二人,忙把场中舞姬退了下去“不知奉先、李儒和诸位前来有何事啊。”董卓语气有点平淡说道。

    董卓对李儒还是比较热心的,见李儒站着,他居然向李儒招了招手,并让其人坐到自己身旁,

    “丞相我等前来是关于新宫建造之事,对于新宫建造钱财和材料方面…………还是相差很多,我等难以筹款到如此多的数目。不知可不可以延期……。。。”李儒恭敬说道。

    “怎么会没有啊,奉先,我不是让你带大军去向百姓们抢取,你难道没有按我的事情去办吗?”董卓语气冰冷说道。对吕布,董卓是一点好感也没有,自从虎牢关兵败,吕布十万大军被败,加上吕布当日在荣阳兵败的情况下,董卓对他的信任早就冷了很多。

    见董卓发话,吕布忙为自己开脱道“儿不敢,儿都是按照父亲大人旨意,只是长安不如洛阳,儿以在方圆百里都已抢取过,所以………。。。”长安虽然也是富饶,但跟洛阳比起来,还是相差一段距离。毕竟对方还是帝都。

    “真是没用,长安百里不够,可以扩展到几百里啊,真是气煞老夫也。当初荣阳就是老夫拜你所赐,不但大败,更损失了大量钱粮。如今也不会弄得为钱财而烦恼。”董卓后来到达长安之后,派人一打听,追击他们的就只有叶晨部队,而且兵马居然三万不到,当时听吕布回报有五六万大军,董卓才不得已放弃钱粮和百姓,带大部队往长安快速迁移,要是早知道,只有叶晨一路诸侯的话,董卓为了几十万百姓和钱粮,拼也要拼一拼。

    如今,叶家军已经把徐荣等部队收编,已经有五万之多,自己想要回那笔钱财更是难上加难。想想董卓心中那个不甘心啊!现在把全部的责任全归到吕布身上。要不是要仰仗吕布的实力镇住长安城中那些刁民和关外诸侯的话,董卓早就给吕布颜色看看了。

    被董卓一骂,吕布低着脑袋,脸色十分难看,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膨胀起来,两手握的紧紧,自己为那老贼出生入死,现在居然当着诸位同僚面前,如此侮辱自己,吕布本爱面子之人,今天这么一闹,这脸面早就无存。

    当然,在痛骂吕布的董卓是看不到吕布现在那模样。“丞相,此事也不能怪温侯,叶晨手下文人将士居多,兵力更是不容小看,听说现在徐荣和贾诩都已归顺叶晨,我看我们更是要多多提防此人。”李儒在一边帮吕布开罪道。他可是直到吕布的和董卓两人的脾气,真闹翻了,两边都不好过。

    “哼!徐荣和贾诩这两个忘恩负义的杂碎,老夫带他们恩重如山,但他们呢?居然背叛老夫,去投靠那叶晨,什么人不好投靠,偏偏去投靠老夫的大敌叶子文。这不是跟老夫故意不去吗?诸位,你们说是不是,是不是啊。”李儒一提到徐荣和贾诩,董卓更是恼羞成怒,望着下面那些官员,问话道。

    “是…。是…。是。”下面站立在两旁的官员忙点头不已,一个个低着脑袋,生怕眼前这丞相一不高兴,自己脑袋不保啊。

    “报,报丞相,王司徒王允同各位大人已到长安,此时正在府外求见。”就在董卓发起怒火的时候,一名护卫进厅禀报道。

    “哦,王司徒回来了,快,快快有请。”董卓一听王允等人回来了,忙请说道。“李儒你先留下,其余诸位都给我先下去吧,各位这建造新宫之事可要多多垂足,此事可不能耽误。”接着又向吕布看去“还有奉先,你可别在让老夫失望了,老夫可不想再听到你办事不利的消息。”

    “父亲大人放心,奉先一定不让父亲失望。”吕布朝董卓一拜之后,速速和众位大人退了出去。当吕布和众位大人走出大厅的时候,只见王允风尘仆仆走了进来,各个官员不忘上前打声招呼,当王允看到吕布那张臭脸的时候,知道吕布肯定在董卓面前挨训了。两人也没有打招呼,各自往自己方向走去。

    “王允参见丞相。”王允一进大厅朝董卓跪拜道。

    “子师快快起来,你总算回来了,可让老夫担心,还以为你们会有什么不测。”董卓亲自走了过来扶起王允亲切说道。“对了,不知众位大人是否都已回来。”

    “这……。。”王允停顿了下,接着说道“丞相,自从当天匆匆一别,我们等众大臣都已随着百姓被叶晨安置在荣阳县中,在荣阳县待了五天,我等才赶回来,其中有几位大人跟随叶晨去了上谷,蔡中郎蔡邕也随之而去,还有十多位大人都说辞官归隐回家。只有老臣带着十几位大人回来见丞相。”

    董卓听完王允的话,脸色黑的不能再黑,眼珠子睁的大大,嘴中的气不停吹着上嘴唇的胡子。可看到王允在场不好发作,忙拉着王允的手说道“子师,还是你忠心,你忠心啊!你真是老夫的心腹。看你也吨车劳累,先下去休息吧,今晚,老夫在府中为你设宴,接风洗尘。”

    “谢丞相!王允先行告退。”王允慢步退出大厅,往丞相府外走去,董卓说他忠心,的确王允是很忠心,但董卓不知道的是,王允不是为他忠心,而是为大汉朝而忠心。

    王允退走后,董卓一下子爆发起来,直接把桌上的酒水翻倒在地,并开口大骂“这帮家伙,我要杀了他们,杀了他们,见老夫落难居然就一拍两散。还有那蔡伯喈居然也背叛老夫,老夫如此重用他,敬重他,没想到,会如此不识抬举,好!好!老夫这就下圣旨把他蔡氏一族都统统满门诛杀,我要诛他们九族,不,全族,只要有所关系的老夫全都把他们杀了。”董卓大发雷霆道。他说的圣旨,其实还不是董卓自己一人说了算,现在的皇帝只是傀儡,说好听点董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直接说嘛,现在的董卓就是连皇帝也要看他脸色过日子。

    “丞相不可,不可啊!此时各路诸侯才刚已退去,我军已大伤元气,就算丞相下达此道圣旨也不会有人听从,没有人会为了一个蔡邕而去得罪叶晨此人,现在我军要做的就是保持实力,等待机会。不但如此,丞相还要给那些诸侯们加官进爵。”李儒向董卓劝说道。

    “李儒,你说什么,我军被他们打的如此惨败,你居然让老夫还要给他们封赏,这…这也太荒唐了。”董卓十分不解,对李儒的话难以琢磨。

    “丞相请听李儒解释。各路诸侯说是来讨伐,其实一个个打着讨伐的名义,想从中博取利益。本想除去丞相之后,在得取利益而已。最后丞相的确大败,也退守到长安之地,可是当今天子还是在丞相手中,那些生死大权也在丞相手中,至于封赏只是丞相一面之词,但也只是有名无实。那些诸侯反而在此次讨伐之中没有占到一点好处,军队损失不比我军少,但只要他们结盟在一起,实力照样是不容小看,我们想打败他们,就必须从他们内部开始,一一瓦解。而此时丞相更是拉拢他们的好时机,丞相可以给其中几人封赏官职。就说那诸侯中实力最强的叶晨好了,丞相可以封他为幽州牧。”

    “什么,那叶子文抢夺老夫大批钱粮,老夫还没跟他算账不说,现在你还让老夫封赏他幽州牧,这怎么可以,老夫杀他还来不及啊。”董卓气不打一出,样子难看的不得了。

    李儒笑了笑,接着说道“丞相稍安勿躁,叶晨此人确实力不容小看,可也要看他这幽州牧坐的稳做不稳才是重要。想当这幽州牧之人在幽州可大有人在,丞相可别忘记还有一个北平太守公孙瓒,此人虽然现在跟叶晨相处融合,但当利益一面倒的时候,那两人那一层有好关系也会被捅破。只要叶晨被封为幽州牧的话,两人那关系也会逐渐变冷,我想第一个不认同的应该就是公孙瓒此人,公孙瓒更不会坐以待毙。两人迟早不免一场战争。”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像是有点眉目了,接着说道“可是那公孙瓒根本不是叶晨此人的对手,这还不是送死。”

    “丞相可不要忘记,在幽州还有一股势力,此人还是丞相你一手提拔上来的。”李儒看着董卓说道。

    董卓想了想“你说是辽东太守公孙度。”李儒点了点头,可是董卓一下子,摇摇头说道“不可,不可,公孙度跟徐荣同乡,又是徐荣推举此人,才被老夫重要,要是得知徐荣已经归降叶晨,此人也会叛变,看来不可不防啊。”董卓一想到徐荣,就打消重用公孙度此人。

    “丞相,此话差矣。徐荣是徐荣,公孙度是公孙度,两人虽说是同乡,但两人不是同一种人,徐荣可为将才,少见的统帅。可公孙度不是,此人虽有才能,其本身野心不小,手段更是毒辣,而且还是有仇必报之人,丞相当时任公孙度为辽东太守,此人还没去辽东上任之时,和襄平县令公孙昭有些过节,公孙昭为羞辱公孙度,把公孙度长子公孙康编为伍长一职。后来,公孙度到任后,收压公孙昭,并杀于襄平于襄平市。几日后,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的,皆以诛族,所夷灭超过百余家,郡中震动。接着公孙度又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各大小部落,短短一年多,让两族大小十几个部落归顺于他,此人手中的兵力在一年之间,从一万扩展到六七万之多(其中一部分是高句丽和乌桓兵马)。公孙度此人是往高处爬之人,他也知道,只有丞相可以满足于他。并说明要是消灭叶晨和公孙瓒之后,这幽州牧之位让他来当。这样,就算公孙度知道丞相在利用他除去叶晨,他还会照办。因为公孙度此人要的是官职,只要对他有利的,他就不会放手。在利益面前,公孙度不为丞相卖命也不行。因为只有丞相可以让他往高处爬。公孙瓒和叶晨两方争夺幽州牧之时,加上公孙度,就算叶晨在厉害,面对公孙瓒、公孙度、还有那些虎视眈眈的乌桓、鲜卑等外族,能获胜,也是惨胜,能不能站稳都是问题,到那时,也很难在有实力跟丞相斗,各路诸侯不会让叶晨有喘息的机会,丞相无需出力,就可消灭叶晨等人,让各路诸侯自相残杀,何乐而不为。”李儒细心向董卓解释道。

    “对、对、对、还是李儒想的明白,好个借刀杀人啊。”董卓高兴说道。接着好像想到什么似的,一脸疑云“李儒,现在的幽州牧好像是刘虞此人,那要是把幽州牧一职让给叶晨,把刘虞放在何处,难道让老夫罢免此人不可。”

    “丞相多虑了,刘虞是东海恭王之后,汉室宗亲、当代名臣,不管在幽州、外族、还是如今的朝廷都是有很高的威信。如果丞相要把此人罢免那可是会轰动一场大乱,袁隗已死,太傅之位空缺,而刘虞此人可是最好之人选。”李儒开口说道。要是刘虞当上太傅,朝中不管天子和百官保证无人敢说一个不字。李儒其实还考虑到另外一点,那就是刘虞是叶晨的恩师,叶晨对刘虞十分敬重,让此人进京也算为自己多一个筹码防身。

    “刘虞此人老夫早已敬佩,只是此人会来长安吗?”董卓自己也不知道,当初自己进军洛阳,专权时期,自己就对刘虞是极力拉拢,拜大司马,进封襄贲侯。更让刘虞进京协助自己,可是刘虞当时不但不领情,就别说进京之事。

    “呵呵…。。,丞相,我们或许不行,但有一人可行。”李儒笑着说道。

    “哦,李儒快快说来到底是何人也。”董卓忙向李儒问道。

    “那就是陛下此人,只要陛下书信一封,保证刘虞此人乖乖进长安。”李儒算盘打的还真不错,刘虞不但是汉室宗亲,还是朝中栋梁,一位忠臣,一生为国,只要让献帝刘协写书信请刘虞,那刘虞肯定会来。而且要是董卓把此事跟刘协一说,保证刘协肯定鼎力支持董卓之意。

    “这可能吗?”当初董卓用圣旨都难以让刘虞进京,现在居然说只要刘协一封书信就可以,实在让董卓有些不解。

    “丞相放心,刘协的亲笔书信比起那圣旨是有过之而不及。”李儒向董卓开口说道。既然李儒如此有把握,董卓当然也听从李儒意见。

    “李儒,只是如此放过叶晨此人,老夫实在不甘心。”一想到自己如今地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