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少年天子 >

第77部分

少年天子-第77部分

小说: 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天福临突然来到,她很意外。她之所以说了那些话,固然是想出出怨气,但更重要的是她心里隐藏着一个希望,希望改变自己在福临心目中的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眼光、有胆识,敢于直言谏君的贤妃。她经过长时间的思索比较,认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超过董鄂妃,才能吸引福临,才能恢复福临对她的旧情。可惜她遵循的是满洲的传统道德,可惜她对福临的了解太浅,尤其可惜的是她选择了一个极不妥当的时机,在福临自觉卑怯、无地自容的时候,偏偏揭了他的短,损伤了他极其敏感的自尊心,终于使他暴跳如雷,要取她的首级! 
  这一大失败,弄得她心灰意懒,简直没有了生趣。皇上的赦免也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快乐。倒是同她一道获赦的董鄂妃常来看她,安慰她。董鄂妃原是她最恨的人,可是这回皇上发怒,人家拚命来救,只这段恩义,她就不能不感激人家。 
  董鄂妃常常给她讲故事解闷,但凡皇太后、皇上赐给衣物、食品、玩艺儿,也从不忘记送她一份。对董鄂妃的怨恨,无形中竟消了许多。如今,被母亲这一番惊人的嘱咐弄得心慌意乱、七上八下的她,思前想后,连董鄂妃常对她说的几句话儿也在耳边响起来了:“……他一身而兼君、父、夫,你我命里注定和他甘苦荣枯与共,生而同命,死而同坟,还有什么解不开的!……”无声无息,一动不动地坐着的康妃,心里正翻卷着狂风暴雨,头都想痛了,天地间的一切都搅成了一团,使她难以承受,感到一阵阵眩晕。时至正午,殿前强烈的阳光耀得人睁不开眼。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息。她想,还是靠在这儿打个盹,养神吧! 
  忽然,两名养心殿太监来到跟前,说皇上有急事召见。她吓住了,难道他听到了什么风声?她不敢违抗圣命,只得心怀鬼胎,随他们离开景仁宫。才出内左门,便遇到骑在马上等候着的福临。他沉着脸,怒冲冲地质问:“为什么这半天才出来?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她慌得心都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了,不敢答话,更不敢看他。忽听得他哈哈地笑了:“哄你玩的!咱们一起去南苑跑马,快来吧!〃她这才抬起了头。心又猛的一跳,眼前是他那特别的、女人难以抵御的笑容:甜美、多情,目光如水一样流转、如丝绒一样温柔。多少日子没有看到这迷人的笑了,她心头暖烘烘的,直想掉泪。 
  绿草如茵,骏马欢实,他俩并辔而驰。福临不住地打量她,笑眯眯的样子使她心醉神摇,她小声嘟囔着:“你干吗老看着我?〃福临不答话,却把她拦腰抱了过来,紧紧拥在怀中。 
  她感到他呼向自己脖颈、耳畔的热气,又惊又喜,羞怯地说:“别这样,看人家笑话!〃福临大笑:“谁敢?你是我的妃子呀!〃他一挥鞭,马跑得更快了,他也把她抱得更紧了,她几乎喘不过气来,但心里却是那样地得意、欢快! 
  马,突然惊慌地嘶叫一声,扬蹄人立。好象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许多人手执刀枪弓箭,从四面八方步步向他俩逼近。啊,那不是表舅、表哥他们吗?但又不大象。他们是谁? 
  他们在吼叫什么? 
  “昏君!昏君!” 
  “违天背祖,天怒人怨!废掉他!” 


  “废掉他!废掉他!” 
  “嗖〃的一支响箭飞来,直穿福临胸膛!他朝后一仰,摔下马去。佟氏大惊,扑到他身上,箭镞已完全没入他的肌肤。 
  他手捏箭杆,痛苦地叫着:“我要死啦!我要死啦!……”佟氏心如刀绞,搂住福临嚎啕大哭,直哭得气噎喉干,凄楚地喊道:“你不要死,你不能死!你死了旗下我可怎么办!……” 
  佟氏全身猛的一挣,醒了。她还坐在那把心爱的红木椅上,心在胸膛里狂跳不已,满脸泪水,遍体冷汗,头发和贴身衫子都湿透了。她侧耳听听,周围还是那么宁静。可是她的心却再也静不下来了。梦里情景历历在目,福临那痛苦的面容仍然使她肝肠寸断。她明白了,她恨福临,是因为她仍然爱恋着他,爱得很深很深……是啊,他若死了,她怎么办? 
  同样的问题,他若被废,她怎么办? 
  她的儿子真能登上帝位?她真能当上皇太后?废掉老子立儿子,有多少可能? 
  董鄂妃那句话怎么说的?〃甘苦荣枯与共〃。无论如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能逃脱吗? 
  这里有最实际的利害:福临在,纵然是挂名,她是后宫主位,是皇三子的生母,将来可能有太后之分,至少是亲王之母;福临被废或是被杀,她便是废帝遗妾,将和福临的所有后妃一起给撵出宫去,决不会有好下场!……啊!表舅在旗人!母亲一定受了表舅的哄弄! 
  她,怎么能跟自己作对? 
  暴风雨平息了,天地渐渐恢复了晴朗。她沉着地洗脸、细心地妆扮,换了一套淡雅的月白色长袍,叫宫辇侍候往慈宁宫。 
  庄太后异常镇定从容,眼睛里凝聚着睿智和安详,神态中揉和了慈蔼和信任,象方才听康妃密禀一样,仔细地听着岳乐的密报。 
  刚才康妃禀罢,跪叩着替自己和母亲请罪时,太后心情激动,亲自下位把她扶了起来,并一反常态,把惶恐不安的佟氏搂在自己宽阔的怀抱中,含泪道:“好孩子!叫我这当妈的怎么谢你好呢?亏得你不念旧恶,心里明白!你是大清的功臣!太祖、太宗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不尽的!……他从小就脾气坏,那天你偏偏戳到他的痛处,也是一时冒火,事后就后悔了,你再不要放在心上。为今儿个的事,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当感动得哭成泪人儿似的康妃告辞时,太后嘱咐道:“不要对任何人讲,有动静立刻禀报。〃对岳乐,当然不能同样对待。她细心地听完岳乐的话,皱了皱又黑又细的眉,问:“你以为,杰书为什么反戈?”“杰书原本就和他们同路不同心。如今天下归心,杰书说他不能有违天命,定要忠于皇上。“太后微微点头,又问:“依你看,应该怎么办?〃岳乐立刻提出建议:马上以谋叛罪逮捕简亲王、巽亲王一伙,囚之牢狱,免生后患。 
  庄太后没有回答,又迈出男子一样的大步,在屋里快速地走来走去,步履带着风声,长袍刷刷地响。岳乐望着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亲叔叔、太宗皇帝皇太极。有一次他为一场大战的兵力布置去见皇帝,他也是这么走过来走过去,晃得岳乐的眼睛都花了。看看这位婶母,步态、表情,连那有时一手托肘、一手抚腮的动作,都跟她丈夫一样! 
  她一转身,归了座,往椅背上一靠,松开紧锁的眉头,神情庄重,俨然一位成竹在胸的统帅:“要后发制人!告诉杰书,要继续深入其中,情况一有变化,立即告诉你。我叫苏麻喇姑等人每日与你联系一次。他们是想待机而动,我们便能趁机收网。”“是!〃岳乐回答着,心里暗暗佩服。 
  “再者,此事出在皇室,简王又功高威重,一旦败露,必是一大丑闻,对皇室、对大清都很难堪,都极不利。因此,要缜密而又缜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尤其不能让汉臣汉民窥出内情!”“是!〃岳乐简直是惊服了。他心中一直忐忑不安的问题,太后一语就点破了。 
  “还有,皇上年轻气盛,此事断不许让他知道。但他身边须有可靠大臣特别经意护卫。内大臣索尼、鳌拜都忠诚可信,鳌拜武功也好,不妨将内情告知,要他们日夜警惕。只是千万不能惊动皇上。〃太后遇变不惊,处事明练,思虑周密,全局在胸,真称得上是女中豪杰!看太后平日那般温和、慈祥、迁就,仿佛安享清福的婆婆和奶奶,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她那帝王的眼光、统帅的品质,揉和着母亲的胸怀,就变成转危为安的巨大力量了。慨叹之余,在护卫人选上,岳乐略有异议:“禀太后,近日鳌拜与苏克萨哈结了儿女亲家,两人无话不说。索尼年迈,不如换苏克萨哈领命为好。”“苏克萨哈这个人么……”太后略一沉吟,接着说:“也好,他很机警。不过索尼还得助你一臂之力,共同把事情办好。〃其他具体事务,太后统交岳乐安排。岳乐在出宫路上嗟叹不已:皇上真正有福,承乾宫里一位贤内助,慈宁宫里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可是这位母亲此时正静悄悄地站在寝殿窗下,望着珍宝几上那一双嵌珠玉如意,暗暗叹息:皇儿皇儿,天下事哪能尽如你意?革旧布新太急太快,树敌哪能不多?欢庆胜利中人们容易抛开旧怨,欢乐过去之后还有更长的岁月啊!皇儿,你该收收缰了! 
——  五  ——
  “母后!儿今岁得一佳状元!” 
  福临兴冲冲的,满脸是开朗的、甚至有些天真的笑容,带了几分得意,向母亲禀告。 
  太后用她惯常的慈爱目光迎接儿子。触到他兴奋得发光的眼睛,红红的脸膛,她心里忽悠一闪,眼前浮现出另一个福临:在初夏的阳光下晒得脸儿红喷喷,眼睛象两颗小星星,小手高高举着他摔了好几跤才扑到的美丽的蝴蝶,在碧绿的草地上拚命踮起脚跟,想让自己更高一些,也是这么兴高采烈地嚷着:“额娘,我逮着一个大花蝴蝶!……”那时候,福临才四岁,他们也还没有进关。眨眼间十七年过去,他已是天下最大的中华帝国的年轻君主了,庄太后心里非常感慨;想到十七年的历程,那一次次险风恶浪,心里又说不出地惆怅……她终于微微一笑,温柔地说:“佳状元?佳在哪里,皇儿这么高兴?”“哦,母后,儿亲自出题、亲自主试、亲自阅卷,这一科状元进士,的的确确是我的门生。状元不但文才高,书法秀丽,外貌也俊美儒雅……”“人品如何呢?〃太后笑着问一句。 
  “儿曾面试咏鹤诗,他诗中有句道:鸣高常向月,善舞不迎人。诗以言志,可见人品必高!〃太后点点头。 
  “他是江苏昆山徐元文,江南才子。一甲三名,二甲一二名和三甲一名,儿都想见见,已到隆宗门候旨了。那位南士也在其中,母后不是想看一看的吗?〃太后看看皇上,母子俩相视而笑。 
  传宣太监到隆宗门一唤,三鼎甲和二甲第一、二名,三甲第一名,六位新进士毕恭毕敬、亦步亦趋地随着召引太监鱼贯而行。熊赐履慢慢走着,至今还神思恍惚,如在梦中。 
  昨天晚上,管家备了车轿送他出宅。天色漆黑,分不清东南西北,也认不得沿途道路。仿佛有人拦阻盘问,管家不知怎么应付的,每次都顺利通过了。在一排带长廊的高屋前,管家请他下车,领他进入其中的一间,嘱咐他在此静候,不要跟任何人说话,明天主人将亲来致谢,临走又留下一包衣物,要他明日穿戴。 
  屋内还有数人,都已倚墙靠桌地睡着了。屋里整洁清静,不象是不正经的地方,墙边还立着一只书橱。他随手取来一本,是陈寿的《三国志》。于是,他放下心,便在灯下读书消磨秋夜。 
  天蒙蒙亮,外面有人大声传呼道:“新官人排班!〃熊赐履吃了一惊,摸不着头脑,同屋的人却都纷纷起身出门。他正不知所措,有人进屋问他:“先生就是湖广熊赐履吧?……哎呀,你怎么还没有着礼服?快换衣帽!〃熊赐履也慌了手脚,那人上来就帮他一起穿衣戴帽着靴,然后领他出屋。外面人影幢幢,已经排成了长长的两行。他被安置在右边一排的第十名。熊赐履回头望一望,隐隐约约有百十来人。近处几个人面容尚且分辨不清,后面的人就更是模糊了,只看出一个个身姿僵挺,动作生硬,显得很紧张,所有的人都一言不发。 
  熊赐履惊疑不定,这是什么地方?这些人是谁?他放眼向远处、高处望去,极力想弄清周围环境。然而随着天色渐明,越来越浓的|乳白色晨雾,象一面铺天盖地的帷幔,把一切都遮住了。帷幔后面还藏着什么?祸?还是福?熊赐履用力捏捏手背,痛得直皱眉:事情这么怪诞,竟不是梦! 
  熊赐履一横心:管他!我一生光明正大,问心无愧,有什么可怕的?听天由命吧! 
  队伍前进了。只有靴子在石板路上沙沙的摩擦声,而这石板路竟如此宽阔齐整!他们在浓雾中走着,仿佛与世界隔绝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白茫茫的雾中,忽然传来阵阵钟声,浑厚又沉重,〃嗡嗡〃的尾音传向远方,震得熊赐履猛然一惊,这钟声,不是跟每次大朝之期午门上的钟声一样吗? 
  踏着钟声,他们又走了许久,过了深深的城门洞,跨上拱形的白玉桥,天色大亮了。熊赐履无意间往自己身上扫了一眼,惊讶地发现自己穿的竟是簇新的朝服朝靴,前后的人也是一样打扮!忽然,一派乐声悠扬,从前方传来。熊赐履定睛细看,渐渐浅淡的晨雾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