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仙徊 >

第14部分

仙徊-第14部分

小说: 仙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用力拍了拍杨岳的肩膀,“二哥,多保重。”

    “哈哈,好。”

    杨岳离开以后,杨云一头扎到房间里,盘膝坐下。

    沐着窗口洒落的月光,月华真气自然而然的运转起来。

    将心神沉入识海,进入还真殿中。

    宽阔的殿堂中央,赫然又出现了一个金sè身影,周围有几道银sè光华jī绕不休。

    “得给二哥选个好功法。”杨云思忖着,他刚才一看一拍,其实是施展了一种叫做观sè震脉的武林绝学。

    这种绝学是武林高手用来寻找传人用的,比起常见的mō骨号脉等方法来便捷快速不少,并且非常能够展现武林高手的风范。

    武林高手用这观sè震脉之术,只能凭着感觉判断一个人的根骨是否出众,是否练过武功等,而杨云则可以在识海中进行详尽的推演和分析。

    金sè身影中丹田和四肢部位,有一层淡淡的白雾,应该是某种低级功法。

    “应该是二哥跑海的时候和人学的,我算算,如果他刚跑海就开始学,差不多两年,这种低级功法能练到这样也难得了。”

    回想一下,如果没有自己chā手,二哥凭着这套水手之间流传的无名功法,竟然也修炼到了三流高手的境界,并在海盗里hún成个头目,相当不容易了。

    和推演月华真经不同,这次是从现成的功法里挑选,因此速度非常快,不一会儿三部合适的功法就飞了出来,悬浮在空中供杨云挑选。

    “易筋经,好是好,上手容易,层次低了些,不过日后转练高级功法也容易,可惜在江湖上有传承,容易惹麻烦。”

    “血刀**,杀气太重,容易入魔道。”

    “蹈海诀,这部不错,练成之后翻山越海如履平地,修炼步法的同时就能增长修为,就这部了——正适合二哥在船上的时候修炼。”

    有很多功法修炼的时候需要安静平稳的环境,这部蹈海诀的优点就是平时修炼完全不用打坐,只要踏几套特定的步法就成,实在是行舟走船之人的良选。

    选完功法,杨云找出纸笔,将蹈海诀前两层功法抄写出来,然后开始专心修炼月华真经。

    出乎意料地,今天的月华真气异常活跃,修炼了没多久,风溪xùe就汩汩地跳动起来,一股真气水到渠成地涌入,顿时和xùe道中蓄积的真气融成一体,一股清凉从耳部扩散到整个面颊。

    “风溪xùe竟然如此容易就打通了?”杨云陷入了沉思。

    今天和久别的兄长重逢,心情高兴,又喝了不少酒,一般说来此时修炼功法应该是不适合的。

    可是月华真经却偏偏在这种时候又突破了,这绝对不是巧合。

    “月有yīn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瞎鼓捣出来的这个月华真经,还能给我带来多少惊喜?”杨云想道。

    他以前就知道,月华真经在精神方面有神奇的效果,现在看来,情绪的变化,喜怒哀乐等等,都能化作修炼月华真经的燃料。

    酒能帮助月华真经突破,看来也不是偶然的。

    “修行的主旨就是脱离世俗,所以所有的功法都是让人坚守本心,即使那些魔道功法,讲究个随心所yù,但本心也还是不动的,否则就会沉浮苦海,永无超脱之日。这个月华真经简直是反其道而行之,纵情伤神,以酒为媒,可偏偏这样还能走得通,还能增进修为,简直是奇迹呀。”杨云感叹道。

    修行之途,杨云本以为自己已经完全mō得通透,想不到就在眼前,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徐徐地展开。

    月华真经现在只推演出了凝气期的功法,以后会怎么样完全不好说,也许这条修行之路能走到顶峰,也许半路上就会遇到绝壁。

    杨云有些jī动,又有些兴奋地琢磨了一个晚上。

    夜sè落去,旭日初升。

    杨云听着窗外的鸟鸣声,心情大好,可惜此时肚子却咕咕叫了起来,昨天那顿吃喝,早就化作了寂元化精诀的养料。

    想起小珍卖的包子,不由口水直流,起身出门去。

    刚刚走出范家大门,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那里张望。

    “二哥?你怎么在这里?”

    “我有事情找你,怕太早打扰,想在这里等一会儿,没想到你这么早就出来了。”杨岳解释道。

    “噢,出什么事儿了?”

    “不急,还没吃早饭吧,走。”

    找了一个卖粥的铺子,要了两碗白粥,一笼包子,还有若干卤蛋。

    这些东西,不一会儿就进了两人的肚子,杨云的寂元化精诀只微微一转,吃下去的食物就转成了一丝精元,在手腕处沉积下来。

    “这里的包子远不如小珍卖的,等会还得再去买上几个。”杨云想道。

    杨岳也吃完了早饭,掏出昨天那个钱囊。

    “昨天我们出去那会儿,长福号的船老大到码头招工,他的船新下水,缺十几个水手,不过他们今天下午就要赶着出海,这笔钱你给捎回家里去吧。”

    “长福号?是去府城的吗?”杨云电光石火地想起一件事情,急忙追问。

    “是,你知道这条船?”

    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前世的记忆中,这个时候杨云还没有上县城,二哥杨岳却回到了家中。

    事后这件事情,成了杨云全家的遗憾。

    杨岳由于思家心切,错过了上长福号的机会,这条去往府城的船,半路上遇到风暴,避风时在一处荒岛发现了无名宝藏,船上的每个人都发了一笔财,这件事情轰动了全县。

    用力一拍额头,“该死,我怎么忘了长福号,这不是最好的发财机会?”杨云喃喃自语。

    杨岳没有听清,问道:“你说什么?”

    “没什么,是长福号就好。”杨云开怀笑道。想来前世二哥是因为在县城没有可托的人,所以拒绝了上长福号的机会,亲自带着钱回了家。而如今因为见到自己,所以才变了主意,真所谓是一念之差啊。

    “二哥,这钱我托范叔送回去就好。秋试也没几个月了,我早打算去府城海天书院进修一番,既然长福号是去府城的,索性我也搭这条船,路上还有个照应。”

    杨岳想想,小弟的学业是大事,府城海天书院的名气他也听人说过,这次重遇小弟,发现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说话做事很有主见,可是毕竟他才十六岁,又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确实两人结伴比较好。

    “那成,长福号下午申时出发,你提前到码头来找我。”

    静海是凤鸣府的属县,两城都靠海,吴南多山,倒是走海路更方便。

    两地来往的货船大多都顺便携带一些散客,付些船资就行,不用担心上不了船。

    杨云掏出昨晚上抄录的蹈海诀,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

    “我在县学书库无意间发现抄录下来的,好像是一部武学功诀,你看看有没有用?”

    杨岳大感兴趣,接过来翻了翻,“咦?竟有这样的功诀,有意思——哎,这里有个字不认识。”

    “有用就好,你先收着,不认识的字我路上告诉你。”

    “那成,”杨岳把蹈海诀揣入怀中,“我先走了,记得啊,下午申时。”

    。。。

第21章 启航() 
杨岳离开后,杨云一边思索着长福号的事情,然后拔脚走到了小珍家的包子铺。

    “杨大哥,今儿个怎么晚啦?”小珍笑着问道,“快来,我这里给你留了十个包子。”

    杨云却没有接过包子。

    “小珍,这恐怕是我最后一次来买包子了,下午我就要去府城了。”

    “啊?”小珍的手停顿下来,过了一会儿才强笑道,“府城好啊,你是去读书吗?”

    “是,去海天书院。”

    “那我祝你学业有成,给——你的包子。”

    “谢谢。”杨云接过包子,递过十文钱。

    小珍却没有要,“不要钱了,算送行礼吧。”

    杨云点点头,转身离去。

    看着那个身影渐行渐远,还抱着一丝希望他会转身回来,哪怕是回头望一眼也好啊,可是他终究还是消失在街头的人流中。

    小珍的双眼微微红了,一层薄雾遮住了视线,是包子笼腾起的热汽吗?

    包子铺老板不声不响地出现在旁边,叹了口气,却什么都没说。

    不是一路人,沉浮世间,偶然相遇,却未必能走到一起啊。经此一事,女儿也应该长大一点了吧。

    ×××

    杨云一路吃着包子,当最后一个包子咽下时,县学书库的大门已经在望。

    想想这一个多月来,自己都是这样啃着包子来看书,现在终于到了离开的时候。

    县学书库比以往热闹了很多,和杨云刚来时门庭冷落的状况相比,现在外间的书房里几乎坐满了学子。

    天气渐热,有些学子甚至直接在院子里搭建了个凉棚,在下面温书。

    看见杨云,大多数学子都含笑招呼,杨云一一作答。

    进到里间,杜龙飞正和几个学子一起,忙着登记造册寻书等事情。

    把杜龙飞叫到一旁,杨云说了要去府城求学的事。

    杜龙飞稍有点诧异,心中又是一喜。杨云一走,主持sī书公流的事情就全落在自己手里,等教谕从府城回来,正是自己表现的好机会。

    和杜龙飞简单交待了一下,倒不用多说,sī书公流的事情本来杨云就想脱手了,该有的好处都已经到手,也该留给别人一些表现机会。

    杨云和杜龙飞告别,奇怪怎么没有看到孟超,向几个学子打听了一下,都说这两天没有见到。

    孟超家里也没什么钱,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怎么会轻易放过?

    杨云想了想,去了上次两人一起饮酒的那家小店。

    刚一进门,就看见孟超一个人在角落里闷头喝酒。

    小店老板奎叔还记得杨云,高兴地凑过来说道,“杨秀才你来了就好了,孟超他不知出了什么事儿,天天到我这里来喝酒,从早上一直喝到打烊,问他话也不说。你和他都是读书人,好好劝劝他,年轻人嘛,能有什么过不去的槛?要这样糟蹋自己。”絮叨地说了一堆。

    杨云走到孟超对面坐下,先不说话,抓过孟超的杯子,连饮了三杯。

    把杯子砰的一放,杨云开口道:“章小姐要许人了?”

    孟超抬头,两行泪水不知不觉地滑下。

    看孟超的神情,杨云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说吧,许了哪家,我知道你是豁达的人,要不是亲事有问题,你不应该难过成这个样子。”

    孟超有点哽咽地说道,“是府城的白家二公子,一脸的麻子。听说十几岁的时候就搞大过丫鬟的肚子,更过分地是还把人打得小产,遣散费没给就撵出门。我真恨呀,章小姐那么好的人…”又抓起酒杯喝了起来。

    杨云追问道:“可正式请媒提亲了?”

    孟超摇头,“还未曾。”

    杨云掰着指头算算,“章家是大户,要成亲六礼肯定少不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总要一年的功夫,只要人没被他们抬走,就总有机会。”

    杨云的话燃起了孟超的一丝希望,他迟疑道:“可是——能有什么法子可想?”

    “我们现在人微言轻,做不了什么,总要秋试中了举才能有作为。”

    孟超顿时泻了气,“唉,中举,难啊——”

    杨云正sè道:“老孟,你相信我吗?”

    “此言何意?”

    “你要是相信我,眼下就有一个机会,你我下午就坐船去府城,进海天学院。多不敢说,我保你五成中举的机会。”

    孟超还有点迟疑。

    “老孟,我认识你的时间不长,但所谓倾盖如故,我把你当一个好朋友。我不是luàn说话的人,你也别和我客气,上海天书院的学费我先借给你。与其在这里借酒消愁,一事无成,不如和我一起去博一把。怎么样?男子汉大丈夫,一言而决。”

    孟超听杨云把话说成这样,把酒杯一掷,咬牙说道:“好,就博上一把。”

    搞定了孟超,杨云看看已近中午,和孟超约好在码头见面,连忙往回赶。

    范骏见到杨云来辞行,大为惊讶,“杨贤侄,你有心去府城攻读是好事,为何走得如此仓促?不如多留两日再出发,让我给你办筵送别。”

    杨云把二哥下午就出海,两人要结伴的事情说了一下。

    范骏听说以后就不再挽留,只是让杨云稍等。

    片刻之后范骏回来,递过来一封银子,说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你范叔也帮不上什么忙,这点行程你拿去,或有缓急的时候可以一用。”

    杨云也不推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