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仙徊 >

第70部分

仙徊-第70部分

小说: 仙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卿说来听听。”

    “是,陛下。市舶司的职责是对已经成熟的商路课税,但是大海辽阔无边,未知的海国千万,如果能开辟出一条新的商路来,获利之丰是难以想象的。大陈的殷国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吴国立国垂三百八十年,北临大陈,南接山越,属国的身份早定,在陆地上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虽然现在政通人和,民间富足,但从国势上来说,实已经过了顶峰,最近一百多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除了锐意开拓海疆之外,臣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杨云在御书房中侃侃而谈,神采飞扬。

    “重开筹海使司,集聚人才,探索海外商路,和市舶司相比,一为守成,一为进取,二者皆不可或缺。”杨云说完后,希翼地看着吴王。

    这小子原来野心勃勃,不甘心为人手下,想别出蹊径自立一个山头啊。三个大臣都有这样的想法。杨云的话虽然说得漂亮,但几位大臣年老成精,越是岁数大越是多疑,心中不免觉得杨云是嫌弃他们老朽,不愿意在他们手下当差。

    合辙我们都是守成的,是吃现成干饭的家伙,只有你这个小子是锐意进取的英才?就连清流的领袖,李沧谰的面sè也有点不自在起来。

    身为大臣当然都xiōng有城府,谁也不会此时跳出来反对,免得给吴王留下自己嫉贤妒能的印象。不过虽然没有表lù,吴王赵翰光也清楚他们的想法,君君臣臣几十年,谁的心思也瞒不过谁。

    其实赵翰光作为上位者,tǐng欣赏杨云这种打破藩篱冒头的行为,现在朝野上下各成派系,里里外外绞成一团luàn麻的局面,他也有些无奈,有些厌烦,杨云的提议也许能成为一道清风,给吴国这一潭死水带来微澜?他又想到怀中的那封信,虽然里面没有提到杨云,但是老祖宗既然让此人带信回来,肯定也是高看他一眼,也许他真能做出一些事情来。

    想到这里,吴王也不征询大臣的意见,直接说道:“甚善,既然本朝曾有先例,开立筹海使司又有这般好处,那就依杨卿所请——李卿,你去督促吏部,在半个月内拿出筹海使司的定制来,筹海使司正使,就暂定正六品,下面的建制你让吏部拟出详细的条陈。”

    “是。”李沧谰答应地甚是爽快,反正只是个正六品的衙门,而且还是个暂时的。如果杨云不能在一两年内开创出一番局面来,他这个正六品的使司就当到头了。到时候就算转为他职,这从政上的污点就再也抹不去了。年青人啊,就是喜欢说大话,等他真上了手,就知道论事易,做事难,做事易,成事难的道理了。

    “这些事情易办,不过要新设一个衙门,需要有日常的开支,还有既然是筹海使司,免不了要遣船出海,这些huā销就要田相想办法了。”

    田远中微怒,心说你个老东西,自己做好人,倒是想让我出来做恶人。

    可是这个恶人他还不得不做,他主管着户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吴国虽然国势太平,民间富足,但是官吏冗员也一直在增长,加上祭祀、宗族、军备、学政等等开销,国库里其实也没有多少余钱。

    “启禀陛下,这个筹海使司的官吏薪俸,还有日常支用,都可以比照着市舶司来,这些钱户部咬一咬牙,还是开支的出。可是遣船出海,这个事情huā钱就没有边了。到时候是派一条船,还是十条船出去,船大船小,船上水手的招募费用,是不是要派兵上船,这兵员的装备开销。还有这船是建是买,采购货物所需费用,另外海上风险甚大,如果船只损毁,损失不说,还要额外支出抚恤的费用。这些钱户部是万万承担不下来的。”

    “这些开销不用户部支出,由筹海使司从民间自筹。不过如果新开辟出商路来,筹海使司要独占商路二十年,到时候市舶司可不要来收税。”杨云说道。

    “田卿,这样可行?”吴王赵翰光问道。

    “如此,臣无异议。”田远中和李沧谰的想法一致,这个筹海使司,多半和吴国朝廷上的很多事情一样,最后难逃虎头蛇尾的下场,现在吴王正在兴头上,实在没必要去扫他的兴,何况只是官吏薪俸和日常开支的话,一个正六品的衙门而已,如果户部说拿不出这笔钱来,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从皇宫里出来,杨云心中喜悦,当上个正六品的筹海使,当然不算什么,但是这是一个独立的衙门,上上下下的事情都由自己一人做主。最关键的是,自己可以正大光明地去东海了,那个逐làng国杨云梦中的前世去过,和吴国中间隔着万里海疆,旁边还有乘风和牵星两个岛国。

    这三个岛国前世里似乎没有受到luàn世的bō及,如果能走通到东海三国的航线,到时候如果吴国事不可为,至少可以带着家人扬帆出海,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东海三国是千多年前大陆漂流过去的移民所建,无论气候还是人文都和吴国比较相似,父母在那里生活应该可以习惯。如果东海三国走不通,那就只能考虑南洋的海国或者山桂了。不过那里气候炎热,瘴疠盛行,和当地人语言不通,实在不是一个居住的好地方。更糟糕的是,南洋号称有三千海国,相互之间争战不断,而山桂在大陆上,虽然前世的北梁大军在山桂折戟而归,但谁知道这一世会有什么变化,而且北梁大军是打到山桂国内才遭到败绩的,因此这些地方都不是良选。

    可能很多人认为自己建立这个筹海使司,是年少轻狂不知深浅吧,他们肯定会躲在一旁看自己的笑话,就让这些人等着大吃一惊吧。

    。。。

第102章 冷衙门() 
吴国王宫内,宛凝宫。赵佳在几个月前终于结束了让她痛苦不堪的礼仪学习,学完礼仪,她看上去确实文静了许多,除了偶尔还悄悄跑出宫外游玩,不过至少懂得带上护卫了。在父王母后面前的举止也娴静了许多,让两个人放心不少。

    吴王和王后两个当年并不想把赵佳送进山中学艺。可惜,送长公主进山是吴国成立几百年来,一直传承下来的一个规矩。

    赵佳拜入的煌明剑宗,和吴国王室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皇帝本人的次子和长女六岁起都要进煌明剑宗修行,不过区别是,除非皇长子死亡或者被废,否则二皇子永世都不会出山,会一直在宗门中修炼下去。而长公主则会在修炼到十七八岁的时候出山,由王室选择一个良配,长公主成亲后会负责掌管煌明剑宗在吴国世俗界的力量,直到下一代的长公主来接手。

    皇室先辈如此安排煞费苦心,从作用上看,几百年来保持了皇位的平稳交接,兄弟萧墙的事件也比较少。

    煌明剑宗和吴国皇室,一明一暗,几乎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而王室掌控的官方力量,和长公主掌控的宗门世俗力量,又是一明一暗,两种力量相互扶助,但同时也有相互制衡监督的意思。

    王位是世袭的,长公主执掌的势力却不传给儿子,而是交接给下一代长公主,这种安排是为了避免外戚做大。

    吴王和王后狠下心bī迫赵佳练习礼仪,其实是在为她的出嫁做准备,这个女儿性子太野,从小就在山门中修炼,偶尔回家一趟,父母欣喜之余也缺了管教,现在不磨一磨,担心她将来不会为人处事,和夫婿的感情不和。

    赵佳哪里知道这些,表面上收敛了一些,其实背地里依然故我,回到宛凝宫,把大门一关,立刻旧态复萌。

    “去——把人靶拿出来!”赵佳吩咐道。

    “是,公主。”

    宫女们飞快地拖出一个木头假人,立在院子里,木人身上还像模像样地套着衣服。

    一道红光从赵佳的腰间盘旋而出,绕着木人飞旋了几圈,木人顿时化作了漫天的木片。

    “不知公主为什么又生气了,这回的木人好可怜,被毁得好彻底。”宫女们肚子里暗自嘀咕着,心中哀叹,今天晚上又要熬夜扎木人了。

    “哼!臭杨云,居然跑到大陈去,害得我在东吴城像个傻子一样等着,还偷偷跑去贡院看榜,可恶之极!”赵佳连连挥剑,恨不得把木头全部削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才解恨。

    软红剑似乎感应到了主人心中的怒火,突然吐出一道鲜红的剑芒,嗤的一声,凌空击中一块木片,顿时将其爆成了一团碎屑。

    赵佳呆住了,这——这是剑芒呀,自己竟然不知不觉地突破到引气期啦?

    ×××

    建立筹海使司的事情成为定局,吏部也没有为难,很快就发出批文,同时通过邸报将筹海使司成立的消息正式通报全国。吏部尚书相当大方地给了杨云一批空白告身,让他自己去委任官吏。一付随他怎么折腾,这边完全放手不管的架势。

    杨云也不客气,拿着告身就开始拉人。可惜虽然是空白告身,委任的人也得有正式功名,而且品级不能相差太多,最高可以提拔一品,否则吏部还是可以将任命驳回。

    杨云的这个筹海使司在东吴城中无人看好,有正式功名的人在哪里hún不到一个官做,何必到这个看上去像闹剧一样的筹海使司冒险。

    杨云是大陈探huā不假,但这只表明他文章写得好,并不能证明他在海事上也能搞出一番名堂。

    何况筹海使司可是要出海的,茫茫大海,哪个当官的肯拿自己的老命去冒险?

    忙碌了七八天,除了招募到一些司吏,正式官员就拉到一个叫做焦源的,这个焦源举人出身,hún了几十年才是一个八品笔帖式,还是在一个清水衙门里,家里老婆孩子一堆,在官员中实在窘迫不堪。所以他牙一咬进了筹海使司这个最冷的衙门,被杨云任命为七品的主事。

    杨云上书要求把筹海使司衙门建在凤鸣府,他上书的理由是东吴城的码头已经没有空余的地方,将来开辟出新的航路时甚为不便。京城中知道这件事情的人,纷纷都笑着说,杨大探huā在东吴城忽悠不到人,打算回到地方去,继续接着忽悠。

    吴王和吏部很快批复同意,对众人的嘲笑杨云不以为意,别人觉得他傻,他还不想留在东吴城呢,这里高官太多,总有施展不开手脚的感觉,还是凤鸣府好,而且离家又近。

    在新任主事焦源的建议下,杨云拜访了一趟当朝太尉薛明义。

    薛明义是朝中除了太师和左右相之外官职最高的人,不过他主管军事,所以上次在御书房讨论杨云的职位安排时没有在场。

    杨云找薛明义的目的,是听焦源说,只要走通薛太尉的路子,就能搞到水师战船。焦源虽然hún地落魄,可是毕竟在东吴城mō爬滚打了几十年,这些门道比杨云清楚多了。

    杨云想出海,当然是水师的海战船最合适,船身坚固、耐风làng,而且有强大的武备。

    薛太尉掌管全国的军队,他听到杨云表明来意后,笑着说:“杨使司你这可是找错人了,筹海使司的事情我是支持的,可是军船不能挪作sī用,这个忙老夫可不敢帮啊。”

    “在下并不是要用现役的,那些退役或者临近退役的军船,据在下所知,颇有一些卖给了sī人,不过想买这种船,都要军中有人才行,难道军中还有人能大过薛太尉去?您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薛太尉一听,知道杨云明白其中的道道,不好糊nòng。所谓sī人不能拥有战船的规定,其实这些年来早已名存实亡。颇有些水师军将,将好好的战船报废,然后相对低价卖给那些跑海的商人,反正水师的战船自然有朝廷给补足,这种事情从上到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些都是下面的人搞出来的事情,老夫略有所查,正打算狠狠管纠一番。”薛太尉推得一干二净。

    “我们筹海使司也是朝廷的衙门,用几艘战船是名正言顺之事,老太尉就算不给在下面子,也得给吴王陛下面子呀,杨某此举可是奉了上喻的。”杨云抬出吴王,一番软磨硬泡,最后还是搞到了薛太尉的一张帖子,兴冲冲地走了。

    “这个杨云,还真想出海,真是初生牛犊啊。”薛太尉感叹一声,他对杨云倒没什么恶意,毕竟文武有别,杨云风头再足,也威胁不了他的位子。而且杨云在大陈殿试的文章流传甚广,里面要求陈皇重视武备,居安思危的意见,其实放在吴国也是适用的。

    吴王在看到那篇文章的次日,就召见了薛太尉,询问了一番全国的兵事,并且有意在明年的国库支出中,增大拨给军方的份额,这件事情要是能成,还算是沾了杨云的光呢。

    在吴国朝野上下关注、轻视、怀疑、抵触的目光中,杨云一直忙到了五月底,终于把一堆繁琐的事情处理妥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