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仙徊 >

第8部分

仙徊-第8部分

小说: 仙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月华真气的运转,虚空中涌出朵朵彩云,聚集成一团,彩云上方逐渐凝聚变形,片刻之后凝成了一所宫殿。

    杨云意念一动,新生成的宫殿飞速地拉近,靠近之后才觉得这宫殿气势宏伟,层台叠翠,赤柱碧瓦,流光熠彩。

    巍峨的大殿正门悬挂着一副匾额,上书金光闪闪三个大字——“还真殿”。

    意念再一动,立刻置身殿中。

    大殿异常宽阔,光滑如镜的白晶地板上,伫立着无数书架,密密麻麻地一排挨着一排。

    书架上的书籍都是灰朴朴的,杨云把意识集中到其中一本上,立刻看见了书的名字——《旬雷玄灵**》

    一股狂喜淹没了杨云,意识像飞一般掠过一本本书——元辰真解,破军杀,星宿赤炼雷法,黄极真经,九天十地华集……无数神功密法,都是杨云上一世的珍藏,现在都出现在这里了。

    换过一排书架,这排上的书没有书名,只是顺序标着数字,杨云随意选了一本标号六七五三五八的,赫然发现竟然是自己在结丹期时的修炼感悟。

    再换,还有长长的一排是所有的斗法对敌经历,一排是炼丹制器的秘笈和记录,一排是图文并茂的天材地宝名录,一排是游历传记,一排接一排,“看”得杨云心huā怒放。

    “我还以为重生以后这些东西都忘了,没想到都不知在哪儿藏着呢,开了识海才出来。”

    不过想想也正常,重生后的杨云是个普通人,真元全无,神识微弱,前世杨云积累的修炼知识绝对是恐怖级的,重生后能够记住的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就说修炼功法,除了前世修炼过的能够记住,其他像寂元化精诀、月华真经之类,因为非常简单,加上前世印象比较深才能记住。

    杨云决定这一世修炼不走老路,当时记忆完整的功法其实并不多,最后选择月华真经也有这个原因。

    在大殿的主位有一张王座,王座上赫然有一个淡金sè人影。

    杨云发现这个人影和自己一mō一样,不过身体是透明的,能够看见身体里有一些银sè的线条。

    这些银sè线条就是月华真气的运行路线,另外手臂和足底还有一些淡淡的绿sè光点,正是储存寂阳化精诀转换的精元的地方。

    心念一动,空中出现两条金sè虚线,连接到书架上的两本秘笈,正是“月华真经”和“寂阳化精诀”,这两本书微微放着光芒,和其他灰朴朴的书都不同。

    大殿没有窗户,可是偏偏却有月光照shè了下来。

    月光刚刚亮起,书架上的“月华真经”被牵引而起,哗哗哗地快速翻动起来,同时金sè身影中的银sè线条蠕动着,自动朝着月华真经第三层境界的路线蔓延。

    “太好了,以后就可以在这还真殿里模拟功法了!”

    月华真经的修炼境界只到引气出窍,而且杨云上手就修改了运行线路,可以说和完全新创功法也差不多了。有了还真殿,杨云就可以模拟功法,并尝试进行修改,总结出最好的修炼方法。

    识海中的一切都是意念虚拟的,就算功法崩溃也影响不了杨云,在现实中不敢尝试的法子在这里都可以大胆使用。

    杨云突然想起,“记得有本《太yīn玄元录》,对于月属性灵气的修炼方法相当有见地,可以拿来借鉴。”

    刚起了想法,还真殿中立刻又出现了一条虚线,将一本书牵引出来,书名正是《太yīn玄元录》。

    封皮上太yīn玄元录几个篆字光芒闪动,然后开始一页一页地翻动。

    和月华真经的快速相比,翻动太yīn玄元录显得相当艰难,刚翻开了三页,嗡嗡声响起,第四页揭开一半,就悬在空中动不了了。

    嗡嗡声越来越响,整个还真殿都开始震动,竟然有维持不住的趋势。

    “糟糕,停!”

    杨云念头一起,虚线消失,太yīn玄元录“啪”的一声合上,飞回了书架。

    震动停止,还真殿恢复了正常,可是殿中照shè的月光已经黯淡了三分。

    “忘记太yīn玄元录起步就是筑基期,一直能修炼到生丹火,远超我现在的境界,我的修为支撑不了这种试演。”

    识海虽然是虚拟的,但是试演功法等还是要消耗能量。一般修炼到筑基期,拥有了真元才能支撑识海的各种功能发挥出来。

    “月属性的灵气一向在精神方面有奇效,我用月华转换出来的真气才能勉强驱动识海,可是也只能开动一小部分功能。算了,能有识海就是天大的好事,不要太贪心了。”杨云安慰着自己。

    再次开始试演月华真经,杨云老老实实地选了一本《幽月诀》,这是筑基期前的修炼法诀。

    这次果然没有再出问题,杨云试了试,再加一部法诀有些勉强,只好让还真殿一次开一本月属灵气的法诀,慢慢推演。

    好在只要月华真气没有耗光,识海就能一直推演下去,不需要杨云一直关注。这就好像多了一个没有悲喜、只知潜心修炼的杨云一样,好处之大不言而喻。

    修炼突破让杨云的心情非常好,收拾收拾出门,按照惯例又到街头小珍姑娘那里买大包子。

    “杨大哥?!你没出事儿吧?”卖包子的小珍惊喜交集。

    “没什么呀。”杨云微笑答道。

    “太好了,昨天那两个húnhún跟着你,他们没找你麻烦吗?”

    “没有啊。”

    “嗯——杨大哥,给你包子。”

    小珍说着把杨云的袋子装满包子,递了过去。

    杨云接过口袋的时候,小珍脸微红,轻声说了句:“谢谢。”

    口袋拿到手里,杨云立刻感觉到里面不止十个包子,多装了两个。

    微笑着点点头,“小珍姑娘,再见。”

    “杨大哥,再见——”

    漫步街头,一边啃着包子,一边用寂阳化精诀转换着精元,明媚的晨光洒落到青石道路上,杨云的心情和今天的好天气一样晴朗。

    。。。

第12章 蠹虫() 
杨云来到县学书库,一头扎进了书堆里。

    刚翻开一本书,就幸福地几乎要呻yín出来。

    书页上的信息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往杨云的脑子里流淌。在突破第二层之前,虽然杨云看得也很快,但是无法将内容记忆下来,而现在杨云清晰地感觉到,这些涌入的信息就像被刻在了脑海里一样。

    识海之中再次涌现出彩云,凝聚出一栋古sè古香的建筑,匾额上是“经纶堂”三个字。

    文字组成的溪流从空中垂落,在溅起的水huā中一本书正在慢慢成形。赫然正是杨云正在翻阅的那一本。

    “太爽了!照这个速度,把书库里全部的书都背下来,也不过五六天的功夫。”确实,拥有识海的恐怖能力,别说区区一个县学书库,就是全吴国的书都搬来也不在话下。

    可惜杨云背书的速度再快,还是不得不一页页把书翻开,这是最影响速度的一环。

    县学书库里很多书杨云都读过了,但是大多都达不到背诵的程度,杨云逐一翻阅着这些书,感受着不断涌现的新收获。

    那些印在书本上的文字,现在像已经熟读了一辈子般,深刻在心中。字里行间隐藏的那些深意,像秋天清澈湖水下的珍珠一样,熠熠闪光。

    新的感悟、新的体会、新的见解,像cháo水一样冲刷着杨云。

    “唉!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书中说的道理原来还能这样解读,难怪我前世没能中举。”杨云捧着一本书,发出感叹。

    上一世乡试惨败,心灰意冷的杨云遇到仙缘,踏上了修行之路,以后再也没有研究过这些经史子集,直到今天靠着识海的帮助,才领悟了一些书中的真意。

    “不过前世家贫,我连书都看不上几本,更别说游学体悟了,现在能这么快地领悟,和我已经有了上一世的见识经历也有关系,并非简单靠着识海就行。”

    一个人阅历丰富,见识多,当然更容易理解各种道理。修行的知识若论深奥繁复,是科考那些内容根本无法相比的,杨云有着雄厚的基础,才能这么快上手。

    “现在我的目标就是尽快把书库中的书看完,然后想办法找新的书源。”杨云寻思道。县学书库里的书太过残缺,如果想中举必须再多找一些书看。

    就这样杨云在县学书库一连扎了三天,书库中大部分书都看完了,付出的代价是手指酸痛地不行——从书库开门到关门,杨云几乎一刻不停地在翻书。

    这一天,杨云正在书库角落里翻静海县志,和科考相关的书他都已经翻遍了,所以现在目标转换到这些闲书上了。

    杨云翻书都是找个僻静的角落,否则别人看见肯定要大惊小怪。县学书库一向冷落,偶然有几个人也是匆匆找了书就到外屋去看,倒也一直无人发觉。

    突然间感觉有人过来,杨云把手中的书一合,刚好看见书架拐角一个身影冒出来。

    “杜兄。”

    杨云认出来人是经常向学子卖书的杜龙飞,于是开口招呼。

    “啊——原来是杨兄。”

    杜龙飞被吓了一跳,显然没料到这么僻静的角落里还有人。

    看到了杨云手中的书,杜龙飞微怔道:“县志?杨兄怎么在看这种书?”

    “随手翻翻而已,杜兄是来找书?”杨云不动声sè地问道。

    “啊,不是,我随便看看。”

    “杜兄一定是来看书库中的存书吧,唉——说起来这书库实在不全,过几天说不得也要杜兄帮衬我一下了。”杨云叹气说道。

    “噢?杨兄要书?”杜龙飞目光微闪问道。

    “要想金榜高中,靠着这里的书可不行,杜兄多多帮忙吧。”

    “呵呵,好说好说,杨兄需要什么书提前和我说一下,我让亲戚从书局进书的时候留意一下。”

    杜龙飞接着又倒了一通苦水,说纸张涨价,连带着书价也涨,而这头都是同乡学友,卖书贵了不好意思,最后赚不到什么钱,全是看大家苦读不易,才勉强维持云云。

    杨云附和了几句后,杜龙飞告辞离开。

    杨云看时间差不多了,将县志放回书架,也离开书库。

    走到外间,发现前几天被教谕杖责的那个老差役也回来了。

    快到书库关门的时间,其他学子都zǒu光了,只有杜龙飞还坐着,手中捧着一本书,摇头晃脑地读着。老差役则拄着根拐杖,在院子里来回溜达。

    杨云想了想,向杜龙飞拱拱手道别,离开了书库。

    出了县学书库的门,杨云并没有走远,而是藏身在一个拐角处观察。

    过了没多久,老差役出来四处打量了一番,然后“哐”地一声,将书库的大门关上了。

    “杜龙飞还没出来,他和老差役真有什么关系不成?”杨云思忖道。

    书库的门已经关了,不过这难不住杨云,他藏身处就挨着书库的院墙,见四下无人,杨云一个纵身就上了墙头。

    顺着院子里的一棵老槐树,杨云轻声落地。

    院中无人,走到书库窗户旁边,找了条缝隙望进去。

    杜龙飞和老差役两人坐在一起,交谈声隐隐传来。

    “舅舅,你的伤还没好,怎么就找人叫我来这里?”杜龙飞问道。

    杨云偷乐,二人果然有关系,居然还是甥舅,自己来得正是时候。

    老差役摆手,“不打紧,行杖的人都是同僚,平时也收过我的好处,下手都有分寸呢。”

    “那就好,我还想找个日子过去探望舅舅呢。”

    “不用,你到我那里,要是被人看见多生事端,还是在这里见面好。这次叫你过来,是我收到消息,后天有一批新书要送到书库来。”

    “这个——教谕刚发过怒,咱们要不缓缓?这批书就不动了?”

    “没事儿——教谕是官,可他拿不住把柄也奈何不了我,只要咬死缺的书是被秀才们偷去了,他还能把来看书的秀才都一一传去盘问对质不成?他总得顾着本县读书人的体面吧。再说他几个月就要升走了,更不用在意。听说这批来书不少,要是真让它们入了库,怕是你那里半年都别想有什么生意。”

    “那好吧。”

    “我不识什么字,后天书到了你好好分分,有用的书收走,没用的就拿去装样子入库。”老差役叮嘱到。

    “我省的,都是做熟的事情。不过有件事,今天见到的杨云——就是整天泡在书库里那人,我有点担心他会看出些什么。”

    老差役轻蔑地说道:“那个人呀,读书都读傻了的,有什么讲究的?”

    “还是小心点,我总觉得这个人不太简单。”

    “那后天你半夜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