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官人很忙 >

第184部分

官人很忙-第184部分

小说: 官人很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英台:梁兄啊,你何时再来看我?

    梁山伯:病好就去看你;只怕我;短命夭殇不能来;倘若我有长和短;就在胡桥镇上立坟碑。

    祝英台:梁兄啊;你休说伤心话;我肠欲断心欲碎;你是好好来望我;我反而害你得病归。梁兄。梁兄啊,你若是要立坟碑,红黑二字刻两块;那红的刻着我祝英台;黑的刻着你梁山伯;我与你生前夫妻不能配;梁兄啊;我就是死也要与你同坟台。

    ……

    可以说。祝英台的来信让梁山伯看着还是相当的安慰的,可是,很无奈,由于两个人始终没有办法在一起,所以,梁山伯相思日甚,病情还是一日重过一日了,于是,戏台之上,那个面如冠玉的梁山伯。终于就是演到了最为悲情的一幕了,也就是梁山伯“临终”的一幕。

    场景:

    梁山伯的母亲又一次地拿进来了祝英台的信笺,而此时的梁山伯,已经是浑身下下没有多少的力气了,于是,一边看着信笺,一边就唱道了:

    “她说道咫尺天涯难相会,此身未来心已来。但见她尊重二字满纸写,她望我除灾又脱霉……”

    “英台呀!可怜我刻骨相思染重病;可怜你要想聚首不能来。见青丝犹如见贤妹。叫山伯睹物思人更伤悲。常言道结发夫妻到白头,看来你我今生无缘配……”

    “这是雪白蝴蝶玉扇坠,当初是英台自做媒,到如今姻缘已隔万重山。蝴蝶枉自成双对!”

    “杭城读书三长载,实指望为梁家增光辉,谁知道英台女,染成疾病难挽回。娘啊娘。倘使儿归黄泉路,儿的娘身体须自爱……”

    “恳求母亲如儿愿,儿死后要胡桥镇上立坟碑。立坟碑。立坟碑,红黑二字刻两块,红的刻着祝英台,黑的刻着梁山伯,儿与她生前不能夫妻配,儿死后要与她同坟台。”

    梁山伯话毕,吐血三口,居然就此一命乌呼了,之后,梁家人自然是哭天抢地的,而此时的戏台四周,那些被戏曲给吸引的众多才子、公子们,居然也是同时落下了感动的泪水了。

    这也难怪,因为,像他们这样的才子、公子们,虽然表面上不说,可是心底里还是羡慕这样的爱情的,才子佳人嘛,那自古以来就是千古传颂的佳话,所以,这些才子、公子们看到台上的梁山伯,很自然地就把自己给代入进去了,于是,自然是感同身受。

    特别是,这一出戏曲里面的每一句唱词,那可都是写得绝好的,说是句句扣人心弦都不为过,所以,那更加是增加了他们的认同感了,于是,在这个时候,虽然满场地都没有什么喝彩声,可是各个角落里传出来的抽泣声却更是让人动容了。

    只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是,其实让他们更加感动的一幕还在后面呢!“山伯临终”之后,自然是“英台哭灵”的场景了。在这个场景之下,秦永作了一定的创新,那就是使得祝英台是在自己出嫁前的一天,求得自己的父亲开恩,准许她前来为梁山伯送行了。只是,她的身边是始终会跟着数位的仆人和丫环也就是了,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有什么意外事情的发生。

    “梁兄!啊!一见坟台魂魄消;我呼天叫地哭嚎啕;在楼台一别成典故;人死无缘难到老……”

    “梁兄啊!实指望天从人愿成佳偶;谁知晓;喜鹊未叫乌鸦叫;实指望笙筲管笛来迎娶;谁知晓未到银河就断鹊桥;实指望我大红花轿到你家;谁知晓我白衣素服来祭祷;梁兄啊!不能同生求共死……”

    梁山伯的棺木就摆在眼前,棺木后面就是坟碑,红黑二字刻两块,红的,刻着祝英台,黑的刻着梁山伯。而祝英台呢,穿着一身的素衣就跪在棺木前面是一阵嚎啕大哭,那哭声肝肠寸断、声泪俱下,简直是要把现场的那些公子、才子们的心都快哭碎了。

    “啊,啊,这……这情节为何要编排成如此啊?为何要编如此啊?为何要让祝英台与梁山伯人鬼相隔?又为何要让我们的红娘子梨花带雨?这秦氏才子,实在是太过坏了!实在是太过坏了!”

    “是啊!是啊!为何有qing人就是不能成眷属?又为何佳人一定要被富家公子强行占有?可恶,实在是太可恶了!”

    好吧,戏都还没有演完呢,可是在这个时候,底下的那些观众们可就都纷纷地“暴动”起来了。这也是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场戏曲的成功吧,这不,如果单单按照一般的民间传说的话,《梁祝》的故事说到这里,基本上就已经是结束了的。

    因为不管你现场的观众们是再怎么不满意都好的话,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有qing人终究还是不能成为眷属的,因为,梁山伯就已经是死了嘛,而祝英台呢,要不就是第二天嫁与马公子为妻,要不就是殉情自杀,可是,不管是哪一种结果都好,这都是一个悲剧嘛,所以,那些早已经是把自己代入到这场戏里的公子、才子们,可就纷纷起来“反抗”了,因为,他们可不愿意是自己的“故事”就这么结束了。

    好在,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因为,祝英台在哭完了灵之后,是并没有马上就退场离去的,面是吩咐那些跟着她的仆丫环们,离开自己稍远一点,因为,她自己需要与梁兄说一些知己话。

    而那几个仆人丫环呢?虽说都是祝英台的父亲派过来监视她的,可是,他们却也同样的非常同情她的遭遇的,所以,听到她的这个要求,他们对视了一眼之后,果真是退出了十数米远。

    因为,在他们想来,反正这个地方是空旷无比的,就算是她们的小姐有什么特别的举动的话,他们也是来得及前去阻止的,所以,自然是不怕。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祝英台真的是做出了什么举动的时候,他们再想阻止的时候,已经是根本来不及了。(。。。)

第323章 祝英台“跳棺”() 
“嗤嗤……”

    离开了祝英台足足有十多米远的几个仆人丫环们是看到,祝英台走到梁山伯的棺木前面,脸上挂着泪痕,然后一把用劲,竟然是直接将梁山伯的棺木推开了有那么一半的缝隙。

    “呀,小姐,你……你要做什么?”

    看到这一幕的仆人丫环们,可就纷纷有些惊诧了,于是,有的人就想马上上前去拦住祝英台,可是,作为祝英台的贴身侍女,其中的两位丫环就说道了,“各位大哥、姐姐,就……就由小姐去吧!她……她也不过只是想再见梁公子一面而已。”

    “嗯,好像是如此!”

    其他的仆人丫环们一听,似乎确实是如此的,虽然他们的小姐祝英台推开了梁山伯的棺木,这从传统的习俗上来讲,那应该是不妥当的,毕竟,人死了嘛,那就一切都盖棺定论了,一般可都有再开棺的道理。可是,眼看着人家梁家人也没有什么意见,而且,他们的小姐就算是推开了梁山伯的棺木,似乎也是做不了什么的,于是,他们干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而祝英台在推开了棺木之后,伸手进去,好像是在抚摸着梁山伯的脸庞,于是,就又开始动情地唱道了:

    “梁兄啊,记得那年乔装扮,钱塘道上初相会。我与你草桥同结拜,情投意合相敬爱。到后来,同窗共读有三长载,我心中暗托你梁山伯。可记得,你看出我有耳环痕,使英台脸红耳赤口难开。可记得十八里相送长亭路,我一片真心吐出来……”

    “我叫你比作鸳鸯成双对,我叫你牛郎织女把鹊桥会。我叫你井中双双来照影,我叫你观音堂上把堂拜。我也曾留下聘物玉扇坠,拜托师母做大媒,约好了相逢之期一个月,临别亲口我许九妹。我以为有情人终成好眷属,想不到美满姻缘早拆开……”

    “梁兄啊,梁兄啊!实指望天从人愿成佳偶;谁知晓;喜鹊未叫乌鸦叫;实指望笙筲管笛来迎娶;谁知晓未到银河就断鹊桥;实指望我大红花轿到你家;谁知晓我白衣素服来祭祷;梁兄啊!你我两情深似海,虽然人间不能成婚配,可愿同死身化彩蝶花丛翩翩双飞啊!我……我这便随你去了吧!”

    “啊?什么?”

    “噗……”

    “嗤嗤……”

    现场的众人,原本来可都是在细细地听着娘子唱着那一句胜似一句感人的唱词的,可是,没有想到最后,她一声“我这便随你去了吧”之后,居然就是一跃跳进了梁山伯的那个棺木里面了。而且。在众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她竟然就是从棺木的里面,伸手把棺木的盖子给重新盖了起来的。

    “呃,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祝……祝英台怎么跳棺了呢?”

    “就是啊!就是啊!那祝英台不是应该嫁给了马公子的吗?这……这与史实可是不同啊!”

    “史实?嘿,可哪里来的史实呢?有关《梁祝》的故事。民间的传说都不下十个版本,可是,倒是没有一个最后祝英台会跳棺的版本的。可……可是,这跳棺到底是有何用处呢?就……就算是祝英台是要殉情的话,好像也没必要采取这样的法子啊!”

    “没错,只是跳进棺木里,又摔不死人的,这简直就是拙作啊!”

    ……

    没错,祝英台唱到最后会跳进梁山伯的棺木里的这一段。那实在是太过出人意料了,所以,台下的众人在看到了这一点之后,又完全地是搞不清楚台上的红娘子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所以自然就很有些不满了。

    其实吧。他们确实是希望祝英台可以殉情自杀的,因为,相比起祝英台最后是嫁给了马公子为妻的情节,这样的情节明显是还算好的。而且,也符合了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嘛!

    不过,他们想要的殉情情节可不是眼前的这样的,因为,要知道像眼前的这种跳棺的殉情举动,那看起来确实是太过牵强了一点的,因为,这里又不是土坑什么的,更加不是什么悬崖,所以,并不是说你跳进去了,就一定会死的啊,她身边又不是没有其他的人,所以,只要是他们及时地打开了棺木,把她救出来话,那她岂不是就死不了了吗?

    “哼,画虎类狗,不过如此!”

    在那一片的不解声中,其实二楼之上的韩服此时是偷偷地松了一口气的。

    原来,刚才他一直在看着秦永新编的这一场《梁祝》的戏曲的时候,他可真的是被“震”得无言以对的。因为,他原本来是以为,虽然秦永确实是能够写戏,可是,像《杜十娘怒沉理宝箱》这种层次的戏曲,应该也是偶然所得的,否则的话,这天下间也不会出现那么多花魁行首百两求曲的事情了。

    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这在别人看起来是极难的事情,落在了秦永的手里,却是这般的轻而易举的,因为,仅仅就是这么几天的时间里面,他就已经是写出了一出在词曲方面完全不逊色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戏曲了,而且在立意方面,甚至是还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要高得多的。

    这也难怪了,因为那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戏曲,说到底不过是说一个青楼女子的爱恨情仇而已,虽然,这里面也是出现了一位才子,也就是那李甲,可是,这个李甲在这部戏中,却是个反派的形象的。因为,如果不是他辜负了杜十娘的话,杜十娘也就不必怒沉了百宝箱,更加是不需要跳江自尽了。

    可是,在眼前的这出《梁祝》的戏里的话,才子的形象却截然不同的,因为,那个才子就是这出戏里的两大主角之一,也就是梁山伯了。而且,这个梁山伯在这戏里面,可真的是称得上是有情有义了,而且,是至死不渝。这不,因为相思之苦,他竟然是病倒了,最后甚至是一命乌呼了,这要是都称不上有情有义的话,那还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有情有义呢?

    所以,韩服刚才在看到这场名叫《梁祝》的戏曲的时候,那可真的是被“惊”得目瞪口呆的。因为,连他自己可都是认为,这出《梁祝》可真的是不比那出《杜十娘怒沉百定箱》的戏曲差到哪里去的,甚至还有可能是高出了不少,所以说,他想通过那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戏曲来固定自己才是“咏月公子”的身份的事情,可几乎已经是完全破产了的。

    可是,没有想到,事情到了最后,却是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因为,秦永不知道是出于何种的目的,竟然是安排了祝英台投进了梁山伯的棺木里面了,这么一来的话,岂不是有学他刚才让蓉娘子跳下戏台的嫌疑?而且,还是觉得非常拙劣的那种,于是,他的心里自然是升腾起了一股“翻盘”的念头了。

    “不过,林黛儿居然会出现在这里,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当然,虽然在这个时候,韩服的心里是涌起了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