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

第89部分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89部分

小说: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敏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停歇之时,语气变得阴沉,道:“苏锦,我看你岁数不大,管事还不少,本院乃是官学,不出三年,便将升格为国子监,到时候官宦子弟优先进入读,平民身份的士子连门边都摸不着,你也就是赶上了好时候,否则你连站在这儿和本官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还不感恩戴德一番,偏偏来争取你那可笑的一视同仁,劝你一句,给什么你吃什么,嗟来之食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苏锦听他话头不对,竟然有一种以大压小的派头,不给予正面解决,反倒极尽挖苦侮辱之能事,顿时气往上撞,道:“曹大人这话当真有**份,应天院是官学也好,府学也罢,与我等何干?即便明日成了官学,那也是明日之事,一日未改,一日便需秉承一视同仁之理,要照大人所言,又何必允许我等平民百姓入学读呢?”

    曹敏道:“本官犯得着跟你详述其中原委么?本官听说你动手伤人,此番是来找你算账的,可不是来听你啰嗦的。”

    苏锦道:“其中原委大人不说,在下也能猜得到,无非便是那些见不得光之事罢了。”

    曹敏面色大变,指着苏锦道:“少年人,说话可要加些小心,没分寸信口开河,可是会惹上祸端的,本官也不来怪你多嘴,毕竟年纪轻见识阅历尚有差池之处,今番你用热汤泼人,烫伤维持会同窗两人,我看你还是赔礼道歉,延请郎中来帮他们治疗为好。”

    苏锦笑道:“学生可没说什么,曹大人犯不着来教训学生,至于说给那两人赔礼道歉,这事断然不成,他们上前逞凶在先,我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生迫不得已才自卫,却要我向他们道歉,焉有是理。”

    曹敏的好脾气和耐心终于耗尽,冷笑道:“那你就别怪半官不给你情面了,今日你在我院公然闹事,还烫伤两人,院焉能留你,本讲授官在此下令,将你逐出应天院,你要闹便去外边闹,朽木难雕,院圣地,岂容你这般桀骜不驯之人。”

    苏锦毫不示弱的道:“就知道是这般结果,小爷也不稀罕呆在这鸟院,如此黑白不分,暗无天日之所在,小爷一刻也不要呆下去;此番我出院之后,必将应天院内的一切公之于众,在下与端州包大人有师生之谊,第一个告诉的便是他;在下跟朝中晏大人也有数面之缘,也将修将此事全盘托出,看看到底这院之事还有没有人管得。”

    曹敏一愣,狐疑的道:“你是说晏殊晏大人和包拯包大人?胡吹大气作甚,你如何与他们识得?”

    苏锦肚里暗笑,这番扯虎皮做大旗的办法果然灵验,官场之上果然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一听到比自己官大的,立马便软了口风。

    “如何识得,倒不必禀报于曹大人得知,大人如不信,可去查验入学公文,看看给在下作保的人是否是包大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在下既然被你逐出院,也没什么好说的,这便告辞了。”苏锦拱拱手,举步便往人群外挤。

    曹敏忙道:“且慢!”

    苏锦停步转身道:“大人有何吩咐?”

    曹敏捻着胡子脑子里不住的转动,寻思着苏锦所言的真假,苏锦提的这两个人曹敏倒还真有些含糊,包拯那是出了名的戆人一个,虽然官职不大,但管闲事的名声却是传遍大宋,苏锦的保人中有包拯,这事该不会有假,因为此事转身便可查出,苏锦便是再蠢,也不至于在此事上撒谎。

    但光是包拯知晓,还不足以让曹敏吓到退缩,包拯目前虽为知府,但曹敏这讲授官乃是礼部直辖,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隶属关系,更何况,曹敏还挂着礼部员外郎之嫌,虽只是个从五品的官儿,但大小也是个京官,外埠官员官职即便大个几级,见了面也是客客气气的,道理很简单,天子脚下官员关系复杂纠结,便是一只老鼠,怕是也打不得,因为这只老鼠极有可能会引出一只吃人的大虫来。

    曹敏担心的是另一个人,那边是苏锦口中所说的三司使晏大人,虽则有些怀疑苏锦在吹牛皮,但这等事还是另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说山长前几日言及,已经修一封请晏大人来院讲学一日,以戚山长和晏大人的关系,此事定会成行,万一苏锦所言是真,晏大人来的那天,便是他曹敏丢乌纱的日子了。

    曹敏更为担心的是,苏锦扬言要修将院内事务告知晏殊,自家事自家知,曹敏在院里可是狠捞了一大笔钱,不仅是学子们每年两次的束修之款,更大的数目便是朝廷每年下拨给院的款项,这笔款项本就是供院日常开销而用,曹敏绞尽脑汁克扣截留,为了不让人看出来,他想了许多的点子尽力掩盖。

    譬如这学子的伙食,朝廷规制,乃是每人每日十文钱的伙食,数百人的伙食费聚集在一起,每日有近六十贯的钱款,足以让学子们都能吃上鱼虾喝上肉汤;但曹敏为了截留钱款,直接便将钱款砍掉一半,这样饭菜款自然捉襟见肘,于是曹敏便想了这么个馊主意让官宦子弟享受十文伙食,而其他近七成的贫寒出身或者普通门第出身的士子便只能吃吃薄如纸片的肉片,腐烂生蛆的咸菜了。

    曹敏洞悉人心,他知道官宦子弟的伙食定不能克扣,万一哪个惹不起的官老爷发起狠来,有自己受的;而平民子弟则不同,一来吃着免费的饭菜自然不敢有什么抱怨,即便有人抱怨,曹敏也不怕,所以便造成了这种分堂而食的局面。

    官宦子弟自然懒得去想这些不公平之事,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正是优越感的体现,满足了他们骨子中的虚荣心,而寒门士子则正如曹敏所料,敢怒不敢言,更有的家贫之人相反对免费的伙食还感恩戴德,如此相安无事倒也有一年多时间没出什么篓子;若是苏锦今日不闹将起来,只怕永远也没有人会在此事上出头。

    曹敏思来想去,断不可冒险,不如先稳住苏锦,待那晏殊大人讲学之际,旁敲侧击的探听两人关系,若真有瓜葛,以后见了这位苏锦便小心在意,若是苏锦扯谎,嘿嘿,有的他受了。

    主意打定,曹敏立即换了一副嘴脸,笑眯眯的道:“你先别走,借一步说话如何?”

    苏锦道:“有什么事不能公之于众的呢?我可是还饿着肚子呢,鱼肉不让吃,偏偏本人又不喜欢吃那些蛆虫和苍蝇,所以要赶紧回应天府找家酒楼花上几文填饱肚子再说。”

    曹敏面色尴尬,腹中暗骂苏锦不识抬举,但又无可奈何,只得蹩进苏锦身边,用微不可闻的语声在苏锦的耳边悄悄嘀咕了几句。

    苏锦皱着眉头听完曹敏之言,扭头看着曹敏,忽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众学子见苏锦放肆的样子,均愕然以对,那些在院读时间较久的老学子们更是惊愕,在他们的印象中,还从未见一名学子敢如此放浪形骸不把曹敏放在眼里。

第一四零章 反转() 
(第二更,今日四更,没收藏的点一下收藏。)

    曹敏气的直咬牙,但既然已经低了头,该忍的还是忍了,只道:“这样办你以为如何?本官为院计,亦不想你就此没了前途,故而才网开一面,给你一次机会,你需明了本官的一片苦心呐。”

    曹敏边说话边用眼神提示苏锦给自己个台阶下,实际上刚才他在苏锦耳边是用几乎是商量的口气,承诺让苏锦享受小厅进餐的待遇,想借此堵住苏锦的口;而这些官面上的话则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说给众人听的。

    苏锦心道:色厉内荏便是这种人,一旦发现有危险,不惜立刻低声下气,这倒和庐州知府朱世庸有的一拼,看来官场中人,进退之间倒有着相似的准则。

    苏锦当然不想将事情闹得太僵,一味的依着自己的脾气办事,显得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苏锦明白自己近来火气大,喜欢惹事,其实是心情糟糕之故。

    自打离开庐州到应天府以来,自己的心情总是处于压抑之中,一来为官之路乃是自己被迫为之,读也有些不情不愿;更重要的一点便是晏碧云的给自己带来的伤害,苏锦也不明白自己会变身情种,居然对仅仅相处数月的一名古代女子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情,俗话说投入的多深,伤的多重,这话当真不假。

    不过苏锦也没打算放过曹敏,此时的机会不好好利用,也枉自称为庐州商贾中的翘楚了,苏锦眼珠一转拱手笑道:“多谢曹大人体恤我等学子之艰辛,苏锦这厢拜谢了。”

    曹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明明只承诺让你吃独食,关其他的学子鸟事?

    但见苏锦朝四周团团作揖道:“诸位学兄学弟,你们道适才曹大人跟我说什么了么?”

    “说的什么?”

    “愿闻其祥……”

    众人七嘴八舌的问道。

    “曹大人说了,从明日起,馔堂内伙食一视同仁,再不会这边吃肉,那边吃咸菜了,诸位也无需担心吃到蛆虫和苍蝇了,诸位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感谢曹大人的恩典么?”

    众人如同炸了锅一般,纷纷长鞠到地,口中道:“谢曹大人恩典。”

    “曹大人英明啊,体恤我等艰苦,实乃我辈仰望之楷模。”

    “曹大人心胸开阔如海,更难得的是为我等谋福利却不肆张扬,若不是苏锦说出,我等还不知道曹大人原来是如此豁达不计名利之人,佩服佩服!”

    学子中不乏嘴皮子利索之人,也不乏拍马溜须手段高明之人,这番歌功颂德,直将曹敏吹捧的如贤达如人中之圣、皎洁如虚空之月。

    曹敏猝不及防,张大嘴巴暗叫:哎吆,不好!想不到自己老奸巨猾,顷刻间便中了苏锦这小子的道儿,苏锦等于将自己捧上高台,呼啦一下将梯子抽了,让自己再也下不来;此时若是否认自己在苏锦耳边所言,不啻于自己从高台上跳下摔死,从此后,只怕自己在学子中落个食言而肥的无赖名声了。

    曹敏心中将苏锦‘直娘贼,贼厮鸟,泼皮,无赖’的骂了个遍,但事已至此,只得忍气吞声,脸上堆起笑容对着谀词如潮的众人还礼道:“应该的,应该的;身为讲授官,本该为诸位的衣食足行把好关,此次苏锦发现了错漏之处,本官岂能不闻过而改?诸位也无需感谢本官,一心苦读,他年金榜题名为我院争光方为最好的报答。”

    苏锦哈哈大笑道:“居功不傲,苦口婆心,曹大人真乃我辈楷模,他日我等中有人青云直上,当以曹大人为标杆,敬之效之。”

    众人又是一番附和,曹敏面色青白,恶心的像吃了馔堂中所有的苍蝇一般,强压怒气,周旋宽慰一番,带着对苏锦的无限怨恨急匆匆的离去。

    人群一阵欢呼,大多数的学子们心知肚明,此番曹讲授是中了苏锦的道儿了,否则以曹讲授之蛮横苛刻,岂会行此善举,众人既为苏锦的胆大妄为而担心,同时也因他机智周旋而钦佩,倒有大多数的人认为苏锦确实跟晏大人和包大人有着复杂的联系,否则断不敢如此公然对抗,从曹敏服软的情况来看,此事也大抵可以断定并非虚言。

    如此一来,苏锦顿成众学子心目中的英雄,为大家争取到这么大的福利,对于富家子弟官宦之后来说,虽然不算什么事,但对于普通百姓之子来说,能吃好喝好,安心读,正是心之所望。

    一时间涌上前来跟苏锦打招呼,报名字,道感谢的学子们络绎不绝,苏锦被围在人群中忙的四下拱手,穷于应答。

    夏四林被挤在人群之外,笑嘻嘻的看着这一切,她本以为今日苏锦冲动之下大闹馔堂,必会招致极重的处罚;一颗心提在嗓子眼里紧张的要死,而且这人倔强的要命,自己根本劝不住;到后来没想到事情发生戏剧性的转变,一场祸事转眼间消弭,反倒让他争取了这么一个结果来,当真是山穷见落日、路尽有洞天了。

    “夏兄,你认为令表兄说的是实话么?”耳边传来一个温柔的男声。

    夏四林扭头一看,一位笑容可掬的青年生站在身旁,眼睛却看着人群中的苏锦。

    “兄台怎可怀疑?家兄说话一向知无不言,从不虚诳。”夏四林硬着头皮道,由于不知对方立场,夏四林怎会说出心中的疑惑,打死她也不信苏锦会和晏殊有关系。

    同在京城中,晏殊虽和家父关系不睦,但是晏殊本人夏四林还是见到过的,远的不说,今年端午节宫中赐宴,夏四林随父入宫之时便曾见过一面,那是个瘦干干的清瘦老头儿,起码五六十岁,若说十六岁的苏锦跟他有什么关系,鬼才信;晏家祖籍抚州,跟庐州八竿子打不着,地域上也没有什么联系。

    “在下王安石,和令表兄一见如故,那日你在烈日下罚站,我和令表兄曾一起将晕倒的你背到林中,我认识你,只是你没见过我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