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268部分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268部分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汝才还是充当和事佬,不坚持要跑,也不坚持要守,只是一味的和稀泥。

    正当他们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个管队在大门外焦急的喊道:“闯王,温县那边有人回来了。”

    所谓有人回来了,就是派出温县的斥候探得了那边的情报,跑回来了。

    这段时间卢象升为了防止农民军趁他调防的时候搞突袭,特意派出了一大堆侦骑在四处警戒,凡是来往于温县和武陟之间的平民百姓,不管是商贩还是流民全部被扣下来了,所以,农民军派出的斥候基本上是有去无回,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温县那边是什么情况。

    这会儿终于有斥候跑回来了,高迎祥立马问道:“那边情况怎么样,有没有紫金梁他们的消息?”

    那管队站在门口惶恐的道:“没有紫金梁大掌盘的消息,但是,他们看到官兵押着上十万俘虏和无数粮车从济源方向赶到了温县。”

    这还用问,肯定是卢阎王击败了王自用所率的农民军主力,要不然哪里来的那么多俘虏,那么多粮车!

    刘国能蹭的一下站起来,毫不客气的道:“你们要守就守吧,我不奉陪了,告辞。”

    说罢,他便迈开大步急匆匆的向外走去,李万庆压根就不用他招呼,一溜烟就跟了上去。

    高迎祥见状尴尬的道:“既然紫金梁都没撑住,我们还是赶快跑吧,那卢阎王真的凶悍异常,根本就无人能挡。”

    罗汝才见状,连忙劝道:“八大王,要不我们先撤吧,来日方长,不必急于一时啊。”

    张献忠一听说王自用都被击溃了其实也有点怕了,那边加上革左五营最少也有十五万人马,这都扛不住,他们这十来万人马还不是一样扛不住!

    只是,他一直坚持要守武陟,这会儿真有点不好意思改口说跑路,罗汝才这话说的正是时候,他立马顺势道:“那行吧,我们先撤,等手下兵强马壮之后再来收拾这个卢阎王。”

    高迎祥见张献忠也点头了,立马拱手道:“事不宜迟,告辞了。”

    说罢,他便带着李自成大步往外走去。

    张献忠看他们的背影,若有所思的道:“曹操,要不我们一起撤?”

    他已经看出来了,三十六营这就算是散伙了,所谓大难来时各自飞,连盟主紫金梁王自用都不知道怎么样了,大家还聚在一起干嘛!

    他之所以拉着罗汝才,主要是罗汝才这人仗义,不会背后捅刀子,跟他一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罗汝才倒是无所谓,跟张献忠一起也好,自己一个人跑也好,反正都是跑路,他直接点头道:“那行,事不宜迟,我们赶紧走吧。”

    武陟县城中的农民军就这么散了,对于跑路,他们早习以为常,撤退的速度那叫一个夸张,不到一个时辰时间,城里的农民军就撤的干干净净,甚至连城里的老百姓还没察觉,城墙上就已经空空如也了。

    刘国能和李万庆选择了直接向北,穿过修武和怀庆府城之间的原野,直奔太行山脉,去找三十六营老大王自用汇合,他们相信,以王自用炉火纯青的跑路本领,绝对能跑掉,而他们当初定下的策略就是去太行山和王屋山暂避,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感觉钻进深山比较安全。

    高迎祥听从了李自成的建议,直接往南,跨过黄河,去南阳甚至是湖广发展,那边远离京城,压根就没什么官兵,就算朝廷要组织屯卫来围剿他们,来回传令也需要很长时间,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来回的时间跑的无影无踪。

    张献忠也想向南发展,但是,他一看高迎祥是从南门离开的,并没有跟上去,而是从东门而出,直奔阳武,反正他们是从那边过来的,对那边的路比较熟悉,选择从什么地方跨过黄河都是一样的。

    卢象升没想到,武陟县城里的反贼就这么跑了,原本他以为还有一场激烈的战斗呢,所以,他连云梯和攻城车都带上了。

    温县到武陟其实也就五十来里的样子,因为带了攻城车,他们行进的速度并不快,早上卯时出发,直到下午未时大军才赶到武陟县城外,而高迎祥和张献忠他们早在上午巳时就跑的没影了。

    面对空空如也的城墙,卢象升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便派出斥候上去查探了一番,直到确定上面在再无反贼,这才让人打开城门,不疾不徐的进了城。

    对朝廷大军的到来,城里的老百姓并没有什么反应,他们没有显得特别兴奋,也没显得特别难过,平平淡淡的,就好像是神经已经麻木了一般。

    其实,他是真的有点麻木了,凡是实在过不下去的或者有心反抗郑王残暴统治的都随农民军走了,剩下的都是些凑合着能活下去的那种,他们对生活早已没什么期待,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他们对于造反没什么兴趣,反正农民军也给不了他们更好的生活,他们对于朝廷大军也没什么感觉,反正谁当家都一样,他们饿不死,也发不了什么大财,他们注定只能平平淡淡的活着,平平淡淡的死去。

    或许他们曾经想过要过的更好,也曾经奋斗过,但是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在这个乱世,能活下去就已经算不错了,他们的能力不足以使他们辉煌腾达,再不甘心,再蹦跶,也是徒劳,他们只能面对现实,麻木的活下去。

    卢象升对这些也早就习以为常了,怀庆府的老百姓明显与北直隶和他的家乡南直隶的老百姓不一样,他们对朝廷大军好像没有任何感觉,没有亲切感,也没有疏远感,就好像官兵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一般。

    或许,因为这里是郑王一系的封地吧,平时这里都是郑王说了算,他们对朝廷没什么感觉也是正常的,卢象升只能这么认为,他也没有太多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武陟县城拿下以后,整个怀庆府就算全部收复了,所有反贼也全部被他赶跑了,至于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他们,他也懒得去追了,因为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皇上只是要求他率军击退反贼,解救郑王,现在反贼都被他打跑了,郑王自然没危险了,再去追反贼那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

    他可没那么多时间去多管闲事,他的事情还多着呢。

    首先,他必须向皇上复命,告诉皇上,反贼已经被他打跑了,郑王已经没事了。

    本来,这种事情应该是郑王出面向皇上表功,好好感谢一番,但是,看郑王那德性,估计想都不要想了,要郑王去说,估计他会要求自己永远都驻扎在这里,以确保他的安全!

    这复命的事情也因此变得麻烦了,怎么才能证明反贼已经被他打跑了,郑王已经没事了呢?

    卢象升考虑了很久,终于有了定计,他直接给皇上写了封奏折,言明发贼已经被他打的大败而逃,他还俘虏了十余万反贼,俘虏怎么处理,还请皇上定夺;另外郑王好像想让他留下一万大军在此驻守,他也无法做主只能请皇上定夺,不过,他建议,如果真要留下一万人马,那么这粮饷最好由郑王负责。

    这也算是捷报了,当崇祯收到卢象升八百里加急传来的奏折之后,自然是高兴的不行了,反贼又被俘虏了十余万,而且还被打的四散奔逃,看他们还怎么蹦跶!

    至于俘虏怎么处理,放了自然是不可能的,要他们回头又跑去加入反贼的队伍怎么办,关着更不可能,朝廷连军队的粮饷都凑不齐,哪里来的钱养这么多俘虏。

    他很“睿智”的认为,只有跟上次一样,把这些俘虏全部送到东番,让他们去种地,既养活自己,又能给朝廷缴税,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对于卢象升的建议,他也认为很合理,毕竟朝廷养着大军是为整个大明征战的,如果郑王想让他们留在怀庆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这个粮饷自然要让他掏。

    这就是卢象升想出的办法,郑王其实并没有要求他留下一万大军在怀庆驻守,郑王府的礼官传令的时候说的很明白,反贼不走,他们就不能离开,但是,他就是要故意曲解为郑王让他留下一万人马在这里驻守。

    因为他知道朝廷缺钱,皇上不可能白白给郑王养活一万大军,他提出的建议皇上肯定会接受,而郑王,肯定不会接受,自己辛辛苦苦跑了几百里去救他,他连城门都不让自己进,会愿意掏这一万大军的粮饷吗,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这样貌似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因为这样一来,皇上就知道了,怀庆府的确没事了,不然郑王绝对不会连一万大军都不肯留下。

    这其实就是变向的向皇上复命,证明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甚至以后要是郑王出事了也不能再赖他头上,因为郑王连一万大军的粮饷都不愿意出,这摆明了是在赶他走啊,他都被郑王赶走了,郑王再出事又与他何干!

    郑王朱翊铎哪里知道卢象升的心思,他只知道,想让他掏一万大军的粮饷,门都没有。

    他收到崇祯的旨意之后,直接派人去怀庆府各地探查了一番,发现真的再无反贼的踪迹,立马便让人去通知卢象升,让卢象升赶紧滚蛋,不要占着怀庆府的县城不走,那些可都是郑王府一系的封地!

第六卷 第四十三章 缺铜() 
卢象升在怀庆府忙着剿反贼救郑王,张斌也没闲着,银票的事情处理完以后,他便开始着手整编水师了。

    随着最新一批战舰下水,他手里的镇远巡洋舰已经达到了三十艘,威远战列舰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七十艘,战舰数量已然破百。

    同时,王徵和孙元化他们也传来消息,高雄铸炮厂那边铜不多了,威远战列舰是装备不了几艘了,下半年的造舰计划还要不要继续呢?

    水师可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什么事比这个更重要了,他收到消息,立马放下手中所有事物,带着俞成龙等水师将领奔赴高雄,商讨下一步战舰的制造计划,或者说水师的发展大计。

    他麾下的水师数量一直是六万左右,没有怎么减员,也没有进行过招募,这主要是因为水师需要一定的操船技巧和海战技能,培养不易,同时也是因为他手底下的战船和战舰正在更新换代,还没达到装备六万人的规模,所以,他并没有急于扩充水师。

    他原本是想着等战舰足够装备现有水师了,再扩充水师规模,边生产战舰,边操练新兵,这样战舰一造出来,招募的新兵马上就能形成战斗力,这才是稳妥的发展之计,没想到这会儿铜都不够了,战舰就要濒临停产了,怎么办呢?

    高雄造船厂的大会议室里,张斌高坐主位,左边是以俞成龙为首的一众水师将领,右边是以王徵为首的一众装备制造管理人员,一场关于水师发展大计的讨论就这么开始了。

    张斌首先开口道:“根据长庚的估算,铸炮厂那边储备的粗铜如果用来铸造火炮,最多还能装备五艘威远战列舰,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生产再多的战列舰也没有火炮了,造出来也只是个空壳子,接下来该怎么办,大家有什么建议没?”

    这可是个大问题,众人都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张斌介绍完之后,在座的众人一个个都皱眉沉思起来。

    过了半晌郑芝虎见所有人都不开口,终于忍不住提议道:“大人,我们不是缴获了二十多艘荷兰人的超级战列舰嘛,那东西没有风速度就奇慢无比,而且荷兰人的火炮装填弹药也相当的麻烦,根本就不适合海战,不如我们把上面的火炮全拆下来,重铸一遍,做成新式佛郎机炮,这样,后面二十艘威远战列舰的火炮不就有了吗?”

    接下来的计划还是十艘镇远巡洋舰和二十艘威远战列舰,郑芝虎的办法貌似是把问题解决了,其实不然,张斌摇头道:“这只是应急只法,造完这一批又怎么办呢?大明各地的粗铜可都被我们收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说,以后要收购粗铜很难很难了,我们要做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着眼前。再说了,荷兰人的火炮装填弹药虽然麻烦一点,射程却相当不错,用来做岸防炮还是很不错的,我们没必要融了重铸。”

    郑芝虎见自己建议被否,立马挺直腰板,一本正经的坐在那里,不做声了,就好像刚提意见的不是他一样。

    这时候他旁边的郑芝豹也忍不住提议道:“大人,要不我们找个铜矿自己挖吧,福建和广东这么大的地方,铜矿总有的吧,我们直接派屯卫去挖,这样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反正他们也没什么事,闲着也是闲着。”

    张斌闻言,不禁哑然,要能挖他不早就派人去挖了,还会召集大家商议吗。

    他摇了摇头,直接对宋应星道:“长庚,你来解释一下吧,这个你比我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