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易中天品三国 全集完整版+易中天 >

第13部分

易中天品三国 全集完整版+易中天-第13部分

小说: 易中天品三国 全集完整版+易中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醒┲兴吞堪。≌饨凶鲇欣5谌菸铱蠢床懿僬飧鋈诵鼗炒笾荆删偷氖峭醢灾担裾庋娜瞬换峒平细鋈硕髟梗欢ㄊ前汛缶址旁诟鋈硕髟怪希欢ㄐ枰颐钦庋桓龇磁压娜巳ネ犊克饨凶鲇邪踩=惴判牡厝ネ督蛋桑 

  张绣想来想去,反正也没有什么别的出路了,那就投降曹操吧!果然,一听说张绣来投降,曹操是极其热情地去迎接他,拉住张绣的手问长问短,问寒问暖,亲热得不能再亲热,只字不提宛城反叛之事,当下摆下酒宴,盛情款待,而且立即约为婚姻,我们做个儿女亲家吧!给予极高地信任和款待。从此张绣成为曹操帐下一员战将,贾诩成为曹操幕中一位谋臣,而且曹操终其一生给予张绣的奖赏从来就是超过其他人的。张绣最后是封到了两千户,而曹操其他的那些人再封侯不超过一千户,完全在贾诩的预料之中。 

 

  * 小说《三国演义》中,张绣和贾诩都不是主要人物,他们在三国故事里只是次要角色。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却是在关键的时刻给了曹操关键性的帮助。那么,张绣和贾诩投降曹操后,他们最终的命运究竟是怎样的呢?

  当然了,张绣这个人最后可能还是遭了报复,可能遭了报复,时间是在八年之后,八年之后曹操征乌桓的时候,张绣莫名其妙地死了。有材料说是张绣投降曹操以后其实心里头还是忐忑不安的,尤其是见了曹丕,因为曹丕的哥哥曹昂是在他反叛的时候牺牲的,所以他总想讨好一下曹丕,就请曹丕吃饭,曹丕突然翻脸,说你杀了我哥哥你还有脸请我吃饭,张绣自杀,这是一个不一定可靠的材料。那么,张绣的儿子张泉倒确确实实是被曹丕杀了的,时间在二十年以后,这个时候张绣的儿子张泉卷入了一个谋反案,叫魏讽谋反案,这个案子现在也说不清楚了,这个案子株连的人非常之多,张泉是其中的之一。那么张泉是不是参加了这个谋反,有各种可能,可能是张泉因为父亲被曹丕逼死了以后走投无路,他参加了谋反;第二个就是曹丕因为逼死了张泉的父亲,自己心里过不去,就干脆诬陷张泉谋反;那么第三种可能就是曹丕他也没有杀张绣,也没有逼死张绣,但是他知道对于他父亲来说,杀子之仇是不能不报的,这个仇既然不能在张绣身上报,就在张泉身上报。你张绣不是杀了曹操一个儿子吗?那我们现在也杀你张绣一个儿子,那不抵了吗!这都是猜测性意见。 

  但是曹操和贾诩的关系那是始终都很好。曹操对于张绣的态度是这样的,是既拉拢又防范,但装着不防范,做出一副不防范的样子;那么对于贾诩呢,是又感激又欣赏,感激他雪中送炭,欣赏他谋略过人。所以在欢迎张绣来投降的时候,曹操私下里拉着贾诩说,太感谢你了,使我信重于天下的就是先生。所以,曹操是诚心诚意地感谢贾诩,而贾诩也是算准了曹操会诚心诚意地感谢他的。因为在我看来,贾诩这个我们观众朋友可能不太熟悉的人物,有可能是三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人,他聪明在什么地方呢?洞悉人性,洞察人心,他总是能把他要打交道的人的心思摸得清清楚楚。 

 

  贾诩离开长安以后,先投靠了一个叫段煨的人,段煨对他客客气气,但是贾诩终于还是决定要去投靠张绣。当时就有朋友问贾诩了,说我们觉得段将军对先生非常好啊,先生为什么还要走呢?贾诩说,你们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们只看到段将军对我客气,你们没看到段将军他为什么对我客气,他是怕我,他知道我贾某人的声望和谋略都在他之上,所以他迟早要对我下手,我必须离开这个地方。他越是对我客气,就越是证明他对我有戒备,我离开他他一定喜出望外。而他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外援的,是很孤独的,或者说孤立的,他看见我到张绣那去以后,他希望我到张绣那去能帮他的忙,所以我走了以后他对我的家人一定会非常之好。而张绣那里呢,那是没有谋士的,所以我如果投奔张绣,张绣也一定对我是言听计从,这样一来我安全了,我家里人也安全了。果然,贾诩到了张绣那儿张绣是奉为上宾,执子孙礼,就是把贾诩当长辈来伺候;而段煨呢,对贾诩留在他那儿的家人好得不得了。你说说,贾诩这一辈子是不是神机妙算? 

  他为什么神机妙算?就因为他看透了人性和人心,贾诩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知人的人,因此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知己的人,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非常清楚像他这样从敌人的阵营里投降过来,又谋略过人的人,对于曹操意味着什么,那既是利用对象,也一定同时是防范对象。所以贾诩投降曹操以后,为人处事变得非常低调,轻易不出谋划策,也不结交朋友,经常是闭门谢客,安安静静待在自个儿家里面,不招惹是非,甚至他的儿子、女儿要跟人家结婚,他也不找高门大户。结果贾诩的结局在三国时代的谋士中应该说是最好的,一直活到77岁,寿终正寝,平安无事。所以贾诩这个人,真是个聪明人。贾诩做的这件事儿,也真是个聪明事儿。 

  贾诩让张绣投降曹操是在建安四年十一月,就在这一年的春天,袁绍集结了十万精锐部队,向许都方向开进,意在发动一场翦灭曹操的战争。而曹操的部队也已经开到了官渡,一场决定当时中国命运前途的战争即将打响,这就是有名的官渡之战,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请看下集,一决雌雄。 


我们今天讲官渡之战,战争是在建安五年二月正式打响的,一共分为四个阶段。 

 

官渡之战的第一个阶段 交锋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交锋阶段”,袁绍先发制人,建安五年二月,袁绍驻军黎阳,在黄河的北岸,派大将颜良攻打隔河的白马,同时派大将文丑进攻延津,主战场是在白马。这个时候驻守白马的是刘延,刘延有三千人,这样打到建安五年四月的时候刘延顶不住了,给曹操写了一封鸡毛信求援,曹操也知道刘延顶不住,决定增援白马。这个时候曹操的一个谋士叫做荀攸的就跟曹操说,咱不打白马,我们打延津,曹操马上就明白过来了,什么意思呢?声东击西,现在我不是白马吃紧吗?我们不打白马,我们军队从延津出发渡过黄河,做出一副要包抄袁绍后路的这样一个架势,袁绍一定会上当受骗,增援延津。曹操马上采纳了荀攸的这个建议,率领一支部队大张旗鼓地向延津方向挺进。请注意,他这个进军是大张旗鼓,故意让袁绍的侦察兵知道,于是袁绍的侦察兵马上回去报告,果然袁绍上当受骗,派出人马增援延津。但是曹操走到半路的时候,曹操下令部队原地休息,然后派一支轻骑兵抄小路直扑白马,为首的将军(之一)就是关羽。 

  * 在这里还有一段插曲。公元199年末,当曹操正部署和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抗曹操,并积极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夹攻曹操。曹操亲自率领精兵攻打刘备,一举占领了沛县,收复了徐州,刘备全军覆败,带领少数兵马逃往河北投奔到了袁绍的帐下。关羽无力抵抗,投降了曹操。

 

  关羽投降曹操以后,曹操对他非常好,关羽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以后再回去找他哥哥刘备。那么关羽还有其他将领带着这支轻骑兵扑到白马,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力斩马下。这个时候,袁绍才发现是上当了,中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然后派刘备和文丑转过来拦截曹操。而曹操也很清楚,白马这个地方虽然解围了,但是这个地方不能再守,袁绍一定会反扑过来,而且我们白马一定守不住。而且袁绍一旦得到了白马以后,他一定要拿白马的老百姓出气,要屠城,因此曹操决定带着白马的老百姓沿着黄河往延津走。我们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打败仗以后走的时候要带上老百姓的,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曹操撤退的时候也是带老百姓的。曹操带着这么多白马的老百姓往延津走,当然是走得很慢了,结果呢,撞上了刘备和文丑的军队。

  当时情况是怎么样呢?是曹操有五六百个骑兵,来到了延津东南面的一个山坡上,正准备休息。哨兵向曹操报告,说报告,前面来了几百个骑兵,曹操说知道了。过一会儿哨兵又报告,说来了一千个骑兵,步兵数都数不清。曹操说别报了,然后下命令,下马,原地休息。将领就不懂了,说敌人都扑过来了,我们应该上马准备啊,我们怎么下马原地休息呢?再说我们从白马运过来那些辎重,就是粮食、布匹,七七八八的东西都在路上呢,我们起码要把这些东西都运回军营去,准备迎战吧。曹操说不要管,曹操说你不要管,都给我下马,坐在地上休息。这又是曹操的一计,什么计呢?诱敌之计,果然刘备和文丑带着骑兵冲过来以后看到一地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啊,所以骑兵就开始犹豫,犹豫了一阵以后都抵挡不住诱惑,全部都下马来去捡那些东西,抢那些宝贝,这个时候曹操一声令下,上马!冲锋号吹起来,战鼓擂起来,杀声喊起来,六百铁骑从高坡上倾斜而下,顿时打得袁军满地找牙,文丑也被立斩马下。谁杀的?不知道,《三国演义》说是关羽,正史无记载,估计可能也是关羽,因为就是这次战争以后,关羽就留下了一封书信,一封感谢信,封存了曹操给他所有的赏赐,骑上他的赤兔马去寻找那个比兔子跑得还快的哥哥去了。而且文丑被杀了以后刘备是掉头就跑,刘备这人这个本事还是比较大的。这就是官渡战争的第一个阶段。

 
 

  * 在官渡之战的交锋阶段,曹操声东击西,攻其不备,打了袁绍一个措手不及,不仅解了白马之围,还折了袁绍两员大将,曹军可以说是初战告捷。然而袁绍虽然初战失利,但却在兵力上仍然占有优势,曹军想彻底取胜还需时日,那么接下来的双方较量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官渡之战的第二个阶段 相持阶段

  这个战争打完了以后,曹操心里很明白,自己其实不是袁绍的对手,因为袁绍当时号称是十万精锐部队,曹操呢,按照《三国志》的说法,不足一万。当然,给《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认为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曹操的军队怎么算也不只一万人,估计也就是两三万,肯定是以少胜多,以寡敌众啦。所以曹操明白,延津、白马不可守,于是曹操虽然打胜了仗,退军官渡。而袁绍呢,他觉得他牛啊,曹操打胜了仗还往回跑肯定是胆怯,是打不赢嘛,我们就应该前进,于是袁绍就进军官渡。但是袁绍不知道曹操这个决策是很务实的,曹操知道这个时候我如果在白马和延津和袁绍对抗的话我是不合算的,我宁肯往后退一步,退一步有什么好处呢?拉长了敌方的补给线。我们看一下地图就知道,许都在这儿,官渡在这儿,邺城在这儿,黎阳在这儿,白马在这儿,在白马打仗曹操的补给线长,在官渡进行战争袁绍的补给线长,所以曹操叫做敌进我退。但是退到官渡呢,曹操也无路可退了,于是袁绍就在官渡这个地方扎起了营垒,曹操也相应地扎起了营垒,战争进入第二个阶段:“相持阶段”。 

  这个阶段的战争技术含量很高,袁绍先是在自己的营垒里边垒高丘,他把土弄来做成一个小山,上面再盖楼,然后派他的弓箭手居高临下地对着曹营射箭。这个厉害,好像现在的火箭炮似的,曹操(的军队)死伤很重。那么曹操想怎么对付他,于是他制造了一个机器,叫做发石机,这个机器什么样子我现在也描绘不出来,反正它能够把这么大一颗石头像炮一样地打过去,发明了这么一个机器,做了一批这个机器,然后把大石头一个石头一个石头地往袁营里面发射。这样相持了几个月,双方是不分胜负,但是都很疲劳 

 

  有一天从许都运军粮的车子开进了曹操的军营,曹操去劳军。曹操这个人对士兵还是很好的,他看见运粮的那些运输队非常辛苦,面黄肌瘦,有些运夫穿不起鞋,是光着脚赶路的,满脚都是老茧,甚至磨破,流血。曹操看了以后非常难过,曹操就走过去和他们问长问短,问寒问暖,然后拉着他们的手说:弟兄们辛苦了,请大家再给我十五天的时间,只要十五天,十五天以后我再也不让你们这么辛苦了。也就是说,十五日之内要结束战争。曹操他有这个把握吗?没有,实际想法是曹操不想打了,他准备在十五日之内撤军,不打了,太累了,受不了了,他写了一封信给留守在许都的荀彧,但是荀彧反对。荀彧说,明公啊,这一仗咱们打也得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