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从良种田纪事 >

第253部分

从良种田纪事-第253部分

小说: 从良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就应该叫做‘快乐报仇推广版’吧?”几天前的黄昏,秦怀恩一边飞快地拆着在水中漂的木排,一边欣赏着木排上惊慌失措的放排人的样子,心里美滋滋地想。

    这只是个开始,从这往后,秦怀恩算是将清露这种报仇原则彻底给“推广”了,把他的对手们推广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哦!

    在下游材场中的人,故事尚未讲完时,秦怀恩已回到了府城材场。

    太阳正当午,但大白天的,放排汉子们全都没去干活儿,快午晌儿了也没心思吃饭,而是全都恹恹地在阴凉处或蹲或坐。

    要说最有活力的,恐怕当属一个三十来岁的瘦高个了,他正口沫悬飞地对韩狗子连比划带说,“后天?后天秦爷就能回来,带你们走排去?放排最快也得二十多天,就算骑马回来也不比放排快,”顺水漂本来就快,排还是昼夜前进,大体说来速度是路上骑马的二倍,但那是对沿江行进的普通人来讲的,不是对秦怀恩这样轻功绝顶只走直线的人来说的。

    秦怀恩算了,从直线距离上来说,尽管松江下游材场距离府城,比小岭村到府城要远一倍,但他同样能用两天两夜的功夫儿赶到,原因是,这段路都是平地,可比山路好走太多了。

    不过,这一次秦怀恩用了六天六夜的功夫儿,他这不是忙着拆人家的排去了嘛,再说,他对路也不熟悉,下次估计就快了。

    但即便如此,他也比和韩狗子约定的三十一天的功夫儿提前了,他让老倔头中间儿没停排,把这功夫儿给省出来了,这一点从瘦高个的话中,就能听得出来,他提到的是后天。

    三十一天这个时间可不是随便说的,从秦怀恩走的第一趟排开始算,按照走排人隔五天发一趟的规矩,第三十一天发的正好是第六趟排。

    但有一点秦怀恩想错了,就是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该走第五趟排的那伙儿人没走,正留下来等着秦怀恩呢,这也是瘦高个这么生气的原因。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540。第540章 府城码头的归属() 
松江上传递消息的速度非常快,比秦怀恩跑得还快,这是因为整条江都是漕帮的势力范围,人家有专门的传信方式,所以到了现在秦怀恩做的事儿,什么飞跃撑过老抱子,一人单挑葫芦嘴儿,拆了两伙儿的排啊,上游,确切地说是漕帮内部,人都知道了。请大家!更新最快的

    好吧,我们来算一算哈,到目前为止,松江总共只走了四趟排,头一趟是秦怀恩亲自走的,第二趟和第四趟是秦怀恩亲手拆的,满打满算就只有第三趟排和秦怀恩没啥关系,还走得顺顺利利的,你想想,这让那些放排的汉子们,心里能不犯合计吗?

    所以在秦怀恩还没动手拆排时,第五趟排的把头就决定了,不能走,坚决不能走,宁可合伙儿少挣银子,也要和秦爷一道走,不然的话,很可能手下的伙计要闹拆伙。

    而随着拆排的消息次第传来,这个决心越发地坚定了。

    走排的水税还是挺贵的,一根木头就要二两银子,主要是这个地方的木头特别好,能卖上高价,还总是供不应求,要不韩狗子怎么告诉秦怀恩,松江上最赚钱的营生是放排呢。

    这些银子当然不是韩狗子这样的小头目能全留下的了,但是他们的收入,与排伙子从谁那里走排,把水税交给谁,有很大的关系。

    少收一伙子的水税,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就现下的情形来着秦怀恩的崛起,除了已经走了的那三趟排,瘦高个今年就很难再收到水税,他不仅经济上损失很大,还极有可能失去府城码头的地盘儿,他能不着急吗?

    “告诉你们,”瘦高个已经开始威胁第五趟排的把头了,“你们今天若是不发排,只要我在一天,你就别想在松江上吃排饭了,”瞟了韩狗子一眼,“谁说也不好使。”眼中已有了杀意。

    这还不算完,他又指着后天该走排的第六伙儿人说,“你们,这趟隔三天就给我走!”唰地一下从腰间抽出了匕首。

    奇怪的是,这些走排汉子们都不害怕,不对,也算是挺害怕的吧,总之就傻乎乎地的身后,就连现在应该冲上来跟他理论和争吵的韩狗子,也一动不动地坐着。

    瘦高个正想回头生什么事儿,为什么他带来了那么多的小弟,没一个有动静的,就听耳边骤然响起了一声大喝,“午晌饭好了吗?!”就跟在他耳边打了个惊雷似的,弄得他肝胆俱裂眼冒金星耳朵嗡嗡直响。

    瘦高个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全身突突打颤,摇摇晃晃地往地上倒去,但他做为一个小头目,也是习过武,有些胆量的,并没直接晕过去,在倒地的过程中,他挣扎着扭头往后底是谁,跟他玩了这么个恶心人的恶作剧。

    这不,一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秦怀恩还特别坏,一见瘦高个猛然间把脸贴了过去,就像要全力以赴地用头撞瘦高个一下似的,高个的眼中,就是,这一下子若是撞实了,自己的头就得像烂番瓜一样四分五裂,

    结果瘦高个“嗷——”地一声,就晕了过去,在晕过去之前,他想,“原来,秦爷是真的会飞啊!”

    瘦高个倒地之后,一股浓烈的臊臭味儿,从他身上传了出来——他被吓得大小便失禁了。

    秦怀恩挠了挠头,“这人胆子也太小了,我不过是问问饭熟了没,他怎么就这样了?”很是无辜的样子。

    “哈哈哈……”韩狗子带头,大家一起笑了起来,尽管不懂得秦怀恩是将内力聚音成团才起到的这样的效果,但方才秦怀恩对瘦高个的小弟们凌空点穴的手段,他们可是,所以他们并不是在嘲笑瘦高个,反而非常理解他,现在大家笑,是因为他们终于等到了秦怀恩。

    不过,这瘦高个也是活该,当初那些排伙子不收秦爷,以及合起伙儿来挤兑李老大,背后都有他的影子,到了现在,明知道惹到秦爷没好下场,还非得这么做,这不是作死吗?!

    “哎,”韩狗子上的瘦高个摇了摇头,“今后这个码头,他是没法子混了。”旁的就不说了,单说这形象就实在太丢人了。

    秦怀恩给瘦高个的小弟们解了穴,小弟们就把他抬走了,韩狗子猜得没错儿,大家这是最后一次在府城码头个人,而从这一刻起,府城的码头,就全都属于韩狗子一个人了。

    秦怀恩并没在码头吃午饭,约定好了明天大家一道走大排后,走排汉子们就留下来将扎好的排连到一处,做最后的休整,而秦怀恩则和韩狗子回了家。

    岳杏儿见到秦怀恩平安归来,开心得直念佛,尽管她也听说了那些秦怀恩的“英雄事迹”,可她想得更多的依旧是秦怀恩的安全和受了多少苦。

    来不及准备饭菜了,岳杏儿索性到附近的酒楼中要一桌子席面。

    韩狗子又喝多了,喋喋不休地讲着大家对秦怀恩的崇拜,现在,“水上飞秦爷”的名,已传遍了整个松江,还有帮派里的各种消息,以及他的个人发展计划:要盖新房子已经招了多少小弟,还打算招多少小弟,码头今后要怎么……

    仅明天这一趟排,韩狗子就赚了好几千两银子,最的是,从今而后,府城排帮的水税都是他的了,他已有了招兵买马的实力。

    秦怀恩仔细地听着,他知道韩狗子这人粗中有细,这些话是不会随便说的,“京城我是一定要去的,而且明年开春就走,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不过,在这当中,帮里若是有什么需要我的事儿,我自当尽力。”面对漕帮不遗余力地招揽,秦怀恩这样说。

    漕帮的势力可不是只在东北,而是全朝各地都有,可以说,有江河湖海的地方就会有漕帮,而今后,秦怀恩要和他们打交道的地方还有很多。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541。第541章 岳杏儿的心事() 
秦怀恩当初借着韩狗子这个切入点,参与到漕帮中来,也是和漕帮搞好关系,他不介意先给漕帮点儿甜头吃,想来漕帮也不会让他平白无故地出力。

    后来,秦怀恩成了漕帮东北六府以及东南五府的首席大长老,这是个虚职,没有必要的话,并不需要他做什么,但凭借着这个江湖身份,秦怀恩在漕帮中有了相应的地位,达到了一呼百应的效果。

    同时,韩狗子也因秦怀恩的提携,在东北地区的漕帮中,地位一升再升秦怀恩有了一个极为扎实的根基。

    “小弟要多招,有眼儿的,无论是走排的还是小弟,我都会带走一些。”秦怀恩说,他需要人,而府城的这些人个个知根知底,又经过他的考验,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还有,等李老大的排伙子回来沈田和山窜子回家去盖房子。”留下了一千两银子。

    沈田做的事,韩狗子已告诉过秦怀恩了,秦怀恩有种捡到宝的感觉。

    至于山窜子这孩子,也很不错,秦怀恩不仅想帮帮他,还想大力培养他。

    这天晚上秦怀恩将毛衣又拿了出来,睡了走排以来的第一个好觉,怕有损坏,秦怀恩的小包袱是放在韩狗子家的,他带的只是新添置的换洗衣裳。

    睡梦中,秦怀恩感觉他似乎从未和清露分开过。

    第二天放排时,多了一个仪式,把头带头高喊,“请秦爷上排——”,众位汉子齐齐应和,声势震天。

    绵延三里长的大排,极为骇人,也代表着一笔数目巨大的收入,排帮的人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儿,不会走大排,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走排人,这说明大排特别难以操控。

    但秦怀恩早就做好了各种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他既有能力又有信心。

    秦怀恩提步稳稳走到排中央,预示着他迈向了人生的又一个台阶,也代表着新征程的开始。

    在同一天,老倔头和李老大也到了下游的材场,同样的八个人,同样是五百根多根散木换来了一张大额银票。

    一伙子人凑到一处,非常开心,又等了三天,第四伙儿的人到了。

    和第二伙人不同的是,第四伙儿的把头对丢了木头的事儿自认倒霉,没一丝的反抗,和第二伙相同的是,第四伙也有很多人都想加入李老大的伙子。

    李老大把这些人全部收下,就这样,李老大的伙子从原来的十七个人,变成了八十多人。

    李老大对原来的十六个人说,“你们的银子也挣足了,不想走回头排的可以回去了。”他们这些人赚了以往五年都赚不到的银子,但没一个人想离开的。

    李老大又对新人说,“秦爷眼里不揉沙子,有偷懒耍滑不守规矩不讲道义的,我劝你们还是直接回去吧,省得到时候惹出事儿来,银子没赚到反倒害了性命,后悔就来不及了。”

    还真有几个人想了想后,退出了。

    剩下的八十来个人,在休息了一天后,就乘上雇来的马车,往府城的材场赶去,他们尽量走直线,一路换车马昼夜急赶,用了一个来月的时间又赶回了府城的材场。

    这也意味着,他们对秦怀恩的跟从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若干年后,他们没有一个人对这次选择感到后悔的,面对无数人的艳羡,他们都相当庆幸此时对秦怀恩的信任,并对秦怀恩充满了感激和崇敬。

    秦怀恩的第二趟排,从府城码头出发两天后,岳杏儿挎着菜篮子在府城中疾走,她离开了码头,又穿过了几条繁华的街道,末了拐进了一条小巷子,她很警觉地四下里,然后才满面愁容地敲响了一扇门。

    这是一家药铺的后门儿,这家药铺在府城也是叫得上名的,自打秦怀恩开始走排,岳杏儿就每隔个三五天到这里来找一次人。

    秦怀恩在府城时,岳杏儿是不敢这样做的,她也知道有些事她不该管,可那些疑问若是不弄清楚了,就如同石头般压在她的心头她每天都过得十分不安稳。

    岳杏儿敲了没两下,门便开了,小伙计一见她就笑了,“哎呀,韩大嫂正好你来了,你找的人到了!”

    岳杏儿喜形于色地走了进去,“是吗?在哪儿?”

    一个药童走出来对岳杏儿施礼,“韩大嫂,我家先生早就交代了,你有什么事儿自管说,听说你来了好几次了,我一到就想立马去码头去找你,偏生被这小伙计儿拦下了……”他是程一针的药童,上次受清露所托来找过岳杏儿一次,还告诉了岳杏儿他们在府城的落脚处,就怕岳杏儿有什么为难之处。

    “是,是,是我告诉他们这样的。”岳杏儿连忙说,引着药童到了角落处,依然四处迟不开口。

    药童会意,“韩大嫂若是不介意,就到我屋子里去吧,那里清静。”

    岳杏儿心知现在不是讲究避讳的时候,立马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