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从良种田纪事 >

第269部分

从良种田纪事-第269部分

小说: 从良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院正房七间,面积都不小,除了正堂是公叔宁和清露用的外,还有四间分别给了睿儿寿公公程济远程一针和栓子爹待客用,其中程家伯侄共用一间,最后的两间则是用作小厮和护卫们的饭堂了。

    这四间待客用的屋子,自打清露来了之后,都经过了精心的装饰,添置了很多的精贵摆设,这是公叔宁和寿公公长期的生活使然,而清露对此则是大力的——用公叔瑾的银子,建设自己的家园,她不开心就怪了。

    现在怀仁的眼中,寿公公的这间屋子,那真叫一个富丽堂皇啊,不,应该是华贵大气,里面随便一件东西,恐怕都值个几百两银子,这还只是一个下人的屋子,秦怀仁真想不出清露现在生活的屋子会是什么样子了,也难怪刘秀芬现在那般不把他放在眼中,实在是他和人家的距离已太过遥远了。

    寿公公还在抱怨,“想当初我在京城,那也是很能为主子分忧的啊,什么大事没办过?没想到,来了这里,每日里就没什么正经差事,这日子过得,要多无趣有多无趣啊!”

    这也算是寿公公的本色出演了,除了情绪不像他形容的那般糟糕外,其余的,全都是真的。

    秦怀仁目光闪烁,他好像听明白了点什么。

    恰在此时,寿公公止住了话头,“对了,你求见我家姑娘倒是有何事啊?等回头我瞧见个空子,说不定就能找个机会给你带个话儿呢!”虽然还是没给秦怀仁让座吧,但神情却好了许多。

    秦怀仁沉吟起来,但这个机会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的,讷讷道,“在下侥幸刚过了乡试……”声音不由提高了一点,似乎是有了底气,要说,功名这种东西毕竟还是有些用处的。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574。第574章 好多好多银子诶() 
见寿公公脸色还算好怀仁说,“在下也不认识什么人,倒是和府上的姑娘,”顿了顿,换了说辞,“曾为姑娘出过那么点子力,”他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该不该提秦怀恩,“所以斗胆来求见,想谋个出路。请大家!更新最快的”

    “嗯嗯,”寿公公显然对秦怀仁这种说法很满意,“听你这言辞,倒是个懂事的……”这意思就是说,秦怀仁不提秦怀恩是对的。

    秦怀仁抹了一把冷汗,感到真心不容易。

    可寿公公话锋一转,又问道,“你觉得我们家姑娘会明白这些外面的事儿?!或是能为你一个外男出面跑动,求主子些什么?!”妇人就该安于内宅,尤其是秦怀仁和清露的关系还这么……敏|感!

    秦怀仁再次汗出如浆,“在下,这……这实在是没办法了啊!”他都快哭了,他不是没想过找旁人,可这跑官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办得了的事儿啊,不想考科举,只要有银子,就搭上“顺风车”。

    寿公公好心地提醒道,“要叫我说,秦举人啊,莫不如等再高中一步,不然的话,一个举人功名,就咱们朝这情形,即便是手眼通天,那官也是做不上的,顶天做个小吏,然后凭借着考绩一步步地升上去,”抬头往虚空之处眼,“就本朝来讲,这样的出身,六品也就顶天了……”越发地语重心长起来,“这又何必呢?要费不少的心思啊,万一行错踏错那就竹篮打水啊!”略略思索,“秦举人应知,我大楚雄起于江南,文风鼎盛,最不缺便是风雅之士,现下全朝闲赋在家的,莫说举人了,就是历届的进士也有一万三千二百余啊!”

    秦怀仁听了全身一抖,不是被寿公公形容的境况给吓到了,而是激动于寿公公竟然能如此准确地说出这个数字,这说明寿公公不仅位置够高,还很恰当啊!

    寿公公的位置当然恰当了,他方才说的那些可不是胡扯,而是公叔瑾这个无名有实的帝王认真统计出来的。

    公叔瑾是个挺贤明的君主,而且他早就对自打仁帝时期开始的重文轻武朝廷风气感到不妥了,正在着力改变,现在嘛,还出于调查研究阶段。

    而寿公公因公叔宁的“病故”,着实客串了相当长时间的公叔瑾的贴身太监,对此又怎么可能会没有了解呢?!

    寿公公还在劝解着,“跑官,跑官,跑的是官位,区区一个小吏,我真心觉得没必要如此,这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噗通”一声,秦怀仁直接给寿公公跪下了,“大管事,在下实在是……”他涕泪齐流,显得既诚恳又可怜,但就是这样,他也没说他根本就考不上进士,“家中琐事繁杂,再无条件攻读了!”在想着要不要把秦大川此时的情况拿出来利用一下。

    寿公公已摆摆手道,“行了,行了,都在同一个村子里,你们家里那些事儿,我也听说了一些,哎,算了,我言尽于此,你觉得不妥就算了……”

    但秦怀仁并没起身,反而开始磕头了,他这个人,在必要的时候,是很能放得下身段的,“求大管事可怜在下,在下现在真是走投无路……”

    寿公公很是不屑地撇了撇嘴,觉得秦怀仁其实比他更适合做奴才,不过这样善于隐忍卑躬屈膝的人,很可能越发恶毒,想起秦怀仁对待自家兄弟的那些下作手段,不由越发地鄙视起秦怀仁的为人来,面儿上却不显,反倒是给秦怀仁让了座位,又让人给他倒了茶。

    接着,寿公公拿起笔来,开始在纸上刷刷点点地书写起来,这是一份寿公公给秦怀仁的,本朝官位表,不,确切地说是吏这个职位的总揽,当然了,是不全面的,这并不是其余的空缺寿公公不知道,而是他无法帮秦怀仁谋求得到,就没有写出来。

    就算是官位这个东西,是有一定之规的,寿公公的书写速度和空缺的数量,还是让秦怀仁再次震惊了,他接过这张纸时,手抖得跟风中的树叶子似的。

    之后,秦怀仁两眼放光,寿公公却抢先开口,“你知道后面标注的数字是什么吗?”每个空缺后,都有“壹贰叁”等字样,最大的一个竟然是“捌”!

    秦怀仁能拿得出多少银子,这个,清露是曾仔细地计算过的,但她算不清楚,保险起见,寿公公这份“空缺总揽”表中,就有了这样的阶梯,而清露相信,就秦怀仁这样的为人,她的方法,一定能掏出来秦怀仁的最后一文钱。

    秦怀仁听了寿公公的话秦怀仁“咕咚”一声咽了口口水,迅速从意外之喜的兴奋中冷静了下来,“莫不是跑动的费用?”

    寿公公点点头,又加上了一句,“这都是给旁人的。”也就是说,他自己的,得另外算。

    这是清露给秦怀仁准备的另外一个减压阀,当然了,也可以叫做增压器,总之务必要做到,榨干秦怀仁,还不让秦怀仁得到心仪的空缺。

    秦怀仁再度拿起那张纸,细细地来,越越苍白。

    数字后面是没有单位的,但这是个无需问的问题,弄个举人的试题,花费他就按照“万两”银子来准备了,跑官难道会比那个还要少吗?

    所以,这个单位是无需问的。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寿公公这里该打点多少?

    其实这也是有迹可循的,寿公公既然能写出这样的一份单子来,就说明,他的身份或者说是能力,比单子上空缺上官的地位都要高,那么他该得的就不能比谋求空缺所需要少。

    十六万两白银,当这个数字一出现在秦怀仁脑海中时,他差点没直接出溜到桌子底下去,好不容易才堪堪坐稳了。

    就在这时,寿公公已显出了不耐,“行了,我还有些旁的事儿,今儿就这样吧!”直接开口赶人,还当着秦怀仁的面儿,将那张单子给烧了。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575。第57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PS。奉上五一更新,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昂!

    张纸在自己的面前化为灰烬,秦怀仁觉得被烧掉的是他的未来和希望,可两手空空的他,又有什么话可说呢?

    秦怀仁跌跌撞撞地下了山,一头栽倒在炕上,连午晌饭都没出来吃,可不管秦怀仁的心情如何,他现在的日子,是注定不得消停的。

    在这一天,有两个和秦怀仁有关的人,一同回到了双岭村,一个是避免耽搁行程,被秦怀仁丢下的秦秀娥,一个是发现秦怀仁不见了,感觉到大事不妙奋起追赶的林胜德。

    和现在秦家的日子比起来,秦秀娥的排场有点大,她不仅行李不少,还带了足足三个下人,其中一个大家,是教导她的师傅,两个健壮的婆子则是的。

    所谓的“大家”,就是这个时代专门传授小姐们某项或者几项技艺的师傅,大家们通常自梳发,一辈子不嫁人。

    就秦怀仁的能力财力和地位,是给秦秀娥请不到什么像样的大家的,所以他就找了一个府城低等教司坊隐退的教习妈妈。

    在秦怀仁眼中这个教习妈妈对秦秀娥的教导已经足够了,而这笔花费也是很让秦怀仁心疼的。

    她们到了之后,秦怀仁直接让她们住进了正房西屋秦秀娥生不如死足不出户的学艺生涯。

    林胜德到家后,都来不及休息就直接像林婆子打听村子里的消息,主要是秦怀仁的动向。

    结果林婆子口若悬河地向林胜德描述一边家中宴请的盛况,林胜德先是听得十分不耐,后来又想起一件事来,“娘,那些贺礼呢?!”

    林婆子顿了顿,“这……我哪儿知道?那礼单子我也白啊,待客也不是我待的,都是小公子安排的……”又是对睿儿的一番夸奖。

    “行了!”林胜德不由大怒,“娘,人家来随礼,那贺礼就该是咱家的啊,你都让睿儿拿去算什么回事儿?那要是千八两银子呢?”他实指望因为这个发笔小财呢!

    林婆子定定地胜德一会儿,这才慢悠悠地开口,“儿啊,你只算那收到的贺礼,就没想想这宴请共花费多少银钱?还有散出去的喜钱和回礼?!旁的我是不懂的,可乡里乡亲的这人情走动,我心里还是有数的,连吃席带派喜钱,这村里人每个人都得个两百多文,全村两千多口子,那得是多少?”

    乡下人在这种情况下是送不了多少礼的,一份礼也就个几文钱十来文就算多的了,吃席却是全家人来吃,大人孩子好几口一个不落,尤其办得还是流水席,村里人一连吃了三天,每天都能吃上一顿,送礼的那点子收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并不是双岭村的人小气,不知礼,而是一种风俗,话说,有了大喜事请流水席,本身就是富裕人家的一种付出,有种“天下同乐”的意思在里边,要的是个面子,原则上即便是陌生人,也可以来吃的,人家给礼就算是很懂事的了,不给礼那才正常的!

    林胜德不说话了,但脸色依旧不好间皱成了一个大疙瘩。

    林婆子说,“还有那些县城里来的贵人们,我以往是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呢,更没有一个人到后院来这个老婆子的,儿啊,你就不想想,若是没有山上的姑娘在,没有小公子记得跟你读书的这点子恩情,人家会来吗?”

    要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当然了,秦大川和殷氏那样的除外,林婆子这番话,虽然朴实无华,却也道尽了人情冷暖,更有一种冷静和睿智在里面。

    林胜德长叹了一声,转身进屋梳洗更衣去了。

    林婆子心知林胜德这是听进去了,连忙去灶间做饭,当身边无人时,却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她辛辛苦苦大半辈子,不知道受了辛苦和委屈,林胜德也算争气,到了现在总算是熬出头来了,可面临的困难却依旧不少。

    就他们这样的家境,现在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不过,林婆子又笑了起来,总归是好的,这不,里正已早就打过了招呼,说了将村子里的田地记在林胜德名下的事儿,怎么说,这也是有人往手里送银子的好事啊!

    想想往后自家就能成为良田百亩的富裕人家,林婆子这心里就乐开了花儿。

    林胜德收拾好了之后,并没吃林婆子精心为他准备的饭菜,而是赶着下学的时辰,去见了一下睿儿,他方才听林婆子说了,秦怀仁已上山去求见过清露了,他现在非常想知道,秦怀仁去找清露干什么,而这些具体,林婆子是打听不出来的。

    明天学堂里就要放秋收假了,如果错过了今天,林胜德就很难见到睿儿了,毕竟,睿儿早已他的班上读书了,不,实际上林胜德现在已没有要授课的班级了。

    果然,林胜德从睿儿口中,打探到了他想知道的消息——秦怀仁想求清露为他跑官。

    林胜德激动之下便伸出了手,想要去抓睿儿,“那姑娘答应了没有啊?!”就算他对秦怀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