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从良种田纪事 >

第373部分

从良种田纪事-第373部分

小说: 从良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打公叔宁进京后,府中一直有两位御医当值,就是程家伯侄,直到前几个月,不知为什么,公叔宁就换了人,当时程一针给清露的解释是,“我家中有事,要告假一段时间。”

    当时公叔宁身体很好,清露不疑有他,而这时,清露也不瞌睡了,眼睛瞪得圆溜溜地问,“咱们成亲时,我好像没看到程一针。”这简直是太奇怪了。

    秦怀恩告诉清露,“观礼时在,没吃喜宴。”他也觉得奇怪了。

    清露或有所觉,但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先让府中的御医看看吧,或者我去医馆,”她不是王府的主子,不该享受这种待遇,“想让程一针他们来,总要过了明路。”就是由睿儿去申请,再得到公叔瑾的允许。

    寿公公发现,自打公叔宁去世后,清露说话做事明显谨慎了很多,这让他十分欣慰。

    嗜睡不是什么大毛病,所以大家一致决定等一等,还是让程一针来看过才比较放心。

    这是小事儿,不过一天,程济远和程一针就成了王府的专用大夫,现在整个王府中,就只有睿儿这么一个主子,又是程一针一手带大的,所以,程济远基本处于闲赋养老的状态,程一针一个人完全忙得过来。

    程一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清露怀孕了。

    “这应该是‘坐上喜’啊!”清露喃喃道,所谓的“坐上喜”就是指洞房那天怀上的孩子。

    自打公叔宁离世他们住进了王府,清露就再没心情和秦怀恩干那事儿了。秦怀恩也一直因没有准确地“预测”出公叔宁的离世,而在心中暗含愧疚,不好意思提出这种“过份”的要求。

    不管身份如何改变,程一针与这对夫妻的相处,一直是相当放松的,撇着嘴对秦怀恩说,“行啊,秦大郎,看来你不光是射箭有准头儿。”就那么一次,竟然怀上了。

    清露想起他们新婚之夜的长度和那通折腾,不免鄙夷地说,“一般!准头也就是一般!”明明是撒大网来着,才留下了这么一条小鱼,有什么可自豪的?!

    。。。

第795章 原来王府很穷() 
秦怀恩不高兴,他恶狠狠地盯着清露的肚子,恨不得现在就把这个小家伙拽出来,揍上一顿,这个孩子新婚之夜利用了秦小恩,接下来还要欺负秦小恩,偏生让他这个当爹的根本无法主持公道,太可恶了!

    对这个满脸写着“欲|求|不|满”的男人,清露表示无感,她发现了,秦怀恩这个人,在某件事上,是不能宠的,因为她实在是宠不起啊!

    不管怎么说,这个孩子的出现,对忧伤弥漫的王府来说,不啻于一针强心剂,就连两位公公听说了之后,都激动得泪流满面。

    清露也很文艺地感叹了一句,“或许生命的来去,冥冥中自有定数。”说实话,她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期待。

    清露今年十九,这个年龄即便是在古代,生儿育女也不算晚,可秦怀恩都二十六了啊,合着该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才对,要不抓紧时间生,她的压力会很大!

    逝者已逝,生者还要前行,而新的生命,也需要种种的准备,这种充满希望的朝气蓬勃,就这样一点点地驱散了众人心头的忧郁。

    打起精神来后,清露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全面接手王府的权。

    这并不难,因为清露以往就管着内院,因和公叔宁的关系特别亲密,很多外院的事儿,公叔宁并不瞒着她,只要她想知道,就能了解。

    不过是清露以往一直有依靠,也不想让公叔宁将她定位在“女主人”的身份上,这才没管那么多的事儿,就算是手头的权限,都带管不管的,全交给寿喜两位公公打理,反正也出不了什么问题。

    主子自尽,贴身侍候的下人不仅毫无察觉还没及时禀报,按照规矩是该统统杖毙的,就算是保住公叔宁真正的死因,这么做也不过份。

    是睿儿救下了王府中的下人,也就只有他有这个能力,因为他现在是当家人了,有权处理这些“家事”,当然了,这也是经过和清露的商讨的。

    就算明知道,这是公叔宁特地留给睿儿的人情,王府下人们依旧是十分感谢的。尤其是寿喜两位公公,在当初公叔宁回京,并原谅了他们以往的背叛时,就曾明确地告诉他们,“我有没有你们都是无妨的,”他已成人,想调|教出来几个得用的人,还是挺容易的,尤其是公叔瑾已不再忌讳他了之后,“但是睿儿还小,露露对有些事所知有限,需要你们的帮扶。”

    所以,清露和睿儿,实际上是救了他们两次,可以说,他们能活下来,就是因为对这两位主子有用。

    寿喜两位公公和公叔瑾的年龄差不多,都不到四十岁,再过二十年告老也没什么大问题,完全能够陪伴睿儿长大成人独挡一面儿。

    当然了,清露也是征求过他们的意见的,如果他们不愿意,她可以给他们一大笔养老银子他们现在就去养老。

    但他们拒绝了,这不仅是出于忠心,也是出于他们的个人利益,只要王府不倒,他们就能步步高升,被人尊重敬畏,这是多少银钱都弥补不了的,而且,他们现在还算年轻,当差没困难。

    清露做的第一件事儿,自然是查帐和点库了,有了小厮们的帮助,和王府下人的配合,这个过程很快,得到的结果,却让清露叹息连连——公叔宁的家产,比她想像的少太多了!

    公叔宁的收入有这么几项:俸禄田产出息他和清露一样,不做生意,没有铺子皇后和顺帝的遗产皇上的各种赏赐。

    这些东西看起来是不少,真正花用起来却有很多不顶用的:赏赐中出了日用品外,金银玉器什么的,只能用不能变现,别院什么的还赔钱——得花银子维修用下人打理。

    看完了收入再看支出,清露就更加头疼了,别看王府中以往只有公叔宁和睿儿这两位主子,下人却有三百多个,这还不包括护卫和王府中的各级官员。

    官员们的俸禄是由朝廷负担的,但给他们的各种赏赐得王府自己承担,下人们就不用说了,从衣食住行到月例赏赐,都得王府承担,其中就包括清露这个以往的“宠妾”。

    此外,两位主子的衣食住行什么的,因为规格高,都是很大的支出,还有就是公叔宁特别喜欢游玩,也重来生活上委屈了自己……

    当然了,因为公叔宁的“福利待遇”好,比如,看病吃药都是朝廷负担,赏赐中有各种用品,出行会有人接待什么的,倒也不至于入不敷出,但肯定的一点是,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公叔宁是攒不下什么银子的。

    “或许是他自知来日无多,不想操这个心吧!”清露想,并不觉得公叔宁有什么错。

    现在清露知道,公叔宁为什么不给她嫁妆了,就算是给清露嫁妆,等到清露现在接手王府全面了解了王府情况后,一准儿不会拿原本该属于睿儿的东西,还得原封不动地退回来。

    实际上,清露比公叔宁想得还要更近一步。

    “除了一些不用可惜的贵重摆设外,王府原本的其他东西,包括周转的现银,全都封存,从明天开始,我来养王府!”清露将账本一丢,对人说。

    除了秦怀恩和睿儿,众人齐齐一愣,但想想秦怀恩的收入,似乎是也能养得起,尤其是寿公公,他可是知道,直到现在,双岭村和秦家村还在不断地给清露送银子呢,哦,对了,还有秦状元货栈,那个现在可是相当赚银子的。

    关键问题是,秦怀恩会愿意吗?

    秦怀恩对此无感,别说家里的支出一向是清露说了算,就算是睿儿,他也觉得就该他养活来着,不管睿儿是不是王爷。

    睿儿却对此很有感想,“姨母,我要求涨月例银子!”他现在花销很大,而姨母有的是银子,他花起来毫无压力——不管称呼是什么,在睿儿的心里,清露就是他的娘亲,在亲娘面前,他是一点顾忌都没有的。

    。。。

第796章 金手指回来的感觉() 
清露立即表示,“没问题,你说说要多少,只要是恰当合理的就行,”财大气粗地说,“咱家有的是银子!”

    这个吧,真不是清露惯孩子,主要是睿儿这孩子,从小被秦怀恩给教坏了,根本就不会花银子,花银子是后来到了京城,尤其是露城家眷来之后,睿儿才学会的新技能。

    “嗯嗯,”睿儿听了连连点头,“等我回去算算,报给姨母。”他院子里的账目是有贴身大厮专门管着的。

    寿喜两位公公对视了一眼,心想,既然主子们都没啥说的,他们这当下人的自然也就不说什么了。

    这时寿公公提出了一个问题,“秋收已过,今天这秋粮,夫人看该如何处理啊?”前阵子府中全都忙公叔宁的丧事了,这件事没人过问。

    王府的田产着实不少,不算菜地和暖棚,良田足有近两千顷,还有些庄子里的果园和山林什么的,应该是算是王府的支柱产业了,尽管收入的现银看起来不多吧,但胜在平稳。

    而且清露还很会做生意,自打露城家眷进京后,他们的米粮和蔬菜什么的,王府就全都包了,当然了,是要按照市价给银子的,不过,能有人按照合理的价格给她们每天送到府中,并且保证新鲜和质量,就方便了很多,此外还有柴禾和果子什么的,真的是合则两利的事儿。

    但粮食是无论如何都吃不完的。

    清露想也没想,“除了该留存的,那自然是要卖的啊!”

    秦怀恩听了清露这话,忽然在桌子底下轻轻拽了拽她的袖子。

    清露会意。

    这时寿公公已接下来说,“可是今天这粮价却低得厉害啊!”他也知道该卖来着,就是觉得有点儿心疼,经过了在双岭村的生活后,他对农事和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有了不同的感受。

    清露打了个哈欠,慢悠悠地站起身来,“我先出去转一圈儿哈!”自打怀孕后,她时不时地犯困,坐下来议事也不能太长时间,近来还有点尿频,这都是正常现象,大家很是理解。

    秦怀恩跟着清露一道出了门,在廊下胡乱地逛着,清露简短地道,“说。”方才秦怀恩一定是想到了什么,而且是和粮食有关的,只是不好说出口,所以她才找借口出来。

    秦怀恩侧耳听了听,发现周围没有其他人,便道,“中原明年有旱灾,”伸出三根手指,“大旱三年!”

    清露瞪大了眼睛,“面积大吗?”她明白秦怀恩为啥不让她卖粮了。

    秦怀恩摇头道,“不知。”那时他整日里待在秦家,又有前身的无偿供养,对这些事一点都不了解,“不过,好像是米价翻番了。”偶尔地听秦大川念叨过一句,因为这是问前身要银子的理由之一。

    “我心里有数了。”清露点头,整个江南的出产可不少,米价涨了这么多,想来是受灾的面积不小。

    清露去净房转了一圈儿回来,还没等开口,一旁的顾谢已经劝道,“夫人,这米贱伤农啊!”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在王府长史做久了,顾谢早就养成了有事儿大家,尤其是带着清露一道商量的好习惯,无论是国事还是家事,似乎自从有了清露后,这国事和家事总能联系起来似的,所以今天的王府交接他也在。

    清露面无表情,“都伤农了?那得贱到什么程度啊?”她还没想好这件事怎么处理,但不管怎么说,就算是银子不赚了,也不能表现出未卜先知的异样来就是了,她还没忘了公叔宁在世时,她害怕穿越身份曝光的患得患失,而现在,又加上了一个重生的秦怀恩,说话做事更要小心谨慎了。

    寿公公因这阵子正想着卖粮,对粮价十分了解,“比正常年份低了三成,比去年低了五成。”去年江南闹了水灾,辐射面积也不小,以至于给西北军粮的供应都出现了问题,若是没有东北粮商们的出手,西南的联合供应,以及前年秋天秦怀恩自己准备的百万斤土豆,露城不可能建得如此顺利。

    今年江南风调雨顺,但粮食到现在才掉价,是因为夏收时,大家都忙着补仓来着。

    “耶!”清露双眼发亮,“这个价格可有赚头了,”看向睿儿,“你去漕帮打听打听呗,水运的费用到底是多少?”贩卖到西北,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借口。

    顾谢点头微笑,“夫人这个法子甚好。”可以抑制粮价的下跌了,再说,现在粮食之所以跌得这么厉害,也和去年秋天,以及今年春末的西北军饷中不包括粮食有关,清露这也算是自己惹下的“麻烦”,自己解决了。

    睿儿有点担忧,“姨母,那西北的粮食会不会掉价,不管怎么说,东北和西南的粮食,运费总是比江南少着大半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