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从良种田纪事 >

第399部分

从良种田纪事-第399部分

小说: 从良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怀恩脸上那飞扬的神采,展示出了他此时极好的心情清露都看得有些发呆了,秦怀恩长成这样儿,又是这样的性格,她一定疯了才会放手啊!

    爹娘这么热闹的谈笑,自然又吸引了两个小家伙儿,他们再次凑了过来,这回的目标是大笑着的秦怀恩。

    兄弟两个很灵巧地顺着秦怀恩的小腿大腿爬到了他的怀里,然后在秦怀恩的腿上蹦跳起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有趣的庆祝活动。

    秦怀恩连忙着用有力的大手扶住他们,不让他们掉下去跌倒或是闪了腰,结果,宽敞的屋子里,笑声不断,这样平和幸福的日子,还真是让人贪恋呢!

    一个小小的意外还是发生了,只听“嗤啦”一声,秦怀恩的薄绸裤子,被硬生生蹬开了一道口子。

    秦怀恩无奈地对清露说,“我就说了,我穿细棉布的衣裳就行了,你看看,这……”裤子动不动就被毁了。

    清露没好气地说,“谁让你不穿锦缎的,还只穿一条裤子?”秦怀恩还是真抗冻啊,就算是江南暖和吧,这也眼看着到腊月了。

    秦怀恩说,“再过两天,锦缎也不行了,这两个小子,你看着吧!”随着月份的增加,他们的破坏能力也在直线上升,旁的不说,就清露弄的那尿裤,尿湿的还不如被他们扯坏的多。

    可不穿又不行,清露让他们有足够的玩耍场地,直接把他们的屋子改成了什么“游戏房”,摆了不少的玩具不说,还把整间屋子的地上都铺了锦褥,爬躺都可以在地上,又新制了木制的摇床,也是矮矮的席地而设,他们自己就可以爬上爬下的。

    在这样的屋子里,孩子倒是舒服快活了,可若是一泡尿接不住,成本可就比尿裤贵多了。

    清露点头,“那你就穿细棉布的吧!”她也看出来了,这两个小东西的真不是普通孩子,摸了摸肚子微笑道,“但愿这回怀的是个女儿。”不然的话,还真够受的。

    说着说着,清露又笑了起来,老夫老妻柴米油盐,相公孩子尿布衣裳……这就是清露的幸福,过去,今后,只在当下,就像她曾经唱过的那首歌,“我要稳稳的幸福,能用双手去碰触,每次双手入怀中,有你的温度……”

    这样的她,如何能不宽容?!

    这天歇晌起来,清露铺纸研墨,亲自动笔给刘婆子写回信,“刘妈妈,你写的信我都看到了,你说的话我懂得,若不是我和大郎不和秦大川一般见识,他们是连京城都走不出去的,又怎么可能跑回村子?”

    “不管你怎么帮他们,我都不介意,你是啥样的人,我一遇到你时就知道了,大郎姐姐睿儿都知道。你不这样做,我才会感到奇怪呢!不过,在这件事上,我可不会帮你就是了,你得用你自己个体己,反正你现在也不差银子了,不是吗?!”

    “反倒是他们若是欺负了你,我一定会给你撑腰,把他们打个落花流水,不,就算是旁人敢欺负你,我也会这样的……”写着写着,清露自己“吃吃”地笑了一会儿,想像着刘婆子听到她这些话时的表情。

    清露写,“我很想你们,大郎很想村子和乡亲们,睿儿很想铁蛋那些玩伴儿,但我们还得在京城再住几年……我有三个孩子了,两个生下来了,还有一个在肚子里,得来年生,他们都和大郎一样,能吃壮实淘气,我会好好教导孩子们的,哪怕他们没多大的学问和能力,只要心善康健,就算跟着他们爹学学种地和打猎,回咱村踏踏实实过日子,也饿不着,这就挺好的!……”

    一个个的簪花小楷,铺满了一张张的信纸,带着清露的幸福和最真诚质朴的情感,飞向了她暂时离开的双岭村,她注定要回去的家园。

    清露想得没错,当小太监将这封信读出来时,刘婆子先是微哂,“这太太,说什么呢,现在谁还会欺负我?”又忍不住笑出声来,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这种被关心被保护的温暖啊,真是太窝心了!

    。。。

第851章 功成回府的睿儿() 
加十更感谢书友的打赏,此十

    ———————————————

    收到清露这样的回信,是刘婆子的幸福和骄傲,就连老许的腰杆子都是硬硬的,他们忍不住和很多人提起,这封信到双岭村时,已经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闲着没事儿,四处串门儿,消息传得非常快,这下子好,刘婆子他们的后院,连续几天都被围得水泄不通,都是来看和听这封信的。

    见信磨损得很快,有人出主意,干脆把这封信装裱了起来,就挂在刘婆子和老许住的堂屋墙上,只要他们允许,谁都能去看上一看,听上一听。

    结果,这一年的春节,双岭村因此平添了许多热闹,与此同时,众人的心灵,也经过了一场洗礼,使得在短短的几年内,骤然间富裕起来的诸人,渐渐地沉静了下来,从这之后,双岭村双岭镇,不再仅仅是富裕之乡将军之乡,还有了仁义良善之乡的美名。

    大年夜,就算是主子家,栓子爹还是按照每年过年的习惯,燃起了缤纷的烟火了扁食派了红包,山上山下一片欢腾。

    表面上看,清露的那封信,得益的是刘婆子和老许,可实际上,收获最大的是秦大川和殷氏,自打有了这封信,他们也敢出门了,就算是没人和他们打招呼,却不用担心旁人的打骂了,就连孩子都没有,他们终于用一种另类的方式,回归了自己的家乡,真正拥有了一个家。

    但过年时他们没有上山去,哪怕那些扁食中,还有一些是殷氏亲手包的,就算是现在已经没人针对他们了,他们也晓得自己是个啥身份,以往做过什么事儿,犯不上大过年的,给旁人添堵。

    不过,刘婆子还是很贴心地给他们准备了和山上一样的扁食,连人人都有的红包,也没落下他们的,在被烟火映照得红红火火的星空下,他们冲着京城的方向给秦怀恩和清露磕了三个头,磕得诚心诚意,并献上了自己最诚挚的祝福。

    清露的这个年过得也很不错,刚进了腊月,睿儿就回来了。

    迎接睿儿的队伍很气派,由四皇子率文武百官到城门口迎接,皇上则出现在了皇城楼子上,这个规格,已经赶上得胜将军的班师回朝了,还得是大胜。

    但没人对此有非议,睿儿这次在救灾中的表现,早已通过邸报,传遍全朝了。

    邸报上写得很详细,从使用物资的数量价格,到赈济的地区和人数,全都写到了,粮食精确到了斤,救济的灾民人数精确到了个位,连每个村庄的名字和地点都一一罗列,就是接受各个方面的监督和检验。

    这样的赈灾,无论方式效果还是花费,都是立朝以来绝无仅有的,年幼的康乐王一举成名,贤名聪慧之名!

    当晚,宫中设宴,收获了太多赞誉的睿儿,难免有点飘飘然,他回府后,去给清露和秦怀恩请安时,还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清露和秦怀恩都没去接睿儿,就连宫中的宴会,秦怀恩也找借口没去,所以,睿儿这是在分别四个多月后,第一次见到秦怀恩和清露,哦,对了还有两个小表弟。

    “啊呀,”睿儿惊呼,“老大老二都长这么大了!”孩子在婴儿时期,总是长势惊人的,转头看向清露的肚子,又是一声惊呼,“这也……大了啊!”他毕竟年幼,又太过惊讶了,所以说话才这么没遮没拦的,再说,他在清露面前也随意惯了。

    清露一下子便笑出了声儿,秦怀恩也不禁莞尔。

    清露抬手抚上睿儿的头,“你也长高了啊!”很是欣慰,又称赞道,“关键是还能给皇上办差了,办得还这么漂亮。”

    “哪里,哪里,”睿儿带着喜意谦逊道,“都是皇伯父教导有方……”说到一半儿,他停住了,这大半日来,他一直在应酬各方的官员,这样虚伪的客套言辞,不知不觉地便随口说了出来,幸好,他很快意识到这是在家里,连忙换了说辞,“都是姨母安排得好,下人们也很得力。”但语气还是轻飘飘的,一点都不真诚。

    清露的笑容淡了淡,认真地反问睿儿,“你真是这么想的?那你倒是说说,这份功劳中,到底哪些事儿是因我安排得好,哪些是下人得力?到底有那些功劳,确实是你的?!”

    睿儿顿住了,他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一想,顿时觉得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将那些令他头脑发热的虚荣,齐齐浇灭,他安安稳稳地坐了下来,开始一样样地回答清露的问题,倒也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这样细细算来,无论是办差还是府中庶务,睿儿在这趟差事中,具体做的事儿真心不多,就连需要他决断的都极少,还都不是啥大事儿,他毕竟才只有八岁啊!

    末了,睿儿承认,“姨母,其实我什么都没干,就是借着你的安排,平白得了个好名声而已!”虽然有些丧气,说完后却感到一阵轻松。

    清露满意地点了点头,“嗯,你明白就好,也不能说你什么都没干……”列举了两三个例子,尽管都是小事儿,却确实是睿儿做出的决定。

    睿儿红着脸羞涩地笑了,他觉得清露这样实实在在的夸奖,可比那些阿谀奉承的话好听多了。

    “行了,你也累了,就早些歇着吧,哦,我这里有些信,都是这阵子从双岭村来的,你拿去看看吧,”其中就有刘婆子的那一封,就算消息不断,双岭村有资格给清露写信的人也并不多,刘婆子这次也是实在有事了,才写了这么一封,但清露觉得这信是很好的教材。

    清露微笑着说,“等看完了,我们再说说,你对这次差事,对这些信有什么想法儿。”睿儿这孩子,品性真心好,再加上公叔宁在世时的那些教导,对很多朝堂上的事儿,非常看得开,这不,稍微一点拨,马上就冷静了下来。

    。。。

第852章 睿儿到底有哪些责任() 
第二天,王府中照例召开了“总结会议”,事前商量安排,事后总结,这是在小岭村教导睿儿和小厮时,众人就在清露的影响下养成的习惯。

    府中的官员侍候的人包括小厮们都回来了,但是受雇于他们的镖师一个都没回来,护卫们也只回来了一半儿,这也是当初清露一下子雇用了那么多镖师的原因,除了开设粮铺时需要人手外,看管粮铺需要的人也不少,总不能全都交给临时雇用的伙计,售价得一直监控,那么多的存粮也实在是放心不下。

    顾谢说,“秦家村也有不少民壮没来得及回家过年。”清露只放雇用来的镖师,还是不放心,必须放一些自己人,若是没有这些民壮,王府护卫们恐怕一个都回不来,还未必够用。

    “哦,”清露淡淡点头,对寿公公说,“该给的赏钱一个都不能少,大过年的回不了家,这差事确实挺苦的。”

    睿儿终于忍不住问,“姨母,咱们为啥要在每个粮铺中都存那么多的粮食啊?难道明年还会有灾?”若不是存粮太多,哪里需要这么多的人手和花销呢?

    显然,这不是睿儿一个人的想法,大家都抬头看着清露。

    清露很无辜地摊了摊手说,“谁知道呢?”秦怀恩怎么都说不清楚受灾的范围,她只好多处存粮了,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就是显得更加自然,“我是这么想的,今年受灾,不到明年秋收这粮价就必须一直控制着,存粮多点总归是有备无患吧?!小心无大错嘛!”

    这借口虽然牵强了些,倒也说得过去,众人点了点头,这件事就算绕过去了,清露又问起了燕京附近庄子的修建情况。

    寿公公说,“水渠什么的都修完了,来年春上就能用了。”这场灾害,也有个好处,就是使得想在燕京附近置办田产的人,提高警惕,这不,不管看庄子时用了,庄子一到手,清露就命人先修建各种水里设施,这样,就算是明年再出先灾情,也不至于就绝产了。

    “房子还有些没盖完,等来年农闲时,顶多再有两个月,就能全部完工了。”寿公公将他所负责的部分说得很详细。

    清露有点忧郁,这说明,等到明年灾民们就没活儿干了啊!随后,她眼珠一转,又有了主意,哼哼,既然公叔瑾能“教导”睿儿一次,那么下一次也可以“教导”嘛,想光沾便宜不出力,那是不可以滴!

    这次总结大会,还是开得很成功的,官员和管事们表现得都很不错,尤其是小厮们,真的是可圈可点,一点都没辜负清露和秦怀恩多年以来对他们的栽培。

    私下里,清露则问睿儿,“信都看了吗?我昨天问你的问题,你想了吗?”

    睿儿想得很认真,这趟办差,他增长了不少见识,便把离开清露这段日子的见闻和想法说了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