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从良种田纪事 >

第422部分

从良种田纪事-第422部分

小说: 从良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小四不光重,还特别结实,头上的囟门小到几乎看不到,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刚生下来时,随着呼吸,头顶的一块皮肤还会微微发颤。

    但是有一样,秦小四特别的瘦,一点婴儿肥都没有,几乎就是皮包着骨头了,这么重的体重,还这么瘦,可见他的个子有多么大了,长长的一条啊,睿儿抱着都费劲儿,好歹是喂了这么多天了,已经长点肉了,可清露还是觉得孩子瘦,就不难想像,这孩子生下来时,得瘦到什么程度了。

    睿儿又去问麼麽,麼麽叹道,“已经用了六个乳母了,王爷,老奴不是不想给四公子再多喂些,可实在是不敢呐,这孩子积食的病不好治,但欠着点的毛病是好治的,主要是这四公子,他也不哭啊,给就吃,不给也不闹,老奴这心里就没数儿!”她可重来没见过这么能吃的孩子,不,就连听说都没听说过,要不是有前面的三个兄长做例子,这个孩子,她都不敢给吃这么多的!

    睿儿看着在自己怀里,安安静静吐着泡泡的秦小四,也没了主意,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秦小四除了瘦一点外,其他的可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所以并不能说麼麽们的话就是不对的。

    就这样,秦小四这个苦命的娃,因为忍耐力超强,从一出生起就过着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大家则因这个失误,都对他心怀愧疚,以至于到若干年之后,狡猾的秦小四还会利用这一点,来为自己争取各种“利益”。

    又过了一天,清露已经醒来三五次了,每一次都比上一次要强壮一点儿,四个孩子全都见过了,也知道自己晕迷了很久,当睿儿提出让她亲笔写家信时,她欣然应下了。

    说实话,就算是四皇子和睿儿不提这个事儿,清露也打算这么做的,她总忘不了在生死之际,看到的那双血色的双眸,惦记着在西北的秦怀恩。

    这封信很快便被送到了公叔瑾的手中,上面只有一句话,“又特么是个带把的,秦怀恩,赶紧滚回来生孩子!”

    公叔瑾看了之后,手不由自主地抖了抖,“清露这个女子……”他真心无法评价!

    好吧,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清露亲笔,想来这世间再无人可以仿冒这样的信件了,想来这回秦怀恩会安心了吧?

    说实话,看着那些来自西北的观察使们的密报,公叔瑾此时对秦怀恩是非常愧疚的,当然了,他更多的是对西北战况的担忧,偏生,即便是身为皇上,公叔瑾到了这时,也什么都不能做了。

    。。。

第900章 大战前夕混乱的西北() 
有了清露这封家书,公叔瑾暂时是安心了,所以才会如此轻易地犯下了一个让他事后十分懊悔的错误。

    说来说去,就是公叔瑾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秦怀恩对清露到底能言听计从到什么程度。

    当第二天,清露的亲笔家书,乘着只有战报才能享受的快马,迎着朝阳往西北飞奔时,塞坎城的总兵府议事厅内,气氛一片沉凝。

    “秦怀恩,”公叔烈的大胖脸上汗水密布,红通通的,像一只烤得快要爆开的烂番瓜,“我告诉你,我已经答应了你那个不靠谱的作战计划,绝不会再同意驻守在塞坎的,要么你就让我去露城,不,还得给我带上十万,不,十五万人,要么,我现在就回京城,亲自禀报皇上,你是如何不遵将令,一意孤行的!”他声嘶力竭,双目赤红,状如疯癫,没人怀疑,下一刻,他就有可能像泼妇般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丝毫不顾及他身为总兵的职责和身份。

    别说秦怀恩了,就连潘凌峰都被气得眉毛胡子突突乱颤,但还是忍了又忍,一言不发地看向了秦怀恩。

    秦怀恩倒是比潘凌峰好得多,因为他知道公叔烈此人的德行,最的是,在他立即辞官的重压之下,公叔烈已答应了他“围剿”的作战计划,他倒是不怎么在乎公叔烈到底去哪个城池,带多少步卒的。

    秦怀恩和潘凌峰对视了一眼,“你别看我,该问的是那帮即将去驻守露城的兄弟们!”沉着且自信。

    大家早就分析出来了,这次狄人根本就不会攻打露城,按照秦怀恩的说法,此战中,已修建好的露城只留下一万人守城就行了,潘凌峰出于稳妥起见,原本打算留下两万人的,剩下的三万露城步卒,将平均分配到黑土城和塞坎城去。

    对此,不光秦怀恩,就连其他的将士们,也是没有异议的,毕竟,总要有人守城,况且是露城如此的城池,身为露城军嫡系,大家这点子风度还是有的,平日里他们在露城得到的积分也足够添补这一仗的损失了。

    可是现在,公叔烈如此胡搅蛮缠,就意味着西北的十五万步卒,都将在接下来的这一仗中寸功难立,怎么能不让将士们义愤填膺?!

    还有,人都去守那座不可破的露城去了,黑土和塞坎怎么办?!

    要知道,公叔烈治下八城,减少损失,秦怀恩和潘凌峰早在月初就通令,除黑土塞坎露城之外的五城民众搬迁,分散到了以上的三个城中。

    假如将十五万步卒全都弄到露城去,那么黑土城和塞坎城谁来守?黑土城还好一点,尽管经过了这三年多来的建设,但因曾经失陷过,又塞坎到露城的商路上,所以并不怎么繁华,是可以像其他五城那样清空的。

    最难办的是塞坎,繁华的塞坎啊,那么多的店铺住户和货物,根本就搬不完,也没有地方能容纳得下这么多的人物!

    眼看着群情激愤,就要发生军中哗变了,秦怀恩不得已之下,再度开口了,“清空黑土城,我在城外驻军迎战,留下三万人驻守塞坎,我立下军令状,必保塞坎不失!”准备了这么久,这一仗他是一定要打的,西北今后的安宁,他能再不离开清露。

    秦怀恩刚说完,数个声音便异口同声地响了起来,“不行!”

    潘凌峰说,“秦将军,你用来正面迎敌的骑兵,本来就只有二十万,再不据城而守,这仗到底要怎么打?”他们早已得到战报,这次狄人集结了近六十万大军,可以说是倾举国之力,要和大楚决一死战。

    秦怀恩的“围剿”之计,尽管精妙,却十分冒险,按照惯例来说,大楚与狄人正面激战,若不是兵力是狄人的三倍以上,就是毫无胜算的,可现在整个西北,或者说整个大楚的骑兵只有五十余万,比狄人还少,哪里适合什么“围剿”?连正面抗敌都是不合适的。

    幸好,秦怀恩神勇无敌用兵如神,又提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再加上,近几年来,各个城池,尤其是露城塞坎黑土三城修得坚固无比,箭支粮草齐备,这才好不容易先说服了众位将士,又胁迫了公叔烈,施行了围剿计划。

    现在秦怀恩要放弃黑土城,用大楚的二十万骑兵,迎战狄人六十万人马,这简直是与送死无异,就算是露城想要救援都来不及,况且,秦怀恩还要兼顾着塞坎,这根本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而公叔烈则说,“潘凌峰要随我去露城,不能留在塞坎!”他已经失去三万守军了,就再不能失去潘凌峰这个大杀

    又经过了一番唇枪舌剑,打压和劝解,最后终于订了下来,清空黑土城,潘凌峰驻守露城,其余五城守将,全都到塞坎,协助塞坎城副将守城,用高级将领的人数,添补守城军士的不足。

    好吧,其实三万人驻守塞坎,这原本就是标准配置来着,再说,还有秦怀恩的骑兵在前面挡着,也不算什么过于危险的任务了。

    可以说,的困难,都让秦怀恩一人独抗了,还有那份,十分不公平的军令状!

    吵闹了大半日,这场算不上议事的议事,终于结束了,这也是大战来临之前,西北驻军的最后一次议事,公叔烈率先冲出门去,带着他的财宝和亲兵,不管不顾,疯子一样地往露城冲去,哪管身后骂声一片。

    潘凌峰可没那么好命了,狄人随时会来,他们本已提前做好了五城民众的迁徙安排,差不多一个月前,就贴出了告示,可是现在,满是人的黑土城,又要清空了,可以想见平民百姓们将会如何怨声载道。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大家扶老携幼,从黑土城出发,纷纷涌向了塞坎和露城两城,就算这两座城池再大,一下子要容纳这么多人,也是相当吃力的。

    。。。

第901章 一封家书引起的() 
尤其是露城,不仅要容纳百姓,还要增加十万根本就用不上的驻守兵士,一共十二万步卒呐,直接超过了露城容纳兵士的十万人上限,结果就是连露城的城头上,都住满了兵士。

    而且因为平民百姓太多的缘故,城中的街道上都住满了人,这也就是当初建露城时,清露想得远,秦怀恩要求严格,街道比正常的城池宽太多了,不然的话,连日常通行都成问题。

    唯一让潘凌峰感到安慰的是,露城的原住民们对露城十分有信心,再加上日常有遇袭时民众迁徙入城的训练传统,使得一些露城城外的百姓们,没有来凑这个热闹,甚至赚住宿的费用,还说动了一些平民百姓,也住到了露城城外的村子里面。

    最后,露城好歹是住下了。

    潘凌峰黑着脸,日夜忙碌安排着,实在忍不住了,就和民众兵士们,一道大骂一通怕死的公叔烈,他可不仅是生公叔烈的气,他还很担心秦怀恩。

    塞坎城的情况也不怎么样,它虽然不像露城那样,有着“不破城”的威名,但是它离其他城池近啊,所以人也不少,而且它是老城,各种设施什么的,不如露城那么宽裕,守城将领们不管怎么调配也安置不了这么多的人,后来有头脑灵活的商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这些人再往南边去,到旁的城池里住上个几天。

    这样一来,塞坎城的麻烦算是解决了,可被“骚扰”的其他的城镇却不愿意了,好在,这些西北人并不是流民,而且走得较远的,还都是比较有钱的,倒也没惹出来什么太大的麻烦。

    不过,在这片地方,公叔烈熊包的名声算是传了出去,从那些不得已远离家园的平民百姓,到各级地方的官员们,就没有不骂他的。

    “你说说,秦爷这是不是故意的啊?”大头捅了愁眉苦脸的沈田一手指头,对公叔烈的惨状十分幸灾乐祸。

    沈田很是不满地拍了大头一巴掌,“你还有功夫想那些没用的?不好好想想,这一仗到底该怎么打?!”

    秦怀恩的日子应该是最不好过的,他不仅离开了坚固的黑土城,要在一片荒野上现扎营盘,位置还离各个城池都不近,一旦兵败,连个退路都没有,因为只有这个地方,才是去塞坎的必经之路,守住塞坎,他只能在这地方拦截。

    大头却一点都不担心,“怕啥?咋打秦爷不是早就交代清楚了,有秦爷在,咱们是不可能输的,到时候听将令就是了!”他对秦怀恩是有着完全信心的。

    “哎——”沈田叹了一口气,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倒不是对秦怀恩没信心,主要是秦怀恩这一仗的打法儿太恐怖了,尤其是这头一次的正面迎敌,别说打了,就是听着,都让人难以置信,好在,了解秦怀恩完整作战计划的,只有不到十个人,更多的兵士们都以为那消失不见的三十余万大楚骑兵,就埋伏在不远处。

    两人刚说了没两句,一骑快马,从远处飞奔而来,大头很有经验地说,“看方向是从塞坎来的,想来是送家书的!”将令啥的,现在应该是从露城方向来了。

    大头说的一点没错,很快秦怀恩就看到了清露的那封家书,接着,很久没见的奇怪现象又出现了——他在众人面前消失不见了。

    大头和沈田面面相觑,一种不好的预感,从他们的心头升起。

    幸好,秦怀恩过了不过两刻钟的时辰就回来了,而且带回了一个让众人心头激荡的消息,“来了,吹角!”以至于,人都忽视了他微湿的眼角儿。

    是的,狄人来了,先是地面微微的颤动,接着就是一条从天际间出现的黑线,再接下来,那条黑线变成了滚滚的洪流,铺天盖地,一眼望去,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马,显得大楚军刚刚建立起来的营盘特别单薄。

    但是很快,他们就停了下来,并没直接和严阵以待的大楚军立即展开激战,所以说,秦怀恩的威名还是相当有用的,大张旗鼓地迁徙民众,也是对的,现在的狄人已再不会不将大楚军看着眼中了,也没去抢占那些毫无用处的空城,而是学会了在大战之前先做短暂的。

    看着差不多两箭地以外的狄人,沈田问,“他们今夜会不会袭营?”他到西北这几年,已经有了一个响亮的绰,叫做“万古愁”,总是有各种层出不穷的担心。

    大头点头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