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宽的春秋大业 >

第60部分

苏宽的春秋大业-第60部分

小说: 苏宽的春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苏宽将此节丢开一边,前往工坊查看孟伯打造木工车床。

    到了工坊一看,规模比之前扩大不少,人员也大大增加。工坊的几座房屋里居然出现了坐办公室的文员!

    在孟伯的陪同下到加工工坊里看了看,苏宽不得不佩服工匠们的惊人智慧,他竟然看见了砂轮机!

    “这个是谁做的?”苏宽问道。

    “公子,这个不过是将脚踩的陶器拉坯机改一下,装上块砺石而已,不当什么的。”孟伯谦逊道。

    在工坊的房间苏宽又将木工车床的结构讲解一遍,和孟伯叔山讨论了一会,就将方案确定下来。后面只等孟伯将零部件铸造出来加工组装就能试用改进。

    又过问了炼铁的生产情况,对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事项作了些调整,苏宽就在工坊和工匠们一起用餐。

    下午,苏宽又带着黑夫、暴昭前往城北山谷的大营查看。

    扩日军统帅到了,在山谷中藏身一个月的五千新晋军和扩日郭般师的骑兵士气大振,下午的演练也格外用心。

    “苏彤,新军训练很好啊!但是和郭般的扩日军相比还是少了点气势!”

    苏宽对自己的这个堂哥还是放心的,虽然经验不够,不过绝对不会轻易背叛自己。

    新晋军仗也打了几场,谁知道就是几个月的武装行军,一滴血都没见着。

    “苏帅,新晋军是新军,和扩日军这支胜利之师相比,士气上当然有差距。苏帅,您来是不是有仗要打?”苏彤委屈地说道,随即兴奋地打探。有仗打才能升官,当然个个在意。

    苏宽没有回答,而是看着郭般说道:“郭帅,这段时间驻守渑池,使我能放心经略晋西南,辛苦你了!骞叔说了,和郭帅合作非常融洽,我苏宽承情了。”说完,苏宽郑重对着郭般一揖。

    开玩笑,自己的老婆和身家根底全在渑池,随着制铁业的名声外传和产业的扩大,真不好说有没有哪个诸侯会打主意。这些守军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和笼络。

    从一个卒长开始,到如今居然也被人称呼“郭帅”!郭般当然知道全是眼前这个妖孽般的少年的提携。

    郭般连忙起身避席,还揖回礼道:“若不是苏帅,我郭般还是下阳城的一个小卒长,郭般必誓死护卫渑池周全!请苏帅放心!”

    “好!渑池如今北方的虞、晋防务压力不大了,郭帅可以开始在渑池南面寻址建立新的营地,将来在南驻守,和城北大营建立联络机制,遥相呼应,拱卫渑池。”

    城北大营最多承载五千骑兵驻扎训练,如今屯驻了七千五百,已经出超很多了,不得不另寻要地开辟新营。同时,所谓方百里的采邑,不过是官方的证书,周边的无主之地取之何妨?

    渑池往南,经过一个新辟的东村,穿过山间谷道,又是一个广阔的盆地,当地人称作果园,非常适合耕种。骞叔和苏宽一提起,苏宽正好在为城北山谷太小闹心,听到这个事立即想到在南方再建一个新营,确保渑池的安全。同时还能在那个盆地开垦更多的农田,带来更多的人口。

    外围的防务有了规划,苏宽又找到骞叔,商议加强渑池本身的城防。

    渑池始建就本着外围防御的思路,所以内城只作为行政和居住功能区域规划的。如今数个工坊都在渑池城池的外围,一旦外围的防御被突破,内城之外的工业区域必然会遭到重大损失。

    “骞叔,如今渑池的人口数量多少了?”苏宽记得渑池初辟,除了千秋村二百余老弱之外,就是自己买来的五百奴隶。这五百奴隶早就绝大部分脱离奴籍,在苏宽数次大捷之后更是全部脱籍,和千秋村人一样有了渑池的国人身份。和千秋村人相比,他们更有渑池契约工人的身份,比千秋村人收入更高。

    “两万七千五百余人。千秋村的人找我几次了,希望并入渑池工坊系统。”

    千秋村人已经找过骞叔几次,要求改变以煤炭换取收入的零工身份,强烈要求加入渑池体系。

    “答应他们!以村中耆老为框架组建煤矿公司,我们的红利出一部分,另外的部分优先千秋村,再向国人募集部分作为本金。利益均沾大家才有奔头。”苏宽信口开河。

    偏偏骞叔深以为然!豢龙宝经常将自己的股份的收益告知自己,以前的九万股本如今已经是翻了几个跟头了。随着工坊越开越多,最初的几个股东将红利滚动投入,这个账现在只有豢龙宝这个人精能够算得清楚了!百里奚当时抽出了一万出来,如果还在账上的话其复利算起来肯定是个恐怖的数字。

    经济的活跃吸和极低的税收引了更多的人口进入,这又给渑池的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各国的商人也闻味而至,各国的商号也开始租地建立长期据点。

    渑池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车道!

    苏宽就这样每天在渑池各个单位巡视,适时指导。根本没人想到这个渑池之主不过才十六岁的年纪。

    暴昭的邦谍部门也开始对这个渑池的主心骨展开保卫,苏宽身边长期跟随的暴昭和黑夫,而外围则总有十几个各种装束的汉子不为人知地进行护卫。

    而到了晚上,苏宽回到家中,又另有一分旖旎的风光。

    妻子们好似已经形成了以萱萱为首的统一阵线,苏宽找萱萱磨枪的第二天,萱萱公主就大度地将苏宽推到盈姬的房间歇宿。

    苏宽吃啊磨的一整晚算是了却了睡新任天子王姬的屌丝心愿。

    然后——

    第三天薇姬。

    第四天盛姬。

    第五天玲姬。

    ……

    第八天少姬。

    到了第九天,轮到和萱萱一样美丽无双,但是更有别样的妖肌媚骨的骊姬了。

    期待已久的苏宽在这晚上的擦枪过程中发生了意外——走火了!

    “苏宽!你这是什么东西,搞了我一身。”

    “……”

    苏宽受不了了!

第94章 再次上路() 
第二天起床,苏宽红着脸看着一群姐妹们嘻嘻哈哈地收拾床铺。

    美女们低声说几句,还不时偷眼瞟上一眼自己的小丈夫,然后爆发出一阵大笑。而骊姬则高傲自豪地挺胸昂头,像是刚刚赢了一阵、拔得头筹的将军!

    苏宽严重怀疑她们之间有过什么猫腻:这九个美女怎么突然就开始排着队体贴起自己了呢?绝对有猫腻!

    他心中哀叹:难怪春秋时代那么多国君继位仅仅一年就撒手人寰了!自己的老丈人姬胡齐不也是继位才四年就整得山棱崩的么?

    这要是真刀真枪地上阵,别说苏宽这十六岁毛都还没长的身体,或者老丈人姬胡齐这个身体走下坡路的周王了,就是个壮年大汉,不要一个月也会败下阵来!

    有诗为证:

    二八娇女体似酥,腰中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叫你骨髓枯!

    终于,第十天,苏宽的休沐日被他盼来了!

    苏宽开始反思:再这样下去,就算不造出小人,自己的那个前什么的腺体非得搞出毛病不可,这样下去可不行!

    为了自己和妻子们能够长命百岁,苏宽找人用象牙和竹子制作了几副麻将。

    很快,渑池的城主府邸中就开始传出稀里哗啦的麻将声——苏宽为了身体健康,将麻将这个魔鬼提早两千带到了华夏!

    可是,到了晚上就算是八个人两桌,仍然有一个闲的!会轮到来给他磨枪。苏宽怕了——难道真的要提早破戒?

    终于,救兵到了——齐国的第三封邀请函!

    这次的邀请明显不同,是齐君小白的亲笔!

    苏宽没有心疼妻子们,在招待宴会上也没拦着萱萱她们出来伺候。

    当着妻子们的面,苏宽热情洋溢地答应信使一定去齐国,并且当场回书一封,答应回去晋国安排完六国政务之后,立即启程前往齐国。

    本来也是,三催四请的再不去,就是不给齐君小白面子了。

    临别的这天晚上属于萱萱的。

    苏宽和萱萱公主在两桌麻将的喧闹声中举步走到了宫殿的塔楼之上。

    这塔楼是整个渑池最高的建筑,规划当初骞叔他们都不理解苏宽为什么一定要在宫殿上建这么个古怪的箭塔,其实苏宽建这个塔楼就是为了此刻——我想和你吹吹风!

    两人都穿着狐皮大氅,再戴着狐皮小帽——风大,冷啊!

    两人走到塔楼顶上,相拥着看向渑池的万家灯火。

    “我们的渑池比成周的灯火还要多啊!”萱萱公主感叹道。

    “我们渑池的灯火将来还会更璀璨!”苏宽说道。

    城中不像本时代的人们日落而息,从酉时到亥时,街道上一直都有车在跑,有人走。既然有人,自然就有商店还开着门,酒馆还营着业。

    远处,铁厂的灯火更是彻夜不息,被灯火映红的烟尘直冲天际,象一支巨大的火炬。

    “这可能是此时地球上唯一三班倒的工厂了吧?”苏宽心想,“渑池的人可能是全世界最勤奋、睡得最晚的人了吧?”

    “假以时日,华夏文明必定会在渑池的一点一滴的带动下最终发生蜕变,或许,我们还能看到那一天。”

    “苏宽,那是铁厂吧?”萱萱看见苏宽看着那个方向发呆,问道,“那里好亮啊!”

    “是啊!炉火彻夜不息,都亮到天上去了呢。”

    次日,苏宽带着暴昭和黑夫启程上路了。

    少姬很有点想跟着,这丫头玩驴友玩野了心了。苏宽没有答应,谁家的学生上大学还带着老婆去的?

    今年雪下得早,此时黄河并没有上冻。苏宽走茅津渡,顺便去看看诡狐族长。

    诡狐族长的儿子姜异已经成了豢龙宝的小跟班了,跟着那个大胖子学生意。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无所谓什么质子不质子了,都是自己人。

    相国出动,暴昭就想象正常的那样一路通传,好一路有人接应招待,苏宽劝止。咱们三个人象以前一样一路玩过去不好吗?

    黑夫暴昭不由得想起初出苏国的场景,大声叫好!苏宽则想起了那张满是异族风情的面孔,一时间有些沉默。

    虽然说是如此说,暴昭还是调动了六个最好的好手,三前三后远远地吊着保护,苏宽一身实在是牵涉到太多人的衣食了,容不得丁点差错。

    三人三骑,轻易地一船就过了茅津渡。前方看见诡狐出城迎接来了。

    苏宽看看暴昭,暴昭嘿嘿一乐。苏宽想,也好,反正眼不见心不烦,由着他操办去。

    诡狐将三人迎进城去,到了邑令官厅落座。

    诡狐如今可不是以前的衣食不继的流寇模样了。在姜异的提示下,利用茅津的水运便利,姜戎一族搞起了铁矿石生意,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作为这个链条中关键的一环,如今姜戎族日子红红火火,族长诡狐对苏宽自然是感恩戴德。

    “诡狐族长,如今这邑令作得还好?”苏宽微笑着问。

    “全是仰仗公子的照顾,姜戎一族感激不尽!”诡狐这话一出口,眼圈都红了。

    当年游走在晋国各氏族之间,过得是刀尖舔血的日子。待晋国内乱一止,姜戎一族几乎陷入绝境。

    诡狐知道,最多一两年,必定是阖族星散的局面。下场么,要么是上山当野人,要么是被卖去做奴隶,没有他途可选。

    看着姜戎一族的经历,苏宽也想过,后世的华夏民族是怎么变成那么庞大的一个以汉为主体的国家的?

    首先,后世中国人总是强调“我们是炎黄子孙”,这在当下,苏宽感受得更深。

    哪怕是自称“吾,蛮夷也!”的楚国,其先祖也是出自颛顼帝高阳氏,和苏国同一个祖先,同样是黄帝的后裔。

    华夏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以自己的祖先为神灵的民族,并且常年祭祀。上溯多少代以上,基本上大部分氏族都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祖先,这导致了华夏诸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也许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会内斗不休,但是面对外敌,他们就会团结起来。

    中世纪的欧洲远不如更早两千年的华夏诸国那么散,可是欧洲一直没有形成华夏一样的大一统的形势,原因也就在于此吧?

    第二个就是土地。

    华夏各个朝代都强调一个农耕!

    就算是贵为天子,每年也要象征性地进行一次耕种以劝农,昭示不忘国本。所有的大一统朝代,在强势之时,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能够耕作的土地,并且将它划入版图。

    第三个就是文化的先进和强势!

    游牧民族,可能短期在武力上占据了对华夏的优势,但是他终究还是要学习和借鉴华夏的礼仪、文字等等,无法舍弃。

    华夏民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