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风雷幽明水云闲 >

第112部分

风雷幽明水云闲-第112部分

小说: 风雷幽明水云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勒。”两个小朋友喜滋滋地往女眷用餐的厢房走去。

    他们童稚的声音被大人们听得一清二楚,袁二哥有些不好意思了,歉意地对杜玉清说:“乡下孩子不识礼数,您别见怪。”

    杜渊之笑了笑,摇摇头说:“我倒觉得这孩子质朴可爱,有什么说什么,天然去雕饰,。”

    袁二哥连忙摆手说:“哪里比得上小公子,讲话一套一套的,让我都觉得很受教育。”

    袁二哥的舅舅说:“是啊,还是男孩子好。女孩子再怎么样聪明可爱还是要嫁人的,不如男孩子有用。我看老二你如果这胎还是女孩子的话,还是要听你娘的话。”

    袁二哥不好意思了,用家乡话对舅舅说:“小舅您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就提这个话题,”

    “什么时候?正是时候。”喝了酒的舅舅声音大了起来,“你舅妈已经给你看好了一户人家,姑娘身体壮实屁股又大,一定能好生养。”

    袁二哥也有些不耐,“这个家因为有了三姐才慢慢越变越好来的,我怎么能忘恩负义呢。”

    舅舅瞪大眼睛,“传宗接代是根本大事,这和忘恩负义有什么关系?白三姐能干你今后不会亏待她就是了。难道你还想你这么大的家产让别人继承去了不成?在船上我听你的,在家事上你必须听我和你娘的。”

    袁二哥不吱声了,苦恼地抓了抓自己的头发。

    姚先生和杜渊之相视而笑,他们虽然没有完全听懂他们舅甥的对话,却猜得八九不离十。他们都很喜欢袁二哥的朴实善良,有的事情他们无能为力,有的事情却可以为他排忧解难。于是姚先生呵呵笑着说:“袁二不用担心,你娘子这胎会是个男孩,而且是个健健康康的胖大小子。”

    “您说真的?”袁二哥欣喜地抬起头来。

    “是真的。”姚先生说,“你且放心吧。人说先开花后结果,可是没有花哪来的果?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定要珍惜。”

    “谢谢您,谢谢您的吉言。今后我一定会遵照您说的做,”袁二哥高兴得有些语无伦次,“到时孩子生下来请你们一定要来喝满月酒,请一定要来啊。”然后喜滋滋地把姚先生的话用家乡话翻译给他舅舅听,听得袁家舅舅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又充满敬畏地看着姚先生。姚先生也当没看见,埋头对付眼前的美食了。

    这里阿志和这个叫大妹的小姑娘来到女眷用膳的厢房,阿志彬彬有礼地一一行礼招呼,女士们都喜欢的不得了,尤其是袁婆婆一把拉住就舍不得放开,上下打量着,用家乡话对着自己弟媳妇不住地夸赞,袁舅妈乘机就提起应该为老二娶妾的事情,袁婆婆可能是没有听见,并没有应承。白三姐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心里酸涩难耐,婆婆对她也算是很好的,但在传宗接代上她也迈不过这个坎。

    白小姐看见姐姐脸上的不自在,加上旁边袁舅舅家的两位表姐妹的冷嘲热讽,对阿志也有些面色不大好看起来。杜玉清不禁有些好笑,她理解白三娘心里的苦楚,也理解白小姐的爱姐之心,爱屋可以及乌,厌恶起来恶其余胥就伤及无辜了。人习惯了从自我的角度看问题,都觉得自己是理所当然的,最后就构成了一个无奈的不幸福的世界。

    杜玉清连忙提醒着说:“阿志你过来干嘛的?吃饱了就带两位妹妹出去玩吧。”

    “我来问娘还有没有糖了,我想多给这妹妹几块。”

    杜三夫人笑着说:“问你大姐去,这糖是她带来的。”

    大妹希翼的目光转向杜玉清,舅舅家两位表姐妹也看了过来,眼中是不言而喻的渴望。杜玉清遗憾地摇摇头,说:“我眼下没有了,刚才都分光了。”眼看着大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立刻就黯淡了下来,杜玉清暗自发笑了,继续说:“不过我客栈里还有一些。”大妹眼睛又亮了起来,杜玉清爱煞了这可爱的小妹妹,忍不住把她拉进自己的怀里,问:“我们来谈个条件,你是想现在就有糖吃呢,还是以后都有糖吃?”

    大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是以后都有糖吃喽。”杜玉清让采薇从包袱里拿出一本《三字经》,这是她下午买的准备给那些姑娘们读的启蒙书,说:“这本书名字叫《三字经》,里面讲了很多的故事和道理,你如果会读一页,我就奖励你一颗糖,但不能一页一页地算,要全都会了一起算如何?”

    大妹高兴了,这么多页她可以赚多少糖回来啊,除了自家人吃还能拿出去给小朋友们炫耀一下,馋死他们。“你说真的?如果我明天都会读呢?”大家都笑了起来,白三姐不好意思了,说道:“大妹,别逞能,读书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袁舅妈误会了白三姐的意思,哼了一声:“女孩子读什么书?!早晚都要嫁人的,让她们读书还不是浪费钱?还不如让她们多干点活呢。”

    两位表姐妹也附和道:“读书有什么用,捞不着吃捞不着喝的。有这个钱还不如多做一件衣裳穿。”“就是,也不看看周围人哪家闺女有让读书的?”

    “我说话算数,”杜玉清没有理会她们的干扰,继续看着大妹的眼睛认真地对她说道:“如果你明天真能都会读了那自然是能把全部的糖都给了你,但你娘说的对,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忌讳贪多嚼不烂。就好比一下给你许多糖,你也不能一下都放进嘴里是不是?得一块一块地吃。”大妹乖巧地点点头。

    杜玉清转头对白三娘正色地说道:“在这个世上男人们大都瞧不起我们女子,我们女子就更不能瞧不起自己了。唯有自强才能赢得尊重。读书能够让人明白道理,知识是最好的财富,我想你应该是深受其益的,有条件的话还是让她们读书吧。在我看来这比什么都重要。”

    一席话说得白三姐有些怔愣,陷入了深思。

第一百九十七章 女当如是() 
筵席散了,白三姐和丈夫到门口送杜家一行,见到了处在男人最后面的范斯远,一下被他那如皎洁明月般的光华打动。他站在那里,仿佛感应似的回过头来,就朝着杜玉清笑,眸子如碎银一般闪烁,那是一种敬重又深深倾心的爱慕之情,饶是白三娘已经是孩子的母亲了,心里也不禁颤抖起来。面对这样的清俊贵公子,面对这样爱慕的眼神,没有少女不动心吧,看着丈夫两个表妹惊得目瞪口呆的表情就知道了,见着范斯远一步步地走过来,她们张大了嘴巴,眼里燃起了希望之光,却又马上自卑地低下头来瑟缩在阴影中。小妹倒大方些,做出一副殷勤送她们出门的姿态,上前两步追上杜玉清,挽着她的胳膊一起往前走,让白三姐为自家小妹喝起彩来,可惜走到了范斯远面前时小妹却好像脚软似的再也走不动了,整个人摊在杜玉清身上。

    倒是杜玉清仿佛毫无察觉似的,举止自然地仍然往前走,挨近范斯远身边时才随意地问了一句:“今天没喝许多吧?”范斯远唯恐她生气似的马上表白说:“哪能呢,才喝了一点。”然后就颠颠地如小狗跟随自己主人似的跟在后面,对其他人看都没有看一眼。

    这就是世家女子的气派,做女子当如是啊!白三姐心中感叹。

    稍晚时候,白三姐二人一回到房间,袁二哥就兴奋地转述了姚先生的话,说她这胎一定是个男孩。袁二哥喝了一些酒,比平时要放开许多,他拉着白三娘的手动情地说:“三姐,我太高兴了,不是因为我们终于要有一个儿子了,儿子我们一直生以后肯定会有的,而是你终于不用发愁了,不用担心娘给我纳一房小妾了。你知道娘也是疼你的,只是她年纪大了担心自己看不到有孙子承继香火,不是针对你的。”

    “我知道,我知道。”白三娘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想不到平时言语不多的丈夫对自己是这么深情,“能嫁到这个家,遇到这么好的婆婆和你是我幸运。”

    “嘿嘿,”酒后的袁二哥特别憨傻,他说:“是我的幸运才是,能够娶上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洗漱完毕,有些亢奋的袁二哥睡不着,一直在说话,他说姚先生他们是如何有学问,小公子又是如何聪明,还有他们家的仆人都是会读书的人……语气中充满了艳羡。白三姐突然想起杜玉清刚才说的话,试探地问丈夫:“我们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房子也盖起来了,今后家里也没有需要花大钱的地方,你觉得我们让大妹她们也开始学习读书和算数怎么样?今天杜家小姐说读书能够让人明白道理,知识才是最好的财富,我觉得很有道理。”

    没想到袁二哥高兴地说:“我们想到一块了。姚先生也说:人要想发家过好日子靠的是有想法、有行动,还有积累和运气。我想想真是这个道理,自从我娶了你,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还不是靠着你有见识,又能识字算数把铺子管得井井有条,现在我们有了三个姑娘,马上就有儿子,今后不论儿子还是女儿我们都好好培养,像你们家兄弟姐妹一样,小时候和睦相处,长大以后也能互相帮衬。将来大妹她们只要能有你一半的聪明能干,我们未来的女婿,我相信他们肯定也会像我一样感激他们的岳父岳母的。”

    白三姐没有想到丈夫这么通情达理,心里羞愧万分,其实许多障碍都是自己设立的,只要自己迈出了这一步,它就不存在了。

    第二天杜玉清派采薇送来她们剩下的最后几块糖,说是给大妹的鼓励,万一孩子开始读书时产生倦怠了,就给她一两块鼓励一下,回到杭州后她会送来她承诺的数量。

    白三姐心里十分感动,她想不到杜玉清这么认真地看待她孩子读书的事情,这样慎重地对待她对一个孩子的诺言。连忙邀请杜玉清她们今天再到家里来玩,想不到采薇说:杜家人今天不得空了,日程都安排满了,要去参观名胜,还要走访两家故友。一问起来,原来都是当地世家望族,是每任县令到任时都要亲自上门拜访的地方大势力,这些高门大户因为有子弟在朝廷做高官,对她们来说那是必须仰望的人家,是只能从偏门进去的人家。

    “可是今天去就能见着人了?如果不行,还是到家里歇歇脚吧。”白三娘小心地说。

    “哪能呢。都是老爷同年的朋友,要不是昨天他们过来拜访时老爷不在,被他们知道我们全家都在这里,我们今天也不用上门了。我们还巴不得见不着人,去那样的人家正式的宴请很累人的,要我选还是同你们在一起自在。”

    看着采薇蹦蹦跳跳地离去,白三娘五味杂陈,对他们来说这样可望不可即的人家,却是杜家人不在意的对象,而那些世家望族上杆子要结交的杜家人却因缘际会救了自己的小妹,还那么低调谦逊,不嫌弃地到自家做客。她知道不是自己的精明打动了杜玉清她们,她在杜玉清眼里已经看到了保持距离的客气和冷淡,而是自己丈夫的朴实赢得了他们的好感,刚才和采薇一起来的是阿志和他的小厮,昨天袁二哥答应今天继续带他学习游泳和捕鱼,他今天一大早就乐颠颠地来了。

    白三姐才恍然明白,同这样有身份的人家交往,能够赢得他们尊重的不是精明更不是算计,而恰恰是朴实的真心。要精明他们更精明,要算计他们见过太多想算计他们的人,早已火眼金睛,自己这里一动念头恐怕他们早就明了了,白三姐想到这里心里不由冒了一身冷汗,决定放下心机,好好培养大妹她们,将来说不定有更深的善缘。

    像白小姐和白三姐这样的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过客,杜玉清不会花太多的心思去想,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帮则帮,帮完了也就过去了。要想在对方的生活中,甚至生命中羁留,那必须有对方在意的厚重。

    杜玉清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劫,这个劫只能靠自己的修行来渡过,外人是无能为力的。她观察着这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觉知着他们心中的思想和情绪,体会着他们的酸甜苦辣,然后让它们流走,再来再走,不住不留,不尽有为,然后不住无为,自住凝聚。

    生活本来的常态就是“风日晴和人意好”,只要细细品味,就能够领略人生周易的春秋大义,何必“却疑春色在邻家”?

    到第三天杜家人要离开淳安时,白三姐送来了很多特产,有自家产的鱼干,还有山核桃和冬酱等物,杜家也没有客气,都收下了。按照吩咐把这些东西放到车上时,白三姐才发现车上早已放了许多自己产的鱼干,那系在布袋上的红绳让她猛然醒悟过来,昨天一个客商到铺子里连价钱都没有讲就买了许多东西,白三姐欺他是个外地人,也就没主动让利,结果利润丰厚的让她高兴了一个晚上。原来杜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