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风雷幽明水云闲 >

第157部分

风雷幽明水云闲-第157部分

小说: 风雷幽明水云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潮水初涌时只是东边水天相接之际的一条白线,没有什么感觉,很快地那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变宽,到最后横亘江面。浪潮越来越近,那声势如千军万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奔涌而来;那声音如雷霆万钧、山崩地裂,震动得大地都颤动起来;白浪汹涌,掀起两丈高的巨浪咆哮着拍击堤岸!对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观者无不瞠目结舌啧啧称奇,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而来,几个胆大的人意犹未尽还上前探身而视,这其中就有范斯远。

    杜玉清起先并没有留意到他的行为,她还在看这风怒浪吼,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父亲说:最高的武功就如风,就如水,源源不绝,汹涌澎湃!她还在体会之间,不知为什么仿佛感应似的,侧眼一看,顿时吓得一激灵,只见一个巨浪突然袭来,眼看就要到了范斯远等人身前,她想也没想下意识地就跑上几步抱住了范斯远,往旁边顺势一滚,两人就像滚雪球一样滚下坡去,还好那个斜坡长满了草,两人滑到坡底时杜玉清只是擦破了点皮。

    他们还没有觉得有什么,远处观看的杜渊之等人却吓了一大跳,杜三夫人和阿眉更是唬得六神无主,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潮水直接跨过两丈宽的大堤袭击了那些近前的观众,有的人瞬间就被卷入江里,有的人被甩下了斜坡。杜渊之、常胜赶紧奔了过来,还好,还好,杜文智兄弟因为站得比较靠后又反应机敏,见势不对就趴下了身体,只有杜玉清和范斯远被打下了斜坡,受了轻伤。因为这个,杜玉清和范斯远被杜渊之狠狠地责骂了一顿,批评他们不知深浅,盲目冒险。万一和其他人一样被卷入浪中那就性命堪忧了。

    旁边人纷纷附和,原来钱江潮不但风高浪疾,还有一种暗潮,在远处时波澜不惊令人无法察觉,待到近前时却突然铺天盖地而起,让人猝不及防,每年都有因此而死人的。

    杜玉清并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唯唯地认错,范斯远也奇怪地保持了沉默。杜家兄弟还以为他惊魂未定,还一直安慰他来着。实际上范斯远并不是被刚才的危险吓住了,他还沉浸在刚才温暖的滋味中没有回过神来。那时候,杜玉清一下扯住他的身体,他不知为什么立刻就觉知到这是阿杏的气息,因为警觉而紧张的身体立刻不做挣扎放松下来,把自己全然交给了阿杏。也幸亏这一段时间的锻炼,他的身边变得柔软了一些,阿杏蜷曲着身体把他护在怀里,抱着他滚下了斜坡。那一刻他把危险全然忘记了,感受到的只是阿杏在他脖颈上细微而均匀的呼吸,感受她身体的温柔,不禁心跳加速,身体开始灼热。滚到坡底,杜玉清松开他时,他觉得怅然若失。刚才杜渊之责骂他们时,杜玉清没有为自己辩解,这是在保护他吧?范斯远偷眼瞧了杜玉清一眼,恰好她的目光也转了过来,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慌忙都移开来了。

    过了一个时辰钱塘江终于恢复了平静,一切仿佛从没有发生,只有堤下涨高了两丈的江水脉脉诉说刚才潮起潮落的惊险。

    昨天晚上,范斯远特地在杜玉清练武结束后堵住了她,送了她一把短剑,说是给她的生辰礼物。短剑很精巧,只有寸八长,平时可以放在靴子里,刀鞘很朴素,只有简单的花纹,但剑拔出鞘后便觉得它的不凡,刀刃冰凉森冷闪烁着凛凛的寒光,显示出它的锋利无比的锐劲。杜玉清爱不释手,再三谢了范斯远。范斯远不在意地说:这是宝剑赠英雄,宝玉遇明主,恰如其分而已。杜玉清以为他是要感谢自己在观潮时的救助,也就没有在意。但晚上,杜玉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范斯远含情脉脉地把一枝桃花插在她的发间,同时还吟诵了《诗经》里《桃夭》的诗句,而自己坐在那里含羞带怯地接受了。醒来后,杜玉清觉得有些不对头,《桃夭》是上古时期婚礼上唱诵的赞歌,而“宝剑赠英雄,”的下一句是“红粉送佳人”,这个梦难道含有什么深意?

    杜玉清一时有些慌乱,所以她今天先跑到梅花小筑来,就是想让自己冷静一段时间,不想面对范斯远。

第二百七十二章 文智心思() 
杜文智走进梅花小筑时心里五味杂陈,他和杜文胜兄弟俩已渐渐适应和喜欢上了杭州的生活,他们平时上午听姚先生讲课,下午读书做文章,闲暇时和范斯远一同谈诗作画,偶尔出门游玩,或与朋友宴乐,日子过得舒适惬意,真有些乐不思蜀了。

    杜文智原来并不十分用心在读书上,因为父亲有世袭职位,他又是长子,完全可以得过且过到时顺势继承就行,但他心里一直有一种不甘,他知道外人评论父亲三兄弟时都说父亲是最没有出息的一个,实际上比较其他两个兄弟,父亲的确平庸。大伯和三叔都是靠着自己打拼才有现在的成就,而且他们的职位还远远超过了父亲获得的祖上蒙荫,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这蒙荫本来获得的就名不正言不顺,如今更是被人瞧不起。杜文智对此也一直耿耿于怀,自少年以后他立誓发奋图强要光庭耀祖,为他们二房争口气。

    但光庭耀祖要走家庭传统的武官之路,还是学着三叔走科第仕途,他一直在犹豫之中。武官之路简单多了,现有的途径,还有可以利用的家族关系,他又有一身的武艺,尤其擅长使长枪,江湖人称“小飞龙”,他可以凭着他的武艺在军队中闯出一番天地。但看见京城中那些金吾卫、五城兵马司里充斥的都是些只会吃喝玩乐的功勋子弟,每每听到大哥愤然说起,他也是义愤填膺,实在不屑与之为伍。但如果要走科第之路那必须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他是否有这个能力走到最后他没有信心,所以一直在左右摇摆之中。好在他记忆力好,这次和四弟一起考秀才也是牛刀小试,没想到竟然一路顺风中了,这让家里人充满了骄傲,他也十分欣喜,他觉得这是老天爷冥冥之中给他的暗示,也许他真能在科第之路上走下去。

    所以有时候道理的选择有很多偶然因素,是成功的引导,成功是成功之母。

    到了杭州,融入到三叔一家人的生活中,接受先生教诲,与范斯远等人朝夕相处,这为他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窗户,他深深地喜欢上这种生活。

    杜文智在喝茶中,转头看见杜玉清正站在旁边的树下和郭诚宇交谈着,他不知道三妹妹能和郭诚宇能谈什么秘密的事还要避开他们,但他知道郭诚宇一定是非常重视,他那高大的身躯微微弯着,低头在听三妹妹说话,他虽然面含微笑脸上却呈现出杜文智少见的严肃和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听一个重要的指令。而三妹妹就那么侃侃而谈,如此自信而坦然。

    杜文智心里微酸,他原来并不喜欢这个三妹妹,觉得她就是一个野丫头,太爱争强好胜,不仅在练武时倔强强硬,在平时也得理不饶人,没有一般女孩子的温柔体贴,更不用说是善解人意了,在家里时还经常同大哥一起训斥她,甚至孤立她。没想到这次来杭州三妹妹的所作所为完全颠覆了自己以往的印象,她不仅在武功上让他刮目相看,在其它方面也胸有沟壑屡有见识,就是在庶务上也非常能干。就拿“凤羽”来说,虽然是杜家、浙江总兵以及魏家的合股,但里面的事务据说三妹妹可以说了算,生意好的超乎想象,这才惹得叶良培这个浙江巨贾的觊觎想恶意抢夺,结果在三家共同配合下铩羽而归。这其间三妹妹表现出来的冷静、胆识和足智多谋让他看不透。

    更让他看不透的是三妹妹对他们兄弟的大方,不仅一下就给他们送了几身衣裳,有平时的常服,还有做客时的华服,件件讲究,还送给他们书籍和笔墨纸砚,尤其是文房四宝都是名贵出品,说出去都会让读书人垂涎三尺的文玩,他都有些不好意思接受了,衣裳还可以说是自家现成的东西,毕竟”凤羽“有杜家的股份,但书籍和文房都要三妹妹真金白银掏钱买的,而且都是这么讲究的东西,这对他来说真是受之有愧了。四弟却乐呵呵地接受了,说:“一家人何必计较那么多,你不了解三妹妹,她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你以后诚心待她就是了。”这让杜文智更是内疚,想起昔日对这个三妹妹的不屑,当初有多骄傲,如今就有多羞愧。这不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钦佩,而是知人不智的反省。

    这次为了他们兄弟做面子,三妹妹竟然把梅花小筑都给包了下来,这么大的手笔不要说自己,就连自己的父亲也难以做到,更不用说家中的姐妹了,这其中要有心、有能力,更要有魄力和见识。与三妹妹相比,家中的其他姐妹大字不识几个,每天在内院缝衣绣花,成天和一些三姑六婆闲言碎语,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连他现在也自叹弗如心有戚戚焉,她的学识让姚先生时有褒奖,几次拿她的文章立意来举例讲解,就连杜文智原来觉得她最不擅长人际关系,她也游刃有余,总兵家人和她关系密切,听说苏州知府夫人也和她十分交好,更不用说范斯远、郭诚宇对她的欣赏了,那不是男子对女子寻常的怜惜,而是男子对有份量有实力的人的尊重。

    杜文智分析三妹妹如今的成因,最后归结为是三叔的学问和见识教化出来的结果,想想自己的父母心里不觉黯然。

    七月十六日他们受邀和几个朋友去云林寺听著名的夕照师父讲佛经,到了现场才发现那里听众云集,幸亏宋钦慧等人早有准备,早派人在那里预定了位置,要不然根本就没有座位,就是这样门外还是站满了没有座位的人,这让杜文智兄弟十分惊异,询问之下,宋钦慧眨了眨眼睛神秘莫测地说:”你待会就知道了。“

    一到那夕照师父出场,他们才明白了缘由,那夕照师父十分年轻,唇红齿白、眉清目秀得比女人还漂亮十分,他目光清澈,望之使人忘俗;他语气平淡,却学识渊博,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座下的听众听的是心悦诚服,那一大半的女信众更是听得如痴如醉。他如果间或一笑,众人无不心中颤抖,杜文智叹息道:”这哪是说法,这是说命啊。“宋钦慧笑着说:“这有什么!还有世代书香门第家的小姐就因为见过他翩若惊鸿的身姿而出家的。听过他讲经而出家的女子更是不胜枚举,最后弄得这夕照师父只好闭关不出来讲经了。信众到这云林寺抗议,后来还是这方丈出来说:这色声香味触法,于外五欲染爱名贪,这色是头一份,因此而行没有功德。只要心诚,在哪里皆可修行。还答应每年最少让夕照师父出来讲法一两次,信众这才作罢。开始时还预告一下,后来来的人太多根本不敢预告,都是信众要去常问才知道的,就是这样一到他讲经日听众还是如云而来,得到的布施更是金银成山。”一席话让杜家兄弟听得是目瞪口呆。

    曾瑞祥附和地说:“的确如此,听说夕照师父是从小出家因而道行深厚。不过,更厉害的是他的师父莲池大师,他不仅德行高深学问渊博,听说还能看破人的命运。达官贵人趋之若鹜想要拜谒求解,但现在莲池大师已经闭关多年基本不见客了,如果能见上一面真乃万幸也。”杜家兄弟已经了解了这几位新结识朋友的秉性,如果说宋钦慧为人洒脱不羁,他说的话还有夸张成分,那曾瑞祥的风格就是笃实稳重,他说的话就应该真实可信的,不禁对莲池大师升起敬仰向往之心。

    即使莲池大师见不到,亲近一下夕照师父也行啊。可是几个人看着讲经结束后被信众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的夕照师父,心里犹豫不决,既想上前请教问题,又见这热情的信众实在又有些发怵。

    一旁的范斯远有些不屑,他最不耐烦人多了,他一再催促他们离开。“走吧,回去吧。你们兄弟以后要想见莲池老和尚还不好说,要想见夕照还不容易?!”

    杜文智等人顿时欣喜万分,几个年轻人正是在人生迷茫之际,渴望着名家的指点迷津,即使没有困惑,也对大师充满好奇。于是忙作揖道:“还请嘉善兄援手了。”

    范斯远撇了几人一眼,说:“不是我的交情,但我知道是谁有关系,你们发誓对这个事情保密,我才告诉你们。”

    几个人立时便诅咒发誓。范斯远这才让杜文智附耳过来,说了一个名字。杜文智大吃一惊,面对几个人期待的目光,想了想说:“这事我得征求那人的意见,有消息便通知大家如何?”

    几个人再三让杜文智保证不会食言,方才散去。

    回到家中,杜文智向杜玉清请求想见莲池大师时,他看见三妹妹脸上并没有莫名之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