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79部分

大宋将门-第79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王宁安多坏啊,他打着保护军用物资的借口,限制了龙弦琴制造。

    哪怕以后有人造出了琴,也是违法的,拿不到台面上。

    如此一来,就确保了那三张龙弦琴的价值,只会不停飙涨,绝不会贬值!

    这三张琴,除了献给皇帝的,另外两张,一个落到了河东柳家的手里,一个落到了杭州钱家的手里。这两家都是超级豪门,要钱有的是,要人更是人才辈出,哪怕赵宋皇帝,都要客客气气。

    人家要的就是面子,就是逼,格!

    王宁安要是乱卖龙弦琴,弄得价值暴跌,人家肯定会生气的,认为被王宁安愚弄了。从此不再造了,这两家就成了和皇帝共同拥有龙弦琴的唯二豪门!只会从心里往外感激王宁安,不会在乎那点粮食,甚至再多付出十倍,他们也愿意。

    至于龙涎香,道理也差不多。

    别看曹皇后年纪大了,可毕竟还是后宫之主,又出身将门,王宁安送了这么大的一个礼包,给足了皇后面子,以后曹皇后,还有曹家,能不照顾王宁安吗?

    什么事情都怕仔细想,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暴利,却让无数大人物心里舒坦,多少钱都换不来!

    欧阳修和晏殊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眼睛里读到了惊异之色。

    这份做人做事的本事,就算在官场混了几十年,他们也未必能做得出来。

    难怪王家短短的一两年就兴旺成这个模样,路子越走越宽,人脉越积累越厚实,果然不是随便来的。

    扪心自问,欧阳修大半辈子,得罪了无数人,竟然不如一个小孩子,宁不羞愧!

    往日说说笑笑,插科打诨,没把王宁安当回事,直到此刻,欧阳修才惊觉,这个孩子身上真有自己缺少的。

    不管好坏,总之要自己学习。

    想到此处,醉翁难得严肃起来,语气之中带着三分尊敬,仿佛和平辈探讨一般。

    “二郎,你看下一步救济灾民,该把重点放在什么上?”

    王宁安沉吟一下,笑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因为发了粮食,让老百姓渡过这三个月,就万事大吉。”

    “哦?还有别的麻烦?”晏殊追问道。

    “没错,朝廷虽然派夏竦赈灾,却依旧让他负责六塔河,说明朝廷还想让黄河回归故道,几位前辈早就分析过了,这个方案不可行,勉强为之,只会后患无穷。”王宁安语重心长道:“我们无力扭转朝廷决策,却也要未雨绸缪。”

    “如何未雨绸缪?”几位异口同声道。

    “要给百姓找工作,不能指望着土里刨食,就围绕着捕鲸,发展出一个产业,足以安顿几十万人,让他们有活路,不至于沦为流民!”

    只怕整个大宋,除了王宁安之外,谁也不懂如何发展产业,不过不要紧,一层窗户纸,一点就破。

    首先要想捕鲸,要有船只,要有武器,要有船员水手,这就是第一批工人,鲸鱼运回来,进行初步加工,把皮肉分割,提取脂肪,这是第二批工人,接下来处理鲸肉,进行长途贩运销售,又是一批工人。

    还有按照苏轼的建议,鲸鱼的骨头可以制成许多种饰品,比如手串啊、念珠啊、雕刻啊、摆设啊、甚至用在家具装饰上面,利润不会很高,又耗费很多的功夫。单纯从获利上讲,这样的行业叫血汗工厂,是要被臭骂的。

    可是别忘了,眼下的灾民多数是老弱妇孺,又没有什么文化,能做什么?

    打磨鲸鱼骨头,编织中国结,赚点辛苦钱,能填饱肚子,就满足了。

    另外鲸须能制成弓弦,鲸鱼的颚内皮还可以熬出粘稠的鱼胶,是制作弓弩和马槊的材料,正好可以筹建一座军械作坊。

    这就是王宁安的私心了,按理说王家是没资格打造武器的,需要什么,都要向朝廷购买。不但价格昂贵不说,而且军器监的质量也没啥保证。

    王家有心成为一方霸主,就要像折家和种家一样,拿到铸铁权,能够自己制造武器,可这种权力绝非易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折家从唐末就崛起了,史比赵宋王朝还雄厚,至于种家,是借着李元昊作乱,快速膨胀起来。

    他们能自造武器,文官无话可说,朝廷也只能默许。

    可王家凭什么自造武器?

    大宋朝文治空前,换句话说就是管理严密,上上下下,水泼不透,那么多文官盯着,你敢随便瞎搞,纯粹活腻歪了。

    不过老天爷都在帮忙,几十万的灾民无法安置,沧州地处边境,又是捕鲸,又是学堂,总需要人保护吧!

    这时候以制造弓弩为突破口,谁也说不出什么,相反还只有支持。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王家能光明正大制造武器,离着土皇帝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当然龌龊的心思,一定要隐藏在正大光明的借口之下,哪怕是欧阳修和晏殊,也不能让他们看出来。

    一切为了灾民!

    这是王宁安又一个响亮的口号,为此他又辛辛苦苦,早出晚归,忙得不亦乐乎。

    ……

    “光知道耍些小人手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六艺学堂讲究经世致用,这不,欧阳修就抽出了一个下午,让学生们聚集在一起,探讨如何救济灾民。

    率先发言的正是韩宗武,他面色严峻,声若洪钟,“天灾不断,是国有奸贼,只有清除奸党,刷新吏治。陛下敬天修德,臣子尽忠职守,百姓安居乐业,万民安康。自然风调雨顺,海晏河清,四方归附,直追尧舜治世。”韩宗武摇头晃脑,越说越高兴,“修德敬天,仁人爱物,尊奉圣贤,以民为本。这才是正途,而不是耍手段,用小聪明,纵使一时得利,也会后患无穷,我辈读书人更应该正道直行,坦坦荡荡,不知道山长和诸位先生意下如何?”

    他虽然没有点名,可句句指向王宁安,谁能听不出来,包括韩维在内,都气不打一处来,真想上去揍他一顿,你丫的老是得罪王宁安干什么,没看到吗,鲸肉香水,那么大的一块肥肉都落到了曹家手里,咱们韩家可一点没吃到啊!

    韩维生气,却也不得不承认,侄子的高论站在一个理字上,还真不好驳斥,反正他是想不出对策,只能干生气。

    好在六艺学堂不缺高手,作为王宁安的头号粉丝,大苏第一个跳起来。

    “韩师兄,你所言根本不值一驳!”

    韩宗武一瞪眼睛,咆哮道:“为什么?”

    “这不是明摆着吗?”苏轼不甘示弱道:“你说敬天修德,仁慈爱民就够了。那黄河为何决口?诸位先生早就讲过了,是因为泥沙淤积,千年故道,早就不堪用了。韩师兄,你以为敬天祈福,老天爷就会把泥沙挖走?爱惜民力,就能让河水不泛滥?”

    连着两问,韩宗武被噎住了,苏轼却不放过他,继续道:“王先生说知行合一,山长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的就是你这种空谈道理,乍听之下,惊为天人,仔细推敲,却狗屁不通的腐儒之论!”

    “你!”韩宗武气得脸涨得通红,刚想反驳,却听到了一阵马蹄声,王宁安灰头土脸,手里提着一个大号木盒,气喘吁吁到了师生们中间。

    展开之后,从里面拿出一块淡黄色的砖形物体,笑呵呵道:“各位同学,这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礼物,每人一块,用得好再来啊!”(未完待续。。)

第127章 要盖一座城(四更)

    众多的朝代,生活水平最差的或许有争议,可是论起享受,宋人绝对首屈一指。一般的城市之中,公共澡堂就随处可见。

    而且还有专门的浴桶,只能容纳一个人躺着,一客一换水,比起后世的池子还要。稍微讲究一些的人还会用胰子和皂豆清除身上的污垢。至于朝廷的官吏,还有专门的面药和口脂,顾名思义,是防止面部和嘴唇干裂的。

    王宁安在城里的时候,只要有空闲,就跑到澡堂泡着。

    对宋人的享受精神,唯有一个大写的服!

    六艺学堂同样如此,在山坡建造了十间房舍的专门浴室,一律采用石头建成,引入山间的泉水,天气冷的时候,有人专门烧热水,夏天的时候,就直接用泉水。

    每隔五天,至少要沐浴一次。

    如果哪个学生邋遢不洗澡,就会被派去扫厕所,体验一下臭气熏天的滋味。

    如斯恐怖的惩罚,哪个学生敢不在乎。

    一声令下,全都冲向了浴室,为了抢占好位置,有人还没进门,边跑边脱得光熘熘儿,幸好没有女学生,不然非被骂臭流氓。

    大苏脱得最快,犹如脱缰野狗,一口气抢了两个好位置,慢吞吞的苏辙赶来,苏轼已经拔掉了竹管上的软木塞,清凉的泉水瞬间浇到头上,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

    学生浴室是不给池子的,一来站着洗快速简便,小孩子吗,还没有躺着享受的时候,二来人太多了,流动水清洗,干净卫生,不会传染疾病。

    这不,身上浇湿了,拿起王宁安送来的肥皂,在身上涂抹一层,接着清水冲洗,泥垢汗水,随着泉水全都冲跑了。皮肤细腻干净,还有淡淡的清香。

    “真是好东西,比胰子还管用哩!”曾布大声赞道,苏轼也跟着大笑着附和,“准是王先生弄出来的新玩意,先生就是厉害,我是五体投地!”

    听到人赞美王宁安,韩宗武一肚子气。

    刚刚的辩论还没完呢!

    王宁安光会弄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根本不敢谈经义学问,偏偏有那么一帮傻瓜,看不透王宁安的真面目,真是可恨至极!

    韩宗武匆匆洗净,就想去找苏轼,继续刚才的辩论。

    正在这时候,浴室旁边的窗户,探出一个脑袋,冲着里面比了一下。里面的王宁泽连忙点头,也伸出小拳头。

    “走你!”

    王宁安轻轻抖手,一块肥皂划过优美的抛物线,而后沿着光滑的地面,快速向前。王宁泽扯着嗓门就喊,浑身的力气都用上了。

    “谁的肥皂掉了!”

    “快捡肥皂啊!”

    他这嗓子一出,别人都迟愣,唯独韩宗武,他不喜王宁安,恨屋及乌,连送的肥皂也随手扔了,王宁泽一喊,他下意识以为自己的肥皂掉了,急忙转身低头,凑巧的是王宁安扔的肥皂到了他脚下,韩宗武一脚踩上。

    接下来的就不用多说了,韩大公子被两个学生抬出来,脸也破了,鼻子也流血了,胳膊腿上都是伤,凄惨无比。

    偏偏还有个火上浇油的,苏轼抓着两块肥皂跑出来,塞到了韩宗武的手里。

    “韩师兄,咱们也算是捡肥皂的交情了,刚才的冒犯你可不许怪我啊,听到没有!”

    韩宗武扭过头懒得搭理他,王宁安听到,差点笑喷了。

    捡肥皂的交情!

    亏你苏轼说得出来!

    还真别说,后来大苏把这段写到了文章里面,还成为了一个典故,专门形容同学加兄弟的少年情谊,纯洁得不得了……

    学生们用过之后,纷纷叫好,王宁安总算长出一口气。

    他上辈子是个文科男,理化知识早都忘得一干二净,只是后来码字,不得不看一些用得上的,皂化反应算是他有限化学知识里面,比较重要的。

    无数穿越前辈都弄过,也不用废话,差不多就是把小苏打倒入石灰浆,再把上面清澈的液体,也就是氢氧化钠倒入热油锅中,搅拌均匀之后,静等着肥皂产生就可以了。

    多么简单的一个东西。

    王宁安却足足用了一个月的功夫,才摸索出来,期间手背还溅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幸好只有一滴,不然手都废了。

    从此之后,王宁安算是彻底有了自知之明,理化真不是文科生玩的。

    能生产肥皂之后,另一项重要的商品,也就是蜡烛,王宁安干脆不自己动手了,他从难民之中找到了两个懂得做蜡烛的工匠,让他们来干。

    大宋常用的蜡烛有牛油的,也有羊油的,上档次的还有植物油的,比如柏皮油,蓖麻子油等等。

    不过这些东西,都比不上一样,那就是鲸脑油。

    传说中的烛光晚餐不是点几根蜡烛就行的,正儿八经的烛光晚餐需要用鲸蜡,也就是从抹香鲸脑袋里面,提取出来的脂肪,经过凝固压榨之后,制成的蜡烛,根据传说,鲸蜡能够增加趣味,让男女朋友之间,气氛更浓烈、热情……总而言之,你懂的!

    说来也是凑巧,王良瑾捕到了一头抹香鲸,王宁安早就下令,将里面的鲸油提炼出来,常温之下,鲸油是固体的,因此做蜡烛很简单。

    找一根竹筒,钻一个小孔,能放进去棉线就可以,然后将竹筒噼开,把棉线放好固定,然后用漏斗把烧热的鲸油倒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