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神志新传 >

第188部分

神志新传-第188部分

小说: 神志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贻放开晴儿转向观音菩萨问道:“时才小妹在空中抱着重儿,可瞬间却不知他跑到哪里去了?”

    观音菩萨笑了笑说道:“重儿他就是前世的董琢,如今他寿禄已满,在劫难逃,况且,七仙宫的姐妹们也都盼着琢儿他早日回宫,玉帝也正想封他为节气使,掌管二十四节气。”

    香贻茫然道:“琢儿他未满一岁便夭折人间,如今他难得轮回,又怎能尚在得志之年,将他收去?”

    土地神望空一拜接道:“此事小神与判官亦有争议,怎奈他前世原本姓董,今生的名字上偏偏沾了‘重’字,这‘重’字碰上双十,又是个‘董’字,故而重儿他年二十,必难免生死之劫。”

    香贻凝眉道:“重儿他逾年才刚刚十九岁,为何年庚未至,便将他草草收走?”

    这时,观音菩萨开口说道:“七妹提到了‘草草’两个字,且让本菩萨为你推演一番:这‘重’字若是沾上草头,仍是个‘董’字,他在上京的路上偶遇了两个花仙,故而当有此劫!”

    香贻出泪道:“想不到重儿他正值英年,竟如此气短!”

    观音菩萨用手指了指下方的老梅树说道:“莫怅英雄云气短,更有梅女喟情长!此梅树便可为凭,这其间的故事,七妹以后便会知道。”

    香贻急忙擦干眼泪又说道:“菩萨慈悲,我与昭武有百年之约,望菩萨送我归俗,与昭武白头偕老。”

    菩萨念了句:“阿弥陀佛——”之后,她摇了摇头说道:“你与昭武姻缘已满,不得重续。应土地之请,又念你在天宫本是为仙,故而本菩萨替土地封你花神一职,望七妹不要推却!”

    还没等香贻做出任何的反应,晴儿一跃抱住香贻说道:“姐姐!今世你为花神我为花王,咱们又可以常伴常依啦!”

    这时,观音菩萨望着昭武说道:“昭武,你前世乃是董永,今生亦脱不得凡胎,若到五台山入寺为僧,将来尚可修成个正果。”

    正在昭武迷茫之际,土地神一旁说道:“五台山可是个上好的去处!那里不仅古刹巍峨、云蒸霞蔚,且远可听松涛激荡,近可闻蝉鸣鸟语,真乃是修行的圣地呀!如若愿意,老神还可送你一程。”

    这正是:

    千秋故事话由原

    晴月离合古难全

    推新不过书三尺

    说到今生意油然

    (字数超限,下章接续。)

    本文由小说“”阅读。

第二百一十八章 花神徇情树君子() 
第二百一十八章花神徇情树君子

    各位:这段故事叫做《天地琢》,说的就是七女、董永和董琢前世今生的一段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而本书亮点又以“刘重踏雪寻梅”的故事为最。记得当初老恩师传书传到这一节的时候,是鼻涕眼泪的抹了我一脸,所以我是深得老恩师的真传,而感受之深也是终生难忘。今天终于将《天地琢》的故事讲完,我老瞎子也是松了口气,今天的故事就说到这里,明天的故事,咱明天再说。

    二百一十八回

    花神徇情树君子三藏取经扬正道

    各位:昨天咱说了,七女、董永和董琢的这段《天地琢》的故事已经结束,今天当讲另外的故事。可是昨晚就有个四棱脑袋的家伙敲我房门,给我送来两瓶好酒,这好酒是啥好酒咱就不说了,反正也是四棱子的!这家伙说《天地琢》这段故事他还没听够,还想再听听蔷薇姑娘最后是个啥结局。我老瞎子说书当然不能只讲给他一个人听,所以今天趁这个机会我老瞎子就给大家再唠几句。

    不过,刚才咱已经跟大家说过,《天地琢》的故事已告终结,至于蔷薇姑娘,她并不是书中的主要人物,我想:这人如此的关心蔷薇姑娘,大概他是喜欢上蔷薇姑娘了。

    要说这故事,首先就当提起这个花神香贻。话说香贻做了花神之后,对于刘重和梅姑娘落入枯树谷的事自然要做一番调查。她找到树伯问明了经过,果然是灵威大怒,她领着树伯和花王晴儿,又带上了红白蓝黑四位瘟神前往枯树谷问罪。

    香贻带领着一行人刚入枯树谷,蔷薇便引着一帮花精藤妖前来迎接。

    香贻来到了林前的空地上向蔷薇怒道:“蔷薇,你可知罪?”

    蔷薇伏地叩道:“小女知罪,小女错不该将刘公子和梅妹妹绊入谷中。”

    “哼!”香贻冷笑了一声道:“岂止如此!你困住了梅仙,又向刘重逼婚,更有甚者,你竟以卑鄙手段,诱刘重他饮了你的三花毒酒,你何能抵赖?”

    蔷薇叩着头说道:“小女冤枉!三花青叶酒并非毒酒,枯树谷只有福壶泉,并无望月泉之说,望神主明察!”

    香贻愤愤道:“既来枯树谷,就不怕查不出真相!而今我来问你,你为何骗刘重他说三花青叶酒乃是毒酒?”

    蔷薇抬起头说道:“只因小女痴爱刘公子,又嫉恨他与梅子妹妹两情相悦,为了使刘公子不致背我而去,因此上小女才以此言相欺。”

    香贻不解道:“既然刘重已答应与你花堂成亲,你为何又要以危言告白?”

    蔷薇眼圈一红说道:“只因小女与刘公子对饮之时,小女察觉出刘公子有灌醉小女的意图,小女知道刘公子之心已不归小女所属,但还是不甘心败在梅子手下,故而才有此一搏。”

    这时,树伯一旁开口道:“蔷薇姑娘,你与梅姑娘乃是相好的姐妹,既然你与刘公子已然成婚,那就放了梅姑娘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苦苦折磨于她?”

    蔷薇望着树伯说道:“小女与梅姑娘,树伯乃是知情之人。斗花会我为花魁,她则为奴,又何颜与我争公子之宠?本来拜堂之夜,小女便想放梅子出谷,可因为刘公子对小女并无真爱,若小女逐梅子出谷,那公子又将何处去寻梅妹妹?故而小女假醉而寐,才使得刘公子有机会与梅姑娘携手出谷。”

    香贻追问道:“这么说刘重和梅仙出谷之时,你本知道?”

    蔷薇点头答道:“正是!小女眼见刘公子进了白树林救出了梅妹妹,小女这才回洞房大哭了一场。”

    树伯又问道:“梅姑娘她身负重伤,难道非你指使所为?”

    蔷薇摇了摇头说道:“此乃树鬼之过。树鬼本非花界之魂,只因他们惧怕藤花毒刺,才肯听我们指使,因夜间花精皆寐,树鬼们无人管束,才使得他们有此妄举。若梅妹妹由此而伤,小女愿承担罪责。”

    这时,大四瘟神齐声说道:“我等请令,马上瘟了这枯树谷,替神王伸张正义!”

    香贻阻拦道:“你们休得妄动!”之后,她又对蔷薇说道:“你痴爱刘重,情有可原,树鬼护守山门,其罪可免。”

    花精藤妖齐声道:“谢神主开恩!”

    香贻又转向晴儿责道:“枉你修道成仙,竟不知斗花会利害成祸?今后斗花会到此为止,休得再提。”

    晴儿俯首道:“是——”

    各位:以下的事,我老瞎子就无需再说。据闻到后来,香贻因念及梅姑娘与刘重有一情之缘,又独树风骨,故而在加封花中四君子之时,将梅排在了第一位,从此,梅、兰、竹、菊享誉至今,成为咏喻之典范。

    朋友们:这段故事就到这里,如果有什么瑕疵纰漏,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老瞎子也知道这段故事还不够成熟,情节也不够丰满,这也并不奇怪,因为这是昨晚我老瞎子多喝了点酒才想出来的,望大家多多包涵!

    其实今天要讲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大唐高僧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故事又叫《西游记》,为了不赘述重复的故事,所以我老瞎子只能捡其宗要,引章据典也好,抛砖引玉也好,反正这故事是因此而起,就不能不给大家说上一二。

    话说西方圣佛如来门下有个弟子,他乃是金蝉转世,入佛门三生皆未修成真身。如来念其虔诚,便对观音菩萨说道:“金蝉虽与佛门有缘,可他根基尚浅,故难成正果。今派你送往东土投胎,将来他必往西天取经,到时候相信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必能修成真身。”

    菩萨领如来圣旨,将金蝉投往东土不提。

    单说金蝉转世之后,从小就入佛门为僧,法号玄奘,仅十八岁,便声名鹤起,成为万众景仰的高僧。

    正巧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因治国之需,欲引西方正教入境,故而征高僧登堂入殿,试比法能。玄奘脱颖而出,唐王见玄奘端庄可敬,甚喜,遂封玉弟,更法号三藏,赐名唐僧。

    唐王发下御旨,派唐僧前往西天求取真经,并从军中精选了四位彪形体健的大汉作为随从,护佑唐僧西行取经。

    唐僧带着四个随从西出城门,一路上人稠路广,并无风险。

    单说这一日,唐僧一行五人来到了五行山下,当他们穿越一片树林,正遭遇了一只猛虎。四位随从为保护唐僧,与猛虎拼命相搏,最后唐僧因骑在马上,才得以逃出了树林,而这四位随从则命丧在了虎口之下。

    唐僧逃到山前,见一处石壁上贴着一张灵符,上书“喃无嘛咪吽”。

    唐僧下马作揖敬道:“阿弥陀佛——”

    这时,唐僧就听得脚下有个声音问道:“嗨!你可是大唐派往西天取经的和尚?”

    唐僧一惊,忙循声望去,见就在脚下不远处的石缝中露出个脏兮兮的猴头出来。唐僧便问道:“你这猴儿,如何竟在这里?”

    这猴头大声说道:“师父,我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灵妖!”

    唐僧诧异道:“你既是五百年前的灵妖,为何竟在这里?又为何称贫僧师父?”

    灵妖急急道:“我只因自称齐天大圣,大闹了天宫,冒犯了天庭,又因对如来不敬,故而才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前几日,观音菩萨曾来关照说今天将有个去西天取经的唐三藏从此经过,是她叫我拜你为师,保护你前往西天。”

    唐僧盯着灵妖慢慢说道:“你既是菩萨的托嘱,欲拜贫僧为师,为何不赶快出来?”

    灵妖急得脸一直都红到了耳根,他瞪大了眼睛说道:“师父救我!”

    “阿弥陀佛——”唐僧唐僧双手一合,念了句禅语。之后,他又抬头看了看说道:“善哉!这偌大高山,层层叠叠教为师如何施法?”

    灵妖摇着头说道:“师父用不着施法,你只要将石壁上的灵符揭去,徒儿便可出来。”

    唐僧上前伸手取下灵符纳于袖中,之后,他见灵妖扔在原处不动,便问道:“徒儿,灵符现已收讫,你因何还不出来?”

    灵妖冲唐僧说道:“徒儿怕伤到了师父,故而请师父往远处站站。”

    唐僧走出十几步,刚要回头,就听灵妖说道:“不行,不行,再远点!再远点徒儿方好用功。”

    唐僧又走出了七八十步远,猛听得身后“轰隆”一声好似炸雷。唐僧转身一看,只见对面的石壁已经塌去了半边,灵妖光着身子蹦蹦跳跳跑了过来。

    灵妖来到唐僧面前,他跪地一拜道:“谢师父搭救之恩,受徒儿一拜!”

    就在这时,一声虎啸撼彻山谷。

    唐僧脸色一变,惊恐道:“林中有只猛虎,它已经吃了我的四个随从。现在怕又要出来了,徒儿快随师父远遁去罢!”

    灵妖一把拉住唐僧,他向林中看了看,果然见一只花斑猛虎昂首而来。

    灵妖笑道:“师父莫怕,大猫而已!俺在五行山被压了五百年,身上正好缺件皮衣,待俺就去取来。”

    灵妖说罢便奔猛虎而去。

    这猛虎见一只“大猴”迎面而来,它抖抖威风、呲着獠牙便向灵妖扑去。

    灵妖毫无惧色,他纵身躲过猛虎这一扑,又向前一跃,便跳到了虎背上,只一拳,就将这猛虎的脑壳打得粉碎。

    灵妖在猛虎身上撕下块虎皮围在腰上,他高高兴兴地回到唐僧身边说道:“造化,造化!师父快看,徒儿这件皮裙可否合身?”

    唐僧合掌道:“阿弥陀佛——既然你有如此本事,贫僧就收你为徒,随我西天取经。”

    灵妖忙摆着手说道:“这算不得本事,玩玩罢了!其实俺还善能降妖捉怪,那才是真本事。”

    唐僧看了看灵妖说道:“看你这样子,倒像个猢狲。这样,为师赐你姓孙,名行者,法号悟空。”

    灵妖一悦道:“好啊,好啊!俺在这世上这么多年,第一次才有个像样的名字。孙行者?孙悟空!若是算上齐天大圣,俺老孙可就有三个名字了!”

    话不多说。这故事大家都知道,唐僧一共有三个徒弟,那就是后来在高老庄收的猪八戒,又在流沙河收了沙僧。这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才留下了一个广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